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 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2021-01-09 騰訊網

深秋時節,步入長安中央公園,抬頭可見不遠處的秦嶺山,低頭便是靈動的河水,波光瀲灩的水面,翠湖波影,疊石成景,五彩斑斕的花園、植物層次分明掩映其間,目光所及之處,無不是一幅山清水秀的詩意畫面。

改造提升後的護城河景區風景怡人(資料圖片) 西安報業 記者尚洪濤 首席記者李明 攝

場景:

昔日排汙渠變身公園美不勝收

水環境的質量極大地影響著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十三五」以來,我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

在長安,有一條河流蜿蜒穿過長安城區,沿河兩岸,停歇長廊、慢跑彩道、休閒花園、兒童樂園依次坐落,深秋的落葉與潺潺的河水,為城市平添了幾分韻味……這就是公式河。回想2018年以前的公式河,淤泥堆積、垃圾遍地、河道加蓋、生活汙水直排……不忍直視的場景一度影響周圍群眾生活品質,大伙兒對此頗有意見。

「誰能想到,曾經的排汙渠竟然變成一條清水河,還建成了公園,現在西安的水域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了。」家住青城小區的張師傅告訴記者,以前公式河兩邊是石頭、雜草,還有垃圾和臭味,如今變成水清景美的公園,家門口就能鍛鍊散心,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其實,不止公式河水系令人沉醉,提升改造後的護城河、從沙坑到溼地的渭河公園、南湖、昆明池以及有7個公園「傍身」的潏河等,一條條、一項項,無不彰顯著西安「治水」的決心與魄力。

理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2016年以來,我市主要河流優良水體比例不斷提升,河湖水質改善明顯。2017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面推進河長工作機制,目前全市共有河湖長2478名,並把河長制湖長制向農村河湖延伸,實現了農村河湖河長湖長全覆蓋。

推行「河長制」以來,2018年、2019年兩年,渭河西安段年度水質已達Ⅲ類,灞河、灃河等主要支流水質也明顯變好。其中,灞河由2016年的劣Ⅴ類提升為2019年的Ⅳ類,灃河由2016年的Ⅳ類提升到2019年的Ⅱ類,均提升2個類別;公式河等納汙河主要汙染物濃度下降明顯。

省生態環境廳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我市渭河幹流西安段水質為優;9個省級水汙染補償考核斷面均達到或優於考核要求。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機制的創新。

為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強化水汙染防治,我市建立了渭河水汙染防治領導約談管理機制,對轄區水體水質多次超標的區縣、開發區實行領導約談。對轄區水體水質已達到臨界值但未超標的區縣、開發區實行斷面預警。通過約談預警,有力地推進了工作進展,解決了一批突出的水汙染問題。依託《西安市渭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考核辦法》,我市對全市20個區縣、開發區內的水體考核斷面每月進行監測考核,確保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緊盯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目標,我市不斷加快汙水處理項目建設。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已建成汙水處理廠共31座,投運26座,汙水處理能力達到328.1萬立方米/日,全市主城區汙水廠堆積汙泥已全部清運完畢,新產生汙泥日產日清,汙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

目標:

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

2019年12月,西安市發布了《全域治水碧水興城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5方面301項任務,系統推進「85316」水系綜合治理工程。截至今年8月底,2020年107個治水項目全面開工並完工15個,13條河流綜合治理工程全線拉開。

隨著護城河綜合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今年8月1日我市實現清水進城,目前已全面建成並免費開放;長安區公式河、潏河綜合治理成效明顯;高新區總長28公裡的灃惠綠道、西鹹新區灃河風雅楊林項目、灞橋區灞河生態溼地公園等一批河湖治理工程建成投用,已成為市民群眾親水休閒的網紅打卡地。

全力推進全域治水重點項目建設,目前我市「85316」治水工程進展順利,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治水成效逐步顯現。緊盯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以改善河湖水質,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為目標,經過各區縣、開發區和市級部門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公式河長安公園、潏河樊川公園、澇河天橋湖等已經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網紅地。今年10月1日,護城河改造提升工程也全面完成,已免費向市民開放。

