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廣西恩城保護區拍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上築巢產子全過程

2020-07-25 南國早報

近日,兩隻冠斑犀鳥幼鳥在廣西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破巢而出,保護人員將其父母在喀斯特崖壁石洞中築巢、繁殖成功的全過程完整拍下。據悉,這是國內首次見證這樣的時刻;而冠斑犀鳥在保護中心的數量也由2隻增加到4隻。

↓↓↓冠斑犀鳥破巢出洞

我國首次!廣西恩城保護區拍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上築巢產子全過程

「大寶出來了,二寶也出來了!」7月16日,廣西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管護員韋忠新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一手扶著相機,一手用手機將這個幸福畫面保護區微信群。在此之前,他已經在酷熱的山林中觀察了91天。

2019年3月,韋忠新在巡山時,發現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石洞築巢,這是保護區首次發現冠斑犀鳥有此類行為,此前國內不曾有記錄。

我國首次!廣西恩城保護區拍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上築巢產子全過程

冠斑犀鳥的雌雄鳥在破巢前「擁抱」。韋忠新/攝

恩城保護區局長李文華表示,冠斑犀鳥多數情況下是在高大喬木樹洞中築巢,由於恩城保護區屬於喀斯特地貌,石山上以低矮灌木居多,高大喬木很少,因此冠斑犀鳥只能選擇在崖壁石洞築巢繁殖,這表明冠斑犀鳥具有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

懷著對鳥類的熱愛,韋忠新從2020年初就開始有計劃地觀察冠斑犀鳥。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今年3月下旬,他發現了冠斑犀鳥的蹤跡。韋忠新心中竊喜:「雄鳥故地重遊,看來去年那對冠斑犀鳥又要來這個石洞築巢繁殖了」。果然不出所料,這對冠斑犀鳥選擇在舊巢安營紮寨。

我國首次!廣西恩城保護區拍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上築巢產子全過程

冠斑犀鳥雌鳥準備從洞中出來。

在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近期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冠斑犀鳥由二級升級為一級保護。冠斑犀鳥最奇特的地方當屬其營巢習性。為了保護「家人」,雄鳥會銜來泥土封巢,僅留有一道口子用於投餵食物。此後,雌鳥就一直待在巢中負責孵化幼鳥和照顧幼鳥,雄鳥則負責每天尋回食物投餵雌鳥和幼鳥,直到幼鳥長大羽翼豐滿,才跟著雌鳥一起破巢而出。

7月16日上午,韋忠新發現,雄鳥突然間飛離,口銜著食物停在距離巢不到10米的一棵樹上,並連續發出低沉的鳴叫聲。幾乎同時,巢穴內傳出咚咚咚的聲響,他推測應該是雌鳥用嘴喙敲鑿巢穴右邊的封泥。

我國首次!廣西恩城保護區拍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上築巢產子全過程

冠斑犀鳥大寶寶。

兩個小時之後,雌鳥終於從洞口用力擠出全部身體撲騰而去。隨後半個小時,第一隻幼鳥也學著母親出巢的樣子,順利地開啟了它的第一次飛行。然而,第二隻幼鳥卻在洞口徘徊了許久,冠斑犀鳥爸爸開始給它餵食,像是給它加油鼓勵。在焦急的等待中,下午3時許,第二隻幼鳥終於跌跌撞撞地擠出巢外,在往崖壁下方墜落的瞬間倏地騰空而起,兩隻幼鳥與雄鳥匯合。

這一系列視頻照片,令恩城保護區引以為傲,因為這是中國首次完整地拍攝記錄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石洞中築巢、繁殖成功及破巢而出的全過程。

