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九首京劇曲子,讓你了解什麼是最純正的梅派

2020-12-05 澎湃新聞

2016年4月,梅葆玖先生驟然仙逝,這讓傳承自梅葆玖先生父親、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梅派藝術留下了許多人間遺憾。

就在梅葆玖突然倒下的那一天,遠在臺北的梅葆玖開門大弟子魏海敏正在私宴籌措經費,想拍攝一部視頻資料,讓梅葆玖系統認真地講一講,梅派究竟怎麼唱。這是她兩個月前在北京和老師相聚後萌生的念頭。而梅葆玖也對這個計劃表示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然而,這個願望最終未能實現。

先生過世半年後,魏海敏應邀來上海參加《600分鐘600年——中國戲曲經典名家盛薈》的演出,她選了梅派代表作《貴妃醉酒》。在這場演出上,她堅持沿用了老師和梅蘭芳大師的「高拉低唱」,而不是如今女演員普通提高調門的唱法。「這並非出於墨守成規,而是我思考、比較過,高拉低唱更顯出宮廷氣派,雖然唱高調門對女演員來說更舒服」。

然而,這種唱法如今已經少為人用。甚至連合適的樂器也找不到。為此,主辦方差點從北京和香港空運特殊的月琴。

那天的演出結束,魏海敏還是有點惆悵:梅派的這些講究,知道的人越來越少嘍……

一年後的清明時節,作為「梅派大師姐」的魏海敏決定以一場【在梅邊·九歌】的演出緬懷恩師,並用九曲最經典的梅派唱段匯成「梅派曲集」,讓觀眾感受到最純正的梅派唱腔之美。這場演出將在4月4日在第十屆東方名家名劇月上首演。之後還將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兩場,並赴臺灣演出。

梅葆玖和魏海敏合影

作為臺灣京劇界的第一青衣,魏海敏少年成名,20歲出頭便成為臺灣京劇的頭牌青衣。1982年,魏海敏在香港第一次看到梅葆玖先生的現場演出,驚為天人。1991年6月,身在臺灣的魏海敏終於實現了多年心願,在北京拜入梅門,成為京劇大師梅葆玖的開門弟子,也由此開啟京劇梅派在臺灣的傳承。

1996年,她以兩折最難演的梅派戲《貴妃醉酒》和《宇宙鋒》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關注魏海敏的京劇評論家、資深媒體人翁思再說,「魏海敏是當代學習梅派中最規範最有光彩的女演員之一,也是最好的。」

魏海敏演《霸王別姬》

魏海敏演《貴妃醉酒》

魏海敏演《天女散花》

幾十年來,魏海敏不斷向梅葆玖請教學習,並近距離看老師演戲。經過20多年的學習,魏海敏對梅派有了很多領悟:「梅派的特色首先就是美,規範是美的基礎」。「梅派還有一重中性美。具體到演唱就是講究骨肉勻停,外圓內方」。

對於梅派,很多人都稱之為「沒派」。因為它看似無鮮明特點,卻又包容至極。而梅派藝術也最能體現中正平和、規範圓融的中國傳統審美。

《在梅邊·九歌》是魏海敏將20餘年學梅的領悟通過演唱濃縮展示。梅派曲集精選了《天女散花》《西施》《生死恨》《太真外傳》《霸王別姬》《宇宙鋒》《洛神》《穆桂英掛帥》等8支梅派名劇中的代表唱段,並收入崑曲《牡丹亭》選段。

「梅蘭芳給人的感覺是『非仙即後』,但其實梅大師演過很多角色,早在1920年代他就編演了大量的新戲,在『四大名旦』中奪魁就有一部分是勝在新戲上。終其一生他都在開拓、創造,即使看《在梅邊·九歌》中的9個角色,也是各自迥乎不同。我最服梅大師的地方就是他對角色的塑造,而他始終保有的創意精神,是我們最應該傳承並發揚的」。魏海敏說,自己在2017年發下誓願,要把好的梅派戲都整理出來,演給更多的人看。

為了這場曲集,魏海敏請來了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助陣,特邀了梅葆玖先生的琴師舒健操琴。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得主、「古箏王子」劉樂也將參與演出。

演出共取九首曲子,因為梅葆玖人稱玖爺,同輩也都叫他玖哥。而這九首曲子,每一首都有梅派的特別講究。其中有三分之二,如今已經很少演出。以下是魏海敏對為何選這九首曲子的介紹。

