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養了三年的「犀牛」狂奔而來,後勁如何?

2020-12-04 企業觀察報

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股票代碼:IXIC BABA)潛行了三年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工廠」正式於浙江杭州亮相。

據阿里宣稱,這是其率先在服裝行業開始的新製造探索,是服務於中小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改造的「樣板房」。

阿里智造平臺負責人伍學剛向媒體介紹,「犀牛工廠」先從服裝業切入,專接小訂單,為中小商家、產業帶、創業者服務。通過藉助阿里數位化的強大能力,對傳統服裝供應鏈進行了柔性化改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傳統流程標準,大幅削減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這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小單量、多批次、高效高品質的生產選擇。

伍學剛希望通過阿里的數據處理能力幫助中小企業從繁重生產中解脫出來,讓創業者專注自身優勢和業務創新,從而具備與大企業競爭的關鍵能力。

不過也有一些問題尚未從「犀牛工廠」的身上看到解決方式。

1

-THE FIRST-

問題一:

智能化改造的「犀牛」會去向何方?

「按需定製」是阿里實現智能製造的終極目標,但這個目標最終是否能夠真正平順實現,目前尚不可知。不過,人們似乎可以從犀牛身上窺見部分端倪。

犀牛智造平臺負責人伍學剛在採訪中曾介紹說,之所以要從最簡單的服裝行業進行切入,一方面是因為服裝是個巨大產業,國內市場高達3萬億元,是消費品市場最大的行業之一;另一方面則是服裝行業是簡單製造,且服裝行業受外部波動更大,「因為服裝的時尚屬性,受到潮流、天氣等因素影響,以產定銷必然會造成巨大浪費,每年浪費數千億元。」

傳統的服裝製造是「以產定銷」,生產廠家一般會根據生產線的能力及歷史經驗來確定產能,提前半年左右組織生產。對於淘寶的中小賣家來說,想要去廠家下單,起碼要5000件起訂,至少1個月後才能收到貨。而這種採購方式在遇到新的流行趨勢出現時,很難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

犀牛工廠則不同,根據伍學剛的說法,犀牛工廠已經和淘寶上200多個中小商家進行試點合作,一步一步跑通了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製造模式,同時通過洞察需求和數位化製造,讓商家真正做到了按需生產。「從5分鐘生產2000件相同產品,到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犀牛工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相較其他工廠,犀牛能夠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在試點運營2年多時間裡,犀牛工廠已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等提供生產服務。」

但這真的可以說是「犀牛」特殊之處嗎?

一位在浙江和廣東等地從事多年服裝採購的人士向《企業觀察報》透露:「其實服裝業的整個柔性化改造早就開始了。」

服裝定製,在廣東很多地方就有工廠能做。印刷方式、面料、款式可以供賣家任選,根據所提供圖樣,大概4到5天就可以完成100件左右的單子。如果不糾結看樣衣,一些設備重組、員工素質好的廠家3天就能完成生產。至於能在20天完成製造複雜度更高的冬裝,在浙江的工廠也有不少,而且絕對可以保證質量。所以阿里這頭「犀牛」,在他們這些已經搞服裝工業網際網路多年的人眼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亮點。

畢竟服裝製造是中國第一個全面過剩的工業門類,在沒有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這些概念的二十年前,中國服裝行業已經在向「小單快反」的柔性製造慢慢轉移。小單指的就是訂單的起做量越低越好,可以降低整個產品周期的庫存。現在很多玩小單的工廠,自己囤面輔料,只要有一套數碼印花設備就可以做,部分小廠更是可以「1件起做」;快反主要指後續追加訂單要儘快響應。結合小單,就能讓銷售商在有流量時有貨賣,沒流量的時候沒庫存。

在他看來,這種「小單快反」式的柔性製造,對於銷售商來說優勢就已經很明顯。該模式還可以應用在其他一些門檻低、輕庫存的輕工製造行業中,可以向消費者推更多產品增加流量轉化的同時,維繫一個較高的現金流安全係數,使銷售商不至於像凡客當年被庫存拖死。反觀工廠方面,銷售商的健康意味著自己的現金流安全。且「小單快反」的帳期短、單筆結算金額小,銷售商賺錢周期短,付錢會更加平順。

