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貓共患的傳染病,你知道多少?

2020-11-30 騰訊網

胡公館的第534期分享

貓咪作為伴生寵物陪伴了人類數千年,我們伺候它吃喝拉撒睡,與它一起逗樂解悶,時間的流逝並沒有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疏遠,反而是愈演愈烈,現在貓咪已經成為了都市年輕人的養寵首選,社交名片,鏟屎官的隊伍也是越來越壯大,隨時都能看到和貓咪親密無間的曬圖以及下面各種羨慕的留言。

但和寵物這樣過分的親密真的沒有一點問題嗎?今天,老胡就來和大家聊聊「人貓共患病」。養貓的你可要及時的了解,提前的預防哦!

所謂人貓共患病,是人畜共患病裡的一個組成部分,世衛組織對於人畜共患病的定義是「人和脊椎動物由共同的病原體引起的,可在人畜間自然傳播,又在流行病學上有關聯的一類疾病」。目前,有明文記載的人畜共患病約有200餘種,其中,與人、貓相關的人貓共患病約有40多種。據日本京都衛生研究所對健康寵物貓進行免疫時發現,約有半數左右的貓咪身上是攜帶有病毒的。下面老胡主要和大家分享五種較為常見的人貓共患病,還希望能引起各位鏟屎官的重視。

貓蘚

貓蘚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真菌感染皮膚病。發病的類型和人類的腳氣類似,有時會聽到說有人臉上長了腳氣,別笑,這並不是段子,就是因為貓咪舔了主人有腳氣的腳後,又被主人抱到臉上一頓亂親造成的。

這個病菌較為頑固,多發於潮溼的地區,會通過被感染的器皿、梳子、剪刀、坐墊等直接傳染給人。被感染後,輕則會出現皮膚瘙癢,出紅疹子,重則會導致脫髮、皮膚大面積病變等等。不過,貓蘚也不是百分之百會傳染給人的,人的感染率約在40%左右,免疫力低下或過敏體質的人會更容易被感染。

如何預防:

由於貓咪有披毛覆蓋,所以在感染貓蘚的初期很難被察覺。這就需要鏟屎官養成經常給貓咪梳毛的習慣,平時多加觀察,早發現早治療。貓咪得了貓蘚一般會有圓形或橢圓形的蘚斑,皮膚周圍會有掉毛現象,發現貓咪感染貓蘚後要第一時間隔離治療,不要與貓親密接觸,接觸後要記得勤洗手。另外,提高貓咪和自身的免疫能力,保持環境的乾燥及衛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跳蚤

跳蚤是最常見的寄生蟲,它們的叮咬會讓貓咪和人出現瘙癢和炎症。老胡家是木地板,也容易滋生跳蚤,然後再通過貓咪,在和人接觸的時候傳播到人的身上。

如何預防:

減少貓咪的外出,做好驅蟲,保持自己和周圍環境的衛生,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弓形蟲

弓形蟲也是一種常見寄生蟲,在歐美國家的平均感染率為25%-50%,個別地區甚至高達80%以上。有孕婦的家庭要遺棄貓咪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在孕期感染弓形蟲,會導致胎兒感染而引發早產、流產、死胎或畸形。人類感染弓形蟲後,常見的症狀會有發燒、胃口不好、淋巴結腫大、頭疼、咽喉痛等,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

但弓形蟲並非只存在於貓的身上,在生肉中也會有,尤其是鹿肉、羊肉和豬肉,歐美的感染率之所以那麼高並非主要是因為養貓的原因,更多的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係。

如何預防:

弓形蟲只能通過貓咪的糞便來傳播,在貓咪便便完後,會習慣用爪子來埋屎,然後又喜歡用嘴巴來清潔爪子,然後……所以,貓咪的PP、尾巴、爪子和嘴都是有可能攜帶弓形蟲的。鏟屎官平時要注意儘量給貓咪吃熟食,平時最好戴手套鏟屎,鏟完屎之後及時洗手,家裡有孕婦的話,不要讓孕婦和貓咪過於親密的接觸,不要讓孕婦鏟屎就行了。

通過貓咪感染弓形蟲的條件其實非常嚴苛,實際感染的機率要比買彩票還低,這個之前老胡有專門的文章科普過。想預防弓形蟲,最需要的其實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吃沒有煮熟的肉類!

