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人與貓相處易患貓衣原體病?正確解讀人貓共患疾病及預防

2020-11-23 騰訊網

導讀

貓衣原體結膜炎(又名披衣菌結膜炎)。貓衣原體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杆狀球菌,缺少細胞壁(肽聚糖)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菌,衣原體可造成人類和動物急性疾病。它們可引起眼睛、肺臟、生殖道、關節和腸道疾病,但更常見的是可引起持續性、慢性或亞臨床型感染。所有嗜衣原體均可能具有人獸共患性。免疫功能不全病人可發生心內膜炎,繼發腎小球腎炎和嚴重肝損壞。但人類感染的風險極低。不過處理感染貓時還是要做好預防措施。那麼,今天來聊聊吧!

什麼是貓衣原體

衣原體是一類能通過細菌濾器、在細胞內寄生、有獨特發育周期的原核細胞性微生物。它比細菌小但比病毒大的生物,是專性細胞內寄生的、近似細菌與病毒的病原體,具有兩相生活環。

衣原體是由細胞內細菌(生活在宿主細胞內的細菌)引起的常見感染。衣原體家族現在分為衣原體和衣原體兩個屬。衣原體屬包括四種,其中貓衣原體是貓結膜炎的病原體。

貓衣原體結膜炎(又名披衣菌結膜炎)。貓衣原體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杆狀球菌,缺少細胞壁(肽聚糖)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菌,衣原體可造成人類和動物急性疾病。它們可引起眼睛、肺臟、生殖道、關節和腸道疾病,但更常見的是可引起持續性、慢性或亞臨床型感染。所有嗜衣原體均可能具有人獸共患性。免疫功能不全病人可發生心內膜炎,繼發腎小球腎炎和嚴重肝損壞。但人類感染的風險極低。不過處理感染貓時還是要做好預防措施。

所謂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種同一種病原體引起,流行病學上互相關聯,在動物和人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人與畜禽共患疾病包括由病毒、細菌、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螺旋體、真菌、原蟲和蠕蟲等病原體所引起的各種疾病。

感染貓衣原體症狀

1. 人感染貓衣原體症狀

所有嗜衣原體(包含貓衣原體)均可能具有人獸共患性。由於貓和主人的近距離接觸,C.Felis可引起人類疾病,尤其是濾泡性結膜炎或非典型性肺炎。免疫功能不全病人可發生心內膜炎,繼發腎小球腎炎和嚴重肝損壞。

2. 貓感染貓衣原體症狀

結膜炎是C.Felis的主要臨床體徵,由於結膜發炎,眼瞼內側的內膜和眼睛本身的白色部分(鞏膜)發炎,這是一種異常的眼部放電。

最初,眼睛會出現水狀分泌物,隨著感染的進行,結膜發紅腫脹,分泌物變厚。它可能始於一隻眼睛的放電,但通常會擴散到兩隻眼睛。症狀通常在暴露後5天左右出現。

貓嗜衣原體還可出現貓眼瞼腫脹,慢性輸卵管炎,輕度的上呼吸道症狀,例如低燒、輕度鼻炎、流鼻涕和打噴嚏。在幼小貓中,衣原體病可能引起肺炎。

有些貓沒有症狀,但仍然可以通過眼液分泌物感染其他貓。

潛伏期為3至10天。

貓衣原體傳播途徑

直接接觸感染:貓衣原體無法在宿主體外生存,所以傳染必須是貓與貓之間密切的接觸,眼睛的分泌物或許是最重要的傳染來源。小貓可能在分娩過程中被感染。

間接接觸感染:由於排洩中的衣原體不太可能在環境中存活,接觸食物碗、床上用品、垃圾託盤、寵物主人的手等。在處理受感染的貓時,最好保持謹慎,並進行常規洗手和消毒,以儘量減少感染其他貓的風險。

貓衣原體感染方式

感染方式主要是貓衣原體吞噬細胞吞噬以及胞飲作用,當細胞養分耗盡時,細胞開始破裂將衣原體釋放出來,再感染新的宿主細胞。

哪些貓易患貓衣原體?

衣原體病可以影響所有年齡段的貓,但是它最常發生在5至9個月大的小貓中,或者在人多或壓力大的環境(例如動物收容所)中的貓。

貓衣原體診斷

可以根據貓出現的症狀做出初步診斷。但是,由於幾種病原體會產生相似的症狀,因此需要進行明確的診斷。

診斷衣原體的方法有聚合酶鏈反應(PCR)、免疫螢光法(IFA)或細菌培養。

貓衣原體治療

抗生素眼藥膏(通常為四環素),類固醇類抗生素藥膏或口服抗生素。

支持護理:

營養支持和液體療法可維持水分。

用溫暖的溼布擦拭眼睛。

如何消毒

幸運的是,費利斯(C.Felis)不會在環境中長期活躍。以下消毒劑是有效的。

漂白劑(次氯酸鈉,次氯酸鈣或二氯異氰尿酸鈉)

過氧單硫酸鉀

Virox,Accel–加速過氧化氫

乙醇70%

如何預防

疫苗接種:有一種針對貓嗜衣藻的疫苗接種,它可以減輕症狀的嚴重性,但一開始並不能預防感染。一小部分貓會產生副作用,如嗜睡、跛行、抑鬱、食欲不振和發燒。因此,這種疫苗只推薦給高危貓使用。這種疫苗的使用以及美國貓科動物從業者協會不建議常規使用這種疫苗。

註:以上僅供參考,具體謹遵醫囑!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感謝支持與理解!

