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橋上38車連撞、公交進站剎不住車撞倒人……有網友吐槽,「灑水+結冰+行人車輛事故」已經成了西安的冬季保留節目。而類似事故的媒體報導,也起碼能追溯到12年前。
重要的是,這已經是「管過」的結果。這也導致事故發生後,「誰灑的水」常常引發一番推脫和爭論。
事故現場 視頻截圖
灑水—結冰—事故,西安「保留節目」?
昨天(16日)下午,有網友整理了2012年至2020年中多個年份,西安發生路面灑水致結冰,行人及車輛出事故的微博帖子截圖,並調侃稱「打有微博的那年開始,每年冬天,西安的保留節目就是灑水,讓行人、車輛紛紛摔倒」。
這一結論隨即引發眾多網友討論。
社交媒體截圖
據觀察者網查詢,西安晚報-西安新聞網2013年11月30日曾報導稱,當地一輛公交車清晨進站,因路面結冰而沒剎住車,結果撞倒兩名乘客。附近工作的環衛工爆料,這裡每天都有灑水車作業。
同是2013年,陝西本地的華商網12月報導稱西安市最低氣溫降至-3℃,但一些路段還有灑水車作業,導致事故頻發。
除此以外,文中還羅列了2008年、2009年、2011年和2012年的類似媒體報導。
之後的幾年也沒落下。
圖自三秦都市報
尤其是2017年,12月2日上午,西安市蓮湖區高架橋上發生38車相撞事故,事後多家媒體報導稱事故是灑水使路面結冰所致。
視頻截圖
等到2020年,據西部網-陝西新聞網報導,12月14日,又有西安市民反映,永順東路有灑水車在零度以下氣溫繼續灑水作業,導致路面結冰多人摔倒。
保潔、工地、消防栓,到底誰灑的水?
而在市民頻頻指責低溫天氣灑水行為危害交通安全的同時,「誰灑的水」,也成了大家追問的話題——因為西安對灑水車問題,早有規定。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環衛處人員曾給出路面結冰的三種可能:工地門口灑水、路邊消防栓漏水以及保潔車輛灑水。合理運用灑水車,既能遏制道路揚塵、加速積雪融化,還能方便人工清掃道路髒汙。
但在2008年,西安碑林區市容園林局負責灑水車日常管理的人員就對媒體稱,按規定,冬季溫度達到0℃以下,不能夠進行路面衝灑水作業。氣溫在0℃以上時,每天早晨7時前和上午11時至下午2時灑水。
這名工作人員旨在解釋,造成路面結冰的水,不是他們所為。
2013年,西安市市容園林局工作人員坦言,在灑水車作業氣溫規定的實際工作中,各區通知並不到位,存在執行不嚴格的現象。
無獨有偶,據界面新聞報導,2017年38車連撞事故發生後,西安交警發布微博稱,「因市政灑水路面結冰,市區西二環開遠門橋發生多車相撞事故」。當天中午,西安市市政設施管理局卻發微博稱,城市道路灑水為城管部門進行,不由市政部門進行。但後來,兩條微博均已被刪除。
這年12月14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西安市鐵腕治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布通知,冬防期間氣溫低於3度時(含3度),禁止道路衝灑水作業。
而在2020年12月14日的事故中,西部網從西安市城管局了解到,經現場核查,事發地為地鐵8號線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於13日夜間施工降塵灑水,引起路面結冰現象。
「這樣的新聞幾乎每年都有,今年換個地方繼續來」
事實上,今年11月11日,西安市城管局已印發通知,明確要求各區縣、開發區在氣溫3℃以下禁止道路衝灑水作業。
12月8日,西安市城管局再次印發通知,強調3℃以下禁止衝灑水作業。
15日,該部門又分別給市住建、城投、軌道、城改辦發函,要求加強工地出入口道路的管理,重申道路衝灑水作業規定。
對於一次次媒體曝光,西安多個部門還不止一次回覆說,看到灑水車在低溫情況下灑水時,市民可以打電話舉報反映。
但值得一提的是,早有規定是真,事故仍舊頻發也是真,執行遠比承諾難得多。
而在西安屢次治理之餘,不得不說,灑水致路面結冰不是這裡的「專利」。
央視新聞消息,11月29日早上,山東棗莊市中區建華西路上,有市民表示,灑水車在零下4℃的天裡還在灑水,僅自己看到就有十餘人滑倒。
當地環衛局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已經要求灑水部門停止灑水,以後2℃以下就要停止灑水。
這裡可以引用一下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的話:氣溫跌到零度以下,灑水車繼續工作,導致路面結冰行人摔倒,這樣的新聞幾乎每年都有,可問題是每年都被報導,但是今年換個地方繼續來。這次棗莊我們放心了,但是其他地方呢?
來源|觀察者網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西安:誰灑的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