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電影《艋舺》的取景地,特色小吃應有盡有,是吃貨的天堂!

2021-01-08 旅遊攻略編輯部

艋舺夜市不同與其他夜市的地方,是其他的地方目標人群是年輕群體,而艋舺透著一股老態龍鐘的味道,來逛的話都是老年人,賣的東西,也是各種古董一樣的玩具擺件。各種青銅佛像,八卦鏡,地攤上遍地都是。按摩店,也充滿著老臺灣的味道,透著昏暗紅色燈光。

走出華西街夜市,一轉就是露天的艋胛夜市。艋舺夜市有不少吃的,可以多嘗試。夜市裡有家頂級甜不辣超級好吃,即使下雨生意也很火爆。這裡的牛肉麵,我覺得很好吃,牛肉很大塊,有嚼勁,我喜歡。

各種好吃的應有盡有,大腸包小腸,好吃,完勝國內的臺灣烤腸米血糕,好吃,應該是豬血加了糯米或者別的什麼東西一起做的像紅豆糕一樣的東西,自我覺得比寧夏夜市強。這裡人不是很多。但是吃得超乎想像!價格還便宜!當地人很多

據說這是電影《艋舺》的取景地,我沒有看過電影,所以走在路上並沒有什麼代入感,但總覺得周圍氣氛怪怪的,感覺似乎真的有某個隱匿在角落的黑幫老大在盯著我們。

很喜歡艋胛夜市,夜市熱炒都是本地阿公,街道寬敞,夏風清涼,沒有摩肩接踵的遊人;比較起寧夏夜市的擁擠,艋胛要更清淨一些,人走動的街道要寬一些,不需摩肩接踵,讓我覺得很舒服

