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少年崇拜哈利波特抓貓頭鷹 嫌吵鬧拋棄街邊
貓頭鷹、烏鴉曾被認為是不祥之物,很少有人願意在家中飼養,更沒人願意掏它們的窩。可電影《哈利·波特》讓很多青少年把養貓頭鷹當成時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東北新聞網保持中立
根據瀋陽猛禽救助中心的統計,目前已連續三年春季頻繁出現剛出生的貓頭鷹鷹雛被遺棄在居民區的情況。5月4日,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接到4隻小貓頭鷹,這是志願者在一家小超市門口的箱子裡發現的,最大的11日齡,最小的僅4日齡。據專家分析,這種鳥都有被人飼養過的痕跡,很可能是被掏窩後在家庭中飼養一段時間,但小貓頭鷹1小時就要吃一次食,否則就十分吵鬧,因此又遭飼養者遺棄。
發現4隻「猴臉」幼鳥太可憐
當日,瀋陽猛禽救助中心的志願者接到一位市民的電話稱,在一家小超市門口的紙殼箱子裡撿到了4隻幼鳥,不知是什麼鳥。在這位志願者的幫助下,4隻幼鳥被輾轉送到瀋陽猛禽救助中心。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看到,這些小鳥的羽毛呈灰色,每隻小鳥的發育狀況不一樣,其中兩隻個頭較大的小鳥臉部呈黑色,有著猴子一樣的面容,另兩隻小鳥臉呈白色,頭還很小。幾隻小傢伙見到人顯得很怯懦,直往角落裡躲,嘴裡都發著響亮的「噠噠」聲。
經救助中心專家辨認,這4隻鳥雛是長耳鴞的幼鳥,長耳鴞是貓頭鷹的一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瀋陽是留鳥不遷徙,成年長耳鴞是貓頭鷹中最漂亮的品種,頭上長長的耳朵好像雷達一樣,羽毛花紋十分高貴。它們一般生活在高大的松樹上,但隨著城市的逐漸擴大,其生存環境逐漸轉變為在高大的樓房頂棲息,所以它們的巢穴也十分容易被人發現。
原因太鬧太能吃頻遭「棄養」
據猛禽救助中心負責人王維彥介紹,這是從2013年以來他們連續三個春天救助貓頭鷹幼雛了,它們每次都是在居民小區附近被發現的,或者門口,或者草坪裡。貓頭鷹、烏鴉曾被認為是不祥之物,很少有人願意在家中飼養,更沒人願意掏它們的窩,可電影《哈利·波特》讓很多青少年把養貓頭鷹當成時尚,很多青少年對貓頭鷹情有獨鍾,甚至希望自己也擁有一隻神秘貓頭鷹寵物,專家對此表示出擔憂。
這些小貓頭鷹脫離了原來的巢,被裝在了人工的容器裡,有被人飼養過的痕跡,專家懷疑這些小貓頭鷹是因為被人飼養後,因為飼養過於麻煩,小貓頭鷹又過於吵鬧,所以被人遺棄在了外面。專家說,小貓頭鷹每1小時就要進食一次,它們本來的聲音就很大,如不及時餵食會更加吵鬧不止。
救助先餵養再訓練飛行
王維彥告訴記者,貓頭鷹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很難成活,對於這些長耳鴞孤兒,救助中心要人工餵養它們1個月的時間,它們才能主動進食,餵養的過程中甚至需要製作專門的成鳥頭部的模型手套,讓長耳鴞熟悉成鳥的形象,對人沒有依賴性,以免放飛後與人過於親近被捉。接下來還要1個月的時間進行放飛或野化訓練,才能讓它們具備飛行能力。掏鳥窩雖簡單,可給救助中心帶來的壓力是相當巨大的,但更重要的是,與親鳥帶大的幼鳥相比,這些人工飼養的長耳鴞到野外的生存能力要大大降低,很可能因不適應環境而死亡。
同時,貓頭鷹幼鳥被掏走後,親鳥會非常傷心,經常在附近著急尋找,心情和人類丟了孩子是一樣的。救助幼鳥最好的方法是將它們送回原窩,可這些長耳鴞孤兒的家在哪已無從知曉。長耳鴞是城市的免費「警長」,在繁育期,一窩長耳鴞可以吃掉四五百隻老鼠,有長耳鴞的居民小區,不必投劇毒鼠藥就可輕鬆防老鼠,因此掏貓頭鷹窩不但違反《刑法》,而且也是在破壞自己的生存環境。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