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龜百科之蘇卡達象龜

2021-01-19 龜友之家官網

蘇卡達龜(學名:Geochelone sulcata )亦稱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陸龜,是一種活動性十分強的陸龜。背甲隆起高,頭頂具對稱大鱗,頭骨較短,鱗骨不於頂骨相接,額骨可不入眶,眶後骨退化或幾乎消失;方骨後部通常封閉,完全包圍了鐙骨;上顎骨幾乎於方軛骨相接,上顎咀嚼面有或無中央脊。背腹甲通過甲橋以骨縫牢固連結。四肢粗壯,圓柱形。指、趾骨不超過2節,具爪,無蹼。無臭腺。植食性,可以生活在較乾旱的環境中。分布於非洲的衣索比亞、蘇丹、塞內加爾、馬裡、查德等國。


外形特徵

蘇卡達龜體長83釐米,體重105千克,[1]  是世界中第三大陸龜。背甲黃褐,幼體紅褐;前緣中央具缺刻,沒有頸盾,後緣鋸齒狀;腹甲淡黃,後緣缺刻較深;四肢圓柱形,具較大圓錐狀硬脊;前肢5爪,後肢4爪;尾短,淡黃色。 其外觀與豹紋龜相似,但甲殼上並沒有花俏的紋飾,幾乎是接近單純的亮棕色(包括整個頭部四肢及腹甲)。喉甲突出,某些雄性成體在前面及後面的緣盾會明顯捲曲,大腿後側有數枚圓錐形的粒狀鱗片。

其外形的主要特徵,是後大腿兩側上有2至3個粗大的角質節結,頭部及四肢呈象牙色至棕色不等,前腳布有粗大的鱗片。有些人工飼養營養過剩的個體背甲十分突起形成塊狀的隆背。雖沒有類似輻射龜、星龜等鮮豔的花紋,卻是一種十分粗獷、耀眼、野味十足的大型陸龜。

棲息環境

由於蘇卡達龜生長於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南境,該地區大多十分乾燥,甚至終年難得有水源地可飲水,因此所需水份必需仰賴由食物中獲得,並且藉由高度不滲水的皮膚及挖地洞躲避日曬的方式,來保存體內的水份。此外,由於是屬於沙漠及乾燥草原的陸龜,為躲避白天的日曬高溫,它們大多於黃昏或清晨開始活動。

生活習性

蘇卡達龜是純素食性的動物,主要依賴高纖維的植物、青草、仙人掌、萵苣等為食,該物種相當粗壯、活動性強且十分好養,平日食餌以多樣性的食物供給,再添加些許的鈣、磷、維他命等營養補充。過度提供動物性蛋白將造成隆背,最後導致肝腎方面的疾病。


分布範圍

分布於查德,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馬裡,茅利塔尼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蘇丹。

繁殖方式

蘇卡達龜多在雨季時交配,而在9月至11月間,一次約可產下17至34枚卵,一年最多可生6窩,其孵化時間約需85-170天,視孵化溫度而影響。幼體孵化出來呈黃色,約有4.5至5.0釐米大小。因為多產且飼育容易,在美國已經是產量大、價格低廉的爬蟲寵物。生長迅速,食量驚人,活動力強。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人工飼養

飼養溫度

在飼養場所布置方面,白天的溫度應該是26-30℃。夜晚的溫度該是24-26℃。這是一種沙漠型動物,適應熱和幹的氣候。但是,溫度也不宜超過30℃,太熱時候會把較冷的泥沙潑在殼上及分泌大量唾液,並把唾液塗在前臂上降溫。從不使用加熱巖石作為熱源。龜有非常敏感的殼和皮膚,而且它與加熱巖石任何的接觸都能引起嚴重的皮膚,及殼的灼傷。對於爬蟲類來說最好的地面加熱源是容器底下加溫或使用加熱墊。然而,對龜來說曬太陽是它最好的來自上方的熱源。要確定上方加熱源的溫度對於飼養箱的大小不會太高。所以一個控溫器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般來說加溫燈加加熱墊可以。

夏天底下最好的底材是報紙,因為其排洩量很大,即使不足30釐米長的幼龜的糞便份量已和成年龜的不相上下。所以底下墊報紙是很好地清理方法,而且也保證了龜的健康。冬天加溫的話,用一塊木板作為底材是最好的,可以弄的凹凹窪窪的,在凹下的坑裡放水。飼養箱絕對要確定通風,一般能幹爽就行。底材用乾草也可以,一來好維護,二來就算被誤食也沒事還含有纖維素。