相關焦點

  • 養貓必看!人貓共患的常見疾病,真的那麼可怕嗎?
    鏟屎官和主子之間存在可能互相傳播的疾病,這種疾病統稱為人畜共患病。雖然這種疾病非常罕見,但是關於這些疾病的危害,我們必須要了解,本期為大家詳細介紹幾種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貓人獸共患病。關於疾病風險,存在一些錯誤的信息和謠傳,造成大家過分恐懼。在現實生活中,人生病更多來源於食源性疾病而不是接觸了貓。如何避免疾病風險?
  • 養貓新手的「噩夢」,這種病最容易人貓共患反覆感染
    貓癬是一種常見的貓皮膚病,多見於營養不良和體弱多病的貓,感染貓的真菌有2種,即犬小孢子菌和鬚毛癬菌,98%是犬小孢子菌,隨著病的演變,成為有刺激性的乾燥圓形斑疹(金錢癬)。,常見的人貓共患病。
  • 闢謠,貓奶蘚其實就是貓蘚,為避免人貓共患,三點措施不可少!
    闢謠,貓咪奶蘚其實就是貓蘚!
  • 人畜共患的疾病,你了解多少?
    貓狗和人一樣也會生病,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是人獸共患傳染病。其中,貓抓熱便是與「喵星人」有關。什麼是貓抓熱貓抓熱,又叫貓抓病。不難理解,就是人與貓接觸或被貓抓、咬傷後感染漢賽巴爾通體所引起的一種良性、自限性的人獸共患病。簡而言之,就是一種在貓和貓之間以及人和貓之間傳播的傳染病。
  • 人貓共患的傳染病,你知道多少?
    今天,老胡就來和大家聊聊「人貓共患病」。養貓的你可要及時的了解,提前的預防哦! 所謂人貓共患病,是人畜共患病裡的一個組成部分,世衛組織對於人畜共患病的定義是「人和脊椎動物由共同的病原體引起的
  • 人貓共患的傳染病,你知道多少?
    今天,老胡就來和大家聊聊「人貓共患病」。養貓的你可要及時的了解,提前的預防哦!所謂人貓共患病,是人畜共患病裡的一個組成部分,世衛組織對於人畜共患病的定義是「人和脊椎動物由共同的病原體引起的,可在人畜間自然傳播,又在流行病學上有關聯的一類疾病」。目前,有明文記載的人畜共患病約有200餘種,其中,與人、貓相關的人貓共患病約有40多種。
  • 愛擼貓?這種人畜共患寄生蟲要當心
    有經驗的鏟屎官一定聽說過鉤蟲,作為貓身上常見的腸道寄生蟲,鉤蟲不僅僅會嚴重影響寵物的健康,同時還會造成人寵共患病的風險鉤蟲病貓鉤蟲病是由貓鉤蟲寄生於小腸特別是空腸上部黏膜上吸血,引起血便或貧血的一種疾病。
  • 五種人鳥共患的疾病,別讓寵物鸚鵡把病傳染給你
    可以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疾病被稱作人畜共患疾病。 愛鳥生病的時候有朋友會擔心自己或者家人會不會感染上同樣的疾病, 答案是有可能,相關研究指出,任何類型的寵物都有攜帶人畜共患疾病的風險。今天小編來講講常見的十種人畜共患疾病,或者是寵物引發的不適,畢竟最重要的是要熟悉常見症狀和傳播途徑,並根據這些來提前預防。1.羽粉過敏羽粉過敏不算是人畜共患疾病,但是作為常見的因為寵物而產生的過敏症狀,放在第一個提一下,患有鼻炎的朋友需要特別注意飼養的鳥類是否是羽粉很多的類型。
  • 盤點4類人貓共患病,預防只要做好這6步
    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種病原體引起,流行病學上互相關聯,在動物和人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貓與人的共患病,可通過人與受感染的貓直接接觸、或通過與被汙染的食物或水接觸、以及媒介和共享的環境,發生感染。圖自:Animals - oneHOWTO本期就分別從這幾方面,來梳理一下貓咪和人可能共患的疾病,看看都有哪些症狀,以及該如何預防?
  • 貓的感冒和人的感冒完全不一樣
    1、什麼是貓的感冒貓的感冒和人的感冒是不一樣的。所謂的貓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導致的貓皰疹病毒感染(貓鼻支)、貓杯狀病毒感染症,以及被革蘭氏陰性細胞病原體感染的貓衣原體病這三種傳染性疾病的總稱。主要表現為鼻子、口腔、喉嚨等黏膜急性發炎。所以貓感冒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貓上呼吸道綜合症。
  • 貓咪眼部感染以及有紅腫現象,可能是衣原體感染
    貓衣原體也稱為衣原體病、鸚鵡衣原體、貓衣原體病或貓肺炎。能夠使貓眼部感染,會導致結膜(眼瞼內部的膜)和眼睛的白色部分(鞏膜)變紅和發炎。貓的結膜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對花粉、灰塵過敏;刺激物;病毒和細菌。