他也認為,柔性化改造是中國整個輕工製造業的未來方向。對於阿里牽出的這頭「犀牛」他並不關注其本身,而是把目光放在了阿里手中所掌握的數據及改造方法。

因為要想改進現有的生產方式,就需要在生產線上推進大量人、設備、物料之間的數據採集、互聯和計算。生產的數據如果沒有穿透,那只是一個高度依賴人的經驗判斷的「黑匣子」,更談不上「智能」「柔性化」。

智能製造的核心是數據。阿里所掌握的天貓有海量消費端數據,而且阿里在推智能製造的這幾年想必也是採集了一批工業端數據。「如果阿里拿這些數據去生產產品,這些數據能決定每批產品的數量、原材料、工藝工序、款式結構,那這就是智能製造;可是如果阿里拿這些數據去做平臺,用這些數據來匹配能夠達標工廠,剩下的事情還是交給工廠來自行解決,那這只不過是更高端的『工廠黃頁』,這種把工廠當成類似『網約車司機』的做法並不會令大家滿意」。

2

-THE SECOND-

問題二:

改造成「犀牛」的過程

會令人承受不起嗎?

阿里「犀牛工廠」成為話題,無疑為輕工製造業整體的智能化發展帶來了一抹曙光。但輕工製造業整體的智能化改造過程會和阿里所計劃的一樣嗎?對於製造企業,特別是那些中小製造企業,改造成「犀牛」又會付出多大的代價?

一位在浙江地區開設了仿製品工廠的企業主對《企業觀察報》反映說,通過導入自動化、數位化技術,來連貫整個生產環節,再通過大數據「以銷定產,柔性製造」,這的確是製造業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也是製造業的未來所在,但這過程並不會非常順利。

他表示,雖然自己的工廠運用了大數據精準指導生產,使得資源配置更具效率,容易組織生產精準配合需求。但大數據也是存在有一定滯後性的,想要完全做到消滅庫存在實際中是很難實現的。

另外,在他來看,「犀牛工廠」這間樣板房的服務目標很可能是有一定規模的大型生產廠家,也更適合。因為這些廠家有很強生產能力,或許只是在流程整合、算法及市場貼合度上不如阿里。「犀牛工廠」所展示出來的這個特點能同他們形成明顯的互補,而中小型企業往往對風險更敏感,大工廠可以接受小批量訂單的完成價格,一部分中小企業未必能夠扛得下。

還有,雖然大部分製造業都在向著智能化、自動化轉型,但設備本身的成本也是一個高門檻,大工廠能夠簡單地大規模使用自動化設備,而中小企業受成本限制,規模和數量往往都不盡如人意。自動化設備是智能製造的一個必要「接口」,缺乏「接口」的中小企業顯然不能同阿里進行更加緊密的連接。

此外,本次「犀牛」所展示的特點——柔性定製本身也存在誤導。實際上,柔性定製並不是什麼新鮮方式,這種方式在奢侈品製造行業中早已被採用,但對於低成本的輕工製造業產品來說,在低成本下實現柔性定製的可能性不現實。該企業主自己的產品也接受柔性定製,但僅限於部分外觀和材質可供選擇。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柔性定製產品的價格往往會因超過平均價格很多而不被消費者所選擇。

還有一批輕工製造業的從業人士對阿里力推「犀牛工廠」的真正目的感到了一定程度的擔憂。他們提到一個關鍵問題是,阿里在智能化改造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麼?是賦能者還是收編者?

掌握市場數據的阿里,如果通過智能化改造將輕工製造業全體納入自己的「數據生態」之下,製造企業特別是中小製造企業最終會不會喪失對掌握市場信息的議價權?如果阿里並不是單純地針對單一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智能化改造,而是通過數據將企業悉數相連,那麼所有製造企業都將成為阿里旗下的「工人」。

當然,誠如多數分析師所言,阿里的「犀牛工廠」只是將輕工製造業未來可能的樣態進行了展示,未來輕工製造業整體究竟會如何發展,業內人士也在期待阿里的答案。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