食物餵養

飲食主要由與暗綠色的萵苣相似的 羽衣甘藍,芥末,蒲公英和高的纖維草組成。他們吃各種各樣的水果像胡蘿蔔,甜瓜,蘋果,豆子,豌豆,杏子,桃子和草莓類植物。 不要餵生菜,蕃茄,黃瓜,捲心菜,綠花椰菜,花椰菜,白菜或大黃。那些高纖維的食物對於蘇來講是絕對必須經常提供的,這對龜的成長和腸胃都不錯。在它們的食物中加入維他命和壓破的蛋殼或壓破的牡蠣( 發現在龜的食物中) 一個星期需要加一次。把墨魚骨留在它的窩裡他們將會咀嚼它以補充鈣。

蘇卡進食時間,可以由早上直至黃昏,不停的進食。陸龜通常可以靠著食物中的水份維持體內足夠的含水量。此外,由於其本身對產地環境的適適應,蘇卡達即使只有極少量的水份也可以生存。但為了確保它們體內適當的含水量,最好每個星期泡澡一次。

一周一次的泡澡(成龜)是必須的,泡澡可以允許喝水。在浸泡後用消菌肥皂進行一次衝洗。幼龜一周三次泡澡,少年時候一周兩次。提供的水盆要夠大,使其能整個浸泡下去,但也要夠淺,免得被淹。雖然蘇卡達需要乾燥的環境但還是可以在潮溼的地方飼養。

醫療看護

蘇卡達龜原產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棲息在沙漠外圍及熱帶稀樹草原等開闊乾燥區域,因水分獲取不易,因此演化出一些特殊的保留水分的機制,例如其膀胱開口於洩殖腔側壁,並未和輸尿管相連,而腎臟所製造的尿液則由腎臟後端內側細小的輸尿管直接排到洩殖腔後,再回流到位於兩腎之間,呈心形的膀胱儲存,由於烏龜的腎臟缺乏亨利氏環,無法濃縮尿液,因而此時儲存在膀胱內的尿液,其滲透壓較血漿低,經過膀胱壁重吸收尿液中的水分後,可形成和血漿等滲透壓的尿液,當遇到水源時,陸龜便會把握住機會啜飲大量的水分,同時排出長期蓄積在體內的濃縮尿液。


而水陸兩棲性及水棲性烏龜,其儲存尿液及濃縮尿液的能力較差,某些水陸兩棲性烏龜在脫水佔了身體質量的10%-12%時,才會由膀胱重吸收水分。陸龜膀胱較強的儲存尿液及濃縮尿液的能力,可能是容易結石的原因,澤龜與水龜則較少發生。當陸龜水分攝取不足時,尿液容易滯留在膀胱內,並且不斷地進行濃縮的動作,而使尿液中某些能夠形成結晶的離子濃度逐漸達到飽和,因尿液是多離子性的,當尿液達到飽和點時,許多活性帶電離子會起交互作用,若此時攝取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容易形成結晶的物質,如鈣、磷、草酸及蛋白質,尿液中的離子便會因過飽和而形成結晶,結晶慢慢地累積聚集,最後便形成了結石。一般結石常有兩種以上不同的組成份,以含鈣化合物佔的比例較大,例如磷酸鈣及草酸鈣等,而磷酸銨鎂及尿酸鹽也是常見的結石成份。

有時形成結石的物質其化學成份不同但晶體結構相似,此時兩者之間可相互堆棧而加速結石的形成,如草酸鈣與尿酸結晶。本病例的結石中,磷酸鈣佔了46%(磷酸三鈣36%、磷酸氫鈣10%),草酸鈣佔了30%,磷酸銨鎂則佔了20%。龜類在成長發育過程中特別需要鈣質,尤其蘇卡達龜是除了亞達伯拉象龜及加拉帕戈斯象龜這兩種海島型象龜以外最大的內陸型陸龜,對於鈣質的需求更是重要,但若給予過量的鈣質,或因日曬不足及維生素D攝取不足而使鈣質吸收變差時,便容易使尿鈣增加,又因蘇卡達象龜的體型壯碩,食量大,若飼主餵食的大量食物是富含磷及草酸的蔬果,此時便容易形成磷酸鈣及草酸鈣結石。

