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4日 13:42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宮心計2》劇照
你知道「銘感五內」、「牝雞司晨」是什麼意思嗎?不要傻眼,這只是TVB古裝劇《宮心計2:深宮計》中大量出現的成語中的兩個。《宮心計2》剛一開播,就被網友私下更名為「成語大會古裝劇版」,劇中演員一出場都出口成章,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還有排比句,甚至講究單押雙押……一集的臺詞中甚至能出現200多個。網友迅速成兩派,「挺成語派」認為,看劇學成語,一舉多得;「倒成語派」則表示,演員只顧著講文言文和成語,表情和動作僵硬,觀眾看得暈也「噎」得慌。 揚子晚報記者 孔小平
一段臺詞就有10多個成語
傀儡小皇帝退位時,小演員看著也就是個幾歲的孩子,一臉老成地隨手拈來一段,起碼有10個成語——「如此絢麗冕冠,於我確實千斤重擔」,「榮華富貴一向非我所欲」,只希望「食能下咽,夜可安眠」,擔心自己的未來,估計新皇帝對他將採取「抽薪止沸、斬草除根」的舉措等等。看到這裡,觀眾嚇得手上的雞腿都掉了。
記者追了幾集後發現,除一些生僻的成語之外,劇中不論男女老少,出口都是文言文,權力越高的角色,其成語使用得也越多。另外,記者也來科普一下——成語「銘感五內」,出自明·羅貫中《粉妝樓》,比喻內心非常感激。成語「牝雞司晨」,指母雞報曉,舊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
成語不夠四字短句來湊
李隆基夫妻間說點情話也喜歡「四字成句」,比如李隆基說:「我的起居飲食、衣物鞋履,都是你照料打理,而我對你受傷之事卻渾然不知,實在有愧」。妻子立馬一頓「之乎者也」來回敬。李隆基又說:「你為了我,擔驚受怕,披風抵雨」,妻子立馬表示:「我在拜堂之時就決定與你,共同進退,披荊斬棘」。
其他人也是這樣的對話路數,這部劇中的臺詞,能用成語的,就使勁堆,實在沒有能用的成語,就說四字短句,有力又簡短,總之就是不說大白話。
挺成語派VS倒成語派
喜歡看港劇的觀眾都知道其素有「金句」傳統,在表現人與人正面交鋒方面,有大量一對一單挑情節,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妙語連珠,吹鬍子瞪眼之餘也不忘講求對仗、押韻,指桑罵槐、明諷暗喻、正話反說。可見這一點在《宮心計2》中也有沿襲,只是這次加入了「超大份額」的成語、俗語與排比句。
不少網友感慨,演員背臺詞的時候肯定費了不少腦細胞,深宮裡女人們的辯論賽也要看口才和詞彙量。不少生僻成語,倒是有益於自己的知識儲備,很多網友還給今年的考生們劃了成語複習重點。
越來越多的觀眾表示想棄劇,因為人物角色在說這些充斥著成語的臺詞時,都像在背文言文,不少生僻成語不常用,講出來的感覺就很怪,仿佛演員們也在趕進度做成語接龍的任務,帶不出角色感情來。四字成句,感覺一頓一頓的,總覺得噎得慌,觀感真得很累。
古人的對話裡並沒有大量成語
記者採訪了南京大學文學院語言方面的博士,他告訴記者,古人的日常對話中並不成語堆砌,就是正常講話。其實就算漢代後的歷朝歷代,文人們寫文章時都有一個標準和模板,就是秦漢古文,但裡面也不會有什麼成語。因此他認為,臺詞中出現大量成語,應該是編劇的有意為之,也許是多檔文化綜藝節目的成功給了編劇一些新思路,編劇做出了現在這樣一種創新,但絕對不是傳統文化復古。
而南京師範大學新傳院鄒軍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古裝劇裡出現大量成語和半文半白的臺詞,一定意義上有好的傳播效果。文言文是中文的濃縮表達,不僅有很美的意境,也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尤其在當下這個快銷環境下,需要有作品喚醒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記憶。不過,他也表示,如果過多堆砌成語,就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