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車揚塵「洗黑黑」 一車水13分鐘「灑光光」
政協委員細數灑水車至少有三宗「罪」:浪費水、洗黑黑、不安全。
市環衛局則表示,灑水車無可替代,但將改進灑水車噴嘴的技術性能。
鳴笛不拉、紅燈照闖;呼嘯而過,泥水飛濺;費時費水,效率極低;所到之處,車輛驚慌,行人失措……廣州目前的灑水車作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藏有哪些安全隱患?行人和司機有何看法?前日凌晨和昨日中午,記者跟蹤採訪了四輛灑水車清洗馬路的情況,發現問題多多。
對此,廣州政協委員認為,廣州目前這種用灑水車清洗馬路的方法,既不環保,又不節能,而且還不安全,建議採用技術已比較成熟的馬路隔離帶預置水管,進行實時監測,自動衝洗。而廣州市環衛局則表示,灑水車無可替代,但將改進灑水車噴嘴的技術性能,並加強司機的職業道德教育。
文/記者黃蓉芳 圖/記者黃澄峰
記者調查
鏡頭一:闖紅燈
前日1時50分,一輛灑水車從林和西橫路拐過來,沿廣州大道往北急馳。左前方和右前方的噴頭向道路兩旁掃射,水未至,塵已先揚。灑水車所到之處,頓時揚起團團水汽和塵霧。每次,灑水車一過,路上行人便立刻「抱頭鼠竄」,而在前方行駛的車輛也明顯加快了速度。
記者乘坐計程車緊跟其後。不過計程車很快就被一個路口的紅燈擋住了去路,灑水車絕塵而去。
連闖兩個紅燈後,該輛灑水車早已不見蹤影。記者循著「水跡」拐至禺東西路,在省軍區公交站旁再次看到了這輛灑水車。那裡已停了兩輛正在加水的灑水車。
鏡頭二:情侶變「泥湯雞」
2時10分,一輛灑水車離開了加水站,沿禺東路往廣州大道駛去。跟前一輛車一樣,這輛車既不鳴笛,也沒唱「灑水歌」,一路掃去,無論是車還是行人,均片甲不留。
行至沙河立交橋底,灑水車從兩個騎單車的中年婦女身旁擦行而過,水柱正對她們噴個正著。兩人只得下車,擦乾滿頭滿臉的泥水。
灑水車在沙河立交橋底掉頭時,四個行人突見灑水車從身後駛來,發足奔跑,但仍沒有逃過「泥雨」。
這輛灑水車很快來到沙河大街。儘管已近凌晨2時20分,但街上仍然車水馬龍,行人不少。灑水車在沙河飯店附近的路口闖紅燈時,嚇得幾個正準備過斑馬線的行人落荒而逃。
2時20分左右,灑水車來到禺東西路花生苗路口,一對情侶依偎坐在路旁的花基旁,全然沒有覺察到「悄然而至」的灑水車。灑水車過後,當他們驚叫著站起來時,兩人已成 「泥湯雞」。
鏡頭三:一車水13分鐘灑完
2時23分,這輛灑水車又開回了禺東西路省軍區公交站旁的加水處,重新加入加水的行列。也就是說,從2時10分出發到2時23分回到加水處,短短的13分鐘裡,剛剛加好的水便灑完了。而所經路線是:禺東西路省軍區公交站-禺東路-廣州大道-沙河立交掉頭-沙河大街-龍崗路口掉頭-經沙河大街回到省軍區公交站。
2時31分,停在加水點加水的那輛灑水車再次出發。不過,奇怪的是,那輛車只是在省軍區前那段200米左右的路上繞了兩個圈,又到前一輛車已經清洗過的路面再灑了兩次水,便又回到了加水點。前後只有四分鐘。
鏡頭四:汽車險撞路基
昨日11時59分,記者在水蔭路華信大廈看到,儘管是中午,又是在鬧市區,仍然有一輛灑水車從對面馬路往東飛馳。該車跟夜間的灑水車的一樣,沒有鳴笛,也沒有任何音樂提醒。很多行人都是等水灑到面前了才恍然大悟,但都已躲避不及。一輛銀灰色小汽車可能是為了躲閃,急忙變道,差點撞上了右邊的路基。
市民司機各有說法
司機:
來不及關窗乘客遭殃
「我中灑水車的招不知道多少回了。
」天湖統一的夜班計程車司機劉先生說,無論是凌晨兩三時的馬路清洗還是凌晨五六時的馬路清洗,他都會遇上。所以,「接受灑水車的洗禮是經常的事。」
而且,他開的還是一輛「捷達」,開關車窗都必須用手搖。劉先生說,一旦遇到灑水車,經常來不及搖上車窗。
「最糟的是有一次,我載客駛在一座高架橋上,後面追上一輛灑水車,我們並排行駛,而且車速和我們一樣快。我來不及提醒後面的乘客。結果,『譁』的一下,泥水噴進後座,兜頭澆在那位女乘客的臉上和身上。」劉先生現在說起來,仍然覺得無比尷尬。
劉先生說:「最怕的是,灑水車經過時,會引起交通的混亂。有時候,灑水車一過,水花會噴濺的觀後鏡和前窗玻璃上,會讓司機視線模糊。而且,一見灑水車,很多司機會下意識地會搶道超車,或變道避讓,那樣極不安全。
「多少年來,灑水車都是這樣啊!大家一見灑水車就讓著躲著啦!」而廣州交通集團的計程車司機楊先生則表示見怪不怪了。「說也沒用。」他說。
行人:
灑水車為啥不唱歌?
