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養狗養貓好多了 自建蜂巢還能取蜂蜜

2020-11-23 網易手機

(原標題:比養狗養貓好多了 自建蜂巢還能取蜂蜜)

蜜蜂我們生活中特別平常的一個動物,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可能是能夠為我們提供可口的蜂蜜。但實際上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沒有蜜蜂,我們可能只能再存活4年,因為沒有蜜蜂就沒有授粉,已知的1300多種植物中有1000種以上需要蜜蜂授粉,如果沒有蜜蜂,那麼植物不能存活,根據生態鏈的定律如果沒有蜜蜂,地球將陷入死寂。

當然,今天要說的是養寵物的事情,設計師Jonathan Cohen設計出了一套名為Homehive的完整生態系統,在這套系統裡通過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及仿生環境,能幫助蜜蜂在其中安宜的度日,並成功地加速繁殖。Homehive不僅能讓您體驗養蜂的樂趣,還會讓你的付出有所回報哦!那就是可口純正的蜂蜜!絕對無汙染的天然蜜,簡直是太難得了,不是麼?



自建高逼格蜂巢


自建高逼格蜂巢


內建完整的生態系統


如果是自己釀出來的蜜是不是滿滿的幸福感


純天然無汙染更安全

Homehive主體由透明罩身和白色底座組成,配了三條原木腿做為支撐。與室內花草擺在一起,真是一個毫無違和感的裝飾品。

本文來源:中關村在線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蜂蜜快速採集攻略 養蜂巢比較麻煩
    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蜂蜜快速採集攻略 養蜂巢比較麻煩時間:2018-06-20 18:59   來源:爪遊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蜂蜜快速採集攻略 養蜂巢比較麻煩 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蜂蜜怎麼採集?
  • 蜂蜜帶蜂巢可以吃嗎?蜂蜜可以連著蜂巢一起吃嗎?
    蜂蜜帶蜂巢可以吃嗎?蜂蜜可以連著蜂巢一起吃嗎?蜂蜜大家都了解,可是你知道怎麼吃原生態帶蜂巢的蜂蜜嗎?不知道的話就跟田野牧蜂來了解一下吧。蜂蜜帶蜂巢說的其實就是蜂巢蜜,是小蜜蜂將花蜜充分釀造完成後封上一層蠟蓋的巢脾,由蜂蜜和蜂巢兩部分組成。
  • 蜂巢白色可以吃嗎?蜂蜜巢是什麼?
    蜂巢是蜜蜂生活和繁殖後代的處所,由巢脾構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蜂窩。因為土蜂是不產蜂膠的,所以土蜂的蜂巢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是有一點需要大家知道土蜂和意蜂的蜂巢是由一定區別的,意蜂是採蜂膠的,所以它的蜂巢裡面會有一定的蜂膠,顏色也和土蜂的蜂巢有區別。
  • 蜂巢蜂蜜怎麼吃啊?蜂巢蜜的吃法?
    原巢蜂蜜怎麼使用?蜂巢蜂蜜怎麼吃啊? 蜂蜜是蜜蜂採集花蜜釀造而成,市面上的蜂蜜種類豐富多樣,吃法很多,使用方面也很廣泛,那原巢蜂蜜怎麼使用呢?
  • 蜂巢怎麼吃 這樣吃蜂巢健康又衛生
    蜂巢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蜂巢的吃法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人可能還會質疑,蜂巢是蜜蜂的窩,怎麼能吃,這個您就有所不知了,蜂巢的是能夠治療一些疾病,和蜂蜜的作用可是不一樣哦,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與喜愛,蜂巢怎麼吃?
