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時候,西方國家先是用鴉片將中國的大門敲開了一個小縫,之後便用大炮無情的轟開了。那自稱"天朝大國"堅持實行"閉關鎖國"的掌權人也終於自降身價,寄託於"師夷長技以制夷",隨後洋炮局就出現了。
李鴻章為他的淮軍量身打造了一座金陵製造局,在咱們學習的歷史課本上都有學過,中國第一馬克沁重機槍、加特林機關炮都誕生在這裡。
回顧中國的兵器發展史,其實一直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無論是弓弩、匕首、長槍長矛還是戰車和盔甲,這些都在歷史的戰爭中將那些侵犯我國的人趕了出去。不過此時我們相比其他國家來說,已經處於落後。那麼曾經引領世界兵器發展的中國,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追其究竟是因為一個人。
康熙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中都是位非常偉大的帝王,並且開創了盛世。他在位期間,無論是領土、經濟、文化等都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兵器。當然這也要得益於另一個人,他就是戴梓。
戴梓是浙江人,清朝的才子,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得到了文壇領袖錢謙益的讚賞。不過在他父親的影響下,他卻愛上了發明,尤其是火器裝備。
在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起兵進犯浙江,之後戴梓向康王傑書進獻火槍。這些槍不僅百步穿楊,而且戴梓本人對於戰勢有非常準確的判斷,所以他深得傑書喜愛。
之後康親王凱旋而歸,戴梓更是受到了康熙的召見,並且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講。在康熙二十五年,當時的紅毛國如今的荷蘭向康熙進獻看一批蟠腸鳥槍,讓康熙十分歡喜,並且命戴梓仿製。
荷蘭人進獻的這批槍可以連發而是槍,這讓戴梓非常震撼。在康熙的支持下,他很快就仿製出可以連發二十八槍的連珠火銃。
之後戴梓更是用了八天的時間將衝天炮仿製出來,雖然用了很短的時間,但是仿製出來的衝天炮在各方面都不輸給外國的,而且殺傷力更是翻倍。
但是像這種天才總之會被人妒忌、記恨。在康熙中後期,戴梓和南懷仁同為火器督造總管,兩人在天文短髮上有過爭執,之後又因為戴梓所造的並且強過南懷仁,而被對方記恨。
之後南懷仁便勾結他人誣陷戴梓與東洋四通,最終被康熙流放盛京三十多年,直到七十七歲的時候才被赦免,不過最後卻遺憾而去。當然,小編也不是說這麼一個戴梓就能影響世界格局。重要的是,他是那時候漢人發明家的一個縮影,其實除了他還有很大一批發明家,他們都有領先世界的發明,比如當時發明自行車和點燈(領先愛迪生)的黃履莊。可不知道為什麼,儘管這些發明家領先著西方,但皇帝就是不重視。多數時候他們都把這些發明創造,當做展示大國威儀的工具,和供自己玩樂的器物。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莫大的損失,如果當政者能明辨是非,相信中國不會有之後的那一番遭遇,說不定現在還能引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