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烈推薦】國外大神蘇卡達象龜和豹龜幼體的飼育指南

2021-01-19 爬寵


作者:Tom(美國南加州)

編譯:Erich Sia


距上次原版的飼育指南已經有三年了,

我認為該是重新檢視並進行更新的時候了。

過去三年來有許多的新訊息被人發現,

也透過許多的經驗獲得了新的理解。

伴隨而生的,

是我目前中意的飼養蘇卡達象龜(盾臂龜)(Centrochelys sulcata)和豹龜(Stigmochelys pardalis)方法,

其他人在很多別的陸龜品種身上試過,

也看到了普遍性的成功,

不過我的最主要經驗,

還是來自蘇卡達象龜和豹龜。


作者現行的飼養槽尺寸為 240x120x60 公分,中間有一片 25 公分高的隔板。


室內飼養:

在此必須提醒的是,

我們現在知道蘇卡達象龜的寶寶,

在非洲是在雨季開始的時候孵化的,

此時很熱、潮溼、多雨且有些地方有很多的沼澤。

沒錯,

那個地區每年有八、九個月是乾燥的,

但在孵化的季節裡卻是個沼澤。(譯註:請參閱談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的習性一文)

在乾燥的季節裡,

蘇卡達象龜絕大部分的時間是躲在地底溫暖潮溼的洞穴裡。

把我們蘇卡達象龜的剛孵化幼體飼養在乾燥類似沙漠的環境裡,

是個很大的錯誤,

況且也誘惑著災難的發生。

對這些幼體而言,

也是非常不自然的。

想像一下,

當一條蚯蚓放置在炎熱、乾燥且底床很乾的環境中,

會發生什麼事。

同樣的事也發在陸龜寶寶的身上。

我們陸龜寶寶飼養環境的維持,

就要像是一條蚯蚓也能夠生存的一樣。

潮溼的底床、水碗和溼氣重的隱蔽處,

都是先決必要條件。

同時,

晝夜溫暖的溫度也是必須的。

蘇卡達象龜和豹龜一點也沒有爛甲的傾向,

而只要溫度維持夠高,

牠們在這樣的潮溼環境中,

並不會有呼吸道的感染。

我為了全年晝夜溫度不低於 26.7 ℃ 而努力。

成龜在某些環境下,

能夠忍受較冷的溫度,

但這個飼養指南是針對剛孵化的幼體和幼龜,

而目標是要協助牠們茁壯成長,

並不只是倖存未死而已。


把烤燈安裝在密室型的飼養槽內,除了供熱源之外,所需的保溫電費也較省。

保暖與照明:

我使用的是一盞以 12 個小時定時的 65 W 熱光珠寶燈(PAR38),

調整安裝高度以使燈泡正下方的熱點約有 37.8 ℃。

然後我用了一組爬蟲專用控溫器連結一顆陶瓷加熱燈,

將飼養槽內的環境溫度控制在 26.7 ℃。

有時候烤燈會把環境溫度加熱至 33 ℃,

這並沒有關係,

因為控溫器在這個時候會維持陶瓷加熱燈在關閉的狀態,

但只要日間烤燈熄滅後夜間的溫度開始下降,

陶瓷加熱燈隨時都可以開啟。

我用直管型的螢光燈來點亮飼養槽,

螢光燈管的開關時間是和烤燈同步。

上述是對我很管用的作法,

推薦給讀者,

或許也能幫得上忙。

每個飼養槽和住家環境都不一樣,

通常會需要一些個別的調整,

才能夠達到恰到好處。


蘇卡達象龜幼體要以溫暖潮溼的密室來飼養,而非開放沙漠型的飼養槽。

紫外線:

陸龜必須定期的暴露在正確的紫外線下,

真實的陽光是最好不過了,

但要很小心,

隨時要提供遮蔭處,

因為陸龜幼體很容易過熱,

然後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快速死亡。

如果我們的陸龜能夠在安全的戶外飼養區定期照射到些許的陽光,

就算是在整年之中每個星期就只有幾次,

我們也都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紫外線。

如果在寒冬期間略過個兩、三個星期也沒關係,

如果我們住的地方有漫長的冬季結凍,

那麼那這段期間就需要一些人工紫外線了。

我偏愛自震式汞燈,

直管型的紫外線燈現在似乎也不錯,

但我自己還要測試看看。

我建議不要用任何精緻型螢光燈(螺旋型燈管或U型燈管)款式的紫外線燈炮,

因為我自己親眼見過太多次造成了眼睛的問題。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才能了解精緻型螢光燈款式的紫外線燈泡到底是出了甚麼問題,

