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否?涼否?三款社交APP同天發布!那些回憶殺的社交產品今夕如何?

2020-11-29 中國經濟網

2019年1月15日,這一天無比熱鬧,雲歌人工智慧公司、擁有「抖音」、「今日頭條」等爆款產品的字節跳動、還有羅永浩投資的快如科技不約而同發布全新社交產品,可謂是網際網路提前過「春晚」的節奏啊!

然而,情況似乎有點不妙,王欣的馬桶MT不僅被微信屏蔽了分享連結,隨後更是被蘋果應用商店下架,而昨天下午舉行的字節跳動的「多閃」發布會上,當現場觀眾習慣性的打開微信,掃碼下載試用時連結也遭微信屏蔽。

這是還沒開始捂熱就要涼涼的節奏嗎? 

真的是有點尷尬......

聽過一種說法,有些人喜歡在社交產品上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上傳自己拍過的照片或者視頻、分享自己喜歡的歌曲和影視作品、記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原因是可以在日後現實讓你感到微涼的時候,用回憶來取暖。

這或許就是社交產品的獨特魅力吧,屏幕前的各位80後90後們,你是否曾經在天涯貓撲上八卦過?夜深人靜時在博客書寫自己的心情日記?忙裡偷閒時不忘在開心網上偷偷菜?有好的資訊第一時間發條微博和粉絲們分享?還有和高中大學同學們在人人網上曬過的每一張合照? 那些美好的回憶是否依然歷歷在目?

今天,東方網小編就帶你來波回憶殺!盤點一下那些年曾經陪伴過我們的社交產品有哪些?當你看到那個曾經再熟悉不過的標誌時,你還能想起屬於你自己的帳號和密碼嗎?

回憶殺第一波:天涯、貓撲、西祠胡同、貼吧為代表的BBS論壇

天涯社區:

天涯社區創辦於1999年3月1日,自創立以來,以其開放、包容、充滿人文關懷的特色受到了全球華人網民的推崇,天涯社區是提供個人空間、相冊、音樂盒子、分類信息、站內消息、虛擬商店、來吧、問答、企業品牌家園等一系列功能服務,並以人文情感為核心的綜合性虛擬社區和大型網絡社交平臺。

曾經最吸引東方網小編逛天涯的理由,莫過於上面那些深度龐雜有趣的內容,譬如說,至今仍是當紅炸子雞的「鬼吹燈」系列IP,想當年就是天下霸唱在天涯社區上面首發的!然而,隨著優質內容的逐漸缺乏,天涯的忠實用戶也被逐漸分流到了其他內容平臺,天涯社區未來將何去何從?這是個問題。

貓撲:

貓撲網於1997年10月建立,其雛形是貓撲大雜燴,是中國知名的中文網絡社區之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成為集貓撲大雜燴、貓撲貼貼論壇、貓撲小說、貓撲樂加、貓撲遊戲、貓撲地方站等產品為一體的綜合性富媒體娛樂互動平臺。貓撲網站上還發明了許多網絡詞彙,是網絡詞彙的發源地之一。

東方網小編認為,貓撲可謂是最早的「網紅孵化器」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奶茶妹妹」、「天仙妹妹」最早都是在貓撲上走紅的,甚至還有很多草根,依靠貓撲平臺完成了生命中的華麗蛻變,例如「叫獸易小星」。

西祠胡同:

西祠胡同創建於1998年,是華語地區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網站,西祠並非傳統意義的社區網站,自創立初期,西祠即首創「自由開版、自主管理」的開放式運營模式,用戶可以自行創建討論版、自行管理、自行發展,自由發表信息、溝通交流。西祠曾擁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大量忠實網友,用戶群橫跨學生、都市白領等不同的群體。

