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照顧癱瘓母親32年毫無怨言,任勞任怨

2021-01-08 百姓身邊資訊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對於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我母親臨終前臥床癱瘓五年,對於照顧我母親的生活起居。

坦白的說我內心有沉重的負擔感、疲憊感和厭倦感,內心中常默念,這就是自己的親媽,換個別人,一個月給我十萬塊我都不伺候。

今天看了來自古城保定的一則視頻,描述的是保定一位臥床癱瘓32年母親的兒女們,32年來悉心照顧母親。

視頻老人穿著乾乾淨淨,腿部肌肉居然沒有萎縮,這說明兒女的對癱瘓母親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是科學的和全面的,並不是僅僅給老人一口飯吃,僅僅給擦屎接尿。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兒女們為讓了母親不在家裡感覺憋悶與封閉,利用槓桿原理,發明了「抬母神器」,將老人抬到輪椅上推老人到戶外放風。

接觸社會,接觸自然,這對老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極大的裨益,確實做到了《禮記》所提倡的「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的標準。

我兒子在牛津大學學習時發現英國的老人即使八九十歲,也是獨居,沒有子女陪伴照顧。就此我兒子對我說。

他以前總認為孝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特有的文化價值是誇張,到了英國才發現,孝確實是中國人獨有的價值觀。

幾千年來,我們這個民族流傳著花木蘭代父從軍、郯子鹿乳奉親、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扇枕溫席的孝敬父母的佳話傳說。

孝文化已經深深根植於每個中國人人的價值觀DNA中,自製「抬母神器」的兒女是新時期孝文化的優秀踐行者。

雖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時代進步,養老機構普遍存在,但是孝文化依舊具有生命力和時代意義。

因為任何養老機構無法給老人提供完整意義上家的感覺,無法提供無縫隙的親情陪伴,親情是金錢買不來的。

與保定32年照顧臥床癱瘓母親的兒女相比,我自愧弗如。向他們致敬!

照顧癱瘓病人最是需要方法的,他們的方法很奇特,值得大家借鑑。他們自己製作了一個神器,可以將癱瘓老人隨意挪動位置,這樣老人就不用天天躺在床上了。

真心為他們孝心和聰明勁感動。

以後我也要想辦法照顧好婆婆,讓她在有生之年儘量少受罪。

看了河北一母親癱瘓32年自製神器的視頻,感想也很多。

但我看的不只是自製的神器,還觀察病人居住的房間的整潔程度、病人的穿衣衛生情況、病人床上用品的衛生情況、病人的表情以及畫面中家屬的表情等等。

可以看出,這位癱瘓32年的母親被照顧得非常好,就像一位網友說的,「用心了,這個必須贊,看老奶奶襪子那麼乾淨,孩子們必定孝順」

中國在幾千年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中國文化,孝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前幾天,我給一位朋友說:「你對父母那麼好,你的孩子會看到眼裡,雖然孩子小現在不說,但你孝敬父母的每一件事,孩子都會留在記憶中,以後長大了會不斷想起和思考,等你老了的時候,孩子也會像你一樣孝敬你」。

這就是行孝最簡單的傳承道理。

行孝我們不需要專門教給子女,只需要做給子女看,這樣效果更好!最後願天下的所有老人幸福快樂!

