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體育局獲悉,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奧運爭光計劃綱要》和《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劃》,實施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精品工程,根據《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認定辦法》,國家體育總局決定命名119個單位為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17-2020)、251個單位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17-2020)。市體育運動學校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市體育運動學校是1985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中等體育專業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00餘人。該校設體育訓練和休閒體育兩個專業,開設田徑、遊泳、射擊、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舉重、划船、籃球10個體育項目。該校先後培養輸送了奧運會蹦床亞軍董棟、奧運會自行車選手張俊英、殘疾人奧運會柔道冠軍袁豔萍、射擊亞運會冠軍杜宇、田徑世界盃冠軍段丹丹以及考入清華大學的楊彥安等一批優秀運動員和優秀畢業生。該校先後被命名為國家奧林匹克體育後備人才競走單項基地、鐵餅單項基地、全國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全國業餘訓練先進集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印發的《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認定辦法》,該校以「基地」創建為契機,抓管理、促發展,把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的認定標準作為學校業務管理的標杆,使學校在管理、訓練、教學等方面都有較大提升,提高了辦學水平,增強了辦學效益,促進了學校全面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國家級基地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加快硬體建設,為運動訓練創造良好環境;突出優勢項目,建設單項基地,不斷提高青少年體育訓練質量和效益,推動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深入開展,為體育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該校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