冠斑犀鳥在中國的數量極其稀少,目前在恩城保護區記錄到的數量從去年的2隻增加至今年的4隻。

相關焦點

  • 在國內還是首次發現冠斑犀鳥在崖壁間築巢
    內,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間出巢——冠斑犀鳥一般在樹洞中築巢,在崖壁上繁育十分少見,這也是中國首次記錄下此類珍貴影像內的欖圩鄉馱押屯,站在喀斯特崖壁上巢穴邊的冠斑犀鳥雄鳥如往常一樣投餵食物。保護區護林員韋忠新說:「4月16日封巢到7月16日破巢,整個繁殖周期長達91天。冠斑犀鳥出巢後不會馬上飛離這座喀斯特石山,這裡食物豐沛,它們將在約一周後才會進入更深的山弄密林。」
  • 冠斑犀鳥夫婦分離90多天再團聚,在洞口溫情相擁
    在酷熱的山林中奮戰了91天的管護員韋忠新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一手扶著相機,一手用手機將這個幸福畫面分享到保護區微信群。這是廣西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引以為傲的時刻:在中國首次完整地拍攝記錄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石洞中築巢、繁殖、破巢而出的全過程。
  • 中國首次發現!它們居然出現在了這種地方
    近日,在位於廣西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間出巢——冠斑犀鳥一般在樹洞中築巢,在崖壁上繁育十分少見,這也是中國首次冠斑犀鳥爸爸把剛捕捉到斑腿樹蛙急速送回巢穴的途中。撰文、攝影:廣西博物館 黃嵩和7月16日,在位於廣西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欖圩鄉馱押屯,站在喀斯特崖壁上巢穴邊的冠斑犀鳥雄鳥如往常一樣投餵食物。
  • 雲南龍陵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冠斑犀鳥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龍陵縣小黑山保護區與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業大學鳥類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物種。據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理學碩士韓聯憲介紹,目前已知世界上有犀鳥31種,其中中國有犀鳥5種。冠斑犀鳥布區狹窄,種群數量極其稀少。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廣西西南部、雲南南部和中部及西藏東南部。主要棲息於常綠闊葉林中,以植物的果實和昆蟲為食,更喜食核果、漿果類等。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廣西現珍惜冠斑犀鳥足跡 配偶終身制被譽愛情鳥
    本報電 (李煜)日前,一個名為「G-Trace綠足跡」的自然人文報導團隊,在廣西拍攝到冠斑犀鳥並錄到清晰的鳴叫資料,對研究與保護這種十分稀有和瀕危的鳥類具有很大幫助。  犀鳥是大型熱帶鳥類,在中國有5種,僅分布於西南邊陲,都比較珍稀罕見。
  • 「愛情鳥」冠斑犀鳥現身雲南龍陵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記者張雯)記者2日從雲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近日,該保護區與龍陵縣木城鄉聯合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攝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韓聯憲鑑定,確定其為「愛情鳥」冠斑犀鳥。
  • 冠斑犀鳥現身龍陵縣
    近日,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拍攝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 「當時發現了四隻,由於它怕人和天氣等原因,只抓拍到了兩隻。」
  • 「愛情鳥」冠斑犀鳥現身保山龍陵
    近日,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拍攝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刷新了龍陵縣鳥類新紀錄,鳥類種類增至292種。「當時發現了四隻,由於它怕人和天氣等原因,只抓拍到了兩隻。」木城鄉政府工作人員蔡雙發說,拍攝到這種大鳥後,他及時將照片發給龍陵小黑山保護區技術人員進行鑑定。
  • 犀鳥又進芒市城!德宏4縣市有犀鳥記錄!