相關焦點

  • 捂了三年,阿里的犀牛工廠到底是什麼?
    這就是阿里巴巴已經捂了三年的秘密,也不在乎多捂這幾個小時。不過,謎底很快揭曉。16日下午,一隻酷似藍色河馬(盒馬)的藍色犀牛開始出現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兩張漫畫還編成了一個故事。有人開玩笑說,這隻犀牛不就是在河馬(盒馬)的鼻子上加了一道槓嗎?這就是阿里正式對外官宣的新製造——「犀牛智造工廠」。過去三年,很多阿里其他部門的人對此都一無所知。
  • 阿里的犀牛智造工廠為什麼藏三年,犀牛「牛」在哪?
    這幾天,阿里犀牛智造工廠比較火。這個工廠在9月16日公開發布會之前,已經秘密運營了3年,為什麼三年秘而不宣?阿里不好好賣東西幹嘛要造東西?犀牛智造工廠真的很牛嗎?犀牛智造的由來2016年,馬雲提出阿里「五新」戰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新製造。
  • 藏了三年,高度保密,阿里動物園的犀牛,究竟是什麼?
    眾所周知,網友們有個調侃,那就是阿里是個動物園,各個產品都是以動物來命名的,比如天貓、河馬、螞蟻、飛豬、菜鳥等。而昨天,阿里動物園又增加了一員,是一隻犀牛,有意思的是,這隻犀牛藏了三年,三年前就開始了,只是一直保密,到昨天才正式發布。那麼這隻犀牛究竟是什麼?
  • 阿里保密三年的「犀牛工廠」曝光!馬雲怎麼說?
    前一陣的腳印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原來是犀牛工廠,大家之前都有很多的猜測,你猜對了嘛?9月16日,阿里巴巴召開新聞發布會,保密了三年的阿里巴巴「新製造」樣板「犀牛工廠」在浙江杭州亮相。看到這則消息又被震驚到了。犀牛,這個名字與阿里其他軟體工程非常相似。
  • 犀牛狂奔而來 攝影師淡定拍照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Jonathan Pledger在公園裡溜達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後的灌木叢中傳來一陣沙沙聲,而就在他轉身的幾乎一瞬間,一條犀牛就衝了出來,而且非常憤怒地直衝著他就飛奔而來。一般人肯定是撒丫子就跑了,但是Jonathan Pledger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卻是,這是一生難得的機遇啊,然後就拿起相機,開始對著犀牛不停地拍照。當然害怕是肯定的,但攝影師的高度敬業精神讓他始終呆在原地沒跑。
  • 保密三年,阿里的「藍犀牛」到底有多牛?
    9月16日,答案正式揭曉:腳印來自阿里「犀牛智造工廠」。根據官方介紹,這是一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主要面向服裝行業。消息一出,有服裝廠老闆擔憂:阿里這是要和我搶生意?藍犀牛,來頭不小 智能製造,國內已經提了很多年,但具體應該如何落地,目前業內卻還沒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 保密三年,阿里的犀牛工廠到底是幹什麼的?
    謎底很快揭曉,16日下午,一隻酷似藍色河馬(盒馬)的藍色犀牛開始出現在很多人的朋友圈。有人調侃,這隻犀牛不就是在河馬(盒馬)的鼻子上加了一道槓嗎?其實,這就是阿里正式對外官宣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工廠」。該項目曾秘密運營3年,就連很多阿里其他部門的人都對此一無所知。
  • 阿里犀牛,真牛還是假牛?
    深燃財經(shenrancaijing)原創作者 | 魏婕編輯 | 瑟曦「阿里動物園有新動物出沒、已在阿里保密三年、全新賽道……」把氣氛渲染到位之後,阿里於昨日宣布集團新成員——智能製造平臺「犀牛智造」,該項目是阿里「新製造」戰略的一號工程,擬從服裝產業入手,試水小規模按需生產。
  • 最前線|阿里說這項業務保密了三年,「犀牛」到底是什麼?
    「犀牛智造」浮出水面,「五新戰略」全面落地。9月16日,阿里巴巴官宣了阿里動物園的新成員——犀牛智造。犀牛智造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是阿里巴巴前董事長馬雲所提出的「新製造」戰略的樣板工廠,目前犀牛智造工廠已經在杭州投產。
  • 阿里動物園迎來「新動物」:阿里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
    神神秘秘「藏」了幾天,阿里動物園這隻「新動物」——犀牛終於現身。9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秘密研發三年的新業務――大數據賦能平臺犀牛智造工廠上線,該平臺定位於新製造智能中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6日來到位於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犀牛智造工廠發現,該工廠名稱為「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星平 攝啟信寶信息顯示,早在2018年3月,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就已經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正是現任淘寶天貓總裁蔣凡。