在那個沒有社交產品概念的時代,西祠胡同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眾多網友突破網際網路社交的大門,無論你是喜歡情感爆料、購物經驗貼、還是追小說,在西祠的各大板塊上面都能找到共鳴,秉持「上網越久越真實」的理念,「珍惜這段緣,網絡一線牽」,透過西祠平臺網友還策划起各種線下活動,從線上到線下,在西祠平臺上,率先看到了網際網路社交的無限可能!然而,最後只能送西祠一首「涼涼」。

貼吧:

貼吧2003年正式上線,其創意來自於百度執行長李彥宏:結合搜尋引擎建立一個在線的交流平臺,讓那些對同一個話題感興趣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開交流和互相幫助。貼吧是一種基於關鍵詞的主題交流社區,它與搜索緊密結合,準確把握用戶需求,為興趣而生。

不論是大眾話題還是小眾話題,貼吧能精準地聚集大批同好網友,展示自我風採,結交知音,搭建別具特色的「興趣主題「互動平臺。它為人們提供一個表達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網絡空間,並以此匯集志同道合的網友。

「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還記得當年那個經典的梗嗎?李毅吧、魔獸世界吧這些曾經人氣爆棚的貼吧你還有印象嗎?東方網小編覺得,貼吧最大的魅力,就是無論你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都能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無論是喜歡的偶像、還是發燒的網路遊戲,在貼吧的世界,大家永遠都是相見恨晚的感覺!

可惜,東方網小編這幾年很少再上貼吧了,偶爾去自己感興趣的吧裡溜達溜達,看到最多的也是各種廣告營銷帖子,那個我們記憶中熟悉的貼吧,還能回來嗎?

回憶殺第二波:QQ、MSN為代表的即時通訊

QQ:

今年是QQ的20周歲生日,作為國內最成功的社交產品之一,它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19年多的光陰,「太陽的眼淚」、「月亮睡著了」、「冷天藍」如今再看這些有點殺馬特的網名,你是否會哈哈一笑,一邊笑一邊回想起來當年給自己起過的QQ網名,也許曾經最早使用QQ的青澀少年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年大叔,純真的少女也或許成為辣媽,但是那個一去不復返的,是所有QQ用戶曾經最美好的青春回憶。

如今,東方網小編聽很多朋友說,大家使用QQ更多的會是工作上的交流,畢竟,QQ相比起微信,傳輸存儲文件的效率會好很多,那個我們曾經半夜三更,偷偷在被窩裡和自己的好友談心的社交產品難道已經成為一個文件傳輸的工具了麼?

MSN:

MSN是微軟推出的社交產品,如果說MSN的弱點,最讓用戶哭笑不得的是MSN的對話窗口必須要在Windows任務欄裡面,影響聊天的私密性,微軟於2013年3月15日決定關閉MSN服務,而當時這個停止服務的決定對中國用戶網開一面,MSN在中國多支撐了一年半的時間。

很多網友為了紀念MSN,甚至專門下載安裝了已經長期被遺忘的MSN,然而登錄之後面對一片灰色的MSN小人圖標的時候才明白,我們都已經遠離MSN很久了,那個灰色的小人圖標,永遠不會再被點亮了。

事實上,很多國外的社交產品也曾通過各種方式向中國拋出過橄欖枝,但是很多社交產品都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未能受到國內網友的青睞,如何解決同一款社交產品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差異化、本土化問題,或許是所有「洋」社交產品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回憶殺第三波:人人網、博客、開心網、QQ空間為代表的網站時期

人人網:

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對人人網不陌生,那個年代裡,曬人人網的訪問人數,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事情,各種人默默的訪問著自己喜歡的人,看著他們不斷更新的照片,與動態,很長時間裡,人人網,是一代人的寄託,與回憶。

人人網的前身校內網創辦於2005年,為何會叫做校內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網剛建立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IP位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用戶註冊,這樣就保證了註冊用戶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用戶註冊之後可以粘貼自己的照片,撰寫日誌,籤寫留言等。鼓勵大學生用戶實名註冊,上傳真實照片,讓大學生在網絡上體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但在發展後期,這種模式已經不適應人人網的發展和網絡環境,人人網也做出了轉型。然而,比較戲劇化的是,在 2011 年人人網剛上市不久,騰訊幾乎同時間推出了微信。但如今,微信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社交產品,而人人網則易主,被賣給了多牛傳媒。