但有至少些時候會出問題,

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密室型的飼養槽(上)才能有效維持著高溼度,不完全加蓋的飼養槽(下),就算開口不大,也不容易防止溼度降低。


真正的飼養槽:

任何不加蓋(上空式)的飼養槽,

至今都還沒能讓我覺得滿意。

四壁不高的不加蓋飼養槽,

例如陸龜箱(tortoise table)和衣物收納箱(sweater box),

是最糟糕的。

完全無遮蓋物或不試著去減緩熱度和溼度的損失,

對我來說不是不可以用。

只不過如果想要保持溫暖潮溼的空氣,

那就沒辦法了。

在過去一年半載以來,

我所有的熱帶陸龜品種都完全只使用密室(closed chamber)飼養槽,

對於這種方式我再滿意不過了。

需要較乾燥環境和晝夜溫差的溫帶陸龜品種,

在典型陸龜箱內的發育或許會比較好,

我把這溫帶陸龜品種的飼養指南,

留給其他較有經驗的人來說明。

在一個密室內想要維持任何設定的溫度和溼度,

都容易多了。

密室減少了大量電力的使用,

因為熱度和溼度都被困住無處可去。

密室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維持住溫暖的夜間溫度。

不加蓋使得飼養槽內的所有的溫暖潮溼空氣都散逸至座落所在的房間內,

就算我們蓋住了上面大部分的面積,

烤燈所營造出的煙囪效應,

也會讓飼育槽內的熱度和溼度飄升離開。

把烤燈安裝在飼育槽外面或上方,

也會使大量的電力所產生的熱度浪費掉。

密室可以用浴缸和水族缸上面加蓋的方式並且將通風大幅減少,

但是這並不容易且會用掉更多電量。

最好的方式是把所有的加熱和照明設備,

全都安裝在飼養槽內和陸龜在一起。

在一個溫度 21 ℃ 溼度 20% 的普通大小房間內,

想要在一個上方有小開口的箱子內維持溫度 26.7 ℃ 溼度 80%,

就算是實際上並非不可能,

但也是非常困難的。

密室的方式就能夠很容易辦到了。


我們必須知道而且定期調節溫度。

我們要經常檢查溫暖處、陰涼處、取暖點和夜間的溫度,

並且適時地做出調整。

每個飼養槽都不一樣,

甚至在大部分的房屋內,

也會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

裝了顆燈泡後掉頭就走的做法是不夠的。

要去檢查剛才提到的那些溫度並且進行調整,

最好是在陸龜寶寶還沒進到家門前就先做。

我用的是紅外線測溫槍和遙控溫度探針來監控,

要儘早且經常檢查溫度。


就算是剛孵化的蘇卡達象龜或豹龜幼體,飼養槽的最小面積也要有 120x45 公分。


飼養槽的大小:

簡單地著麼說,

越大越好。

我現在養陸龜寶寶的密室是 120x240 公分。

對於一隻剛孵化的小小幼體,

我建議也不要小於 120x45 公分。

牠們需要空間到處走來走去,

一旦我們把食盤、水碗、溼氣重的隱蔽處和任何的裝飾品或植物放進了飼養槽內,

能夠行走的空間就所剩不多了。

把陸龜塞入小型飼養槽內容易讓牠們過得不好。

對蘇卡達象龜來說,

120x240 公分甚至也只能用個一、兩年,

如果養的是豹龜或生長較緩慢的蘇卡達象龜,

或許能夠用個三年。


作者在預防蘇卡達象龜隆背的長期實驗一文中的兩隻蘇卡達象龜在三歲時(體長為 30.5 和 35.6 公分)的合影。


溼氣重的隱蔽盒:

溼氣重的隱蔽盒提供陸龜一個溼氣更重的地點來躲避和睡覺,

也能夠模擬陸龜在野外可能用得到的更潮溼微氣候區。

溼氣重的隱蔽盒很容易製作,

只要在大型超商買個 2 美元的活動式洗滌槽,

上下翻轉過來並且開個小小的進出孔。

我將活動式洗滌槽內的底床保持著比周遭更溼的環境,

效果非常的好。

我們也可以用塑膠製的鞋盒。

有些人喜歡在溼氣重的隱蔽盒內放置泥炭蘚,

或者在盒內頂部固定一塊海綿。

這些都可以,

不過我通常不太在意這些細節。

這一段內文雖然很短,

但卻是非常重要且不應忽視的細節。


底材:

