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的孩子很難管教,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採取正確的方法

2021-01-22 藍俊博說育兒

生活中,我們對孩子的管教一般都是比較嚴厲的,我在照顧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希望他們能表現得乖巧一點,不會有太多的調皮搗蛋。但是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只是一種奢望,因為孩子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後,總是表現得有點頑皮。除了孩子們比較內向外,一般小孩都會有這樣的調皮行為。面臨這一現象,運用正確的方法管教是非常必要的。

實際上,小孩子在出現淘氣的行為時,也就是他們處於一種比較特殊的狀態。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對待,一旦我們太強硬了,孩子可能會受到傷害,或者變得更叛逆,從而影響親子關係。最近了解到的情況我也發現,此時大人一般不能太著急,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對待這些淘氣的孩子。

先做到換位思考。有時候我們不分對與錯地開始責罵自己的孩子,其實當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的時候,會發現他們做這些事也許真的只是出於好奇,或者他們正在以某種特殊的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這一情況下,孩子的行為是不合理的,如果我們對此加以呵斥,就會使孩子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孩子為什麼要學習。

第二,要讓孩子懂得用語言來表達。小孩子常常會悶著不說話,直接用調皮的動作向大人宣洩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表現非常不合理,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管教過程中,多去和孩子交談。教孩子們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聲,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和家裡的孩子們交流,把自己的言行擺正,不要表現得太苛刻,要使自己的形象更貼近,能讓孩子們很好地與我們交流。傾向於表現得特別好的孩子,很少會表現得頑皮。

最終將給出解決方案。孩子們做了一些惡作劇後,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再置之不理。平常一定要制定一些規則,了解其中的原因後,告訴他們出了這樣的事就要接受處罰,然後讓孩子好好地去接受處罰就可以了。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讓它們長記性,這樣就能帶來很好的效果。所以這一方面也是需要我們關注的,隨著不斷地培養,孩子們逐漸也有了更好的成長過程。