最令東方網小編懷念的,莫過於在那個沒有微信、沒有微博的時代,能從人人網上面找到多年不聯繫的初中同學甚至小學同學,同學情誼永遠是最寶貴最燦爛的,在人人網被出售後,很多網友都曾評論到:「再見人人網!再見我的青春!」那麼,它的故事會繼續寫下去?還是已經完結,時間會給出我們一個答案。

博客:

2000年,博客被引入國內,因為可以讓網友相對自由的發表個性化的文章,並且可以與他人共享,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睞。然而,2008年,主打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的微博出現,博客的地位也是江河日下,相信你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或者瀏覽過博客了吧?

從明星到草根,每一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個人博客,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發表一些個人的見解,博客曾經為我們打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還記得當年的博客女神徐靜蕾嗎?多少人曾經迫不及待等待徐靜蕾博客的更新。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博客的衰退是否意味著現在我們的閱讀進入了快餐式文化時期?博客還能否在自媒體快速膨脹的當下東山再起?

開心網:

開心網創辦於2008年,是國內第一家以辦公室白領用戶群體為主的社交產品。開心網為廣大用戶提供包括日記、相冊、動態記錄、轉帖、社交遊戲在內的豐富易用的社交工具,使其與家人、朋友、同學、同事在輕鬆互動中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繫。

有人說開心網死於新浪微博的興起,但是很顯然,Twitter的誕生並沒有因此取代Facebook,正如今天同時發布的三款新品一樣,是否能夠撼動微信老大的位置?依然會是一個問號。

為了應對移動化趨勢,開心網也曾嘗試轉型創新,還曾推出移動社交應用「飛豆」,可是依然沒有阻止自己衰敗的腳步,靠「偷菜」起家、曾經紅極一時的開心網在2016年將自己賣給了賽為智能。

「到點啦!該偷菜了!」還記得你曾經在開心網上偷菜的日子嗎?那段時光還能回得去嗎?

QQ空間:

QQ空間是騰訊在2005年開發出來的一個具有個性空間,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的社交產品,在QQ空間上可以書寫日誌、寫說說、上傳用戶個人的圖片、聽音樂、寫心情等,通過多種方式展現自己。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喜愛設定空間的背景、小掛件等,從而使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特色。

你還記得自己曾經發的那些「說說」嗎?又是哪首老歌曾經裝扮過你的QQ空間,而你每天偷偷看了又看的訪客記錄,最期待的那個TA是否還在你身邊?為了把自己的空間裝扮的更漂亮一點,你又是否曾攢錢充值過各種顏色的「鑽」?

如今,大多數人更喜歡發朋友圈,有些人還會註冊微信公眾號發發文章,但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QQ空間,或許再也回不來了。

回憶殺第四波: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為代表的微博

新浪微博:

2009年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2014年,在中國微博領域一枝獨秀的新浪微博宣布改名為「微博」,並推出了新的LOGO標識。

雖然現在你每天上下班的地鐵上,都會習慣性的刷刷微博,看看今天有哪些熱搜,又有哪些明星的八卦可以吃瓜,但是,你有多久沒有發微博了?

記得微博還是140字限制的那個時候,大家似乎很享受在微博上公開發表自己的見解的那種快樂,如今,微博更像是一個信息諮詢平臺,社交屬性也基本不復存在,還記得你印象最深刻的那條私信是發給誰的嗎?TA又是否回覆你了呢?