    犀鳥又進芒市城!德宏4縣市有犀鳥記錄!此次拍攝到的2隻冠斑犀鳥(點擊查看大圖)「今早10點左右,我和朋友從法帕進城區,在德宏軍分區附近看到兩隻大鳥,非常像犀鳥,我朋友趕緊用手機拍了下來。」劉祖佑告訴記者。
  • 鄭州市動物園引進首次黃嘴䴉鸛、冠斑犀鳥 還有一批新生萌寶等你來
    鄭州市動物園引進首次黃嘴䴉鸛、冠斑犀鳥映象網記者了解到,此次引進的黃嘴䴉鸛還是第一次來到鄭州市動物園,共計16隻。分布於非洲大陸及馬達加斯加島,國內僅有極少數動物園飼養。黃嘴䴉管在野外棲居在河流、湖泊及灘涂地域,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日行性。以魚、蛙、爬行動物、甲殼類及昆蟲等為食,偶食水生植物。繁殖期雨季,營巢於樹上,4~5歲性成熟,壽命可達20年。
  • 犀鳥進城了!又是芒市!
    「芒市真的有犀鳥!」1月3日上午,網友劉祖佑興奮地給記者發來信息和兩張有「大鳥」站在樹枝上的照片,從圖片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出,這隻「大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冠斑犀鳥。此次拍攝到的冠斑犀鳥此次拍攝到的冠斑犀鳥「今早10點左右,我和朋友從法帕進城,在德宏軍分區附近看到兩隻大鳥,非常像犀鳥,我朋友趕緊用手機拍了下來。」劉祖佑告訴記者。隨著德宏民眾保護野生動植物意識的提升,近年來,犀鳥這種罕見的「大鳥」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去年8月17日,就有網友在芒市城區拍攝到冠斑犀鳥。但那次只有一隻,本次則是兩隻。
  • 秀恩愛還只知道鴛鴦,七夕秀恩愛不如看看冠斑犀鳥?
    不如看看冠斑犀鳥唄?其頭部相當搶眼,頜骨和前頜骨極度前伸,構成巨大的黃色上喙。冠斑犀鳥擇偶非常嚴苛,不過只要看上眼,一般就會選擇「一生一世一雙鳥」。一旦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就會鬱鬱寡歡。甚至有過這樣的記錄:冠斑犀鳥因伴侶死亡而絕食,最後撞牆落水而亡。
  • 盈江,中國犀鳥最後的一片樂土
    花冠皺盔犀鳥的首次記錄就在盈江,國內主要分布也在盈江。它們是犀鳥,張開著巨大的雙翅滑翔在連接中緬的熱帶季節雨林裡,缺少羽下覆羽的翅膀發出巨大的呼呼聲響,把千裡迢迢來求一睹尊容的人們的神經興奮到極點。犀鳥是一類長得非常有特色的鳥類,長著引人注目的大嘴,與新大陸的鵎鵼相似,有些種類的嘴和鵎鵼一樣是空心的,雖大但並不重,有些種類的嘴是實心的,東南亞的盔犀鳥(Rhinoplax vigil)嘴的重量佔身體的11%。我國迄今記錄有4屬5種犀鳥,都生活於森林中,都是我國的重點保護動物。
  • 愛就是互相信任:冠斑犀鳥
    上一篇講了婚內頻繁出軌,養了無數備胎,堪稱海王中的戰鬥鳥,今天講一個對婚姻忠誠,敢出軌就一起去黃泉,沒有離婚只有喪偶忠貞不二的鳥,來洗滌大家那顆被飽經摧殘的玻璃心——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冠斑犀鳥Anthracoceros coronatusll。
  • 一年14次亮相央視,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成為新晉網紅
    「愛情鳥」冠斑犀鳥現身 刷新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中國犀鳥谷罕見視頻:無數攝影師夢寐以求的精彩瞬間
    花冠皺盔犀鳥的首次記錄就在盈江,國內主要分布也在盈江。它們是犀鳥,張開著巨大的雙翅滑翔在連接中緬的熱帶季節雨林裡,缺少羽下覆羽的翅膀發出巨大的呼呼聲響,把千裡迢迢來求一睹尊容的人們的神經興奮到極點。犀鳥是一類長得非常有特色的鳥類,長著引人注目的大嘴,與新大陸的鵎鵼相似,有些種類的嘴和鵎鵼一樣是空心的,雖大但並不重,有些種類的嘴是實心的,東南亞的盔犀鳥(Rhinoplax vigil)嘴的重量佔身體的11%。我國迄今記錄有4屬5種犀鳥,都生活於森林中,都是我國的重點保護動物。
  • 走進中國犀鳥谷
    到犀鳥谷就是奔犀鳥來的,在犀鳥谷真能看到那麼珍稀的鳥兒嗎?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去四次拍到了三次。而且是三種不同的犀鳥。當你看完這些犀鳥照片,就知道為什麼人們稱犀鳥為鍾情鳥,模範丈夫,雨林霸主了。1.【冠斑犀鳥】拍攝時間:2017年5月拍攝地點:雲南省盈江縣犀鳥谷記得那天下午,在鳥導的帶領下,沿著崎嶇的山路,穿過雨林竹林在一個半山腰上停下來,看到對面那棵高高的大樹上有鳥巢。作為拍鳥人,真是興奮極了,真是好地方。據那個傈僳族小夥子說,他看見鳥爸出去找食了,可是我們等了整個下午,就不見一個犀鳥的影子。天漸漸暗下來,我們不得不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