  • 大學生開學返校發現寢室有個大蜂巢 裡面還有一斤多蜂蜜
    原標題:大學生開學返校發現寢室有個大蜂巢 裡面還有一斤多蜂蜜寢室發現的蜂巢裡有不少蜂蜜楚天都市報訊(見習記者趙德龍 記者滿達)回到闊別8個月的寢室,衣櫃竟然藏著一窩蜜蜂,還有美味的蜂蜜可以品嘗。由於這個宿舍8個月都沒關窗,學生返校後在衣櫃裡發現了一個大蜂巢,蜂巢上有密密麻麻的蜜蜂,有的還在爬動,衣櫃內側落有兩隻蜜蜂,寢室的地板上多隻蜜蜂則已經死了。據該校物業負責人陳先生介紹,當時宿舍的學生到校之後,打開衣櫃,發現裡面有很多蜜蜂,馬上將情況反映給了學校保衛處和宿管老師。隨後,物業在外面找了專業人員進行處理,處理完畢之後,發現蜂巢裡面還有1斤多蜂蜜。
  • 鏟屎官家中有了貓,還能養狗麼?
    相信不少人嚮往著,抱只貓擼著狗,在種滿花的陽臺上,靜靜地曬著太陽,看著書的生活。想想都感覺很幸福。但是,貓和狗卻並不一定能友好的相處,甚至還有著「貓狗是天敵」的說法。那,已經養了貓的鏟屎官,還能再養一條狗,過上理想的生活麼?1.為什麼說貓狗是天敵呢?因為貓和狗的語言不通,狗搖尾巴,是表示開心,貓則表示生氣;狗會用嗚嗚聲來表示友好,而貓則是挑釁,從而導致貓狗不能友好的相處。
  • 為什麼好多人都喜歡養貓而不養狗了?原來有這幾點原因
    年齡稍大一點的人都喜歡養狗,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喜歡養貓,在朋友圈裡曬的也都是自家的貓主子。而且貓咪的可愛能夠吸粉無數,每天曬一曬貓咪的日常生活,都能引來很多的評論和點讚。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養貓了呢?狗狗什麼時候就那麼不太受歡迎了,原因有幾下幾點。
  • 養狗省錢,還是養貓省錢?狗:養我不花錢,還能賺錢!
    甚至有男不養貓,女不養狗的說法但是,您有沒有想過,養貓花錢,還是養狗花錢?我想對於這件事,筆者最有發言權,因為筆者家裡有貓也有狗。筆者家裡養只金毛,今年5歲。85斤。一隻孟加拉豹貓。剛剛一歲,6斤。狗每年固定花費:4680元貓貓糧每個月是260。貓砂每個月100,孟加拉豹貓很難洗澡,一般寵物店不接,所以在家洗,不用花錢。玩具,每個月都要玩壞幾個逗貓棒,算30。
  • 蜜蜂的故事與蜂蜜
    有些地方叫夜蜂個體大好強,善於打架偷盜本圖中蜂的蜂蜜,優點是產蜂王漿花粉),引進蜜蜂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本土密蜂好。在西南地區,有人家養上幾十桶蜜蜂那是很光榮的,(相傳蜂王是玉帝的最小的兄弟,據說玉帝得道升天時,蜂王哭著說以後若見皇兄何以得見,玉帝說初春時節的雨前龍井,加上蜂蜜託灶王府君帶給我就好所以農村養蜂的人,蜂蜜在怎麼值錢也要留點,過節的時候在灶臺上,弄一杯蜂蜜茶,當然這是老人前傳後教的的說法,所謂真假難辨)。
  • 蜜蜂養大的蜂二代,告訴你什麼才是匠心製作的好蜂蜜
    當時,範姐剛辭去了在濟南的穩定工作,為的是把老父親四十幾年養蜜蜂、做蜂蜜的手藝傳承下去。要傳承,首先要賣貨。從來沒做過生意的她,只能到處推銷她家的蜂蜜。範姐個頭不高、圓圓的腦袋、圓圓的眼睛,笑起來像個孩子。雖說正是創業維艱的時候,但她眼中看不到焦慮,反倒是雲淡風輕地和我聊著養蜂、放蜂的事兒。
  • 摘下上10斤重的蜂巢,印度人煮成蜂蜜雞