  • 阿里憋了3年的大招「犀牛」上線!網友:幹掉中間商,成最大中間商?
    2016年的時候,馬雲提出了「五新」!這其中就包括現在的「新製造」! 這不,阿里就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保密3年的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犀牛製造的掌門人依然是天貓總裁蔣凡!
  • 阿里推出「犀牛製造」!網友:幹掉中間商,阿里成最大中間商?
    這不,今天阿里就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保密3年的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值得一提的是,犀牛製造的掌門人依然是天貓總裁蔣凡!有資料顯示,天貓淘寶總裁蔣凡是杭州迅犀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該公司註冊資金達3000萬美元。阿里又要幹掉中間商?
  • 阿里犀牛到底牛不牛
    阿里動物園上周剛剛釋放出來的這頭犀牛,見面會是做足了文章。但是,這個事兒,說實話,意義到底有多大,真假莫辯。 有網友評價說,保密了三年,以為是晶片/AI之類呢,結果就這!無非是淘寶覺得服裝的數據最好,自己開個工廠給淘品牌代工,以前只接大單,現在小單也能接。
  • 「犀牛」工廠是阿里吹的牛,還是製造業的救星?
    有人覺得這就是模仿當初Zara的「快反」模式,新瓶裝舊酒,阿里不是賦能,而是想整合產業上下遊形成壟斷。有人說這是阿里進軍製造業,幫助中小企業完成數位化生產,實現生產升級。那麼,中國底層的服裝加工廠乃至低端製造業的困境有哪些?阿里的犀牛工廠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這些困難嗎?
  • 阿里「犀牛智造」賦能製造業?還是新的壟斷?
    實際上,就在人們圍繞支付寶中牽涉的金融問題以及阿里的壟斷問題眾說紛紜之時,在馬雲創建的產業版圖中,阿里製造則直接被忽視了。 早在三年前,阿里就已經涉足傳統製造業,並且在低調潛行三年後,名為「犀牛智造」的新製造平臺在去年9月份亮相,補全了阿里「五新戰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術)的最後一環。
  • 阿里憋了3年的大招「犀牛」上線 券商:關注C2M概念股
    阿里憋了3年的大招,「犀牛」上線…保密3年,阿里巴巴動物園的新動物今日揭曉:犀牛!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大創新。究竟是一頭怎麼樣的犀牛?未來可能帶來怎樣的表演?
  • 微信兒童版籌備中 阿里推出犀牛智造賦能製造業
    據騰訊公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增至12.06億,而大量的用戶當中,存在著大量的未成年用戶,如何能夠讓未成年人可以更「健康」地使用微信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阿里製造「犀牛工廠」阿里巴巴新物種—犀牛智造正式公開。
  • 「犀牛」、「蠻驢」雙落地,阿里動物園還有啥?
    9月16日,阿里宣布,秘密研發三年的「新製造「課代表——犀牛智造工廠上線,這代表著阿里的「五新「戰略,再落一子。在同一體系下,新製造與新零售相對應。 僅隔一天,阿里又在17日的雲棲大會上發布第一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同時發布機器人平臺,外形酷萌,身手靈活,「驢腦」反應速度竟有人腦的7倍。這隻「機器驢」加盟阿里動物園,標誌著阿里巴巴自此正式進軍機器人賽道。
  •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
    2020年9月後,這個問題不再困擾這位優衣庫的前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阿里正式對外宣布了保密三年的項目「犀牛智造」。其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就此在阿里有了具像化實體。然而,更多的疑惑撲面而來:整個工廠是如何建起來的?阿里要做製造業嗎?又將對製造業產生哪些影響?更引人注意的是,這一舉動並非阿里的「標準動作」。
  •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 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
    2020年9月後,這個問題不再困擾這位優衣庫的前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阿里正式對外宣布了保密三年的項目「犀牛智造」。其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就此在阿里有了具像化實體。然而,更多的疑惑撲面而來:整個工廠是如何建起來的?阿里要做製造業嗎?又將對製造業產生哪些影響?更引人注意的是,這一舉動並非阿里的「標準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