我建議用椰棕(Coco Coir)、種蘭花用的樹皮(orchid bark)、白扁柏屑(cypress mulch)、無加料的土壤,

或者庭園的泥土(如果合適的話)。

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可以在大部分的五金店或園藝店內大量購買省下不少費用。

我不建議木屑(wood shaving)或木頭切片、研磨過的胡桃殼、玉米蕊墊料(corn cob bedding)、兔子顆粒飼料、壓縮過的雜草顆粒墊料、報紙做的顆粒墊料、牧草、香柏或任何數量的沙子。


底材的選擇非常重要,溼氣重的隱蔽盒更是不可或缺的布置。

水碗

素麵的老舊陶製盆栽水盤最好用。

這種水盤有各種尺寸適合任何大小的陸龜,

對於小陸龜的溼答答的腳底有很好的牽引作用,

水盤的周邊不高且水位很淺,

陸龜不慎翻車時也不會溺水,

並且能夠在水碗內翻轉得回來。

把水碗下沉到底床內的效果最好。

此外,

放兩個水碗也沒有壞處。

不要用寵物店販售的典型斜坡狀水碗,

這些東西對蛇類和蜥蜴來說是很好,

不過陸龜來說簡直就是死亡圈套。

要經常清洗陶製盆栽水盤。

水盤內有越多的食物、底材和糞便的殘渣在裡面就越好,

這代表陸龜對於使用水碗覺得很自在,

這是個好消息。

如果需要的話,

就每天清洗個幾次並添加清水。


在戶外曬完太陽後,先泡澡才回到室內的飼養槽。


泡澡:

我建議給剛陸龜孵化的幼體每天用 29.4-35 ℃ 的水溫泡澡 20-30 分鐘。

我用的是四周很高的不透明盆子,

水位保持在約陸龜身體的 1/3 高度。

如果我們的高溼度飼養槽內也有溼氣重的隱蔽處和水碗,

一兩天沒泡澡完全也沒問題。

使用乾燥飼養槽卻只每星期泡澡一次,

我認為是不夠的,

我也不會購買以這種方式飼養並賣出來的剛孵化陸龜幼體。

當陸龜到達約 10 公分大小時,

我的日常泡澡就稍微輕鬆一點,

並且隨著陸龜的體型變大,

漸漸地減少泡澡的天數。

至於較大的陸龜要多久泡一次澡,

我會看很多因素來決定,

當前的天氣和季節是其中的兩大因素。

當天氣又熱又乾時,

我就會比較常幫陸龜泡澡。

如果讀者是住在溫暖、潮溼的多雨氣候區,

而陸龜也是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

減少泡澡次數應該是沒問題的,

但泡澡並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四壁不夠高的飼養槽或陸龜箱,也可用此種方式改建成密室型的飼養槽。


補充食品:

我建議保持隨時都有墨魚骨,

有些陸龜從來就不會去吃,

有些會經常的去吃,

我有些陸龜會好幾個月都不去碰,

然後突然在一兩天內把墨魚骨吃光光。

蘇卡達象龜和豹龜都很會長,

隨著時間而需要大量的鈣質。

良好的飲食是最重要的,

但定期給陸龜一些額外的鈣質,

仍舊是個很不錯的構想。

我每個星期用一小撮 RepCal 或 ZooMed 的舊款碳酸鈣,

是否需要在鈣質內補充維生素 D3 的討論很多,

我個人覺得那不重要。

每隻陸龜都應該以某種方式接受到適當的紫外線暴露,

那麼牠們就能夠製造自己所需的維生素 D3。

我也喜歡用礦物質補充品,

我目前所採用的品牌是 MinerAll,

這對於喜歡吞食小石頭和巖塊的陸龜似乎有所幫助。

據推測有些陸龜之所以會吃巖石或底材,

是因為礦物質缺乏或不平衡所致。

不管是甚麼原因,

MinerAll 似乎能阻止或預防陸龜吃石頭的行為。

最後,

我喜歡每星期使用一次爬蟲專用的維生素補充品,

以補全我整年飲食所可能隱藏的任何不足之處。


作者對於預防蘇卡達象龜隆背的長期實驗的成果感到不夠滿意,並認為只有溼氣重的隱蔽處是不夠的。

戶外的飼養:

