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以後還想不想回到臨床?想不想再為患者服務?說實話,我想。」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如是說。上周六,傷醫事件過後兩個多月,受傷的陶勇醫生穿著「病號服」以直播形式首次面對公眾。
「最為黑暗和沮喪的兩個月」
今年1月20日,39歲的陶勇在門診出診時,被一名男子持刀砍傷。這起惡性傷醫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陶勇的救治情況也時刻牽動著大家的心。
「這應該是我人生中最為黑暗和沮喪的兩個月。」直播中,陶勇坐在鏡頭前,介紹了自己的傷情——頭上被砍了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的掌中以及背後都有多處骨折,還有神經、肌肉、血管的斷裂。不過,經過兩個多月的積極救治,陶勇的精神狀態、各方面機能都有了很大恢復。
談及自己的近況,陶勇說,大腦的水腫和出血已經恢復得差不多,頭疼也好了很多。可回想起當時的受傷情況,他仍心有餘悸:「頭上有三刀,有一刀差一點點就將枕骨的骨頭砍碎了。如果骨頭碎了,腦子流出來,結果可想而知……」
雖然傷勢如此嚴重,但陶勇表示,自己仍然想回到臨床工作。他說:「鬼門關裡走了一圈,老天爺給我留了一條命,就是為了讓我有給大家繼續服務的機會。」
「我還想繼續在臨床工作」
「沒有專家的及時救治,我不會恢復得這麼快……」陶勇回憶,自己受傷住院期間,得到了很多同事朋友的關心。他說,這兩個月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為了讓他安心養病,妻子獨自承擔起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重任。他的同學、同事們主動幫著給家裡買菜,給他的家人送口罩和各種生活用品,還有素不相識的網友們的祝福。這些都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
讓陶勇記憶深刻的是,從ICU轉到普通病房時,睜開眼便看到了滿樓道的鮮花,很多鮮花上並沒有名字和標籤……他形容那一瞬間「自己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有人問我以後還想不想回到臨床?想不想為患者服務?說實話,我想。我還想繼續在臨床工作。因為在工作過程中,會發現絕大部分人是懷有愛心的。」陶勇說,作為醫生,救死扶傷去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當我看到那滿地鮮花時,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
直播中,陶勇還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患者的故事,其中談道一位曾經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小女孩。
2002年,還在北大人民醫院做研究生的陶勇接觸到了這名小患者。他回憶道,當時,小女孩只有兩三歲,病情已經非常嚴重,無奈之下摘除了一隻眼球。但是,另一隻眼球也發現有腫瘤跡象。醫生通過各種手段對另一隻眼球進行治療。小女孩每兩三個月就要接受診治,而她家裡的經濟情況非常糟糕。
「孩子來自河南農村,爸爸帶著她在北京居無定所,甚至住過醫院附近的地下通道。就這樣,孩子堅持了十年的治療。」陶勇說,孩子的生命最後保住了,但另一個眼球卻沒能保住,變成雙眼摘除。即便如此,這個孩子的內心依然非常陽光開朗,笑容總洋溢在臉上。
之後,陶勇和孩子的爸爸一直有微信聯繫,經常能收到一些孩子上課和生活的視頻。這一次,得知陶勇被砍傷的消息後,孩子的爸爸通過微信給陶勇捐了1000元。這錢,陶勇沒有收,但這件事給了他巨大的感動。
「正因為有很多這樣患者的故事,才讓我在自己遇到這麼大的痛苦時,能很快從陰影中走出來。」陶勇說,病人沒有在最困難、最黑暗的時候被人拒絕,他們就能仍然對世界抱有感恩的心。「我自己遇到劫難,但我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
在陶勇看來,選擇學醫,更多的是應該把醫學當做修行的一條路,在這條路上會看到光明。
目前,陶勇的康復過程至少還需要兩個月。他在直播中多次表示,希望能夠儘快返回臨床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