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獨立後的印度,猶如一隻亞洲的鬣狗

2020-09-05 唯心讀書

在廣闊的非洲大草原是生活著一種動物,他們是動物世界中最臭名遠揚的種族,殘忍、狡猾,深度機會主義者。

這種動物就是草原鬣狗,它們以掏肛為生,相比獅子等猛獸咬斷獵物的喉嚨,他們的捕獵過程就顯得異常的殘忍。

他們是草原上當之無愧的二哥,他們可以騷擾獅子,和他們去爭搶食物,即便搶不到食物,他們頻繁的騷擾也會讓獅子頭大。

你仔細想想鬣狗這些特性,你會發現他還有一個亞洲同類,印度,他們都是有一定的實力,但都是通過騷擾獲得獵物的機會這一點竟然沒有一點差別。

亞洲鬣狗的成長之路

從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結束殖民史開始,其膨脹的野心就沒停過,而在那之前,這是一個連統一都無法做到的國家。

憑藉東印度公司臭名昭著的鴉片貿易,這個邦國林立的國家終於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受命與英國女王。

同時他也繼承了英國人留下的所有遺產,包括麥克馬洪線,這道線一直是中印關係的重要問題,印度承認自己的殖民史,但是想讓也我們民族去承認殖民史的屈辱,自然是打錯了算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猶如鬣狗一樣的印度嗅到了機會,他看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虛弱,先乘人之危派兵侵佔了這個地區的一小部分,如瓦弄、噶拉塘等。

這好比草原上的鬣狗,他們看到某種動物的虛弱,然後開始進行自己的掏肛大計,不斷的試探這隻動物,並且露出鋒利的牙齒,咬傷了它。

1950韓戰爆發,這成為了印度期待很久的機會,它猶如一隻趴在草叢中觀戰的鬣狗,發現兩隻猛獸搏鬥,無暇他顧的時候,它把目標瞄準了團隊中最弱的群體。

於是從中印邊境東段線開始,印度先是派100餘名士兵越過西山江、達旺河,侵佔門隅首府達旺,強迫一直在那裡行使管轄權力的中國西藏地方政府搬遷。

在這之前,印度還侵佔了「麥線」以南門隅的馬果等地,又在直升飛機的配合下,侵佔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在梅楚卡等地強行建立兵營,其實印度手段一直都是老配方包括今日。

中印邊境中段,印度除了佔領英國殖民主義者侵佔的桑、蔥沙兩地外,1954年至1958年之間,又陸續侵佔了香扎、拉不底、烏熱波林三多;巨哇、曲惹兩地,甚至連什布奇山江及附近的一塊草地都沒放過。

這種貪婪和狡猾,整個動物世界,也只有鬣狗才和「三哥」像一個種族,在草原上鬣狗的眼光盯著每一個可能的機會,任何動物只要有點虛弱和傷痕,它們就和蒼蠅一樣一擁而上。

而這其中就包括強大的獅子,對於鬣狗來說,眼中只有機會,他們是那種不惜自己性命尋找機會的角色,比起「平頭哥」的憨直,鬣狗顯然狡猾多了。

中印邊境西段,1951年前後,印軍趁中國軍隊剛進入阿里地區之機,侵佔了受泥山江以東的賣爭拿馬和碟木卓克附近約449平方公裡的土地;1954年以後,印軍又侵佔了巴裡加斯

棒打亞洲鬣狗

從1954年開始,中印就邊境問題就進行了數次會談,但是都毫無結果,這情況其實大家現在都不陌生,甚至看起來有點眼熟。

1962年10月18日,中國後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而在這之前,印度竟然無恥的要求中國割讓邊境33000多平方公裡的領土劃歸印度,這其中包括阿克賽欽等地區。

更早的時候印度已經非法佔領的東段邊境「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裡和中段邊境2000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並且要求中國政府承認這些地方的管轄權。

獅子大張口、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用這些詞語已經無法形容這隻亞洲鬣狗了,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從1959年至1961年的3年間,印度入侵我邊防內地進行軍事偵察活動就達120餘架次,其中更是大修入侵據點,僅在西段線就修建了43個入侵據點,有些據點離我們哨所只有幾米遠,有些甚至直接修到我們哨所後面。

