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很單純,也沒有什麼煩心事,特別是小學時期,課業不緊張,上課的節奏也比較緩慢,再加上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所以學生的壓力也比較少。而且正值青春年少時期,所以調皮搗蛋的人大有人在。
一般來說,一堂課的時間在40-45分鐘,但是科學的教學安排是每堂課的授課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所以剩下的時間其實是沒有知識輸出,也不會太緊張的。當然了,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些學生覺得上課時間太累。
小學時期的學生,正值精力旺盛,就算是一天瘋跑玩耍也不會累,就這樣坐滿40分鐘可真的是難熬呀!所以很多學生上課時間便採用塗鴉的方式來進行消遣。其實塗鴉是任何年齡段都有的一個習慣,只不過少年時期的想像力豐富,總能從課本插畫中看出一樣的天地,所以就有了那些形形色色的「大師畫作」。
小學時期課本中多插畫,特別是語文書,而語文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又是「難關」,所以語文課本插畫被塗鴉的概率非常大。而在這些插畫中,有兩名熱門人物,那便是《登高》中的「杜甫」,以及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
不知道少年們之間哪裡來的默契,《登高》這篇課文中的插畫「杜甫」和《少年閏土》中的插畫「閏土」格外受歡迎,大家紛紛展示自己的想像力和畫工,讓這兩位「熱門人物」成功變身。
「杜甫很忙」這個詞早在2012年3月就在網絡爆紅,從那時候開始,網上關於他的塗鴉就被傳瘋了,經過同學們的「二次創作」,杜甫時而身騎白馬,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摩託飛馳……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同學們畫不到,所以這才有了「杜甫很忙」。
不同的時代,同樣的腦洞,就算是在今天,杜甫依然「很忙」,而且現在的學生課外培訓增加,小小年紀都畫功不凡,就算是課上塗鴉也絕不含糊,紋理、細節、線條、構圖樣樣精準,不能不讓人嘆服。
而魯迅先生筆下的《少年閏土》描寫更是形象生動,也是當時的重點課文,所以老師的講解也格外細緻,而課文插畫便是少年閏土手舉鋼叉去刺夜裡來「偷」西瓜的猹的情景,文字形象生動,插畫更是惟妙惟肖。
所以這便激發了同學們的腦洞,「閏土變裝秀」就此開始。塗鴉的創意主要來源兩部分,一是「閏土」的名字,與《火影》中的「帶土」一字之差,所以便有了無數「少年帶土」形象。
而閏土手舉鋼叉的樣子,也正是學生們喜歡的浮誇的動作,因此在眾多腦洞碰撞之下,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閏土衍生版」。而塗鴉最大的樂趣不僅限於此,還有塗鴉完之後給同桌或者是同學們便講便笑的感覺。
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就算是還有「塗鴉」的習慣,卻再也畫不出這麼多千奇百怪的造型了,那時候老師可能還一直嚴查,但是現在卻就算不查也不想畫了,想想其實還挺悲傷的。
當然了,課上塗鴉肯定是不好的習慣,影響聽課是肯定的,看看這些塗鴉的小夥伴們,底下的課堂筆記可暴露了你們哦。要不是記得亂七八糟,要不是字跡繚亂,和人家這些認認真真聽課的人比起來,真相差甚遠呀!所以還是上課要認認真真聽課哦!
你上課有什麼習慣嗎?歡迎留言區交流哦!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喜歡就點讚加關注哦!關注我,了解更多動漫資訊。
文/清植醬,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