梅蘭芳演《穆桂英掛帥》

梅蘭芳演《遊園驚夢》

第一部分:梅蘭芳早年的作品,如今已經演出很少。唱腔有快有慢,有西皮有二黃,顯示了梅蘭芳選擇角色創造是非常多元的。

《天女散花·雲路》

梅蘭芳大師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中國舞臺劇樣式,叫「歌舞戲」,顧名思義就是載歌載舞,《天女散花》是代表,它是梅派傳人從小必修的入門課。《天女散花》的創排來自於梅大師對佛像的喜愛和靈感,把它作為開幕曲是因為我相信老師和師祖都重回仙班,在天上繼續創造美輪美奐的藝術。

梅蘭芳演《天女散花》

《西施·想當年(南梆子)》

南梆子是京劇從梆子戲吸收來的一種曲調,完成它京劇化的是梅蘭芳大師,幾乎每出梅派戲裡都有南梆子,最著名的唱段是《霸王別姬》裡的「看大王」。選「想當年」這支【南梆子】,是因為梅大師從《西施》開始在京劇樂隊中引入了京二胡,這是他又一個了不起的創造。以前是沒有京二胡這個樂器。因為梅蘭芳的嗓音條件用京胡來伴奏比較單一,所以當時就研究很長時間,選定加京二胡,從而延續到今天。

《生死恨·機房

《生死恨》編演於20世紀30年代,表達了梅大師通過戲劇鼓舞民眾同仇敵愾抵抗入侵的社會責任感。1948年,它被拍成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但限於時長,「機房」一場中的動人唱段被刪減。1982年,我第一次在香港看到梅葆玖老師的現場演出,才聽到了這套唱腔,清新精妙的編曲讓它從此成為我心目中梅派唱腔的「Top 3」。

梅蘭芳演《生死恨》

第二部分:梅派最經典的唱段

《牡丹亭·驚夢(山坡羊)》

老師說:「不會崑曲就不是梅派」。梅蘭芳大師告誡後輩子孫,崑曲是每個戲曲演員必須去學習的,是戲曲之母。

《太真外傳·無限憂愁》

梅派曲集不能沒有楊玉環,但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貴妃醉酒》,梅派還有《太真外傳》。1927年票選「四大名旦」,幫助梅大師奪魁的正是這齣《太真外傳》。它是梅派唱腔的集大成者,也是《大唐貴妃》的前身。

梅蘭芳演《太真外傳》

《霸王別姬·勸君王》

這段唱的唯一入選理由就是它太經典了。

梅蘭芳演《霸王別姬》 

第三部分:展現梅蘭芳梅大師在表演上的塑造能力,這個段落會加入不一樣的舞臺元素,不同的服裝、設計。

《宇宙鋒·金殿》

《宇宙鋒》是出很特別的戲。它是梅大師最喜歡演的戲,也是票房最不穩定的梅派戲。就因為這齣戲很「冷」,很難演,梅大師一直在研究怎麼演。這一次挑選了「金殿」這個比較特別的一段,唱比較少,大部分是念白。演的是一位大家閨秀在皇帝面前裝瘋抗旨抗婚,包裹著幾重「假扮」關係,是修習梅派的試金石。

梅蘭芳演《宇宙峰》

《洛神·屏翳收風》

它從曹子建的《洛神賦》而來,音樂美、辭藻美、造型美、意境美,極致表達著梅派對「美」矢志不渝的追求,我們稱這支長達18分鐘的套曲為「梅派交響詩」。這首曲子如今已經很少聽到。

梅蘭芳演《洛神》

《穆桂英掛帥·一家人》

53歲的穆桂英是梅蘭芳大師塑造的最後一個角色,也是最經典最有高度的作品,不僅僅是簡練凝聚。不用唱也不用念,完全用身段把整個情緒展露出來。爐火純青,語言不足以表達其精彩。鑼鼓喧天的時候,有一段名喚「九錘半」的表演。要演出這樣的戲,演員本身的成熟度要夠。