在河流綜合治理中,我市各區縣、開發區堅持系統治理、生態治理理念,堅持水岸同治、協調治理,積極加快推進節約用水、再生水利用、地下水限採、城市水土保持、雨汙管網改造、汙水零直排小區創建等工作,把每一條河流都治理成人民滿意的幸福河,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提供強力支撐。

在抓好今年107個全域治水重點項目全面完成的基礎上,我市將打造更多的生態節點,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建設護堤林2.4萬畝,形成生態節點63處,新增生態水面1.56萬畝。屆時,灞河全運湖,灃河儀祉湖、文教園、風雅楊林等一大批治水亮點將紛紛呈現在市民面前,給市民群眾帶來更加優質的水生態環境。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高樂

【請關注我們】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關注晚報微報▲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關注西晚影像▲

相關焦點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一城秀水半城山,很難找到一座城市,有著這樣豐富的山水資源。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實施生態文明戰略,精心繪就美麗武漢新畫卷。擁有獨特山水稟賦的武漢,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堅定,著力突出濱江、濱湖的城市特色。外沙湖、水果湖、楚河和東湖為連通水體,水果湖位於東湖流域最西邊,向東與東湖子湖郭鄭湖連通,向西經由楚河與外沙湖連通。
  • 楚河抽乾清淤,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將現武昌之心
    昨日記者看到,已正式開通9年的楚河首次被抽乾河水,工人們正抓緊清理河底淤泥。工程明年全部完工後,將營造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景觀。楚河已被抽乾外沙湖水環境綜合整治正在進行楚河與水果湖被暫時隔斷綜合整治後楚河效果圖外沙湖、楚河、水果湖位於武昌核心區,是武漢市重要名片之一。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青島市順利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1月下旬,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強化監督工作。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
  • 明年底前清水潤城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屆時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
    12月15日,記者從唐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唐山市水利局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工作,穩步推進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推動唐山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唐山市2020年度重點工作推進方案》,唐山紮實開展河湖清理整治、河道採砂整治、河湖水域岸線管控、河湖水環境源頭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河道劃界工作全面完成,縣級河湖保護名錄已完成編制並進行公告。
  • ...楚河及水果湖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外沙湖明年可見「水清岸綠魚翔...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慶 實習生朱韓明龍 視頻剪輯曾超武昌區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位於城市核心區,是武漢市重要的名片之一,外沙湖與水果湖經楚河連通後,成為武昌區重要的水文景點和生態項目。今年6月起,武昌區推進實施武昌區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環境。
  • 福建省福州市治水:還老百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表示,「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魚和諧」將成為「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追求的目標任務。「美麗中國的建設不是在專家指標體系中,而應該是老百姓記憶裡的美麗河湖中,我們要讓它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對於水環境改善,科技發揮了巨大作用。
  • 構建「城水相融、人水和諧」生態畫卷!華富在行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巫偉敏 通訊員 曹斌福田區華富街道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聚焦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全面落實巡河湖、治河湖、護河湖等各項工作,著力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創建城水相融、人水和諧的「大美華富」。