貓爪病

貓爪病也叫貓爪熱,是一種叫巴爾通體的細菌引起的疾病,大概有10%的寵物貓和三分之一的流浪貓血液中攜帶這種巴爾通體。這種細菌會通過貓的抓咬或密切接觸後感染人類,感染後,一般3-7天會在抓、咬的位置出現非化膿性炎症,如紅斑或丘疹,主要症狀有低熱、頭疼、打寒戰、全身乏力、厭食和嘔吐等。貓爪病確診後,如果能及時對症治療,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可能會出現全身病狀,比如心腦等併發症,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何預防:

鏟屎官在外不要愛心泛濫的動手去摸流浪貓,在家不要直接用手去挑逗貓咪,儘量避免被貓咪抓傷、咬傷即可。大多數患有巴爾通體感染的貓沒有疾病症狀,一般不需要治療。

狂犬病

這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類病毒感染,因為狂犬病毒感染導致的問題是致命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存在於神經系統,貓狗人都會有被感染的風險,據統計,貓傳染的狂犬病約佔總病例的3%。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於被感染貓的唾液中,臨床表現症狀出現前15天和症狀消失後10天均帶病毒,人被感染後會出現恐水、呼吸困難、全身抽搐等症狀。

如果是被野生動物或流浪貓抓傷、咬傷,請及時去醫院接種疫苗。不過,在家貓中的發病率不高,純家養不外出,疫苗齊全的貓咪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如何預防:

狂犬病雖然厲害,但也只有在被咬傷、抓傷,有體液傳播的情況下才會感染,所以,管住自己的手和好奇心,不要和戶外的動物過於親近才是最重要的!當然,家裡的貓咪做好正常的免疫也是必須的。

以上這五個算是最為人所知的人貓共患病,寫這麼多也並不是想告訴大家養貓風險有多大,而是想讓各位鏟屎官正視養貓的潛在風險,提前做好預防,更科學的養貓,這樣不但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好,也是為了讓貓咪能更好的融入我們的生活。