雌雄分辨


  蘇卡達龜的性成熟一般要在20年以上,雄性個體要早於雌性成熟,成年雌性的個體要大於雄性,一般能大上1/3左右。成年雄性蘇卡達尾巴粗長而雌性尾巴細短;雄性的腹甲有凹陷而雌雄的腹部較為平坦;雄性的瀉殖腔離腹甲末端較遠而雌性離得較近。另外一般雌性背甲斑點較少,顯現出白蘇卡達龜的特徵,而雄性則每塊背甲上都有灰色斑點,但在長大的過程中會逐漸消失。在野外,蘇卡達龜一般在9-10月份進行交配,通常在雨季過後,至來年的3-4月份產卵。這時候,雄性蘇卡達龜會變得十分暴躁,它們之間會通過撞擊對手的身體來爭奪領地和雌性。在交配過程中,雄性會追逐雌性,圍著它繞圈,最後趴在雌性的尾端插入交配。等到來年開春,雌性蘇卡達會挖掘洞穴並產下15~30枚卵,然後掩埋。經過三個月左右的孵化(溫度27~30度),小龜破殼而出。剛出殼的小龜會帶有一個卵黃,注意不要弄破,等到它自行吸收掉卵黃後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餵食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SIGS 烏龜飼育小冊(14):蘇卡達象龜(盾臂龜)
    蘇卡達象龜靠著自己挖掘的深三公尺長九公尺洞穴,躲過了白天的酷熱和寒冷的夜晚。 德語名稱"靴刺龜"的由來,是因為後腿有兩根很明顯的靴刺。很醒目的是公龜身上成對且格外突出的咽盾,這是求偶爭鬥的武器。牠們強壯的前肢特別適合用來挖掘。 現今蘇卡達象龜的繁殖在人工飼養下很普遍,由於其大小和特殊的飼養需求,很少有私人參與者飼養。
  • 世界第三大陸龜----蘇卡達象龜
    龜有非常敏感的殼和皮膚,而且它與加熱巖石任何的接觸都能引起嚴重的皮膚,及殼的灼傷。對於爬蟲類來說最好的地面加熱源是容器底下加溫或使用加熱墊。然而,對龜來說曬太陽是它最好的來自上方的熱源。要確定上方加熱源的溫度對於飼養箱的大小不會太高。所以一個控溫器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般來說加溫燈加加熱墊可以。
  • 龜中杜賓——蘇卡達陸龜
    蘇卡達陸龜,又稱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龜,是一種活動性十分強的陸龜。它的背甲高高的隆起,頭頂有對稱大鱗,頭骨較短,鱗骨不和頂骨相接,額骨也不入眶,眶後骨退化或幾乎消失;方骨後部通常封閉,完全包圍了鐙骨;上顎骨幾乎於方軛骨相接,上顎咀嚼面有或無中央脊。後大腿兩側上有2至3個粗大的角質節結,頭部及四肢呈象牙色至棕色不等,前腳布還有粗大的鱗片。
  • 蘇卡達象龜,盾臂龜
    ,因此,在原生地以外飼養蘇卡達的首要條件是要保證相當的環境溫度,溫度範圍保持在22℃(夜間)-30℃(日間)之間,提供個體曬背的射點溫度最好可以達到35℃,儘量營造中低溼度範圍,以40-60%為宜。蘇卡達是典型的日行性陸龜,因此儘量保證每日12-14小時充足高品質的照射,在這樣環境下飼養的蘇卡達會相當活躍,且食慾旺盛,因此,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要儘可能的在開闊的環境中飼養蘇卡達,
  • 每天認識一隻龜:陸龜系列·蘇卡達象龜
    蘇卡達象龜的外觀與豹紋龜相似,但甲殼上並沒有花俏的紋飾,幾乎是接近單純的亮棕色(包括整個頭部四肢及腹甲)。喉甲突出,某些雄性成體在前面及後面的緣盾會明顯捲曲,大腿後側有數枚圓錐形的粒狀鱗片。它們是在世界中第三的最大龜。在荒野中,在大小方面雄性可能能長到75cm而且重100kg。捕捉來的蘇可能傾向比較小點,長度60cm和50~90kg。
  • 菲警方查獲超千隻活龜 其中含瀕危物種蘇卡達象龜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侯佳欣】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菲律賓警方3月3日在尼諾伊·阿基諾機場查獲了1529隻活龜,其中包括陸龜和海龜。在被發現的烏龜中,警方發現了稀有的蘇卡達象龜和紅耳龜。其中,蘇卡達象龜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這些烏龜已被移交給野生動物交通監測組。