騰訊微博:

騰訊微博是由騰訊公司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社交產品。用戶可以通過網頁、手機、QQ客戶端、QQ空間以及電子郵箱等途徑使用。

曾經在騰訊內部被寄予厚望,被定位為「重要的社交媒體平臺」,然而在2014年騰訊微博啟動了大調整,其產品運營團隊將被整合入騰訊新聞團隊,其餘部分員工則被分流至騰訊微視團隊,只留下部分人員維持日常的基本運營。騰訊微博這款「為防守而生」的產品,終於在內外部交錯的激烈競爭中,繳槍投降。

按理說,騰訊系的出的社交產品天生自帶用戶流量,不僅可以生存下來,甚至還可以加入頭部陣型,但是為何騰訊微博和除新浪微博以外的所有微博產品幾乎全軍覆沒了呢?關於原因,眾說紛紜,東方網小編不禁在感嘆,微博的黃金年代是否已經逝去?

回憶殺第五波:飛信、來往為代表的移動即時通訊

飛信:

中國移動於2007年推出的即時通訊工具飛信,卻在一度輝煌之後,漸漸走向了沉寂。為何依託中國移動強大資源的飛信,會被後來者微信趕超?還記得那些年你曾經發過的簡訊嗎?

在沒有微信的時代,簡訊曾經是彼此交流的重要渠道,飛信這款社交產品正是抓住了用戶的痛點,通過手機與PC互通,簡訊與消息互轉的功能,贏得了眾多用戶的青睞。

然而,後來隨著中國逐步進入3G、4G時代,不收費、注重用戶體驗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越來越多。飛信的劣勢也越來越明顯,直到被大家逐漸遺忘。

來往:

作為一款社交產品,來往是2013年阿里發布的社交產品。其核心功能是實現熟人之間的社交。除了語音、文字等基本的通訊功能之外,「來往」支持「閱後即焚」。

它把人們的社交、生活和消費等不同的應用場景連結起來。這個平臺將會依託於整個阿里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過億的手機淘寶和旺信用戶之間的互動需求,聽起來,是不火不行的節奏啊!然而,阿里的社交之路可謂是坎坷,來往曾經被賦予眾望,想與微信來場正面對抗,試圖再造一個「微信「,但是從結果來看總是事與願違,來往沒有火起來,原班人馬打造的釘釘卻意外火了,但可惜,釘釘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社交產品。來往到釘釘再到支付寶生活圈,阿里依然還在社交產品之路上堅持不懈。

編後語:

社交產品從來不是冷冰冰的一串串代碼,那一個個鮮活的頭像都是現實社會中溫暖的存在,或許以上提到的社交產品有些你仍在使用,有些已經被你卸載,有些甚至你聽都沒有聽過,但是曾經和家人、朋友一起相伴的時光、陪伴你走過人生的酸甜苦澀的回憶,都會永遠閃耀下去,他們不需要住在你的手機裡,因為他們已經停駐在你的心裡。