我個人覺得這是不可或缺的。

陸龜是靠太陽能驅動的動物,

需要很多的行走空間,

在戶外的益處多多。

我會給剛孵化的陸龜幼體每天一兩個鐘頭的小小遠足,

隨後在回到室內飼養槽之前給予泡澡。

隨著陸龜日漸長大,

我每天讓牠們留在戶外的時間會越來越久,

只要天氣許可的話,

甚至會整天就生活在戶外,

搭配夜間的一個加溫龜窩。

在戶外的時間必須很小心翼翼的,

因為暗藏了很多的危險。

陸龜可能會過熱、被吃掉、咬傷或逃走。

我自己的一些構想對我來說都很有用,

但有其他無限的可能作法。

要確保提供適當的遮陰處,

蓋上一些夾層板通常是不太夠的,

要儘早且經常使用測溫槍來測量,

以確保陸龜寶寶在戶外時不會有問題。


充氣式兒童戲水池可以用於陸龜幼體戶外曬太陽,要注意適當的遮蔭,只有一片夾層板是不夠的。


隆背:

這個議題的討論很多,

我在此僅陳述我說知道是真實的事,

這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實驗、

與住在非洲並研究非洲陸龜的人士之對談、

與美國這裡已經飼養陸龜幾十年的人士之對話、

還有我個人所觀察過所有飼養方式下的幾千隻陸龜。


列舉造成陸龜隆背的原因有很多,

我能夠針對每個原因都舉出許多個例子來加以駁斥,

例如缺乏紫外線、缺乏鈣質、蛋白質過多、食物過多、食材錯誤、生長快速、溫度錯誤、飼養槽過小、經驗不足、養在室內等等,

這些沒有任何一個是造成隆背的原因!(譯註:請參閱陸龜隆背之探討一文)