  • 蘇卡達象龜——除了霸氣以外我想不到別的詞可以形容它
    前天我們科普了非洲豹紋陸龜,有小夥伴留言說自己把豹紋陸龜與蘇卡達象龜給搞混了,那麼今天我們就再來介紹一下蘇卡達象龜(又稱中非陸龜)。而蘇卡達象龜的分布區域則要更廣一些,除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以外,在非洲中部的一些國家也有它們活躍的身影,比如查德共和國、馬利共和國等。當然了蘇卡達象龜與豹紋陸龜的分布區域也有重合之處,比方說蘇丹、衣索比亞等國就既有野生的豹紋陸龜又有野生的蘇卡達象龜。
  • 每天認識一種龜:加拉帕戈斯象龜
    加拉帕戈斯象龜有一個大而沉重的骨質的褐色背甲殼。殼板對骨架結構中的肋骨進行剛性的保護是不可或缺的。陸龜外殼上的圖案保持著一個盾(殼段)的特點,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層磨損的程度不一,但對每年的增長帶來確定年齡並非適用。但背殼對可以撤回的龜的頭,頸和前肢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腿大而粗短,具乾燥鱗屑和硬鱗。前腿有五個爪子,後腿四個。
  • 預防蘇卡達象龜隆背的長期實驗
    微信號 :  luguixiehui有關陸龜隆背的預防之道,又有最新的實驗成果呈現在眾人面前了無論如何,對於反對溼度論者而言,這些都僅是紙上談兵而已,因為有道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很碰巧由於我最近常上美國最大的陸龜論壇參與一些爭論性議題的討論,逐漸的認識了幾位在美國陸龜論壇上的活躍人士。
  • 大陸龜每天溫水SPA準備剖腹產 幼崽未保住[圖]-蘇卡達象龜 剖腹產...
    錢永安黃佳健攝  大陸龜也搞剖腹產  做了10多天溫水SPA,還是沒保住12個孩子  東方網8月13日消息:戴上麻醉面罩,鋸開厚厚的腹甲,取出12個蘇卡達象龜蛋  收縮四肢刨地板,大陸龜頭胎難產  李先生酷愛養龜,5年前,他從朋友手中買得一隻3歲的雌性蘇卡達象龜,取名小斑。  「當時它只有女人手掌大小,200克重。」  蘇卡達象龜是大陸型陸龜中體型最大的一種,腹甲約可長至76釐米,重60公斤,僅次於兩種海島型的陸龜。
  • 蘇卡達陸龜、赫曼陸龜、輻射陸龜,3「龜迷」買龜獲罪
    憨萌的烏龜是很多人家中常見的一種寵物,但有人喜歡的寵物龜竟是國家保護動物。27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台州市溫嶺警方破獲三起稀有龜類相關的案件,共抓獲涉嫌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嫌疑人3名,查獲各類稀有龜種7隻。
  • 【 強烈推薦】國外大神蘇卡達象龜和豹龜幼體的飼育指南
    伴隨而生的,是我目前中意的飼養蘇卡達象龜(盾臂龜)(Centrochelys sulcata)和豹龜(Stigmochelys pardalis)方法,其他人在很多別的陸龜品種身上試過,也看到了普遍性的成功,不過我的最主要經驗,還是來自蘇卡達象龜和豹龜。
  • 蘇卡達陸龜吃什麼?怎麼養?蘇卡達陸龜飼養的方法
    蘇卡達陸龜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寵物龜,飼養的人也很多。也稱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陸龜,是一種活動性十分強的陸龜。下面就和波奇網小編一起來看下,我們應該如何飼養蘇卡達陸龜吧。  蘇卡達陸龜  首先,飼養蘇卡達陸龜要注意關照問題。如果不能曬到直接的戶外陽光,那麼一個全光譜UVB燈管和一個加熱燈泡是必需的。
  • 廣州查獲一批野生保護龜 刑拘5人
    廣州查獲一批野生保護龜  有野生保護龜被販賣!一場「救龜」行動在進行著……昨日上午,廣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聯合廣州市野生動物辦公室開展「冬季行動」,在荔灣區越和花鳥魚蟲市場查獲了一批野生保護龜。  昨天上午10時30分,在一間10平方米不到的店鋪內,執法人員發現層層疊疊壘放著的十幾個玻璃缸裡,有數十隻野生龜。華南野生動物物種鑑定中心博士胡詩佳現場確認,其中一隻背甲呈黃褐色、尾短呈淡黃色的陸龜成龜為蘇卡達象龜。
