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成「縱火器、飛行垃圾」?一群臺灣年輕人,文創拯救孔明燈

2021-01-16 新華每日電訊

 

首發:7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袁全、賈釗


2018年3月2日,在臺灣新北市舉行的平溪天燈節上,市民在放天燈慶祝元宵節。新華社記者嶽月偉攝

 

施放天燈有上千年歷史,承載著祈福許願的傳統,但近年來卻被視為「飛行垃圾」和安全隱患,因而遭到抵制。有關天燈存廢的爭論不休,而臺灣創業者邵璦婷希望用兩全其美的方法,為美好的傳統文化找到一條生路。


「天燈是臺灣最重要的文化意象之一,」邵璦婷說,「如果什麼都不做,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天燈可能真的會被禁止,這很可惜。」


她和團隊設計的「環保天燈」,可以讓天燈紙和支架在升空後燃燒殆盡,不留殘骸。傳統天燈往往在升空300到500米後,火焰熄滅,此時天燈紙,連同底部的鐵絲或竹條支架,便從空中墜落。



有「汙點」的習俗 


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作為軍事通信之用,在清道光年間,由來自福建惠安及安溪等地移民帶入臺灣。當時因盜匪作亂,騷擾聚落,百姓只好避難山中,待危機過後,才由留守村中的壯丁以天燈為信號,通知家人返回,因此又有「平安燈」「祈福燈」之稱。


臺灣新北市的平溪自1990年後開始大力推廣天燈觀光,鼓勵遊客在天燈上寫下心願,將心願託給上天。如今在平溪,天燈無處不在。車站,餐館,街道,處處都掛著天燈。就連當地的警務站也設計成巨型天燈的造型。曾有媒體統計,每年至少有30萬顆天燈在這裡施放。


平溪的天燈已成為最能代表臺灣風情的標誌。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館被設計成天燈形狀,平溪每年的天燈節更是多次被海外媒體評為全球最佳慶典之一。


每逢過節,特別是元宵當至之時,賞燈人潮絡繹不絕,最高人數曾達十萬餘人次。夜空下,成千上萬天燈冉冉升空,如星如雨。不過,第二天來的遊客往往會看到觸目驚心的一幕:花花綠綠的天燈殘骸散落在屋頂、樹梢、溪邊,既不美觀,又製造垃圾。


商家大多採用防水性的紙張、膠帶和鐵絲等材料,難以降解;也曾有報導墜落的天燈支架砸傷或困住山裡的野生動物,還有的落地時引發火災或是落到道路上導致交通事故。


「不要讓你寫心願的美夢,成為當地居民的噩夢。」這是平溪居民寫下的訴求。社交媒體上,有網友稱天燈是「縱火器」,是「飛行垃圾」,並呼籲禁止施放天燈。


「真的不鼓勵放天燈,這樣就是丟垃圾而已。我看過天燈綁到貓頭鷹致死。」優兔用戶「阿楓雪平」寫道。


2014年元宵節,臺北、新北、基隆三市市長曾一起燃放天燈祈福平安,卻被多家環保團體批評,要求重新檢視施放天燈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並嚴控施放數量。


寄託美好願望的天燈似乎成了平溪的「汙點」。


「難道傳統文化與環保就只有衝突嗎?」26歲的邵璦婷說。「其實該被解決的不是天燈,而是它產生的垃圾。」


遊客將寫滿祝福的天燈,施放到空中。新華社記者賈釗攝



拯救天燈 


從2016年起,邵璦婷創辦的致力於紀錄、保護和創新臺灣傳統文化的「文化銀行」就開始了拯救天燈的計劃。她和團隊曾嘗試用竹條和鞭炮線取代鐵絲和膠帶,確保燃燒後竹條脫落,而天燈紙可以完全燃燒。她還設想將天燈紙換成糯米糖紙,即使墜落到山林裡,經過雨水衝刷即可溶解