「灑水車並不是特種車,又不是執行救人或搶險的任務,他們為什麼可以闖紅燈呢?」昨日,在水蔭路一家公司上班的羅小姐說,有一天,她過馬路,好不容易等到綠燈亮。「沒想到還沒過完,一輛灑水車囂張地直衝過來,速度好快,我拼命跑拼命跑,但還是被淋溼了……真是氣死我了!」最讓羅小姐氣惱不已的是,那天她還穿著一條白色的真絲連衣裙。
「我記得以前灑水車老遠就會唱歌提醒行人的,為什麼現在總是悄悄地就開過來了呢?」前晚在伍仙橋附近因灑水車「溼身」的伍先生反問記者。伍先生說:「灑水車經過時,還是有點提醒比較好,如果怕擾民,用低一點的音樂也不錯啊。」
政協委員
應採用馬路隔離帶預置水管
「廣州市政協委員餘德友認為,這種落後的清洗馬路方法至少有三宗「罪」。
首先,不環保。他說:「第一,用這種方法清洗馬路,要達到一定的效果必定要加大水壓,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水壓帶來的氣流比水壓本身還要大,這就是我們常看到的水還沒衝到,已揚起滿天灰塵的原因;第二,馬路清洗車無法一次性將垃圾和汙水衝進路邊的下水道,汙水經路過的車輛一碾壓,更是髒上加髒;第三,對路過的車輛和行人造成了汙染。清洗車過處,車輛和行人一身泥水,面目全非,十分無奈。」他說,這種清洗方法反而給馬路和周邊環境造成了二次汙染。
其次,不節能。他說:「每天晚上的這種作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而效果並不十分明顯。」
最後,不安全。他說,廣州交通繁忙,就是到午夜,也是車流滾滾,行人如鯽,此時龐大的衝洗車在快車道上衝洗,人為造成交通混亂。
餘德友建議,應採用先進的節水清洗技術和自動控制及實時監測的高新科技,通過預置的水管進行馬路實時監測自動衝洗。
他說,這種預置水管,大馬路可置在綠化帶或中間隔離帶,小馬路可置路邊,實時監測路面的汙垢情況和車輛行人的多寡,自動控制衝洗的時機,水壓、水量和時間。「這類技術已比較成熟,且投資少,操作維護方便,既環保、節能又安全。」他說。
市環衛局
灑水車高壓水能衝洗所有汙物
廣州市環衛局日前答覆表示,用灑水車衝洗道路更有針對性。
首先,必須利用灑水車的高壓水來保證路面的衝洗質量。由於目前市區道路路面的垃圾、淤泥、灰塵、車輛輪胎磨損的橡膠粉塵多,如果光靠路邊鋪設水管用一般水壓衝洗很難把整個路面的汙物特別是給車輛碾壓過的淤泥都衝洗乾淨。目前採取由灑水車噴嘴噴出的高壓水近距離直接衝洗到作業的路面,可以保證有足夠的水壓(出水壓力>300kpa)把積累在路面的所有汙物,特別是淤泥、沙石等較重汙物都衝洗乾淨。
其次,由於道路複雜,既有普通道路,又有高架路、橋梁、立交,路面汙染各有不同,光靠單一的衝洗不能滿足道路衝洗的要求。當前採取的灑水車衝洗,能夠針對路面的汙染程度、道路的狀況等,調整衝洗的噴嘴角度、衝洗速度等技術參數,有針對性地靈活採取「灑水車和高壓清洗車相配套、灑水車和清掃車相配套、灑水車和人工相配套」等多種聯合作業的方式。
不過,該局表示,灑水車衝洗道路的方式在衝洗作業時,水壓帶來的氣流的確對路人有一定的影響。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研究和改進灑水車噴嘴的技術性能,改進衝洗技術,力爭既保證衝洗壓力和質量,又儘量減少衝洗氣流對路人的影響;同時,完善灑水車駕駛員的文明作業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