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0日的下午2點左右,在北京朝陽醫院發生了一起惡性傷醫案件。一位36歲的男子手持著菜刀衝入了醫院7樓的眼科門診,對著陶勇醫生就是一陣亂砍。在混亂之中,陶勇醫生沿著扶梯跑到6樓,持刀男子緊追不捨。最後導致包括陶醫生在內3名醫護人員受傷,1名看病群眾也被砍傷。
根據北京朝陽醫院的最新通報,4名在傷醫事件中受傷的患者已經在該院接受了急救,兇手也被警方控制。但令人揪心的是,在這起事件中,陶勇醫生的手臂遭遇了重創,或將無法再拿起手術刀。
說起陶勇醫生,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他的履歷。北京人民大學醫院眼科博士,2016年擔任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年齡剛剛滿35歲。發表SCI論文48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5篇。是被譽為國內「眼科四把刀」之首黎曉新教授的得意門生。
更重要的是,陶勇醫生的手術能力卓絕,不僅能夠勝任白內障手術,還能夠做一些相當複雜的眼底手術。在陶勇醫生的介紹裡,寫著他擅長疑難重症葡萄膜炎的診治,包括一系列疑難雜症,其中還有愛滋病眼病。可以說,像陶勇醫生這種水平的眼科醫生,國內還真沒有幾個,稱得上是屈指可數。
就在陶勇醫生的手臂被砍傷後,第二天仍有不知情的患者排著隊等待著手術。陶勇醫生年紀輕輕就成了主任,手術的本事自然不小。此外,他還擅長多種疑難雜症,讓許多患者慕名而來。但是,就是這樣一把菜刀,重重地砍進了他的手臂,砍向了他的後腦。不僅是要讓他拿不起手術刀,更是想要就此了結了他的性命。
在中刀後他被送往了急救,渾身血流如注。負責手術的外科醫生也是直言,手臂傷得太重了,手掌、手臂多處神經損傷,不知道今後還能不能拿起手術刀。對於眼科手術來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一顆眼球的直徑只有24毫米,進入眼前段的切口只有2毫米,而晶狀體、囊部薄膜都是用微米來計量的。原本國內能夠做白內障、眼底手術的眼科醫生就屈指可數,陶勇醫生這般璀璨的新星卻因為一次醫鬧,手臂多處神經遭受了損傷,在經歷過大動幹戈的外科手術之後,他是否還能再次拿起手術刀,為患者排憂解難?
醫鬧,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患者的利益。隨著武漢新型病毒的爆發,陶勇醫生被砍傷,網絡上也是響起了一種聲音「以後我不能讓孩子去學醫,太危險了。」若是任由這樣的聲音發酵下去,我們的國家會不會在今後20年出現醫學人才的斷檔?
但話又說回來,醫護人員的安全問題應該由誰來保障?難道真的要在醫院門口設立一個安檢裝置,才能把菜刀擋在外面嗎?這樣一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係是否又將進一步走向對立?
對於此次傷醫事件,您有什麼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