《艋胛》這部電影給人的印象是很有生活氣息的老城區,這個夜市並不全部都是夜宵小吃攤,還大量夾雜著各種生活用品甚至算命的小攤,一派市井氣息。

相關焦點

  • 艋舺,不只是一部電影名字,更是臺灣繁華的起點與另一面
    電影,曾經是我們了解臺灣最主要的一種方式。那些後來熟悉的建築、耳熟能詳的地名很多都是從臺灣電影中認識的。一部華麗生猛的青春片《艋舺》,讓很多人對臺灣這個有點怪怪的地名產生了興趣,「艋舺」又到底是哪裡呢?
  • 龍山寺隔壁街就是著名的艋舺夜市了
    在小清新的臺北,走著走著就發現了她小清新了另一面,而我,則沉浸在她的方方面面……象山的迷幻夜色;誠品的文藝生活;國父紀念館與中正紀念堂的莊重;大學校園的書生氣;還有夜市令人垂涎的小吃……這些都是臺北,可臺北不止這些。
  • 來一次臺灣必去夜市,來夜市必吃這四類小吃,吃貨天堂名不虛傳!
    來一次臺灣必去夜市,來夜市必吃這四類小吃,吃貨天堂名不虛傳!臺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城市,它的文化跟我們大陸的城市差別還是很大的,也是比較發達的。二來也是趁著冬天的假期,去臺灣玩一把,體驗一下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的特色美食。一說到美食就不得不提臺灣的夜市,因為在臺灣的夜市中會有很多美味的小吃,而且臺灣的夜市中有四個不得不吃的美食,如果你去臺灣沒有吃這四種小吃的話,就會留下遺憾了,因為這四樣是去臺灣必吃的美食。有人說來一次臺灣必去夜市,來夜市必吃這四類小吃,吃貨天堂名不虛傳!如果你沒吃過的話,別人可能就不會相信你去過臺灣了。
  • 西歐七國之旅,冰與火之歌的取景地,地中海的天堂克羅埃西亞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的就是,一部很火的英劇,他的拍攝地。克羅埃西亞。首先它旅遊業的興起,主要就是因為這部電視劇權力的遊戲,小編也非常喜歡去看,是他的忠實影迷,小編也發現,其中最有名的君臨城就是在,杜布羅夫此地取景的。如果去到當地的話,就會看到很多指引遊客去找取景地的標誌。
  • 這裡是英劇和電影的取景地,是小動物棲息的天堂,倫敦的傲嬌!
    公園裡還有騎馬專用道,不時會看到騎著西洋大馬的人飄過這裡是很多英劇或者電影的取景地,你可以在湖邊餵鴨子,也可以在草地上嬉戲玩耍,或者坐在長椅上讀一本好書,伴隨著紅狐狸、松鼠以及各種各樣的昆蟲與鳥類,靜靜度過屬於你自己的一個英倫的下午海德公園簡直是小動物棲息的天堂,清晨一群騎馬的皇家衛隊在公園裡演練,這場面,大概只有在中國的電影裡見到了。
  • 昆池巖電影鬼屋取景地在哪 電影劇情與主演介紹
    韓國恐怖電影《昆池巖》憑藉周末三天近百萬觀眾的支持登頂成為新一周韓國電影票房冠軍,那麼這部電影的劇情是什麼?有哪些主演?鬼屋與真實取景地在哪呢,請看下去!昆池巖電影鬼屋取景地在哪  昆池巖精神病院  排在韓國三大鬼屋之首的是位於京畿道廣州市的昆池巖精神病院。  這座山中的醫院已經荒廢多年,外牆油漆斑駁脫落,內部破敗不堪。  網絡上對它的恐怖介紹五花八門,醫院的位置原來是一個監獄,死過很多犯人;院長自殺後屋主失蹤。
  • 成都坐動車直達《邪不壓正》取景地!姜文任甩一個畫面,都讓人心馳...
    圖:《邪不壓正》電影截圖這位網友說得很直接,電影啥優點沒有,唯一優點就是取景:這位網友在表揚畫面的同時,用了「考究」這個詞語:還有這位網友,速度打卡了取景地,感嘆自己沒白來:今天拋開內容不談只想講一講「畫風」作為一個重畫風的觀影者
  • 電影《非誠勿擾2》在海南的主要取景地,遊客來三亞的必去地之一
    電影《非誠勿擾2》在海南的主要取景地,遊客來三亞的必去地之一,這裡樹木繁多茂密,登至山頂可將亞龍灣的美景盡收眼底。沿途樹木蔥蘢,百年古藤、參天巨榕隨處可見,蘭花谷是景區內雨林景觀最豐富的地方之一景區內隨處都可見非誠勿擾電影中的場景,舒淇走過的「過江龍索橋」,懸崖邊的「峭壁天池」、見證浪漫愛情的試婚房等,都是情侶不可錯過的打卡地。建議乘坐公園電瓶車抵達山頂,常常可以看到雲海或霧障從海天之際撲面而來;其中龍頭嶺是觀看海上日出的絕佳地點。美麗浪漫又富色彩。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81部《艋舺》
    《艋舺》是一部懷舊電影,透過淡淡的黃色濾鏡顯露的懷舊風,慢鏡頭打鬥時的舒緩音樂,衣裳服飾道具布景的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豆導對80年代青春時光的無限深情。《艋舺》講的是年輕人的故事,講的卻不是青春,而是記憶,是對臺灣本土文化和本土情懷的紀念。
  • 12部經典電影的取景地 讓你像主角一樣身臨其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2部經典電影的取景地 讓你像主角一樣身臨其境 正如 導演呂克貝松所說電影不是濟世良藥,只是一劑阿司匹林。除了讓精神得到放鬆,因為電影,生活中的景致都被賦予了故事,這些景像活了一般,有了情感,有了回憶,有了生命力。
  • 艋舺最後的蛇肉專賣店「熄燈」(看臺灣)