  • 人畜共患病之狂犬病
    狂犬病毒還在地球上「穩穩的」存在著,而它最早來自動物,狗作為人類的主要傳染源,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這類疾病被稱為「人獸共患病」。而人類的感染性疾病超過60%是由野生或者家養的動物身上的病原體引起的。
  • 貓病科普:以為貓咪患了皮膚病?這三類皮膚病是貓腫瘤疾病的預告
    今天給大家科普的貓病知識,並不是普通的貓科皮膚疾病,有三類貓咪的皮膚病,需要引起大家的特別注意,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可能意味著貓咪身體內部也出現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貓的皮膚反應類型為其內科疾病的發生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
  • 鏟屎官們最怕的人寵共患病
    貓狗等寵物都攜帶有一定數量的病原體,包括寄生蟲、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和衣原體等,其中一部分會傳播給人。這種能在鏟屎官和寵物之間傳播得病就是人寵共患病。人寵共患病是「類似寄生蟲、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從人類傳染給家畜及寵物,或者從家畜、寵物傳染給人類,導致症狀發作的疾病」。
  • 貓沙門氏菌病是什麼病?如何診斷、治療和預防?是人畜共患病嗎?
    您好,歡迎來到一貓日記科普欄目。 在以往的文章中,科普過許許多多關於貓病學方面的知識。本文將從貓沙門氏菌病的簡介、病原、流行病學、症狀、診斷、治療、預後及預防八方面來進行科普。 友情提示:本文需要了解的重點知識已加粗,方便各位鏟屎官閱讀,如有興趣歡迎通讀全文。本文由一貓日記原創,禁止非授權轉載、洗稿、抄襲,違者必究!
  • 闢謠:貓抓熱其實沒有那麼可怕,被貓舔一口不會導致失明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貓抓熱是人畜共患病,但人的問題表現較為明顯,貓咪受影響問題不是很明確,因此我們先不談此種疾病對貓咪產生的消極作用。以上就是對貓抓熱的簡單解讀,再回頭看看傳播途徑,貓咪要通過啃咬、抓撓、舔舐,才能將病原體轉移到人的身上,於是問題來了:被貓舔一口眼睛就一定會失明?答案是No。
  • 預防貓抓病,從這兩大方面做起,要注意這些細節
    貓抓病(CSD)又稱貓抓熱,是一種由亨塞萊巴爾通體引起的細菌性疾病。大多數CSD患者都曾被貓抓傷或咬傷。這種疾病通常並不嚴重,但如果你的免疫系統較弱的話,它可能會很嚴重。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CSD。器官移植病人、嬰幼兒和孕婦更容易從動物身上感染疾病。那些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如感染了愛滋病毒的人,應格外小心,以免染上CSD。2,接觸貓後要洗手。和你的貓玩耍後,一定要用肥皂和水洗手。不要和你的貓玩得太兇,否則它們可能會傷害你。
  • 人和寵物貓會患上哪些相同的疾病
    雖然大多數貓病只會影響其他的貓,但有些疾病貓會傳染給你。這些被稱為人畜共患疾病,它們可以從動物傳播到人類。雖然從貓身上感染這些疾病的風險很低,但了解哪些疾病會從貓身上傳染給你,以及如何預防這些疾病的傳播,還是很有幫助的。
  • 貓病特輯|貓愛滋
    5、FIV貓咪的治療、養護和預防修訂時間:2020年12月3日本次修訂內容:增加了貓愛滋病檢查方式的介紹,詳細介紹了不同的檢測結果分別說明了什麼,介紹了如何確診,增加了不同繼發感染和潛在疾病的治療方式,養護和預防部分也稍有更新。你可能會問,貓咪也會得愛滋病嗎?很遺憾,答案是肯定的。
  • 被貓舔一口,人真的會失明嗎?
    這種病秋冬最易發,千萬小心」的帖子,在「貓奴」世界引發熱論。帖子中指出,被貓咪舔抓後,有失明危險。「貓抓熱」是怎麼回事,真有這麼恐怖嗎?1. 「貓抓熱」是怎麼回事,被貓舔一口,人真的會失明嗎?貓抓熱又叫貓抓病,或稱良性淋巴網狀細胞增多症,是人畜共患疾病。主要由一種叫做漢氏巴爾通體的細菌引起,是一種亞急性感染性疾病。全年都可發病,但秋冬季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