相關焦點

  • 悉心照顧癱瘓養母 好兒子被「點讚」
    1985年春節,養父母替周漢龍舉辦了婚禮,第二年,養父周伯禹突發疾病去世。「老伴去世後,我身體越來越差,漢龍夫妻兩人一邊種植蔬菜大棚,一邊照顧我,一家人和和氣氣的。」92歲的黃亞蘭,說起兒子兒媳的好停不下來。然而平靜美好的生活卻在2005年發生了變化。這一年,黃亞蘭出門時不慎摔斷股骨,導致半身不遂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 70歲老奶奶打零工救援貓狗,4年來已花光老本,她卻毫無怨言!
    70歲老奶奶打零工救援貓狗,4年來已花光老本,她卻毫無怨言!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儘管生活如此艱辛,善良的老奶奶看到可憐的流浪動物後,還是忍不住將它們帶回家照顧。因為老奶奶救援的貓狗們比較多,龐大的糧食、醫療費用開銷幾乎花光了她的老本,但是她仍然毫無怨言,「既然我當初選擇了收養它們,就要養到老,這是責任!」網友知道這件事以後,很是心疼這位善心的老奶奶,於是將她的故事分享到了網上。
  • 9歲男童獨自照顧癱瘓母親 每天給母親倒尿盆
    「9歲的伢不僅要照顧好自己,還要照顧好癱瘓的媽媽,真讓人心疼!」  馬灝辰是方興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兩年前他的母親周麗因為嚴重內風溼導致手腳變形下肢癱瘓。由於爸爸要外出打工養家,馬灝辰就當起了媽媽的小保姆,每天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每天早晨5點40分鬧鈴響起,灝辰就趕緊爬起床,自己穿好衣服刷牙洗臉,等洗漱好之後,再給母親倒尿盆,打來洗臉水,送到床前幫媽媽洗臉刷牙。
  • 14歲女孩邊讀書邊種地,還要照顧癱瘓父親
    貴州省畢節的劉雨蝶出生才兩個多月,父親就外出打工,不幸被吊車吊鐵板砸傷,導致頸椎嚴重損傷,常年癱瘓在床。在2009年6月,母親離開家,之後爺爺也離開了人世,幼小的蝶兒開始擔負起照顧癱瘓的父親的責任。除學習外,她還種地、做家務和照顧父親。
  • 孝子買農藥助母安樂死獲緩刑 照顧癱瘓母親20年
    男子照顧病母20年  法院審理查明,2011年5月16日9時許,鄧明建73歲的母親李術蘭在租住的出租屋內,請求鄧明建為她購買農藥服食,結束自己的生命。鄧明建順從李術蘭的請求,購買了兩瓶農藥,將農藥勾兌後擰開瓶蓋遞給李術蘭飲用,李術蘭喝下農藥後即中毒身亡。公安機關經初步屍檢後認為死者死於有機磷中毒,鄧明建如實交代了犯罪事實。
  • 「男子活埋癱瘓母親」: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是自私自利的人性之惡?
    青年節剛過,母親節臨近,卻發生了一起讓人震驚的事件:陝西一年過五旬的男子馬某,母親患病癱瘓在床,他竟背著家人偷偷將母親用手推車拉至一偏僻的廢棄墓坑處,將母親掩埋!所幸及時被家人發覺並報警。隨後,當地警民立即趕到事發地,全力挖掘將老人救出,所幸老人尚有生命體徵,隨即被送醫治療。目前,馬某已被刑拘。母親被自己的親生兒子遺棄掩埋,卻被兒媳婦報警救回。
  • 何景娣悉心照顧臥床四年的婆婆 久病床前有孝媳
    何景娣,1972年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1995年與東山街道塘尾陳村的張土欽結婚,夫婦恩愛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她吃苦孝道,盡心盡力做好一名妻子、媳婦和母親的責任,用20多個春秋詮釋「孝」和「愛」的傳統美德,是遠近聞名的好妻子、好媳婦、好母親。
  • 32年如一日!華鎣一夫妻細心照顧患病大哥
    做飯、洗衣,幫丈夫的哥哥翻身、擦身、接大小便……每天重複如此簡單枯燥的生活,一過就是32年。別人都說這麼細心照顧自家老人都很難堅持,但她卻每天都笑著面對,她就是華鎣市華龍街道東方村的王德瓊。
  • 79歲癱瘓母親被兒子活埋,黑暗裡的3天,這位母親經歷了什麼?
    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很多出門在外的兒女們,都會思念家裡的母親,也有的是「子欲孝而親不待」。然而陝西靖邊的一個男子,卻親手將自己79歲癱瘓的老母親,埋進了廢棄的墓坑裡。鹿媽看了各家的報導,描述下來大概是這樣:1,2日晚上8點,兒子從家中,把癱瘓在床的老母親,用人力車拉走,第二天凌晨一人回了家,說是把母親送親戚家了,而實際竟是找了個廢棄的墓坑,把母親倒進去,埋了。2,兒媳尋找婆婆,找不到,5日去報了警求助。3,民警挖掘墓坑,中途隱約聽到有呼救聲,經過努力,最後成功找到還有一絲微弱氣息的老人。
  • 外婆去世後,癱瘓舅舅無人照顧,母親好心照料卻換來這個下場
    鳳城是山西的一個小城市,母親年輕時在鋼廠上班,我年幼時,山西的煤礦還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企業效益好得令人咋舌,不太了解山西的人,那個時候,都以為山西是個遍地黃金的地方。漸漸地,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煤礦資源的枯竭,山西許多單位的效益一落千丈,鳳城的鋼廠就是在那個時候關閉的。母親下了崗,只是初中畢業的她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相夫教子。
  • 【好家風 好家規】11年照顧癱瘓丈夫 看遂寧女子如何詮釋「不離不...