    他們會向裡面加入大量的糖,為了吃到正宗的糖,印度人瞅準了野生的蜂蜜,他們為了獲取新鮮的野生蜂蜜,甚至連命也不要,直見印度人拿來一個火把,用煙燻的方式趕走蜜蜂,然後徒手爬上10米高的大樹,用刀將蜂巢一點點的割下來。這麼大的野生蜂巢,小編還是第一次見一個,估計就有上10斤重,用手輕輕一捏,蜂蜜就從蜂巢中流了出來,印度人用手抓著蜂巢就開始吃,吃不完的就帶回家做成蜂蜜雞。
  • 《我的世界》手機版蜂蜜怎麼弄 蜂蜜獲取方法
    導 讀 我的世界手機版蜂蜜怎麼弄 我的世界手機版中,蜂蜜的獲得方式為拿空的玻璃瓶對著蜂巢使用,當看到蜂巢孔裡有蜂蜜滴落的粒子效果後
  • 男不養貓女不養狗:男生養貓不好嗎,為什麼呢?
    男不養貓,女不養狗是一句俗語。古人云:男不養貓,女不養狗,秉性有異,難免撕咬,打的頭破血流,男人是狗,養貓亂性,女人是貓,養狗變性,男狗與女貓共處一室,更是天下禍水之淵源。主要意思是因為男人養貓會變得溫順懦弱,女人養狗會變得刁蠻。
  • 養貓還是養狗,什麼樣的人適合養狗,什麼樣的人適合養貓?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在養貓還是養狗質檢很難抉擇,相對於貓來說,可能狗狗更需要你的陪伴,而貓是比較獨立的寵物。如果你僅僅只是想要有個寵物與你為伴,那麼狗狗也許是您最好的選擇。美國、英國、瑞典都有研究表明,養寵物可以降低老年人患心臟病的機率,養狗的人的死亡風險比沒養狗的人低33%、得心臟病的概率也比沒養狗的人低11%。
  • 養貓養狗,我的泛泛之談
    這個故事是用來嚇唬那些只顧著玩樂不顧家人的人,故事裡提到了狗,狗的兇殘一面,在憤怒或者極度飢餓情況下就被暴露出來。狗是通人性的,脾氣暴躁兇惡的人養的狗很難壓制野性,而脾氣好的善良的人養的狗最大的特點就是乖巧聽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忍。
  • 為什麼養貓不能像養狗一樣?
    為什麼養貓不能像養狗一樣?貓與狗是有差別的狗是群居動物,它喜歡與集體待在一起,喜歡與主人(或同伴)一起,無論在哪裡,只要與主人在一起,狗就會覺得心安。貓是特立獨行的動物,它們只喜歡在它們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對於主人雖有所依戀,卻不如狗一樣強烈,貓只要換了個新環境,就算主人天天陪著,最初的一些日子貓也會焦躁不安。服從性狗有更好的服從性,對於主人的語言內容的理解更透徹。
  • 到底是養貓好,還是養狗好
    到底是養貓好!還是養狗好毫無疑問!個人認為養貓比較好,但是這個答案要跟自身的情況及喜好而定論,可能對於現在都市生活節奏快速的上班族來說,養貓才是最佳的選擇!而我個人不僅養貓而且還養狗,有狗有貓的生活看似逍遙快活,但是其實是各有各的優點
  • 單身的人,適合養狗,還是適合養貓?
    昨天筆者看到有位讀者問到,單身的人,養狗好,還是養貓好。初次思考這個問題時,覺得好像沒有什麼意義,養寵物跟是否單身有什麼關係?但是思考了一會發現,養寵物跟飼主們是否單身,還真有一定關係。單身飼主養貓會發生什麼?如果按照貓咪性格內向來說,單身飼主們養了貓會發生什麼?現代年輕人單身無非就這幾個原因:忙,懶,交際圈窄。如果一位單身的飼主養了貓,那麼當他忙了一天下班回家後,他會抱著自己的貓咪,蜷縮在沙發裡,安靜的玩著手機。
  • 論養狗的好處,沒想到,狗狗還能被激發這些「技能」
    討論到養狗有什麼好處,很多人都能想到:看家護院。在主人遇到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用命保護……而在如今的新時代,很多人都沒想到,狗狗還能被激發更多的「技能」!例如取快遞!順利起步滑得比某些人好多了,例如我狗狗都能舉辦滑滑板的比賽了當砧板墊!是家裡沒砧板墊了?還是狗狗屁股墊著切,做出來的菜會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