35年前,我坐在臺下看梅老師演這段,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10年前,世界先鋒戲劇大師Robert Wilson坐在臺下看我演這段,當即說:「我要為她排一齣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聽史姐姐說京劇!京劇演員選拔,除了考核身高、手長、腳長,竟然還要...
    梅派大青衣、京劇表演藝術家史依弘近日做客行知讀書會「江南文化季」主題活動的第三場——「追梅逐夢」。■行知讀書會因疫情影響暫停的行知讀書會自上個月恢復以來,驚喜連連,將讀書、賞藝、觀展聯動起來。天氣炎熱,也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當天活動中,主持人閻華與史依弘幽默風趣、妙語連珠,讓讀書會現場歡笑聲、掌聲不斷。要學戲,先摸腦門兒?
  • 當京劇曲牌《夜深沉》遇見梅派經典《梨花頌》,一出絕美《盛世梨園...
    民歌中國   傳承民歌文化·分享民歌作品   說起《夜深沉》,相信不少喜愛京劇的朋友都耳熟能詳但你能想像出,在《夜深沉》中加入清脆柔和的月琴會是什麼情景嗎?如果再加入梅派經典《梨花頌》呢?
  • 一名京劇名角的年終總結報告:讓史依弘在舞臺上訴與你聽
    圖說:史依弘《貴妃醉酒》演出照 官方圖 下同年末恰是舞臺熱鬧之際,著名梅派青衣史依弘也將於明後兩晚迎來自己2019年的收官專場演出。此番是為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赴日公演100周年,今年8月在日本東京演繹的京劇《貴妃醉酒》《百花贈劍》和崑曲《遊園驚夢》《貞娥刺虎》被搬回上海人民大舞臺上演。返場有新意戲不在大,也不在多,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字、一句腔便足夠,史依弘在日本的演出徵服了3000多名新老觀眾。不少日本觀眾在節日期間趕到東京捧場,坐席中有中國戲迷鼓掌叫好,惹得日本觀眾也有樣學樣,氛圍熱烈。
  • 郭德綱自認京劇水平不高,基於兩個原因,梨園行無人評價
    郭德綱是從骨子裡熱愛曲藝的人,尤其是對京劇情有獨鍾,統計一下最近幾年郭德綱在商演方面的時間安排,你會發現在京劇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亞於相聲這個老本行。尤其讓人肅然起敬的是郭德綱說相聲是賺錢的,無論怎麼說都賺錢,即使在舞臺上說一些不痛不癢的段子,一晚上也能收入起碼百萬以上,還是那種相對輕鬆的工作狀態。
  • 雨夜,適合靜躺閒聽一些清幽的曲子
    錢是好東西,只是有人賦予它不同的意義,賺錢為的是什麼?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這樣說來也是可笑的,存在的價值若只能靠錢來證明才能體現,那是不是成了紙幣的奴隸。再好的東西,或是人,若不稀罕,不過是過眼雲煙。這樣的雨夜,是適合靜躺閒聽一些清幽的曲子的,點綴微風細雨中嬌弱的清香,這樣想的時候,想起蔡淳佳唱著:「花開的聲音醞釀出一片晴天」。
  • 大型古裝京劇《遊百川》舉行排演啟動儀式 邀請國內知名藝術家擔任...
    濱州日報3月19日訊 3月19日,大型古裝京劇《遊百川》排演啟動儀式在貴苑大酒店舉行。該劇由市京劇演藝有限公司排演,邀請國內知名藝術家擔任主創。京劇《遊百川》(原名《園殤》)由我市劇作家王新生以濱州歷史名人遊百川為主人公創作,是我市近年來著力打造的舞臺藝術重點作品。
  • 京劇中的「生,旦,淨,醜」用英語怎麼說?知行君是這樣翻譯的
    昨天,知行君重溫了由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主要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重溫這部劇時,知行君除了有很深的情感震撼外,也對京劇有了濃鬱的興趣,今天知行君就和大家簡單聊一下京劇。
  • 京劇大師梅葆玖 出殯前一天 梅派男旦胡文閣 舞臺淚別
    京劇886京劇名段 Weixin ID gh_e30b10f07fbc
  • 【說文武場】說說月琴在京劇音樂中的功能
    在吸收徽劇、漢劇、崑曲和梆子等劇種音樂的基礎上,京劇逐漸形成以西皮、二黃為主的聲腔音樂體系,京胡、月琴與三弦繼續為京劇伴奏,它被後人稱為京劇文場中的「三大件」。 在長期的京劇伴奏的實踐中,使月琴更具有了獨特的演奏方法,其配置的琴弦和品位數與其他用途的月琴也有所不同。為京劇伴奏的月琴,是京劇文場中的重要伴奏樂器之一。
  • 你喜歡京劇嗎?京劇中的臉譜,你知道它們代表什麼意思嗎?