東方網

相關焦點

  • 多方神點評:三款社交新品將何去何從 火否?涼否?
    1月16日消息,三款社交產品張一鳴的「多閃」、王欣的「馬桶MT」以及羅永浩的「聊天寶」均在同一天發布,被網友解讀為「三門派圍攻微信」。三家新品同一天發布,力爭做全新模式的社交軟體,對此,有不少圈內知名人士對三款社交新品進行了「神點評」。
  • 小肚皮App產品分析:00後的社交養成平臺
    本文是小肚皮APP的產品分析報告,作者從產品戰略、用戶群體何功能結構三個方面對小肚皮APP進行了分析拆解,並給出了自己的優化建議,與大家分享。1.1 產品定位小肚皮app是一款針對00後客群的社交養成平臺。將虛擬遊戲與現實結合,加之視頻、漫畫,深入00後生活,助其交友、娛樂。
  • 吱呀App:聲音社交的產品分析
    1月23日,一款名為吱呀App名列Store免費社交榜下載第四,在這幾日排名一直在4-6名區間。這是一款名不見經傳的應用,同時也是一款很特別的應用——聲音社交,這是社交的新方向嗎?2019年1月,多款社交產品上線,背靠大樹的聊天寶、馬桶、多閃被稱為三英戰微信。
  • 各類社交產品在重壓之下,如何破局?
    毫無疑問,2018年是一個社交大年。更多的社交產品集中在陌生人社交,或者說開放式社交。那各類社交產品在重壓之下,如何破局?一款熱門社交產品7天收到8個TS(投資意向書),一線美元基金合伙人親自上門堵人,只為確保不被排除在外。首輪融資,估值過億元的app比比皆是。據說:張小龍團隊一位核心成員離開微信,打算做一款類似instagram的社交產品,名字還沒想好,就拿到一筆投資,而且數目不小。羅永浩更是高調對外宣告:子彈簡訊在短短6天,51家VC、7家科技巨頭戰略投資部跟進關注。
  • 4天,兩個社交App,火了,又滅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謝文倩,36氪經授權發布。網際網路社交圈很少這麼熱鬧:4天,兩個App橫空出世,火了。一個是「ZAO」推出的AI換臉,另一個是微博上線的圖片社交平臺綠洲,被稱為中國版ins。兩款社交App都有大公司撐腰,也都在短短時間內俘獲了大量用戶。
  • 做圖片社交APP的五大失敗教訓
    Momunt是一個圖片社交應用,能讓用戶發送一張基於自己地理位置的圖片,發現更多附近的照片。如何要增長用戶量?按理說網際網路行業的產品才是應該最能體現「中國智造」的,而可悲的是,我們只能看到「中國製造」的剪影。如此的發展下去怕也只是窮途末路。教訓三:盲目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我們都知道便宜沒好貨這個道理,對於app行業的發展也是如此。一個app的開發和推廣不僅僅是幾個簡單的轉碼過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腦力活動,是創業者智慧的結晶。
  • 「一周cp」社交產品分析報告
    不符合小青年社交的定位2、單個匹配周期達24h,比較長,用戶停留時間短;匹配算法毫無體現,特別是用戶少的區域3、用戶質量參差不齊,看完全部資料都找不到一張真人,預期大打折扣4、7天情侶模式新穎,能在一定程度吸引用戶三,用戶需求分析需求:絕大多數:找對象少量:(1)發現共同興趣愛好的人;(2)無聊、好奇
  • 假面科技狼人殺對常規陌生人社交產品的顛覆
    一切社交產品的本質都是社交關係鏈的建立與強化,而不同的時代、面對不同世代,社交產品採用的社交關係鏈建立與強化的方式又有其特性。而縱觀各大智庫或網際網路用戶機構的數據結果來看,在網際網路社交市場中,Z世代,即95後和00後,無疑是當下社交產品市場的核心用戶群。
  • 躁動了一整年的社交產品——來聊聊對社交的理解
    社交領域的產品包括即時通訊、陌生交友、內容社區這三個維度,聯繫緊密但又有所區別,本文將從這三個維度來聊聊如何理解社交。18年是個社交大年,各類標榜為社交產品或者轉型社交的產品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甚至於4年未經過大版本迭代的微信也從6號大版本升級到7號大版本,迎來設計理念、核心功能上的大變,給今年躁動的社交產品帶來一個王炸級的更新。