今年2月,他們在網絡上發起第二代「環保天燈」的眾籌。這次,他們計劃用雞蛋防撞的紙盒來製作支架,將紙漿以紙塑熱壓加工的方式成型,做出全紙質天燈,讓所有零件在空中完全燃燒,不會墜落到地面產生任何垃圾。


邵璦婷預計環保天燈的價格為新臺幣350到450元,這大約是現在普通天燈的2到3倍。她並不擔心價格高會沒有市場。三個多月的時間她籌到了新臺幣160餘萬元,賣出了1000多顆天燈。她相信如果能做到環保,消費者會願意多付一點。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環保天燈」。有些商戶認為邵璦婷是來平溪搶生意,並不友好;有的對「環保天燈」的環保性能持懷疑態度。


平溪一家大型天燈店的負責人稱,目前使用的竹條框架已經很環保,而所謂「環保天燈」材質複雜,也許在製造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汙染會更嚴重。


也有網友給邵璦婷的團隊留言,認為「環保天燈」即便不產生垃圾,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


71歲的林國和是平溪少數還在堅持手工製作天燈的工匠之一。他時常臨街而坐,看到遊客,就滔滔不絕地介紹起傳統手工天燈的做法和其中蘊含的文化典故。林國和支持「環保天燈」,也多次出謀劃策,參與設計,但他認為天燈不僅要「環保」,也要「管飽」。


「天燈在這裡的確有環保問題,這個不能騙人。但是環保的『保』,與填飽肚子的『飽』,要怎麼平衡,這才是重點。」


從2013年開始,平溪天燈業者建立了天燈殘骸的回收機制,用現金或實物激勵沿線居民一起維護環境。


據林國和介紹,當地回收天燈(殘骸)的都是老人家。他們上山撿天燈,每撿一個回來可以得到幾塊錢的現金獎勵。假如環保天燈流行起來,這些老人便會失去這一收入來源。


但邵璦婷認為天燈的回收機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畢竟不是所有的天燈都能被回收,有些掉到山地叢林人跡罕至的地方,很難撿回。有媒體估算每年至少有大約有4.5噸的天燈殘骸無法被回收。


林國和說,平溪早年依賴煤礦,煤礦關停後,無心插柳培育起了天燈這個地方名片,到如今天燈產業已是當地不可或缺的經濟支柱,每年至少帶來幾億元的經濟收入。


「如果不靠天燈,我們這偏僻的地方有誰會來?」平溪當地一位居民說。


在社交媒體臉書上,有網友感嘆:「天燈本身並沒有錯,錯誤的是人,當天燈能夠多到讓你看到遍地都是的時候,那代表是平溪的遊客乘載量已經超過負荷。」


「所以環保天燈恰是拯救當地經濟的一個契機,」邵璦婷說。「平溪商業形態單一,天燈幾乎是唯一帶來可觀收入的旅遊項目。如果再過三五年,天燈真的因為不環保而被禁止,那麼當地的經濟可能會受到重創。」


在平溪,鐵路沿線的店家大多是售賣天燈的商鋪。施放天燈,已成為當地的旅遊名片。 新華社記者賈釗攝 


環保出路 


事實上,在生態和環保意識日漸增強的當下,很多傳統文化都遭遇著跟天燈類似的境遇。


比如春節燃放煙花爆竹,因其產生空氣汙染和易引發火災,近年來在大陸多個城市被施以禁令。在臺灣,燃放鞭炮是各大宮廟為神明舉辦繞境踩街祈福活動的傳統項目。然而,今年在臺北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期間,主辦方主動提出繞境踩街不放鞭炮,避免帶來環境及噪音汙染,讓「保生大帝」環保出巡。


此外,端午時節北方民間就有折柳枝、掛葫蘆的習俗,寓意平安。但這項傳統也因破壞植物,被抵制而漸漸遺忘。在內蒙古、新疆、雲南等地少數民族地區的一些與馴養動物有關的傳統習俗比如獵鷹,甚至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環保人士指控「虐待動物」,希望立法取締。


