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drobium spectabile 大魔鬼石斛、華麗石斛
大魔鬼石斛又稱魔鬼石斛、魷魚石斛、章魚石斛、大鬼石斛等稱呼,在西方稱其為異形花、外星蘭等稱呼,在英文名稱呼Grand Dendrobium(巨大石斛)種種都緣於其特殊詭異扭曲花形和花色,為何加上一個「大」字,是因其分類所屬寬口石斛節下物種是屬於大型種,因而有人將其加上一個「大」,形容植株是巨大的。
大魔鬼石斛最早在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被發現的,在1850年由德國-荷蘭植物學家卡爾布盧姆博士最先將其命名為Latouria spectabilis,並發表於他創建刊物,卡爾布盧姆最先並不是將其歸類為寬唇蘭屬,直到1859年,荷蘭植物學家弗裡德裡希· 威廉·安東·米克爾將寬口蘭屬歸入石斛蘭屬中,成為石斛蘭屬底下的寬口石斛節,並發表於「Bijdr. Fl. Ned. Ind.」刊物。
大魔鬼石斛種小名希臘文「spectabilis」為「華麗、莊嚴而美豔」的意思,依其種名翻譯為「華麗石斛」,這個名字有意思,撇開其特殊花形,從另一角度來看,它是妖豔鮮麗,花瓣造型與紋路脈絡,的確稱得上「華麗」兩字。不過巿面倒是少人稱呼其種名華麗石斛,大多以大魔鬼石斛等稱呼較多,自從大魔鬼石斛自十九世紀中期發現以來,深受歐洲蘭收藏家喜愛,大量從原生地採集運送至歐洲,但大多在運送過程中死亡,致使在原生地大量消失,印尼政府將其列為國寶級植物,對其原生地進行保育,由於它特殊花形,和珍貴性,它在印尼素有「印尼國寶」之稱
在1891年德國植物學家卡爾·恩斯特·奧託·昆茲將大魔鬼石斛分類歸於卡莉絲塔屬,其學名為Callista spectabilis,其發表於其所著「植物胚胎」,中而在1983年德國植物學家勞舍爾將其分類歸於Sayeria屬中,其學名為Sayeria spectabilis,Sayeria屬是1983年由勞舍爾所建立的,他是將包括未歸入石斛屬之前的Latourea和Holochrysa屬的物種,但以上二種新建立屬名Callista和Sayeria至今並未被植物學家普遍認同,所以石斛蘭屬還未重新分類為新蘭屬,還保持原來石斛蘭屬物種。
其實石斛蘭屬約1200多種,其植物型態花型和生長習性都不盡相同,一直有植物學家相將石斛蘭屬更精細分類更多蘭屬,在2002年,澳大利亞植物學家Mark A. Clements和David Lloyd Jones發表了一個關於這個類型的完整分析歸納評論。將原先石斛蘭屬下物種大部分分類為新的51個屬,石斛蘭屬中1200多種只剩下450種,同樣此分類還未普遍被植物學家接受,不然石斛蘭屬分類就產生大變動。
寬口石斛節(Sect. Latouria):
寬口石斛節原是寬口石蘭屬後列入石斛蘭屬底下的寬口石斛節,原寬口蘭屬是在1847年由林德利所建立的,有的稱其為魔鬼節,其共有48種,紐幾內亞原生就有40種,它的莖葉厚實堅韌,花壽長,有的花形奇特,此節的花是大花,通常是白色、黃色、或綠色,花瓣青面有黑色或紫色標記,萼片和子房常被毛覆蓋,其底下在常見有毛花石斛、強生石斛、人面石斛、大魔鬼石斛等,它屬於珍稀類石斛,價位較高。這類石斛沒有明顯休眠現象,在冬季需充足陽光。
大魔鬼石斛分布於印尼,紐幾內亞,所羅門,附生在海拔在300~2000米的茂密的樹林的樹頂部或巖石上,但主要集中1000米下的森林,植株高約30~80公分,在野生環境甚至高達120公分,假鱗莖粗壯而高大,一莖生4~6葉,葉深綠色革質,橢圓形鈍的葉,花梗至莖頂端腋生抽出,總狀花序,一花梗可著5~8朵花,花徑4~8公分,萼片與花瓣等大,扭轉,乳黃色或黃綠色底,上布紅褐色斑紋,唇瓣為拉長的三角形,白色略帶黃色,具有紅褐色的網狀脈紋,邊緣扭轉並強烈向後彎曲,其唇瓣有植物特有鉸鏈構造,會隨風擺動,藉此吸引特定蟲媒,花期冬季至春季,花壽約30~45天,花有特殊味道,如蜂蜜般味道,其底下有較有名黃變型和白變型植株,黃變型
在栽培上植材可用蛇木屑,或者水苔,因植株高大粗壯,適合盆植,而盆子底下要放些石頭加重,避免盆子傾倒。
大魔鬼石斛喜愛高溫潮溼陽光充足環境,氣候適合地方其且容易種植,要稍遮光,尤其夏秋要遮蔭,不然容易葉子曬傷,春夏要充分給水施肥,秋冬沒有休眠期,照常澆水施肥,但期間要拉長,冬季要日照充足並施開花肥,讓其累積開花所需肥料,這樣開花朵數多,花朵才會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