  • [案例18]社交APP「soul」,如何快速引流並成交?
    濤濤同頻社群更精彩,歡迎加入 關注「濤濤愛分享」設為星標 關注同名微信視頻號更多案例 每日乾貨 按時送達 周日休息
  • 我對社交產品的理解分享(1)
    我覺得呢,做產品要做到極致就是做研究,做社交產品要做到極致呢,就要做社交需求、用戶心理的研究。接下來就是我對社交產品的理解分享,是連載,會先從底層需求分享,然後到對各個社交產品的設計剖析。希望大家一起來探討社交產品。
  • Soul APP產品分析:陌生人社交的新生代攪局者
    現以產品經理的職業角度,梳理所知信息分析這款軟體。本文長約1萬餘字,主要對Soul的產品機會、生命周期、產品設計解析、產品挑戰四部分內容進行思考與論述。敘述內容偏向定位和邏輯維度,試圖勾勒出Soul取得市場突破背後的需求現象和產品設計理念,希望能迭代你對Soul的認知。產品機會1.
  • 抖音社交產品多閃登頂蘋果商店免費APP排行榜首位
    今日,蘋果商店免費APP排名顯示抖音社交產品多閃排名第一。這距離多閃全線上架不到3天。據悉,多閃是抖音推出面向年輕人、主打親密關係的視頻社交軟體app。1月21日晚,多閃測試版正式在App Store上架,22日陸續在各大安卓應用市場上架。
  • 騰訊低調內測社交App「朋友」 校園社交賽道再起風
    「朋友」可以算作「死而復生」產品,它的「前世」網頁版「朋友網」於2008年8月上線,是一款繼承了QQ社交關係鏈的熟人社交產品,用來對標人人網。但隨著社交產品的更迭,用戶粘性的下降,2017年8月,騰訊正式關閉了社交網站「朋友網」。
  • 每5個00後就有1人使用它,這款產品如何做好新生代社交?
    去年底,一款名叫「ZEPETO」的 App 走紅,畫風已經升級成 3D,玩法類似 QQ 秀,除了「捏臉」,用戶還可以搭配服裝,瀏覽他人主頁,結識陌生朋友。這類 App 通常具有相似的發展路徑,以新奇的工具類產品起步,迅速聚集一大批原生流量,只是玩法相對單一,如果不能持久保持用戶的新鮮感,終將死於低留存,成為其他平臺完善產品社交功能的靈感來源。
  • 社交軟體除了「約「還能如何」玩「?
    在最為基礎的需求滿足之後,隨之而來的「社交」需求何處安放?「如果說世界上最複雜的是人性,那麼創業項目裡面最複雜的就是社交產品」這是投資人眼中對社交產品的定義,而在社交領域中陌生人之間的曖昧、敏感充滿著更為神奇的色彩。
  • 手遊愛好者私人定製 社交服務app遊戲貓即將內測
    遊戲貓——一個為手遊愛好者量身定製的社交服務app應運而生,為玩家們打造一站式貼心服務。遊戲貓誕生,初心只為手遊玩家提供更好的遊戲互動社交服務遊戲貓是由杭州宇石網絡打造的一款遊戲玩家社交app,同時它也是一個獨具特色、優質服務的手遊社交服務平臺。
  • 00後社交:興趣,荷爾蒙,與交友的秘密
    今年被稱為社交產品年,無數創業者前赴後繼,追逐著新一代社交網絡的夢想寶座。年內50多款社交類軟體的上新,只不過發展上…似乎沒那麼順利。陌陌的換臉應用ZAO出現3天便因為因此安全問題被下架,字節跳動的音樂社交軟體音遇因為涉黃視頻也全網下架,微博的新產品綠洲享年2天因設計涉嫌抄襲火速下架,公開向微信宣戰的羅永浩的聊天寶和快播創始人王欣的馬桶MT也都半途折戟。
  • 王欣發布新社交產品「馬桶MT」,取名靈感來自劉德華
    剛剛進入2019年,就迎來了扎堆發布新品的大佬,而這些新品全都指向微信,都屬於社交類APP,不僅有快播掌門王欣的「馬桶」,錘子老羅和頭條系張一鳴也來湊熱鬧。而三個新品裡,要數王欣的「馬桶」最為火熱,為什麼這樣說呢?
  • 2020年三大好用且真實的社交APP排行,你在用哪款呢?
    近年社交軟體越來越多,它們在為用戶帶來許多便利的同時,也伴之出現了許多問題:機器人詐騙信息等都是社交軟體很難避免的問題,也是用戶們的煩惱。許多交友軟體為了吸引用戶註冊,利用各種美女網紅照片,讓用戶以為平臺都是俊男靚女。但是,如果不是真人,再美的頭像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