而另一面,很多像邵璦婷一樣的年輕人,都在努力通過創新,保留傳統文化。


比如紮根新北市三峽區的甘樂文創,回收了北港朝天宮媽祖來當地繞境時燃放鞭炮的炮紙,打成紙漿,做成紅包袋、平安符等文創產品。據了解,臺灣的信眾認為迎神慶典的鞭炮屑可以帶來好運,這些再生的紙品便有了延伸媽祖信仰的意義,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


「當然,炮紙製作的這些產品不便宜,主要是賣給認同媽祖信仰和環保理念的觀光客,距離普通人對日常用品的預期有些遠。」甘樂文創的活動經理陳柏安坦承。


陳柏安表示,雖然銷售情況一般,但重視環保和資源再利用理念是正確的,在處理傳統習俗與現代環保要求之間的關係上做了身先士卒的嘗試。


他認為,不能因環境的問題而扼殺傳統信仰、習俗的發展,兩者不能對立起來,而是要找到其中的平衡。「環保天燈」的做法,順應了這種趨勢,即通過環保的方式,把習俗和信仰傳承下去。


邵璦婷說:「臺灣很多傳統文化像天燈一樣面臨瓶頸,這些瓶頸結合現代技術,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突破,只是需要人們花時間去想該如何結合科技、設計和商業模式讓傳統文化實現永續。


她接下來還打算建立種樹基金,將售賣天燈的一部分收入用來植樹,盡力平衡與吸收燃燒天燈所造成的碳排放。


林國和還建議,應該在乾燥少雨的季節控制天燈施放的總量,減少火災隱患,也給大地和山林休息的機會。


保護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改變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邵璦婷說,希望「環保天燈」能啟發更多的人「為傳統文化找到一條生路。」


延伸閱讀

廣西玉林「母親河」南流江汙染調查

腦瘤狙擊手林松和他的神外「蛟龍突擊隊」

靠什麼,中央蘇區度過了艱難的「缺鹽歲月」

「一線崗位二線心態」常見,「清水衙門」成香餑餑

中國版「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地宜昌:國運決定城運

日寇在華北用刺刀和機槍也沒得逞的「奴化試驗」 

不向命運低頭,「蹲著」也高大的巴渝女子何曉群

這部小說有何魔力?竟化解母女30多年的恩怨

梁思成和劉致平的「廣漢絕照」:中華古城池的最後圖存

重慶日報:曾被電訊點名批評的石柱水磨溪現在啥樣?

「銀髮收割機」得逞,「會銷」盯上老人,「銀髮」錢包誰來守?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劉新華 | 校對:趙岑

