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獨角鯨,經常被人稱為「海中獨角獸」,因為它們長著一根類似長矛的「角」——這其實是它們的牙齒。它們在幼年時期有兩根長牙,在成長的過程中其中一根長牙會脫落,也有少數的成年獨角鯨會保留兩根長牙。這種動物分布北冰洋海域,非常的害羞,會跟其他動物保持距離,因此科學家們很難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甚至連它們的叫聲都很難捕捉到。
最近,在因紐特人獵人的幫助下,地球物理學家記錄了獨角鯨在格陵蘭峽灣避暑時的各種叫聲——嗡嗡聲、咔嚓聲和口哨一樣的叫聲。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些錄音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北極冰川峽灣的聲景,並對這些害羞而神秘的生物的行為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獨角鯨很難研究,因為它們以害羞和多愁善感著稱,而且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冰冷的北冰洋深處。它們傾向於在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周圍的冰川峽灣中避暑,科學家們常常難以接近它們進行研究。冰川前緣可能很危險,也很難接近,而且當科學家們騎摩託艇接近時,這些動物往往會遊走。
但熟悉神秘鯨目動物的因紐特人獵人可以在不幹擾動物的情況下接近它們。在幾個月的時間裡,研究人員幾次陪同因紐特人在格陵蘭西北部進行探險,更詳細地研究那裡的獨角鯨。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與這些難以捉摸的鯨目動物保持在25米的距離,用附在小船上的水下麥克風捕捉到獨角鯨的社會叫聲和覓食聲。
這些錄音幫助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滲透到獨角鯨原始棲息地的各種聲音的基線。結合觀察,他們還發現獨角鯨比以前認為的更接近冰河的冰面,而且與之前的一些發現相反(此前有研究稱獨角鯨在夏天會停止覓食),這些動物會在夏天覓食。
日本札幌北海道大學(Norkkaido University)地球物理學家波多爾斯基(Evgeny Podolskiy)說:「它們的世界是這個冰川峽灣的聲音景觀,」他是一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該研究詳細介紹了AGU《地球物理研究期刊:海洋》上的發現。「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聆聽冰川峽灣來回答許多問題。」
波多爾斯基和他的同事在格陵蘭峽灣工作了幾年,研究冰川融化發出的聲音。巧合的是,一群獨角鯨剛好遷徙到他們研究的峽灣裡,波多爾斯基看到了一個研究這些狡猾生物的機會。研究人員跟隨幾次因紐特人狩獵探險,從Qaanaaq村出發,在水下放置麥克風,記錄峽灣的基線聲音。他們捕捉到了獨角鯨發出的幾種聲音,包括社交交流的聲音或口哨聲,以及用於回聲定位的咔嚓聲,海豚、蝙蝠、一些鯨魚和其他動物用來導航和尋找食物的生物聲納。
獨角鯨離食物越近,它們的咔嚓聲就越快,直到聲音變成嗡嗡聲,這和電鋸的聲音沒什麼兩樣。這種嗡嗡聲有助於獨角鯨精確定位獵物的位置。很少有研究證明獨角鯨在夏季覓食。由於麥克風能聽到與尋找食物有關的嗡嗡聲,這項新的研究進一步證明獨角鯨確實在夏天覓食。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獨角鯨距離冰川崩解前沿大約1公裡,儘管這些區域是海洋中最嘈雜的地方,崩解的冰山可能是危險的。「由於冰破裂和氣泡融化,裂縫太多了。波多爾斯基說:「這就像水下的汽水。我們似乎是在與生活在最嘈雜環境中的動物打交道,而沒有遇到太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