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麥克雷龍魚又叫印度二線雷龍魚,算是比較珍惜的品種。很多人第一眼看上去會以為它是鉛筆(在幼魚期它的花紋也和鉛筆相似)。

假如你在一堆鉛筆中看見有這麼一條花紋不同的個體,千萬千萬別放過它。麥克雷龍魚並不像鉛筆魚那樣廣為人知,它是最鮮為人知的種類之一,同時它也是擁有漂亮花紋的大型雷龍。

分類
雷龍魚,蛇頭魚家族
成長過程
A:魚種; B:魚種,C:少年,D:少年,E:亞成人,F:亞成人,G:成人,H:成人(以每個標本下面的比例給出以毫米為單位的長度);
所有魚都是從印度喀拉拉邦的Meenachil河收集來的。

像鉛筆魚一樣,顏色根據魚的年齡增長而變化。
青少年頭部和身體上有兩條縱向黑色條紋,上部條紋之間和上方的區域為橙色。
隨著魚的生長,橙色逐漸變黃,後來變成淺棕色和淺黑色,然後黑色線條褪色,身體上出現不規則的黑點,這些黑點本身變成灰色。

在亞成體中,黑點變得更大並且更加擴散,最終聚結,並且在每個側翼的上部出現4-6個白色斑點。

在大型成年人中,後者更明顯,腹部是白色,尾鰭,背面和頭部是紫黑色,背鰭和肛門鰭具有薄的灰色邊界。
其實我們都容易買到幼體,不僅僅因為是幼體顏色鮮豔、卡哇伊的感覺很不錯,但大型的個體太邪惡太巨大。

分配
印度南部西高止山脈南部地區特有,喀拉拉邦的Meenachil,Manimala,Pampa,Achenkovil和Kallada河以及泰米爾納德邦的Chittar和Tambraparni排水管中有記錄存在。
麥克雷龍和鉛筆魚對比

麥克雷龍和鉛筆魚的地域是不同的,麥克雷龍產自印度南部地區,而鉛筆魚幾乎佔據了整個中南半島和馬來亞部分地區。如下圖

最大標準長度
至少1000毫米。
水的條件
溫度: 22 - 32°C
pH: 6.0-8.0
硬度: 36 - 357 ppm
食物
一種專性肉食性捕食者,可能以較小的魚類,兩棲動物和陸地昆蟲為食。
本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網絡,不排除有錯誤的信息,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與支持,也希望廣大愛好者留言給出寶貴的意見,讓這個信息更加完整和準確。
您的點讚、關注、評論、分享、收藏是對我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