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時,我們應該採取正確的態度,如果發現他們有惡作劇的行為,就應該採取適當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同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這些孩子有正確的行為,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一旦採用了不太合理的方式,那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問題的這些方面,這樣到最後也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表現,這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淘氣、調皮、搗蛋鬼,管教男孩在這個年齡之前媽媽尤其重要
    這一點很重要,不僅要了解,作為父母更加強化這一點,更不要把男孩當女孩養。由於Y染色體的特殊,所以在教育男孩的方式應該更加大膽、更加放手,過度的保護會讓男孩變得柔弱,鼓勵男孩去探索、冒險,這才是男孩應該做的事。0-6歲是男孩成長的第一階段。
  • 救助父母:孩子有推人、抓人、打人等攻擊行為,需要這樣管教
    文/笑雪育兒思考有的孩子對人有攻擊行為,無論是跟小朋友還是大人,總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例如掐脖子、咬人、踢人、咬人、揪頭髮、吐別人口水、打人巴掌、擰人、抓人等等,都屬於攻擊行為,那麼這樣的孩子需要怎麼管教呢?方法一:對孩子這種行為給予責備與不贊成。
  • 孩子不聽話應該如何管教 孩子不聽話父母怎麼做
    原標題:孩子不聽話應該如何管教 孩子不聽話父母怎麼做   與小孩相處,可以說是一門學問,相處的方式若是不對,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然而很多小孩子不聽話,父母就會採取又打又罵的方式對小孩進行管教,殊不知這樣做對小孩是非常不利的。那麼孩子不聽話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 如何讓孩子認識公共道德?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缺乏公德的行為
    是父母對孩子的放縱?是孩子自身淘氣的問題?是學校缺乏相關教育?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缺乏公共道德,一再發生這樣的「熊孩子」事件呢?父母又該培養和糾正孩子的行為呢?下面我們通過以下四點來對該事件的起因以及防治措施進行一下仔細分析。1.如何讓孩子認識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涉及哪些行為?
  • 孩子不聽管教,可能是父母的錯誤,試試這兩個方法,孩子乖乖聽話
    童童今年五歲了,一直比較聽話,由於媽媽平時的嚴厲管教,他的言行舉止很是得體。在今年暑假期間,爺爺奶奶向童童媽媽提出把童童帶回老家玩玩,童童媽媽想想了想便也答應了。一來是二老實在想念童童,二來是最近公司比較忙,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沒有多少時間去照顧童童。
  • 家長雲學堂《正面管教課程》第2課引發無數家長共鳴!
    當晚19:30,資深正面管教導師、花生媽媽沙龍創辦人花瑩瑩女士做客直播間,帶來了正面管教系列課程第2課——《問題:透過表象,解碼深層需要》。近兩個小時深入淺出的講解,仍讓觀眾意猶未盡。分享結束後,花瑩瑩女士針對觀眾所關心的問題給出了詳細解答,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
  • 「最調皮爸爸」火遍網絡,兒子在超市淘氣,爸爸用恐龍玩具嚇唬他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太多不聽話的孩子,很多家長表示很難應對,不知道怎麼去解決這個難題。其實孩子淘氣也是正常的,只是需要家長採取一些措施來管教孩子。如果對他們盲目放縱,孩子長大之後就會很難管教,而且教養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最終害了他們。李先生帶著3歲的兒子去逛超市,到了玩具區兒子的目光被完全吸引住,任憑李先生怎麼做,都不能把孩子帶走。
  • 養子不教如養狼,是誰給了孩子打父母的勇氣?管教宜早不宜遲
    而母親被踹過程中,一直沒有反抗,更別提管教孩子了。所謂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善,是父母的「三罪」。剛出生的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作畫的是父母,最後品行如何?其因在家庭,其根在父母。《父母的界限: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愛》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需要尊重和認同,需要單獨的空間來自由呼吸,需要在自己的地盤伸展手腳,需要在親歷中學習,需要在挫折中成長,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我們的百依百順反而成了害孩子的毒藥。
  • 孩子不聽管教狀況百出,是父母不懂方法,這個法子讓他們乖乖聽話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有一種"無力感",就總有一種感覺,感覺自己管不住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管教。故事書作為孩子童年的必備,不僅色彩鮮明豐富燦爛的圖畫可以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而且童話故事的幽默語言風格能讓孩子更加投入專注,便於孩子們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 救助父母:孩子愛亂發脾氣,父母怎麼教育?有用有效的方法來了
    其實除了商場中,有時候在路上、醫院裡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有時候看著年輕父母無奈的神情,我也覺得挺同情他們。為人父母,不是隨便就能合格的,也需要與時俱進的學習來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成就孩子,成就自己。那麼,面對孩子愛亂發脾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有什麼方法能夠處理孩子這種不良行為,最好是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呢?
  • 孩子不聽管教,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孩子到了9、10歲,就會變得難以管教,家長越是教育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越管越是不聽話。很多家長不知道要怎麼管教孩子,往往會直接打罵,而這樣只會激發矛盾,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實際上,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於小升初的臨界點,身心發育處於一個轉變的階段。
  •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合格的父母,硬套「白貓黑貓論」
    有孩子的家庭中,等到孩子上學以後,絕大數父母的眼光會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對孩子的接納程度也會多以孩子的學習成績為標準。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父母常問到孩子的狀況就是,「這次考得怎麼樣呢?但是,很多父母會提到,「你這段學習狀態怎麼樣?有什麼難處嗎?」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成了父母面部表情的調節器。父母鮮為考慮到的是,孩子最需要父母能和他們說說怎樣才能考出好成績。可馨育兒說馨媽強調,若父母通常以自身太忙搪塞並忽略孩子的學習狀況,這種只求結果,不問過程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合格父母的表現。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 孩子調皮搗蛋老不改?父母重視方法和過程,讓孩子變乖又聰明
    孩子如今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是因為家庭環境出現改變,還是孩子成長中必經之路?父母該怎樣理解孩子做出不受管教的行為?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這話的意思是孩子在每個時期的不同表現,都和家長給予他們的信號息息相關,家長在孩子成長中給孩子傳遞了怎樣的信息,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 如何正確管教孩子,這篇文章告訴你
    魯迅曾經說過: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第一是任其跋扈,不管孩子、第二是呵斥孩子,讓孩子退縮,懼怕我們。俗話說:「棍棒下出孝子」,真的是這樣的嗎?陳喬恩大家可能都認識,這樣一位光鮮亮麗的明星,我們可能會認為她一定是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裡成長的,備受父母寵愛,其實並不是的,在一次節目中對我們講述了她的童年經歷。
  • 誰家孩子不淘氣 淘氣英語怎麼說
    這段時間對家長來說是個考驗,北京開學遙遙,孩子在家做妖。
  • "虎媽""鷹爸"式的嚴苛管教 真能幫助孩子成長嗎?
    事實上,像楊爍這樣以家長權威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的父母並不少見——央視節目主持人董卿至今對父親苛刻的教育方式不能釋懷;為了培養郎朗成才,父親郎國任曾拒絕讓母親探望孩子,還曾在孩子不想練琴時罵道:「那你就跳樓!」「虎媽」「鷹爸」式的嚴苛管教,究竟會讓孩子內心更加強大,還是會摧殘孩子幼小的心靈?
  • 孩子不聽話能怎麼辦,蠢父母只會講道理,聰明父母有這3招法寶
    就像孫儷說的那樣,當孩子被負面情緒所包圍時,他們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道理,而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2.不接地氣的道理會讓孩子聽不明白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道理可以說是信手拈來,顯然,這些大道理正確得無可挑剔,而且家長們甚至還會被自己講出來的道理所感動。但是不得不說這樣不接地氣的道理根本無法對孩子有所觸動,因為孩子根本就聽不明白。
  • 為什麼孩子不聽管教,家長是「導火索」,兩招輕鬆應對
    但有些「自由意志強烈」的孩子,對父母的指令保持偏激的態度,拒絕執行的同時,還會和父母爭論幾句,發表自己「蓄謀已久」的「偉大演講」。如果孩子不聽管教,且態度惡劣,作為家長,你又會如何應對呢?我也時常會感到疑惑,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聽從我們的管教呢?是孩子天性如此,和我們上輩子是「仇人」;還是他們處於特殊的叛逆期,需要「順流而下」;亦或是孩子故意反抗父母,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
  • 知乎高分提問:當孩子大聲指出公交車上有人行竊時,作為父母應該...
    我們都喜歡有正義感的人和孩子。但面對孩子不畏強權、維護公理,挺身而出的正義感,對於爸媽來說,總是陷入兩難,很是矛盾。我們很容易讚賞別人家孩子正義感的表現,但面對自己孩子出現正義感,卻也捏了一把又一把的冷汗。鼓勵,是應該,但又憂心孩子是否因此過度介入別人的事情,為自己帶來不需要的危險與麻煩。
  • 教育孩子要放養還是嚴管?了解「倒U型假說」,把握最佳管教的度
    父母大多是對教育有著極大的耐心和探索心,我們會刻意去留意一些相關的教育新聞,來為我們的教育理念找到一個科學的依據和背景。 比如說,一些人為應該放養孩子的父母可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外國的小孩都是被放養的,西方的精英教育就是放養教育;某某名校學生說從小父母就不管自己,給了自己很大的自由去做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