這些因素多少和隆背有關聯,

但並不會導致陸龜發生隆背。

簡單的來說,

隆背是生長在太乾燥的環境造成的。

這點對任何陸龜品種而言都是確實的,

甚至是那些不太容易隆背的品種。

為了防止隆背,

我採取密室的飼養方式,

並且把周遭溫度隨時保持在溫度 26.7 ℃ 或以上且溼度約在 80%,

我提供溼氣重的隱蔽處並維持溼度在 95-100%,

每天幫烏龜泡澡以確保良好的水合作用,

並且每天用清水在背甲上噴灑好幾次。

蘇卡達象龜在非洲是在雨季的時候孵化的,

那個當時很炎熱、潮溼、多雨且有很多沼澤。

把蘇卡達象龜飼養在乾燥的箱子、使用乾燥底材,

並且在頭頂上有盞造成脫水的熾熱燈泡,

這是沒有道理的。

我模擬非洲雨季的作法,

已經因此養出了數百隻背甲平滑的蘇卡達象龜和豹龜寶寶,

其他的幾個品種也是。

利用同樣的基本原理,

也有其他人的幾百個成功案例。

所以,

拜託,

不要再把蘇卡達象龜和豹龜飼養在沙漠型的飼養環境內。

對牠們來說那是不健康的。

不像有些陸龜品種,

蘇卡達象龜和豹龜一點也不容易發生爛甲,

而且只要飼養槽內各處的溫度維持在 26.7 ℃ 或以上,

蘇卡達象龜和豹龜不會因高溼度而罹患呼吸道感染。

我並非只是說說而已,

也不是輕易就做出這些論斷,

我也並非只用這種方法養大了一隻陸龜,

就因一切都沒問題所以如此主觀的認定。

這是因為我已經採用這種方式,

養大了幾百隻陸龜並且都沒有問題。


作者本身已經以高溼度養大了數百隻平滑不隆背的蘇卡達象龜和豹龜。



相關焦點

  • SIGS 烏龜飼育小冊(14):蘇卡達象龜(盾臂龜)
    蘇卡達象龜靠著自己挖掘的深三公尺長九公尺洞穴,躲過了白天的酷熱和寒冷的夜晚。 德語名稱"靴刺龜"的由來,是因為後腿有兩根很明顯的靴刺。很醒目的是公龜身上成對且格外突出的咽盾,這是求偶爭鬥的武器。牠們強壯的前肢特別適合用來挖掘。 現今蘇卡達象龜的繁殖在人工飼養下很普遍,由於其大小和特殊的飼養需求,很少有私人參與者飼養。
  • 龜龜百科之蘇卡達象龜
    (學名:Geochelone sulcata )亦稱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陸龜,是一種活動性十分強的陸龜。背甲黃褐,幼體紅褐;前緣中央具缺刻,沒有頸盾,後緣鋸齒狀;腹甲淡黃,後緣缺刻較深;四肢圓柱形,具較大圓錐狀硬脊;前肢5爪,後肢4爪;尾短,淡黃色。 其外觀與豹紋龜相似,但甲殼上並沒有花俏的紋飾,幾乎是接近單純的亮棕色(包括整個頭部四肢及腹甲)。喉甲突出,某些雄性成體在前面及後面的緣盾會明顯捲曲,大腿後側有數枚圓錐形的粒狀鱗片。
  • 預防蘇卡達象龜隆背的長期實驗
    很碰巧由於我最近常上美國最大的陸龜論壇參與一些爭論性議題的討論,逐漸的認識了幾位在美國陸龜論壇上的活躍人士。其中一位來自美國南加州帳號稱為 Tom 的龜友,本身飼養並繁殖了豹龜(Stigmochelys pardalis)和蘇卡達象龜(或稱盾臂龜)(Centrochelys sulcata)。
  • 蘇卡達陸龜和豹龜雜交出來的品種真美
    聽說蘇卡達和豹紋陸龜的雜交龜很好看,他希望我們能把它寫出來,讓更多人了解陸龜,知道除了水龜和半水龜的雜交龜好看,陸龜的雜交龜也好看!好吧,那今天的龜趣系列,讓我們來看看一下蘇卡達和豹紋陸龜的雜交品種吧!
  • 蘇卡達象龜——除了霸氣以外我想不到別的詞可以形容它
    前天我們科普了非洲豹紋陸龜,有小夥伴留言說自己把豹紋陸龜與蘇卡達象龜給搞混了,那麼今天我們就再來介紹一下蘇卡達象龜(又稱中非陸龜)。而蘇卡達象龜的分布區域則要更廣一些,除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以外,在非洲中部的一些國家也有它們活躍的身影,比如查德共和國、馬利共和國等。當然了蘇卡達象龜與豹紋陸龜的分布區域也有重合之處,比方說蘇丹、衣索比亞等國就既有野生的豹紋陸龜又有野生的蘇卡達象龜。
  • 你見過蘇卡達象龜嗎?它體重170斤!
    蘇卡達象龜今(3)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有一隻體重170斤的蘇卡達象龜安家在涪陵美心紅酒小鎮,到底這個「龐然大物」長成什麼樣子呢?不妨跟著記者的鏡頭去看一看吧......在動物園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記者進入蘇卡達象龜的房間,乍一看去,還以為這是一群雕塑,只見其中一隻巨大的象龜「趴」在哪裡,一動不動。可是,隨著我們的靠近,它開始警惕的將頭和四肢收回殼裡。
  • 每天認識一隻龜:陸龜系列·蘇卡達象龜
    種:蘇卡達象龜分布:原產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薩赫勒地區和西非的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查德、厄利垂亞、衣索比亞、馬裡、茅利塔尼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蘇丹一帶。   蘇卡達象龜的外觀與豹紋龜相似,但甲殼上並沒有花俏的紋飾,幾乎是接近單純的亮棕色(包括整個頭部四肢及腹甲)。喉甲突出,某些雄性成體在前面及後面的緣盾會明顯捲曲,大腿後側有數枚圓錐形的粒狀鱗片。它們是在世界中第三的最大龜。在荒野中,在大小方面雄性可能能長到75cm而且重100kg。捕捉來的蘇可能傾向比較小點,長度60cm和50~90kg。