    既然是華彩之風骨,或許京劇也算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吧。在華彩少年的比試當中就有這樣的一道題目,說中國京劇的臉譜的色彩非常的豐富,問什麼顏色用來代表忠勇俠義的人物,又是什麼顏色用來代表陰險奸詐的人物。我們都知道臉譜的顏色代表著每一個角色內心的性格,黑色代表威武豪爽的張飛,曹操的白臉兒就是陰險奸詐的一種反派角色。
  • 九首詩詞,走近霜降,帶你告別秋天最後一個氣節
    秋天是古人眼中最悲傷的一個季節,但也是古代文人最喜歡的一個季節。因為「自古逢秋悲寂寥」,尤其是在霜降作為秋天的最後一個氣節。很多詩人喜歡借秋天表達哀愁,融入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因此也成就了許多千古傳唱的詩詞佳作。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九首詩詞,走近霜降,帶你告別秋天最後一個氣節。1.《泊舟盱眙》(唐·韋建)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 京劇名家與塘沽戲院
    曾有人拿南方紹劇團的六齡童(六小齡童的父親)與小盛春的猴戲做過對比,被京劇名家董文華先生一梗脖子斥之為「根本沒有可比性」。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生前曾寫過一篇文章懷念小盛春,題目叫《臺下一條心,臺上一片金》,盛讚小盛春寬厚的為人和超群的技藝。天津觀眾最難服人,觀眾都懂戲,上了臺沒能耐是真敢給你往下轟,直到現在天津觀眾都有這個遺風。小盛春能在天津站穩幾十年,其功力可想而知。
  • 聽國粹與科學共鳴!京劇名家以經典致敬共和國科學家
    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7日電(記者 李川)1月26日,「獻給共和國的科學家們——2019新春京劇名家名段欣賞」活動在北京中國工程院舉行,來自京、津、滬等地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會聚一堂,為在場的近800位科技工作者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國粹盛宴。
  • 京劇丑角藝術獨挑大梁 專場演出欲樂翻觀眾
    此外,梅派名旦史依弘業將作為特別助演加盟此次演出,為醜行前輩孫正陽和中生代醜行代表嚴慶谷配戲,共同帶來一出醜行名段《十八扯》。該戲表現的是兄妹串戲的橋段,一旦一醜兩位表演者將玩轉生、旦、淨、醜各個行當乃至其他曲藝,可謂大有看頭。而作為此次專場演出總導演的嚴慶谷更將在演出中大膽創新,將其中一段京劇唱詞翻譯成英語來表演,為演出增添了國際元素。
  • 京劇貓:盤點京劇貓十二宗派宗宮,這三個宗宮哪個你最喜歡?
    京劇貓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叫「貓土」的國度,貓土上的貓是萬物之靈。但是貓土上突然被名叫「混沌」的黑色煙霧攻擊,混沌會主動攻擊貓,讓它們變的毫無意識,然後變成極具攻擊力的魔物,從此貓土眾貓深受其苦。正是這時候有一個名為「修」的貓即使壓制住混沌。
  • 京劇張飛一般是什麼臉 有很多人喜歡京劇
    京劇張飛一般是什麼臉 有很多人喜歡京劇時間:2021-01-09 13:49   來源:遊戲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京劇張飛一般是什麼臉 有很多人喜歡京劇 螞蟻莊園張飛一般是什麼臉?這個題目問的是張飛在京劇中是什麼顏色的臉,京劇臉譜是非常 的,也有很多人喜歡京劇,在京劇中張飛是黑臉還是藍臉?
  • 你知道哪些周至的秦腔名人?
    尤以《趙德勝帶箭》中趙德勝唱腔最享盛名,人稱「絕調」。由於篇幅有限,不再贅述,總之周至縣秦腔人才輩出,影響深遠,是秦腔發展壯大的生力軍。戲曲的名人從清代鼎盛時期到現在,可謂是如繁花開放,各放其彩。我本人是對京劇是偏愛有佳,喜歡京劇的韻味,對秦腔的熟悉還是因為胡文閣先生,喜歡聽他唱的梅派戲,知道他在踏入梅派大門之前曾經是名秦腔演員。
  • 國風美食手遊《食物語》推出首個京劇食魂
    昨天,遊戲中的全新食魂人設霸王別姬上線,為豐富食魂拜師學藝的過程,上京梅派青衣田慧坐鎮指導,實現食魂的舞臺夢。由聲優阿傑演唱的主題曲《新霸王別姬》上線數小時,評論就突破了999條,不乏「神仙聯動」「戲腔太養耳了」「讓我對傳統文化心存敬畏」等溢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