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主祭臺前客家鄉親為「義民爺」擺放的牲禮。 曾 嘉攝(中新社發)
中新社臺北8月26日電(記者曾嘉、董會峰)第二十屆臺北客家義民祭典今天進行挑擔奉飯敬義民,及義民爺主祭大典等活動。臺北市長郝龍斌、前市長馬英九等率領客家鄉親挑擔奉飯,展現對義民爺的敬意。臺北市政府廣場前另外展示兩頭千斤以上的真「神豬」,吸引民眾目光。
上午8時挑擔奉飯活動開始,郝龍斌、馬英九、謝長廷「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李應元率領市府首長隊、客家團體組織等人從臺北市仁愛小學出發,沿安和路、仁愛路挑擔到市政府中庭的義民爺主祭區。
作為島內客家族群年度盛事,參加的單位多達近80個。主辦方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表示,挑擔奉飯的由來,相傳是先民社會當地方有亂,客家鄉親會組成鄉勇維持秩序,當鄉勇食糧不濟時,民眾便主動提供糧草給義民食用,漸漸演變成挑擔奉飯風俗。如今活動更多了一層時代意義,希望後代子孫從活動中體驗先民胼手胝足創建家園的辛勞。
今年適逢臺北市義民祭20周年,祭典內容比往年更豐富,除迎神繞境、陣頭表演、創意「神豬」、千人挑擔奉飯外,主辦單位更推出經典山歌、青年之夜、客家大戲表演、客家美食品嘗等,讓一般市民也能參與,見識欣賞客家文化的多元樣貌。
上午10時30分,義民祭的重頭戲「義民爺主祭大典」由郝龍斌、臺北市副市長吳秀光、「立法院」副院長鍾榮吉、臺灣「客委會副主委」莊錦華以及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夫人戴美玉擔任主祭,儀式中擊鼓鳴鐘,並有焚香祝文行五獻大禮,祭典莊嚴隆重。
活動現場也有義民祭典不可少的「神豬」,客家鄉親以水果、罐頭、番瓜、面線等組成創意神豬,進行一場「創意神豬大賽」。代表客家精神之一的客家山歌演唱下午在市府中庭登場,客家經典之夜閉幕晚會則將於晚間在市政府前廣場舉辦。
據悉,清朝期間的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三大抗官民變事件中,為保鄉衛土而犧牲生命的先民,以客家人居多,後來便被清廷敕封為「義民」、「忠勇之士」,由臺灣各地方仕紳聯莊建廟奉祀,延續迄今,形成了「南忠勇、北義民」的客家義民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