  • 體型最大的5種龜,堪稱會呼吸的坦克,想養它?先把別墅準備好
    別人吸貓,我吸龜!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點擊關注。專注分享龜類知識,打造開放交流平臺。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的龜都是嬌小可愛的形象,但龜屆還有一些巨無霸般的存在,它們體型碩大,堪稱會呼吸的坦克。一、稜皮龜稜皮龜又稱革龜,是世界上龜鱉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最大體長可達3米,體重接近1噸。這種水中的巨無霸近年來種群數量銳減,主要原因一是人類的過度捕殺;二是稜皮龜視力較差,經常會把海洋中漂浮的白色垃圾當作水母誤食,導致腸道阻塞而亡。
  • 龜趣 | 蘇卡達:如果你想養我,請三思!
    有龜友來料,說在新聞上看到日本有一位大爺溜龜,引來很多人駐足圍觀。而那隻龜,就是蘇卡達龜。龜友陷於它的顏值,強烈要求我們出一篇關於蘇卡達的文章。這不,小編就滿足你!很多龜友在視頻上看到蘇卡達,都會被它萌萌的外表所折服,不得不說,小時候的蘇卡達真的太萌了!如果現實中看到這麼趣萌的蘇卡達幼龜時,是不是有一種想帶回家的衝動?
  • 不是所有的龜都可以當寵物養
    相關連結:緬甸陸龜(學名:Indotestudo elongata),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陸龜科,也稱之為龍爪龜、旱龜、枕龜等,產量最高的地區集中在泰國、緬甸、越南南部、寮國等,我國雲南、廣西等地也有分布,由於該龜類被產地居民作為一種資源動物,無限制地加以捕捉並出售,特別是有些國家大肆走私進出口,造成其現存數量銳減。
  • 象龜屬,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龜,號稱龜中「巨人」
    象龜屬的種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龜,號稱龜中「巨人」。特別是加拉帕戈斯象龜,其身長可達6尺,即1.8米。象龜棲息於山地泥沼、草地。乾旱季節棲於多霧山頂。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等為食。,最喜歡吃多汁的綠色仙人掌,每天可食10千克以上。因為它平時在體內積蓄了大量的食物,所以長時間不吃不喝,也不會餓死。
  • 多肉毀滅者黃腿象龜,密林中的移動清道夫
    又到了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的時候了,繼世界排名前五的陸龜加拉帕戈斯象龜、亞達伯拉象龜、蘇卡達象龜、豹紋陸龜以及黑靴陸龜之後,今天我們繼續科普老六——黃腿象龜。所以與蘇卡達象龜、豹紋陸龜這樣的苦出身(乾旱區域)不同,黃腿象龜的生活環境一般都在密林之中,屬於不缺吃不缺喝的那種,而且還不用忍受風吹日曬。再怎麼說也是龜類嘛,壽命那麼長,就是要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主要在密林地帶生活,所以黃腿象龜基本上是想吃啥吃啥。各類植物的莖葉、漿果等(尤其是多肉類植物是它們的最愛)管夠,具有食腐屬性的黃腿象龜時常也會吃許多動物的屍體。
  • 人見人愛蘇卡達,長大以後卻是個拆家的龐然大物,你還想要嗎?
    愛烏龜的朋友對蘇卡達這一品種應該是一點也不陌生。顏值較高,互動性強,是很多養龜人都很想要的寵物烏龜品種。在前面許多期的視頻當中,蘇卡達的出現頻率也非常地高,很多粉絲一眼就能認出來。陸龜普遍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蘇卡達就是陸龜當中比較普遍的一個品種。根據許多龜友的分享,違法養殖會面臨罰款和拘留的處罰。(道聽途說,不作依據)關於對烏龜分類的信息詳見小編之前整理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