    11年照顧癱瘓丈夫 看她如何詮釋「不離不棄」  四川新聞網遂寧3月27日訊(記者 趙權軍)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蓬溪44歲女子任麗萍,堅持11年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夫妻相攜渡難關」的愛情真諦。前兩天,任麗萍與丈夫的感人故事感動了不少市民,因此榮獲了蓬溪縣「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幸福家庭突遭變故 丈夫癱瘓11年  任麗萍,今年44歲,家住蓬溪縣赤城鎮下河街社區。
  • 未婚妻去世 好女婿打地鋪照顧癱瘓嶽母
    23日的青島陰雨連綿,癱瘓在床的董惠芬從腰部到腳趾都感受到難忍的酸痛。守在床邊的「兒子」郝忠闊見狀趕緊給「媽媽」推拿緩解疼痛。七年前,即將結婚的女友因病突然去世,郝忠闊從準女婿變成了好兒子,毅然承擔起照顧女友父母的責任,為失去女兒的二老續寫了生命中的牽掛。即便媽媽董惠芬因病癱瘓、治療花費不菲,郝忠闊依然不離不棄。在他的精心照顧下,媽媽的身體正在奇蹟般地好轉。
  • 「癮君子」被強制戒毒 八旬癱瘓老母無人照顧咋辦?女民警為一句...
    有著多年社區禁毒經驗的紅旗分局社區女民警高華看穿「癮君子」的心理後,主動承擔下了替她照顧家人的重擔,並以實際行動真誠開展幫扶,民警心換心,以情換情,最終 「癮君子」受到感化並向民警立誓要主動戒掉毒癮、重新做人。
  • 河東區翠蔭裡居民李崇新32年如一日悉心照顧殘疾小姑子:善良好嫂子...
    32年前,自從結婚後,李崇新便主動承擔起照顧自幼殘疾的小姑子王媛娜生活起居的重任。6年前,王媛娜因患脊椎炎癱瘓在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在李崇新精心照顧下,王媛娜如今已經可以獨自行走。李崇新照顧患病小姑子的事在社區廣為流傳,10月份,李崇新入選「天津好人」榜。天津北方網訊:在河東區翠蔭裡社區,有一位「好嫂子」李崇新。
  • 八旬老嫂子床上癱瘓六年 小叔子當母親精心侍候
    佛教在線2月16日訊 據安徽日報報導: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濉溪縣百善鎮前營村五保老人黃西英癱瘓六年來,她的小叔子趙元植為她看病抓藥,擦屎倒尿,當作親生母親一樣侍候,卻從無怨言。今年83歲的黃西英一生無兒無女,1985年老伴撒手人寰。1990年黃西英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喪失了勞動能力。從此小叔子趙元植就主動挑起為嫂子治病、料理日常生活的重擔。
  • 「女兒,我病了,你來照顧」女兒的回答,讓老人慚愧不已
    「女兒,我病了,你來照顧!」女兒的回答,讓老人慚愧不已。為什麼老人會慚愧,這一家人之間又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故事?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大家就明白了。01有一位老太太,一生與丈夫育有三個孩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從前年代的人,總會或多或少有些老觀念,這位姓荀的老太太也不例外。
  • 馮小剛:母親給女兒下跪一幕,我失聲痛哭(組圖)
    「作為一個母親,如果真是有愧於對方的話,會用一個自己認為最真誠的方式去道歉,我覺得只有這種方式道歉才能釋懷。」在《唐山大地震》中,母親李元妮在危急時刻選擇了救兒子,放棄了女兒。32年後,當她面對劫後餘生的女兒時,一邊道歉一邊向女兒下跪……  這個場景,讓觀眾們為之心痛。
  • 沒有父親的母親節:母親24歲時,父親全身癱瘓,母親精心照料27年
    後來我還問過母親,父親給我們安頓過什麼他的身後事,母親喃喃地說:「她和我什麼也沒說,我想他是怕咱們擔心和害怕啊!」他的所有的憂慮和愁苦隨著他生命的終止而帶到另一個世界!據我所知,在我們村周圍的幾個和父親一樣罹患此難的病人,癱瘓後沒有能熬過十年的。而父親下肢癱瘓後卻又活了27年,醫生說那是個奇蹟,而這個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母親!
  • 照顧癱瘓婆婆5年,沒想到她臨走前居然這樣對我,瞬間淚崩了!
    無怨無悔,默默照顧癱瘓婆婆5年,沒想到她去世時的時候居然這樣對我,瞬間淚奔了!婆婆離世前很平靜,一家老小几十個人,她誰都不看,只心心念念的叫著我的名字。眾人見此情形,都默默地低下了頭。老公家兄妹幾個商量著送她去養老院或找個護工,他們來徵求我意見,我回答,我做不出來,婆婆既然願意跟著我,那就由我來照顧吧。我知道這樣很辛苦,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和老人,還得醫院來回跑,我從來沒有抱怨過,我不後悔。人生短暫,做人處事,只求無愧於心便好。
  • 7旬老人照顧癱瘓兒子10多年,體重150多斤,每天藉助升降機上下床
    導語:「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首耳熟能詳的旋律,如今已經陪伴我二十多年,每當想起母親的愛,眼裡的淚花就不停地翻滾,也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母愛,永遠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