  • 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外沙湖明年可見「水清岸綠...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慶 實習生朱韓明龍 視頻剪輯曾超武昌區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位於城市核心區,是武漢市重要的名片之一,外沙湖與水果湖經楚河連通後,成為武昌區重要的水文景點和生態項目。今年6月起,武昌區推進實施武昌區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環境。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廣州探索特色治水新路徑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趙雪鋒) 水是廣州城市的靈魂,也是生態環境治理中難點。在全國全面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以來,廣州迎難而上、精準施策,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塑雲山珠水新活力,探索出一條特大型城市治水新路徑。
  • 漫評:久久為功,共繪水清岸綠景美的絢麗畫卷
    長江江豚作為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是長江生態的「晴雨表」,也被稱為「長江微笑天使」。近年來,江豚數量劇減的消息層出不窮。2018年長江淡水豚科考結果顯示,長江中的哺乳動物江豚種群數量僅為1012頭。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長江水清「豚」先知。江豚作為指標性物種,生存狀況是長江水質好壞的一面鏡子。保護生物資源,修復生態環境。讓長江大保護的行動更加堅決,讓長江大保護的合唱更加嘹亮。
  • 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 義烏赤岸用青山秀水繪就和美新畫卷
    一江碧水潤華川 生態綠道呼之欲出「以前吳溪水就很清澈,沿溪的河道也相當乾淨,這幾年,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五水共治及美麗城鎮建設等工作,我們對吳溪流域赤岸段進行了水質提升,為百姓提供宜居宜遊的水環境。」赤岸鎮農業農村辦工作人員季哲丞說。
  • 花山區:生態立區繪就「幸福花山」新畫卷
    近年來,馬鞍山市花山區以「生態立區」,堅持綠色發展,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走出一條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全面小康之路。位於長江之濱的馬鞍山市薛家窪生態園地處花山區,親江近水,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龍華「巴掌大的黑臭」也不放過 觀瀾河幹流基本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觀瀾河幹流基本實現「水清岸綠景美」觀瀾河是龍華區的母親河。觀瀾河幹流起於油松河與坂田河匯合口,止於深圳與東莞交接企坪斷面,中間流經龍華街道、福城街道、觀湖街道和觀瀾街道,河道總長約14.19公裡,流域總面積246.5平方公裡,其中在深圳市內(即企坪斷面以上)的流域面積189.3平方公裡。
  • 建平生態環境改善引得「貴客」來
    它們時而閒庭信步,時而翱翔天際,時而埋頭覓食,構成了一幅幅和諧的生態美景圖。當前,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在風光旖旎的森林、稻田、灘涂、生態公園,都會出現諸如蒼鷺、侏鸕鷀等許多不同類型的鳥類,這些鳥類選擇在這裡棲息、覓食,見證了我縣良好的生態環境。據悉,蒼鷺、侏鸕鷀這些鳥類對棲息地的大氣、水質等環境因素非常敏感。正是由於它們對環境地要求高,所以這些鳥類也成為衡量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 揮寫綠色文章 莒縣住建局「三位一體」繪就生態畫卷
    居住品質是城市環境是否優良的首要風向標,藍天白雲不僅讓人心曠神怡,還是一個城市空氣品質的重要指針。在全長10公裡的長度上,規劃550公頃鋪設出了沭河生態環境的新生力量,在城市中心最美麗、最珍貴的水清,岸綠,景美,森林綠地就像一條綠色的紐帶蜿蜒其中。
  • 綠水青山、魚翔淺底...不用出遠門,家門口的「江南園林」就很不錯~
    綠水青山、魚翔淺底...不用出遠門,家門口的「江南園林」就很不錯~ 2020-06-27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水清岸綠的秘密緣來如此
    水清岸綠的秘密緣來如此 2020-05-15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在此繁衍,成為「留鳥」。  生態修復不斷升級  走進北大港溼地,深紅的鹼蓬草和金黃的蘆葦叢首先映入記者眼帘。「原來這片都是荒地,現在溼地內的不少植被都是近幾年新栽植的。」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惠州這裡處處有風景!
    「我們的居住環境變美了,住在這裡感覺越來越舒服。」村民楊叔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石崗村。「十三五」期間,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火熱進行,經過整治的鄉村煥發出全新面貌,不僅造福當地村民,更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經過整治,石崗村呈現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優美畫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進村遊玩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 湖南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水清岸綠 美麗宜居
    5年來,湖南持續推進「雙修雙改」、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黑臭水體整治、海綿城市建設、農村垃圾五年專項治理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的美麗畫卷。黑臭水體「變身」城市新名片2020年12月30日,嶽陽市第二屆市民開放日活動舉行,30位市民代表擔任「環境體驗官」,近距離感受東風湖的碧波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