    張良一攝  在臺灣電影《艋舺》裡,有這樣一個鏡頭讓很多觀眾記憶深刻:在故事發生地——臺北龍山寺周圍,許多店鋪都掛著賣蛇肉、蛇湯的招牌,儼然是一個吃蛇的集散區。  不過,電影裡反應的是幾十年前的場景;經過一甲子的時光,華西街的蛇店由興盛到沒落,如今最後一家蛇肉專賣店——「亞洲毒蛇研究所」也於近日關店轉型,吹起了華西街蛇肉專賣店的「熄燈號」。
  • 重慶電影人持續崛起 熱門取景地迅速飆紅
    隨著電影《溫暖的抱抱》《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相繼上映,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也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2020年重慶電影發展有哪些特點?未來重慶又應如何發展電影產業?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越南街頭特色小吃,蠕動著的「爆漿椰子蟲」,美女吃得津津有味
    對於一枚吃貨來說,最大的心願想必就是要吃遍全世界的特色美食了吧?如果你敢於挑戰各種黑暗料理,那麼越南就是你一定不能錯過的美食天堂。蝸牛、螞蟻烤肉、油炸蟑螂、鴨胚、燉牛內臟等各種街頭特色小吃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越南當地人超級喜愛的一種街頭小吃,這道重口味美食許多外地遊客是很難接受的,畢竟在大家的眼裡,只有貝爺在野外求生的時候迫不得已才會去吃,殊不知在越南人人都那麼勇敢,連美麗的小姐姐也對這道小吃迷戀不已,吃得津津有味。這道美食就是生吃椰子蠕蟲!白白胖胖的蠕蟲又粗又大還會動,越南美女直接夾起來拌上調料,放進嘴裡生吃,一口一個,吃得津津有味。
  • 吃貨的天堂,來到這個夜市,估計大家都被迷倒了!
    看過電影《艋鉀》的人也非常清楚,來到夜市,你就等於走進了一個花花綠綠的世界。夜幕降臨,白天裡黯淡的街區逐漸燈火通明,空氣裡都是熱烈的食物香味。大腸包小腸、蚵仔煎、擔仔麵、滷肉飯、珍珠奶車……想想都是要流口水了。去到夜市可以怎麼吃?吃些什麼,我的回答是:一切都好吃!
  • 《艋舺》裡趙又廷阮經天拜把子的龍山寺,居然是求姻緣最靈的寺廟
    龍山寺,位於 臺北 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亦稱「萬華龍山寺」或「艋舺龍山寺」,是 臺北 著名的文化古蹟,與 臺北 101、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 臺北 旅遊之四大勝地;這裡也是 臺北 香火最旺的寺廟,與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 臺北 三大廟。
  • 深扒5部讓好萊塢導演「趨之若鶩」的電影取景地,疫情過後就出發
    一島一度假村的特色,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島嶼度假勝地。除了《楚門的世界》,斐濟也是許多著名影片的取景地。 《荒島餘生》 取景地:斐濟瑪瑪努卡群島 由羅伯特·澤米吉斯2000年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經典動作電影《荒島餘生》也曾在著名的斐濟瑪瑪努卡群島取景。
  • 《艋舺之江湖再現》8月21日上映 最燃黑幫片再度來襲
    網易娛樂8月17日報導 由恆業影業、這樣影業、新片場影業、王佩影視出品的動作冒險電影《艋舺之江湖再現》正式官宣定檔,將於8月21日在愛奇藝平臺獨家上線。該電影由吳震亞執導,楊奇鳴、周曉涵、馬如龍、黃鐙輝、梁正群、太保等聯袂主演,電影《艋舺》實力演員加盟,延續經典電影IP,強大的陣容班底引領暑期黑幫動作片熱潮。
  • 去《狼圖騰》取景地,自駕、騎馬、看星空……
    該地不僅保留了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擁有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同時也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馬都核心區,這裡有數萬匹馬聚集於此,每年都會舉辦馬術大賽和那達慕大會。此外,豐富的地下森林資源、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被譽為「草原中的一顆眼淚」的多倫湖、歐亞大陸最大規模的古火山帶也位於此。
  • 隱藏在臺北的百年古寺,設計精美,因一部電影《艋舺》而世人皆知
    艋舺,因以之命名的電影廣為人知,是臺北最早開發的一片土地。毫不誇張地說,臺北如今的所有繁華都從這裡走來。清康熙年間,福建民眾到這一帶開墾拓荒,用一種叫Mankah的獨木舟運載土產進行交易,墾民以「艋舺」稱之。清乾隆三年,也就是1738年,民眾迎請福建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興建艋舺龍山寺。整個臺灣400多座龍山寺中,艋舺龍山寺最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