  • 『』索馬利亞巨人豹龜『』到底是不是豹龜其中一個亞種?
    產地:衣索比亞疑似產地:索馬利亞體型:成體能夠達到50-80釐米,雄性大於雌性,是最大的豹龜雖然很多人說索豹是一個騙局,但是索馬利亞豹龜已經被證實並且在衣索比亞測量的18個豹龜平均長度超過了60釐米。所以索馬利亞豹龜的確是存在的一種較為巨大的東非豹龜地區種,而且在歐洲日本中國都先後繁殖成功了索豹。索豹成體雖然巨大,但是因為長期的野外生活,無法很好的適應新的人工環境,多數進口的都沒有成功的活下來。幸運的是,人工的一代索豹不僅能夠很好的在人工環境生存,而且生長迅速,的確是和一般的東非豹龜有所差別。
  • 一隻蘇卡達象龜患上關節炎,竟是因為交配太多
    該只蘇卡達象龜名叫伯特,現年22歲,重達220磅,6年前園方安排它於2個月內跟5隻雌性烏龜交配,繁殖後代。惟獸醫其後發現它後肢出現腫脹,後來發展至關節炎,冬天情況更嚴重。「伯特」的關節炎去年底再度復發,於是獸醫替它安裝大車輪。樂園經理稱,蘇卡達象龜屬多產動物,一年可以繁殖60至70隻後代。
  • 蘇卡達象龜,盾臂龜
    【生活習性】:蘇卡達的分布地主要形態是中非沙漠邊緣和乾旱草原等開闊乾燥的地帶蘇卡達是典型的日行性陸龜,因此儘量保證每日12-14小時充足高品質的照射,在這樣環境下飼養的蘇卡達會相當活躍,且食慾旺盛,因此,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要儘可能的在開闊的環境中飼養蘇卡達,
  • 世界第三大陸龜----蘇卡達象龜
    飲食主要由與暗綠色的萵苣相似的 羽衣甘藍,芥末,蒲公英和高的纖維草組成。他們吃各種各樣的水果像胡蘿蔔,甜瓜,蘋果,豆子,豌豆,杏子,桃子和草莓類植物。 不要餵生菜,蕃茄,黃瓜,捲心菜,綠花椰菜,花椰菜,白菜或大黃。那些高纖維的食物對於蘇來講是絕對必須經常提供的,這對龜的成長和腸胃都不錯。
  • 菲警方查獲超千隻活龜 其中含瀕危物種蘇卡達象龜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侯佳欣】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菲律賓警方3月3日在尼諾伊·阿基諾機場查獲了1529隻活龜,其中包括陸龜和海龜。報導稱,菲律賓警方當天在尼諾伊·阿基諾國際機場發現了四個無人認領的行李箱,其中裝有1529隻被膠帶包裹著的、不同種類的陸龜和海龜。
  • 蘇卡達幼龜的基本飼養方法
    (5)飼養蘇卡達幼體,需要多觀察,一旦發現有什麼病態症狀,要及時予以治療。(6)飼養箱要定時消毒,墊材最多三個月需要予以徹底的更換。(7)幼龜頭部乾燥(發白)時需要補充水份(泡澡、投餵食物或提供飲用水供其飲用)。(8)如果發現幼龜用前爪使勁挖掘墊材,然後拼命往下鑽,則說明:1、飼養箱內溫度過高,需要調節。
  • 豹龜小記錄
    雖然豹龜分布廣、變化多,但至今還是有絕大部分人認為豹龜只有兩個亞種,西非豹紋(Geochelone pardalis pardalis)和東非豹紋(Geochelone pardalis bakcocki)西非豹發現於南非南部以及納米比亞南部,東非豹發現於南非北部、納米比亞、以及東非大裂谷東部到衣索比亞地區。
  • 大陸龜每天溫水SPA準備剖腹產 幼崽未保住[圖]-蘇卡達象龜 剖腹產...
    錢永安黃佳健攝  大陸龜也搞剖腹產  做了10多天溫水SPA,還是沒保住12個孩子  東方網8月13日消息:戴上麻醉面罩,鋸開厚厚的腹甲,取出12個蘇卡達象龜蛋  收縮四肢刨地板,大陸龜頭胎難產  李先生酷愛養龜,5年前,他從朋友手中買得一隻3歲的雌性蘇卡達象龜,取名小斑。  「當時它只有女人手掌大小,200克重。」  蘇卡達象龜是大陸型陸龜中體型最大的一種,腹甲約可長至76釐米,重60公斤,僅次於兩種海島型的陸龜。
  • 蘇卡達陸龜(Sulcata tortoise)
    sulcata分布: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端至紅海間各國,查德、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馬裡、茅利塔尼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蘇丹。棲息環境:乾燥的沙漠和草原地帶成體體長:背甲70-80CM又被稱為蘇卡達象龜,「象龜」是因其後腿的形狀和走路方式如大象而得名。是世界中第三大陸龜。背甲黃褐,幼體紅褐;前緣中央具缺刻,沒有頸盾,後緣鋸齒狀;腹甲淡黃,後緣缺刻較深;四肢圓柱形,具較大圓錐狀硬脊;前肢5爪,後肢4爪;尾短,淡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