可謂是膽大妄為,無所不用其極,印度充分發揮了鬣狗思路和精神,甚至主動發起挑釁,造成我邊防人員的傷亡。

各種手段無法說服這裡鬣狗後,於是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為期一個多月的反擊戰打響。

如果用什麼詞語來形容這場反擊戰,就是摧朽拉枯,如果用動物世界中的鬣狗來形容,就是一群鬣狗被獅群瞬間壓制消滅。

這場戰鬥中最讓人難忘的就是戰鬥英雄龐興國的那句話:我部戰士4名遭遇敵軍數百,該股敵人非但不繳械投降,還膽敢還擊抵抗。

鑑於今日的三哥如此不知進退,在邊境上成立以龐興國名字為番號的戰鬥部隊勢在必行。

湯藥都不換的印度醫生

其實仔細回想1962年之前的歷史,你會發現和今日沒有什麼區別,三哥遵從了一個動物的本能,繼承了這種習性。

這好比鬣狗家族生存的本能,傳承幾千年也不會有多大變化,但是相比動物世界,人類社會的競爭更加複雜,抱殘守缺不會讓你的歷史變得更加輝煌。

三哥本身有很多問題都無法調解,轉移矛盾也要好好選選對手,也要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扒虎鬚的從來都不是英雄,都是不知死活的傻子。

印度就是一隻亞洲鬣狗,雖然是疥癬之疾,但是架不住他頻繁的噁心人,獅子對付鬣狗騷擾的方法,就是獵殺,你不理它,它就天天來騷擾你,盯著你的獵物。

總結: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齊曾經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此過去的歷史就是今日可鑑之師,擁有漫長可記錄歷史的我們,自然能從過去的歷史中找到解決新問題的思路。

我想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仔細看看我們的歷史,自然會迎刃而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喜歡作者就關注作者@唯心讀書

