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問題導向履職,既是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協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人民政協謀實策、求實效的有效路徑。
住魯全國政協委員、東營市副市長馮藝東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問題導向,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多份聚焦民生熱點難點的提案。他希望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完善高考制度
高考關係千家萬戶國計民生,高考制度也一直在變革發展。
「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特別關注。」馮藝東看到,恢復高考40多年來,從科目設置、考試內容、考試次數、招生體制和方式、技術環節等方面至少進行了30餘次改革,從初期的全國統考到後來的分省自主命題,從文理分科再到目前的3+X選科、等級賦分制、走班制、合格考、等級考等等,幾乎每一年都與上一年有所差異,各地高考改革相對頻繁。
馮藝東表示,頻繁的改革既影響了高考制度的嚴肅性,也侵害了廣大考生的切身利益,讓老師和考生無所適從、難以應對。高考的初衷是選拔人才,目前各地高考制度設計不統一、異地高考政策不能落實、生源比例失調等問題,不能完全體現高考的公平公正。
他呼籲,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依據考生數量同比例分配招生名額。
規範格式合同
「小合同」裡有大民生。馮藝東還從生活中格式合同的使用找到了「漏洞」。
格式合同為預先擬定,被廣泛應用在公用事業、房產、汽車、銀行、基金、保險等行業,簡化了合同訂立過程,提高了交易效率。通常是由處於強勢地位的經營者提供,而接受方一般是普通消費者,對專業知識和法律條款缺乏了解。「往往條款冗長、晦澀難懂,暗含合同陷阱或霸王條款。」馮藝東表示,這極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馮藝東建議,規範格式合同的內容和結構,分行業制定推廣格式合同示範文本,適時修改《合同法》,對格式合同作出具體和嚴格的規定。同時,開展不規範格式合同的專項整治,特別是對經營者擅設收費項目、強加捆綁銷售、加重消費者義務、不合理免除經營者責任的突出問題,加大查處力度,曝光一批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