END

相關焦點

  • 人貓共患的傳染病,你知道多少?
    今天,老胡就來和大家聊聊「人貓共患病」。養貓的你可要及時的了解,提前的預防哦!所謂人貓共患病,是人畜共患病裡的一個組成部分,世衛組織對於人畜共患病的定義是「人和脊椎動物由共同的病原體引起的,可在人畜間自然傳播,又在流行病學上有關聯的一類疾病」。目前,有明文記載的人畜共患病約有200餘種,其中,與人、貓相關的人貓共患病約有40多種。
  • 人畜共患的疾病,你了解多少?
    貓狗和人一樣也會生病,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是人獸共患傳染病。其中,貓抓熱便是與「喵星人」有關。什麼是貓抓熱貓抓熱,又叫貓抓病。不難理解,就是人與貓接觸或被貓抓、咬傷後感染漢賽巴爾通體所引起的一種良性、自限性的人獸共患病。簡而言之,就是一種在貓和貓之間以及人和貓之間傳播的傳染病。
  • 未經檢疫出售、運輸與人畜共患傳染病有關的野生動物、家畜家禽的...
    傳染病防治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面對傳染病的肆虐,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來抗擊疫情?您對傳染病防治法知多少?小編將為您作出系列介紹。今天推出系列問答之六,敬請關注!問題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防控過程中未依法履職,應怎樣擔責?▼問題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故意洩露病人信息的,應承擔什麼責任?
  •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 明確建立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合作機制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7日介紹,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擬進一步完善對飼養犬、貓的管理,明確建立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合作機制,以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風險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注意4種典型的人狗共患傳染病,直接接觸狗狗後一定要洗手
    人畜共患傳染病是指人和動物都有可能感染的疾病,因為「畜」這個字容易讓人只聯想到畜牧業,因此為了提醒寵物主人們,最近用得比較多的是「人獸共患傳染病」這一名詞。
  • 央視曝光觸目驚心的寵物交易黑幕,大量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原地
    前段時間我們為大家揭露了一些地下犬貓繁殖場的真面目:後院貓舍、犬舍=犬貓地獄?從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貓咪和狗狗的生存環境是多麼的惡劣。 這件事情不僅引起了大量網友們的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央視記者的注意。
  • 貓咪患了狂犬病應該怎麼做,你都知道多少,一起看一下吧!
    狂犬病狂犬病又稱瘋狗病,這是貓和其他動物以及 人共患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近年來,國內對犬和其他動物狂犬病 的報導較多,而對病猶的報導較少。但已證明,一些外表健康的 貓,其唾液內卻帶有狂犬病病毒,因此在防疫上應引起充分注 .意。1.病史多數病例有被病畜咬傷、抓傷或共處的病史。
  • 如果貓狗患傳染病,要確診是否一定要分離出病毒?
    什麼事能夠讓14億人在家宅上至少14天,甚至1個月等?相信答案你已經知道了。這場疫情簡直是突如其來,把大家都搞的緊張起來,打亂中國人的一切計劃,吃不好吃的,玩不了好玩的。作為貓醫生,我們很關注這個病毒是否也會感染貓狗呢,目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病例,但是作為養寵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不要再去遛狗以及把貓放出去。貓狗,也有冠狀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是不一樣的。貓狗也很容易發生傳染病,可是在臨床上,根本沒有發生著厲害的傳播,所以大家也不必擔心。
  • 養貓必看!人貓共患的常見疾病,真的那麼可怕嗎?
    導讀:你知道嗎?鏟屎官和主子之間存在可能互相傳播的疾病,這種疾病統稱為人畜共患病。雖然這種疾病非常罕見,但是關於這些疾病的危害,我們必須要了解,本期為大家詳細介紹幾種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貓人獸共患病。在現實生活中,人生病更多來源於食源性疾病而不是接觸了貓。如何避免疾病風險?儘管貓人獸共患病危害較少,但我們仍需注意一些問題,了解一些常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處理貓砂盆,常規治療跳蚤等寄生蟲,可顯著地減少疾病從貓傳到人的可能性。
  • 山東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6776例 18人死亡
    (原標題:山東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6776例 18人死亡) 020年
  • 鏟屎官們最怕的人寵共患病
    貓狗等寵物都攜帶有一定數量的病原體,包括寄生蟲、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和衣原體等,其中一部分會傳播給人。這種能在鏟屎官和寵物之間傳播得病就是人寵共患病。人寵共患病是「類似寄生蟲、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從人類傳染給家畜及寵物,或者從家畜、寵物傳染給人類,導致症狀發作的疾病」。
  • 養貓新手的「噩夢」,這種病最容易人貓共患反覆感染
    現在很糾結,我這貓還能養下去嗎?」 一個貓癬就到這種程度了? 那你要是遇到貓瘟鼻支可咋辦?,常見的人貓共患病。,但在皮膚健康的情況下不會患炎症出現病症,一旦皮膚抵抗力下降就會發作出來,他們被稱為無症狀帶菌者; 人被傳染了怎麼辦?
  • 圖解:關於《傳染病防治法》 這些問題你應該知道(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制定旨在防控、消除傳染病發生和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那麼,其中的哪些內容與此次疫情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人民網法治頻道與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共同梳理解讀,今天推出第二期。 相關圖解:關於《傳染病防治法》 這些問題你應該知道(一)
  • 伴侶馴養過程中,這些常見傳染病,你知道嗎
    防治犬瘟熱病雖然是犬的主要傳染病,只要採取相應防疫措施是可以控制的。除做好一般預防工作外,3月齡以下的幼齡犬應注射2-3次犬瘟熱疫苗,斷奶時首次注射,以後每隔半月注射第二、第三次;3月齡以上的幼年犬、青年犬一年注射一次疫苗為宜。常用五聯苗。犬一旦患犬瘟熱病後,治癒特別困難,即使用特異性抗毒血清也不能有效阻止疾病的縱深發展。
  • 闢謠,人與貓相處易患貓衣原體病?正確解讀人貓共患疾病及預防
    衣原體屬包括四種,其中貓衣原體是貓結膜炎的病原體。 貓衣原體結膜炎(又名披衣菌結膜炎)。貓衣原體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杆狀球菌,缺少細胞壁(肽聚糖)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菌,衣原體可造成人類和動物急性疾病。它們可引起眼睛、肺臟、生殖道、關節和腸道疾病,但更常見的是可引起持續性、慢性或亞臨床型感染。所有嗜衣原體均可能具有人獸共患性。
  • 32人死亡!共8272例!江蘇公布最新傳染病疫情,淮安人當心!
    淮安人注意!注意!注意!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公布2020年8月份全省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7月1日0時至7月31日24時全省傳染病發病共8272例>死亡32人!2020年8月1日0時至8月31日24時,全省共報告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8272例,死亡32人;本月除鼠疫、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腦炎、炭疽、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報告外,其餘17種甲、乙類傳染病均有病例報告。
  • 寵物主容易被貓咪波及的幾種疾病,患貓癬的人最多,你還知道哪些
    如今很多寵物主養貓都恨不等將所有好東西都一股腦的全給貓咪,但是關于禁養貓咪的言論依舊未曾停止,很多人喜歡拿貓咪身上的疾病來說事,但是很多時候寵物主患上人貓共患疾病的病因卻不是因為貓咪。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幾種網傳最容易患上的人貓共患的疾病,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那些對貓咪致命的病,多少是你不知道的
    那些對貓咪致命的病,多少是你不知道的每天有多少可愛的小貓咪因致命的病死去,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些可以對貓咪致命的病呢?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了解一些都有哪些讓貓咪致命的病。貓瘟一種有很強傳染力的瘟疫病毒幼貓易感性強,多數情況下,貓幼小時就已被感染上貓瘟疫病毒。貓感染此病的症狀是不吃食不喝水,發燒,拉稀,身體很快衰竭並死亡。藥物治療通常不起作用,即使治療有點作用,也要花很長時間,一般要提前接種疫苗。
  • 泗洪人當心!16人死亡,共7952例!江蘇公布最新傳染病疫情
    舉報   來源 | 沭陽百事通 編輯 | 搶眼 審核 | 小馬  泗洪人當心
  • 廣東人愛吃的蛇肉,是寄生蟲「溫床」?攜多種人畜共患寄生蟲
    蛇一般是令人感到害怕的動物,在全世界各地都有關於蛇的傳說,但是廣東一帶許多人喜歡拿蛇作為食物來吃,蛇肉在粵菜中比較常見。在20世紀90年代的廣東,吃蛇的風氣就十分興盛。當時的廣州,每天能吃掉20噸蛇。川渝等地近年來還開發出蛇肉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