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從哪裡來
古往今來
面對著浩瀚的歷史長河
人類不斷的重複著這一疑問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
人們對「女媧造人」的故事耳熟能詳
在西方
上帝造人的傳說也是婦孺皆知
然而
神話畢竟是神話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
人們已經逐漸揭開人類起源之謎
某些人類始祖遺蹟的考古發現
讓我們對遠古人類有了直觀的認識
那麼
人到底從哪裡來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呢
就讓我們走出神話的迷霧
探尋中國大地上古人類的發展軌跡
早在18世紀的時候
著名的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就通過解剖學
認識到人與猿之間解剖結構的相似性
從而提出
把人和猿同歸於靈長類的論斷
1859年
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
出版了劃時代的巨著——《物種起源》
闡述了生物由低級到高級
由簡單到複雜的進化過程
創立了具有深遠影響的生物進化論
後來
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在達爾文的啟示下
提出驚世駭俗的人猿同祖理論
1871年
達爾文又在
《人類的起源和性的選擇》一書中
提出了一個著名論點
人類是由一種絕滅了的類人猿進化而成
但是
達爾文只回答了
人類「由何而來」的問題
而沒有回答「如何而來」的問題
恩格斯在他的大作
《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
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說「勞動創造了人類」
人類真的是由古猿演變而來的嗎
如果是
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它經歷了怎樣的漫長過程
根據近年來世界學者的研究
從最古的猿進化到現代的人
其間經過約3000萬年的時間
在距今2800萬至2600萬年前
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森林裡
成群地生活著古代類人猿
它們遍體是毛
用臂攀援著樹枝活動
這些攀樹的猿群
就是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
滄海桑田
地球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原來鬱鬱蔥蔥的森林逐漸稀疏了
環境的變化使一部分古猿被自然淘汰
另一些古猿因為適應能力強
勇敢地走出了森林
成群地來到林間草地上
開始了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使古猿的身體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
前後肢漸漸有了明確的分工
前肢更多的時候用來抓握工具
後肢則用於支撐身體和行走
古猿的直立行走
奠定了它們向人演化的基礎
是從猿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在長期的勞動中
交流的需要
促使語言的產生和大腦的進化
古猿在勞動的過程中
逐漸學會了打制粗糙的石器
學會把樹枝砍成合適的木棒
作為防禦工具或者覓食的武器
工具的製造
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巨大飛躍
是人類誕生的標誌
到了距今三百多萬年的時候
最原始的人形成了
人類社會的歷史正式開始
中國最早的人類到底出現在哪裡
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遷呢
時間追溯到1965年的5月
中國地質科學院在雲南省元謀縣
發現了古人類化石
並先後出土了7件石製品
這證明了在大約170萬年前
古人類就生活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

在考古學上
人們把以石頭作為工具使用的時代
稱為石器時代
根據製作石器的方法不同
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時代
稱為舊石器時代
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時代
稱為新石器時代
這些材料顯示
元謀人應該是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
考古學者把這一群體
稱為「元謀直立人」
俗稱「元謀人」
現在看來
元謀人化石不是我國歷史的最早記錄
新的考古探索隨時可能刷新這一記錄
到目前為止
重慶巫山龍骨坡的巫山人
山西芮城縣的西侯度文化的發現
將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的生存年代
又提前了
前者距今約201萬-204萬年
後者則有距今180萬年的歷史
究竟誰是我國境內最早的居民
目前學術界還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但無論如何
元謀人的發現都將是一個裡程碑
它使那個時代的遠古祖先的生活
重見天日
元謀人之後
古老的華夏大地上
人類一直生生不息
但他們是什麼模樣
又是如何生產生活的呢
1929年
中國科學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
發掘出第一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震驚中外
到1966年5月
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個北京人的遺骨
其中5個是比較完整的頭蓋骨
9個頭骨碎片
6塊面骨
15個下牙床骨
152枚牙齒
此外還有十多塊上下肢骨
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

「北京人」屬早期直立人
學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
他們前額很低
眉骨粗大
鼻子扁平
嘴巴突出
頭部微微前傾
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徵
但是北京人的腦容量
卻顯示了他們智慧水平的提高
平均約1059毫升的腦容量
幾乎是現代猿類415毫升的2.5倍
與現代人的1400毫升的腦容量相比
已經較為接近了
與頭部的特徵相比較而言
北京人的四肢更接近於現代人
這說明北京人
確實是經常勞動和長期直立行走的
從而也驗證了恩格斯的理論
「北京人」已懂得選取巖石
在漫長的歲月裡
北京人就是使用這些石器
打砸野獸
刮削獸皮
切割獸肉
砍砸獸骨、樹木
挖掘植物根塊
從而頑強地與自然界抗爭
在「北京人」居住過的洞穴裡
發現幾米厚的灰燼
表明「北京人」已懂得
使用火、支配火、保存火種
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
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
北京人使用火
增強了徵服自然的能力
在人類形成的過程中
個體的力量顯然是微不足道的
只有依靠群體的力量
才能勉強生存下來
因為生存的需要
北京人形成了集體
開始了群居的生活
他們共同勞動
共同分享收穫的喜悅
在我們感慨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的同時
一個新的疑問產生了
人類什麼時候學會了人工取火
1930年
考古學家發現了山頂洞人文化遺址
距今1.8萬-2萬年
1933年和1934年進行了發掘
山頂洞的洞口高4米
下寬約5米
上室東西長12米
南北寬8米
上室西部有一陡坎
向西傾斜
表面有厚層的石鐘乳
下室在此斜坡的底部
下窨在下室深處

在地面的中間發現一堆灰燼
與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不同的是
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這使他們擺脫了對自然火的依賴
成為了自然界裡的主動者
經過幾十萬年的發展
北京人的那種群居生活
逐漸過渡到山頂洞人的生活集體
即由血緣關係結合起來的氏族
在山頂洞人生活其中的氏族社會中
一個氏族通常有幾十個人
他們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
他們居住在一起
使用公有的工具
共同勞動
共同分配食物
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山頂洞人生活的時代
氏族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血緣親族關係是維繫氏族成員的紐帶
氏族成員之間人人平等
互相保護
氏族社會是原始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
在氏族的庇護下
山頂洞人頑強地生存著
創造著屬於自己的歷史
他們度過了漫長的歷史歲月
虔誠地等待著文明社會曙光的來臨
近期熱文:
解密33個有意思的歷史為什麼
北朝太后、皇后的人生名言:做皇后不如做妓女
秦國七代明君的歷史使命
元明清三代帝王的龍椅,為什麼都 「坐歪」了?
盜墓門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