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31日,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了。
因為家中有事,送母親回老家,返回時候獨自一個人駕車,隨手打開車載音樂,播放的是以前拷貝在U盤裡的歌曲,正在播放的是德格葉的《綠度母心咒》。說實話,我其實對佛曲聽的不是很懂,但是喜歡聽它的曲調。
曾經和朋友開玩笑說,最近喜歡上了佛曲、古箏等,他笑我說我可能是老了,人到暮年就喜歡這些了。的確是,老了的只是時光和歲月,但內心深處還是曾經的那個少年。俞飛鴻曾說:「人最開始老是從心老的,皺紋與青春有關,與美麗無關」。當歲月沉澱,在時光的沙漏裡,細沙流走的是光陰。淡淡檀香裡,嫋嫋燃盡的是歲月。
我把車停靠在河堤沿岸,透過車窗放眼望去,冬日的渭河兩岸草木枯黃,樹枝光禿禿的,偶爾有掠食的小鳥在上面歇一歇腳,又不帶一絲留戀的飛走了。隆冬的下午,天氣異常的寒冷,我靜靜的窩在車座裡,在這佛曲的陪伴下,讓思緒放空,靜靜地沉寂下來。光陰閒靜,草木清歡,年華落幕,時光染寒。踩著細碎的陽光,沿著內心歡喜的模樣,看世間最美的風景。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了,是時候給自己放個假了。在這個特殊的一年中,悲傷與難過已然過去,歡欣與喜悅也將保持,佛說塵歸塵,土歸土,讓我們就忘卻過往,忘記悲傷,忘記2020年裡所有的不開心、不愉快。
有時候,在心境低落時我也喜歡聽一聽《大悲咒》,內心深處總希望它會減少煩惱和痛苦,會消災免難。在閉目養神之時聽大悲咒,可以緩解疲勞及壓力作用,使周身得到完全放鬆。也有時候,在孤獨或悲傷時,常聽大悲咒等佛曲,它也會讓人感覺心靜似水,一切委曲、怨恨、失落感都可以拋棄,重新認識自己、找回失去的人生。
最後一天,學會和自己握手言和,以前的種種執念、不舍,終將在紅塵中,成為與你擦肩而過的相逢,在時光裡瘦如秋風,明如秋水,最終又歸於茫茫滄海、煙波浩渺,渭河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凌凌,岸邊的植被倒影在水中,勾勒出另外一番景色。
稀疏的車輛急匆匆的駛過,不留一絲痕跡。光陰無聲,流年無恙,濃濃淡淡的時光裡,早已寫好季節的輪迴,我們能做的也就只有珍視過往。突然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中的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雖然此時此刻夕陽清冷的斜照著,但我的心中恍惚卻有了這樣的感覺。
過去的一年,有山重水複的迷茫,有柳暗花明的開闊,有一帆風順的欣喜,也有陽光斑斕的激動。我們見證了生命無常,也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慢慢懂得,若不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
人生不可能都是風平浪靜,有順境也有逆境,感謝生命中那些春暖花開的季節,給我們鼓勵和信心,讓我們以一顆強大的心戰勝困難,走過人生的一程又一程。浮生若夢,且共從容,命運深淺的曲線裡,早已註定了世事的消長。
讓我們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輕輕的告訴自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和獲得的過程;失去的要學會放手,擁有的要懂得珍惜。相信,新的一年,自己會遇見更好的人和事,也會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