相關焦點

  • 多大的未成年小獅子開始能夠單挑一隻成年鬣狗?
    但是有一種動物,它們見到獅子非但不跑,有時候還主動攻擊獅子,它就是「非洲二哥」斑鬣狗。但是,畢竟鬣狗靠的是以多欺少,單挑不是獅子的對手。而獅子也有小的時候,那麼多大的未成年小獅子能夠挑戰一隻成年鬣狗呢?首先,我們要確定一點。那就是獅子作為貓科動物,有著「越級」挑戰其他動物的能力,但是畢竟鬣狗也是兇猛的食肉動物,所以,我們就不說體型小於鬣狗的獅子能打過鬣狗了。
  • 鬣狗群能與獅群抗衡,為什麼鬣狗只是「非洲二哥」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鬣狗,乍一看鬣狗的名字中有個狗字,其實它卻不屬於狗、也不是狼,它屬於獨立的鬣狗科,相關專家表示雖然鬣狗看起來像狼,但它更接近於貓科動物,它的咬合力驚人,喜歡群居生活,在非洲、阿拉伯半島、亞洲和印度次大陸都有分布。
  • 印一隻鬣狗在吃飽後,露齒咧嘴的樣子,像是開心地笑
    在動物世界中,鬣狗群是僅次於獅群的第二大食肉猛獸群體,野生的鬣狗種群主要分布在非洲大草原,而在世界各地動物園都有引進。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喀奇縣一個動物園中,一隻鬣狗在飽食一頓美食後,露齒咧嘴的樣子,並沒有顯得十分兇猛,反而像是開心地笑,很滿足這頓美食。
  • 人類碰見鬣狗該怎麼辦?鬣狗的會食人嗎?
    這裡重點介紹條紋鬣狗條紋鬣狗:體型較小,體長約90-120釐米,體重25-55千克,皮毛呈淺灰色或淡黃,上有垂直的褐色或黑色條紋,多獨居,全天均可以活動,依靠發達的嗅覺和強健顎齒覓食腐肉,主要分布於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也是鬣狗科唯一可見於亞洲的種類。
  • 人類碰見鬣狗該怎麼辦?鬣狗的會食人嗎?
    多獨居,全天均可以活動,依靠發達的嗅覺和強健顎齒覓食腐肉,主要分布於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也是鬣狗科唯一可見於亞洲的種類。除了高度社會化的斑點鬣狗之外,鬣狗通常不是群居動物,儘管它們可能生活在家庭群體中,聚集在一起捕殺獵物。在鬣狗中,只有斑點鬣狗和條紋鬣狗會吃人。鬣狗在史前就捕食人類:人類毛髮在195000至257000年前的鬣狗糞便化石中被發現。
  • 南亞觀察|印度邊界觀及「狼外婆」做法
    2017年蓄意製造洞朗對峙;2018年幕後推動印控克區政府解體、籌備「克區」牌;2019年單邊廢除克區特殊地位,打出「克區」牌;2020年又企圖通過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來蠶食鄰國領土,造成多個地段發生邊境對峙。全球化的當今,莫迪政府不聚焦發展經濟,反而大刀闊斧砍向邊疆,令人不禁想問:印度邊界政策為何如此?
  • 獵豹回歸印度的時間或提前,但卻不是亞洲獵豹
    其實,在一個世紀以前,印度還生活著亞洲獵豹(獵豹的一個亞種),但由於人為獵殺以及棲息地被破壞等因素的影響,1952年,印度宣布亞洲獵豹在該國滅絕。 圖:1897年,印度,兩隻亞洲獵豹幼崽和一隻小狗。
  • 亞洲獵豹為何在印度滅絕?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人類最早關於亞洲獵豹的紀錄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00年,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古老的洞穴壁畫中出現了它們的身影。亞洲獵豹的棲息地多種多樣,灌木叢、草原、乾旱和半乾旱的開放區域都曾有它們活動的足跡。
  • 東帝汶:2002年才獨立的亞洲最年輕國家,他是如何從印尼獨立的?
    亞洲和大洋洲的交界處赫然橫臥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印度尼西亞,在這片信奉安拉的國度身旁,卻存在著一個體量微小的天主教國家,同時也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該國2002年5月20日才獲得獨立國家地位,建國至今也不過才18年的時間。
  • 斑鬣狗雌雄難分?韓國贈日本一對斑鬣狗,2年後才發現性別搞錯!
    關於非洲斑鬣狗斑鬣狗在大家印象中大都是臭名昭著的,但其實可能很多朋友的不知道,其實非洲鬣狗有4屬4種,分屬兩個亞科,其中被大家俗稱鬣狗的則有縞鬣狗和棕鬣狗,以及本文重點介紹的斑鬣狗,因為除了斑鬣狗外,其它兩種體型稍小,性情也沒有斑鬣狗兇猛,因此赫赫威名的非洲鬣狗就是斑鬣狗!
  • 鬣狗被獅子咬傷,鬣狗只用兩條腿跑,網友:四輪變兩輪!
    在大自然中如果說起獅子跟鬣狗的話,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獅子在草原中體型巨大,四肢中長,它們的視覺,聽覺,嗅覺非常的發達,而且攻擊力也非常的強。獅子在草原中有著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它們喜歡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經常出現於灌木和旱林中,他們的食物通常為肉食,來捕殺其他的溫血動物。他們主要生活在非洲的草原,還有亞洲印度。