多為傳統文化出點力

相關焦點

  • 孔明燈成「縱火器」?臺灣年輕人這樣拯救孔明燈
    慧聰消防網訊    CFIC2018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註冊報名    2018(第十一屆)消防行業品牌盛會專家用戶評審     施放天燈有上千年歷史,承載著祈福許願的傳統,但近年來卻被視為「飛行垃圾」和安全隱患,因而遭到抵制
  • 一群臺灣年輕人,這樣拯救孔明燈
    ▲2018年3月2日,在臺灣新北市舉行的平溪天燈節上,市民在放天燈慶祝元宵節。攝影:本報記者嶽月偉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袁全、賈釗施放天燈有上千年歷史,承載著祈福許願的傳統,但近年來卻被視為「飛行垃圾」和安全隱患,因而遭到抵制。有關天燈存廢的爭論不休,而臺灣創業者邵璦婷希望用兩全其美的方法,為美好的傳統文化找到一條生路。
  • 無人機、孔明燈和2745隻鴿子……這裡不準你們活動!
    禁飛物品範圍廣 包括無人飛行器、鴿子、孔明燈等 1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通過《八條措施》了解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淨空保護區內,嚴管嚴打、禁飛禁放物品不僅限於無人飛行器,還包括鴿子、孔明燈、空氣球等物品。前期對嚴管區內的36戶養鴿戶進行宣傳勸導,對2745隻鴿子嚴格管控,嚴防鴿害。對這2745隻鴿子如何嚴格管控呢?
  • 清邁天燈節,上千孔明燈形成人造銀河,一生必看的一個節日!
    在泰國放孔明燈是一個傳統的風俗,這一次的天燈節很巧,在中國的雙11,雙11的晚上,我並沒有選擇在淘寶端去購物,而是在清邁,在小城市和我身邊的朋友們一起放天燈。看天燈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選擇免費的在清邁古城邊塔佩門,會有很多人放天燈,你也可以選擇花重金去參加萬人場,相對來說,天燈節如果你想圖一個氣氛,那就要去參加萬人場,如果為了便宜,那就可以選擇在古城邊。
  • 山西平遙:保古城安全 永禁電熱扇、煙花、孔明燈
    山西平遙:保古城安全 永禁電熱扇、煙花、孔明燈時間: 2014-01-27責任編輯: 古劍旅遊_中國網 山西省平遙縣政府26日發布通告稱,為了確保平遙古城的絕對安全,從即日起,該縣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永久禁止在古城保護範圍內使用電熱扇(俗稱「小太陽」),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
  • 一起來捉妖:月保底滿資機制|培養知識點|封號新機制|巧用孔明燈
    歡迎關注公眾號"辰花遊戲控"各位御靈師老司機和萌新雖然我們玩捉妖這麼久了,很多小的知識點我們是習以為常的但是還有很多是我們萌新不知道的.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培養知識點①培養空間重複妖靈培養個數是沒有上限的不用擔心滿了.也不同擔心培養成滿資質之後騰不出位置.
  • 天燈寄祝福 蜂炮趕黴運 臺灣紅紅火火鬧元宵
    (圖片來源:臺灣觀光部門網站)平溪天燈節是臺灣久負盛名的祈福燈會,自1999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臺灣當地最重要的元宵節慶活動之一。被譽為「天燈之鄉」的新北市平溪區,每年元宵節都會迎來四面八方的遊客,在此製作天燈、書寫祝福。資料圖:臺灣民眾在平溪元宵祈福燈會上留影。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最早在三國時期用作聯絡工具。
  • 8類臺灣文創產業代表作品解讀
    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  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不僅是觀察文創產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商業項目。
  • 專家說|臺灣大同大學教授李福源:深厚工藝+先進設計思維,泉州文創...
    他們講究靈感、富有激情、熱愛生活,在細微之處洞悉創意他們是一群不能輕易被定義的人但他們並非遙不可及他們就在這裡《專家說》將通過真實的採訪乾貨,讓你感受各行各業專家的獨到見解,看他們如何推動企業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 海上文創:讓」非遺文化「擁有少年臉,年輕人也流連忘返
    海上文創:讓」非遺文化「擁有少年臉,年輕人也流連忘返 熊芳雨、施豐奕/東方網 2020-05-30 21:30
  • 臺灣文創小微企業組團拓展大陸市場
    >     10家臺灣的文創小微企業組成「臺灣館」參展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 張亨偉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16日電 (記者 李佳佳)在16日開幕的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上,10家臺灣的文創小微企業組成了「臺灣館」,在臺灣貿易中心的牽頭下挺進大陸市場,推廣他們的原創角色圖像和創意軟實力。雖然在大陸市場屬於新面孔,但仔細了解會發現其中不少品牌在臺灣地區已經是「老字號」。
  • 10月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深度考察
    考察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經典項目,探索真正的創新之路: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臺灣創意設計中心、範特喜文創  考察休閒農業經典項目,鋤禾日當午之外的農業新模式>鍾俊彥飛牛牧場特助徐白龍自行車道設計景觀建築師林大元文創園區經營團隊&臺灣誠品書店敦南總店經營團隊  繼2012年、2014年臺灣遊學後,2015年全經聯再次受到臺灣建築中心、臺中建築經營協會的邀請,將對臺灣進行8天的友好訪問和深度學習、考察,遊學期間將安排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