這幾天,阿里犀牛智造工廠比較火。這個工廠在9月16日公開發布會之前,已經秘密運營了3年,為什麼三年秘而不宣?阿里不好好賣東西幹嘛要造東西?犀牛智造工廠真的很牛嗎?
犀牛智造的由來
2016年,馬雲提出阿里「五新」戰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新製造。
2018年3月,阿里巴巴訊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為30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為蔣凡(時任淘寶總裁),並隨後擔任公司董事長。
切入點:尋找大賽道,從痛點入手
犀牛智造工廠從服裝切入。服裝既是阿里巴巴消費最大的行業,也是消費品市場最大的品種之一。服裝市場的賽道足夠大,我國的服裝市場規模高達3萬億。
在新消費時代下,消費者開始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品質消費。這是時代大背景,最直觀的表現是以前人們吃穿用度差異不大,現在都追求個性化,「撞衫」成為極力避免的尷尬場景。
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差異化的趨勢加強,個性化必然帶來極高的成本,這是傳統服裝製造業的痛點。此前,盒馬選擇從生鮮入手一樣,因為生鮮上遊高度分散,缺少品牌和標準化能力的、傳統電商束手無策的行業。且不論盒馬生鮮的成敗,從行業痛點切入是阿里最常用的招數,也是進入新航道比較有效和直接的方式。
特點:生產理念和流程的數位化
犀牛智造最大的特點是生產理念和流程的數位化,核心能力是「按需定製,100件起訂,最快7天交付」。官方的文字,犀牛智造工廠50%採用無人化生產,並採用了蛛網式吊掛等獨家專利技術,大部分訂單可以1小時內完成。市場和消費者要什麼就生產什麼,為量少的中小品牌商家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這個非常厲害了。傳統的服裝生產,1000件起訂15天生產製造周期。
特別注意,犀牛智造與阿里系的新零售平臺數據打通。通過AI技術,從淘寶天貓、社交資訊、潮流趨勢等大樣本中,洞察出消費需求,給到品牌商「該款式下個月能賣出多少件」的銷售預測建議,指導品牌商生產爆款產品。
價值:向產業開放搭建新製造平臺
犀牛智造的定位是: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從其平臺定位上也能看出其在阿里體系中的戰略價值。
犀牛工廠只是阿里犀牛智造平臺打造出的一個樣板工廠,其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復用,向產業開放已經成熟的技術,最終是搭建新製造基礎平臺。
把服裝工業的工藝、技術、經驗、知識全部數位化或軟體化,變成可以復用的,從而實現邊際成本下降甚至趨零。藉助「犀牛智造」,品牌商可以根據實時的銷售情況進行款式的調整,響應潮流,以降低風險。
阿里雖然提出「五新戰略」,但電商是其根基,而近兩年拼多多等崛起,阿里並不是一家獨大,需要在進入新賽道。有業內人士認為,犀牛製造能夠給淘寶特價版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也能從更高的維度對拼多多進行打擊。阿里通過迅犀將中小商家變為盟友,因為和商家合作更深入,這批商家就不存在平臺二選一的問題了。犀牛智造有自己的解釋。CEO伍學剛認為,今天中國90%以上的機器沒有互聯互通,都是一個個獨立的載體,如果把這些全部打通、智能化,將徹底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這裡的機會巨大,我們只是吹響了號角,未來十年十五年製造業產業端的數位化一定會風起雲湧,絕對不亞於今天的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