  • 馬克思曾說,印度沒有歷史,為何印度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其實這疑惑背後有一個誤解,這個誤解就是源於「印度」兩個字。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國家,但是在印度獨立以前(1947年獨立)並沒有印度這個國家,但卻有「印度」這個稱謂,例如,四大文明古國中就有「古印度」,既然,古代就有印度,為什麼馬克思卻說「印度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呢?我們捋順一下這個問題。
  • 東帝汶: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是如何從印尼獲得獨立的?
    亞洲和大洋洲的交界處赫然橫臥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印度尼西亞,在這片信奉安拉的國度身旁,卻存在著一個體量微小的天主教國家,同時也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該國2002年5月20日才獲得獨立國家地位,建國至今也不過才18年的時間。
  • 鬣狗偷襲鴕鳥幼崽,母鴕鳥發現後一腳踩一隻鬣狗,結局太慘了!
    鬣狗偷襲鴕鳥幼崽,母鴕鳥發現後一腳踩一隻鬣狗,結局太慘了!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生活著無數的生物,而鬣狗毫無疑問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憑藉一手祖傳的掏肛絕技以及龐大的種群數量在草原上橫行霸道。面對成群的鬣狗即使是草原上的霸主獅子都不願意招惹它們,不過就算鬣狗如此的強悍也有吃鱉的時候,這天鬣狗外出覓食就盯上了不遠處的鴕鳥,要知道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一旦捕獲一隻那可好幾天不用愁吃的了,隨後鬣狗就開始偷偷靠近,等離近一看原來這隻鴕鳥正在孵蛋,鬣狗覺得自己的機會到了於是就快速上前。此時的鴕鳥一家也發現了鬣狗。
  • 話說印度歷史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包括:阿拉伯大半島,印度大半島,中南大半島。印度大半島,或稱次大陸,包括三大區域:北印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南印的德幹高原,和印度半島南端。笈多帝國被嚈噠帝國滅了後,嚈噠人又被薩珊波斯及突厥夾擊所滅,於是,在六世紀末和七世紀初,北印度又呈分裂狀態,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曷利沙伐彈那,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唐玄奘取經,曾到過曲女城。
  • 1947出埃及記:命運分岔路口,巴以兩國各奔東西
    在陪伴「出埃及1947」號從塞特駛向海法港的過程中,他已經充分了解了這些猶太人的訴求:只有允許其在巴勒斯坦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才能徹底解決納粹大屠殺帶來的猶太人危機。4個半月後,1947年11月29日,代表們做出了他們的抉擇:在紐約成功湖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57個成員國以33票贊成(包括罕見地達成一致的美蘇兩國)、13票反對、10票棄權、1票缺席的壓倒性多數通過第181(2)號決議,決定在英屬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兩個獨立國家。
  • 為了爭奪食物,鬣狗內部發生血戰,一隻鬣狗腦袋慘被咬下!
    為了爭奪食物,鬣狗內部發生血戰,一隻鬣狗腦袋慘被咬下!鬣狗在草原上是一種非常卑鄙的動物,它們長相醜陋,很多動物對鬣狗都敬而遠之,一隻鬣狗捕殺大草原上的羚羊。它跑到羚羊們的附近,然而羚羊們並沒有逃跑,鬣狗最終選擇了一隻趴在地上的羚羊作為捕食目標,他朝領羊走去。
  • 鬣狗為何能獵殺大象?因為有這個原因!
    鬣狗(學名:Hyaenidae):哺乳動物,是中等體型,生活在非洲,阿拉伯半島,亞洲和印度次大陸的陸生肉食性動物!!鬣狗是非洲大陸上十分常見的群居食肉動物,被網友稱為非洲二哥。因為其攻擊方式經常撕咬獵物後部,所以也被稱為掏肛獸。。
  • 亞洲犀牛於無人關注中走向滅絕 唯印度犀留有希望
    爪哇犀:雞蛋放在了一個籃子裡和蘇門犀類似,爪哇犀曾經也遍布於東亞南部和東南亞,但現在徹底退縮到了東南亞的海島地區:2010年4月,越南最後一隻爪哇犀被殺死在一個國家公園當中,犀角被割走了,至此,爪哇犀的大陸亞種徹底滅絕。
  • 驚豹和鬣狗誰更厲害?為什麼?
    現存的獵豹僅分布在非洲和印度地區,由於與其他貓科動物迥異,所以獵豹是貓科下的單獨一屬-獵豹屬。而北美獵豹也是一樣,它也是貓科下的單獨一屬北美獵豹屬。那麼,它與現存的獵豹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從進化的角度看,北美獵豹的祖先是800多萬年由亞洲遷徙到美洲的,但是在距今500萬年前,進入美洲的北美獵豹祖先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留在北美繼續進化,而一部分則從北美又回到了亞洲,最後一部分從北美到達了非洲,而去到非洲和亞洲的這些大貓演化成為了如今的獵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