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老闆創新傳播收穫一茬茬新粉絲,他們湧向劇場第一次看京劇

2020-12-05 澎湃新聞

一場清音會,一場演音會,組成了當今京劇第一女老生王珮瑜今年的重頭戲——「【清·彈】雅集」 京劇巡迴展。在上月成都站盛況空前的火爆場面之後,兩場演出將在這周回到上海,9月8日、9日在上海音樂廳演出。演出票早早就銷售一空。所有工作人員都在犯愁,還有很多人想看戲,沒票了,怎麼辦。

一年以來,經歷了各種文化訪談、綜藝節目以及頻繁的京劇講座之後,「瑜老闆」變得更火了。新的粉絲正一茬一茬地開始湧向劇場。很多人都是因為王珮瑜,生平第一次看了一場京劇。

王珮瑜

用最親切的方式,和所有人一起分享京劇,王珮瑜做了很多年。她自己做課件,開了一門好玩的《瑜樂京劇課》,每次講座,臺下都是笑聲不斷;她在喜馬拉雅平臺講解京劇發展史、老生流派、經典劇目和唱段、唱腔板式、手眼身法步,所有這些講課內容,也無一不是她自己準備,積累平生所學以及查詢各種資料後的成果。為了這些分享課,王珮瑜幾乎失去了自己所有的閒暇時間。

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在這一年集中地爆發。王珮瑜的出鏡率和知名度在這一年達到了高點。不過,她依然還想著要回到劇場。下半年,她的巡演從今年8月19日持續到11月30日,跨越成都、上海、石家莊、深圳等四座城市。

「清音會」和「演音會」都是王珮瑜多年來自己嘗試創新的新形式,並且成為了註冊商標的個人演出品牌。和傳統的京劇演出不同,這兩場演出都帶有分享和普及推廣的性質,帶有新的傳播理念。

就如王珮瑜反覆表達的:「我們一直強調京劇其實很好玩,除了戲好玩兒、表演形式和內容好玩兒以外,我們的傳播方式也正在越來越接近年輕人,接近當代人們的習慣。」

而在巡演上海站首場演出的同時,王珮瑜還將現場發售自己最新製作的新專輯——《雙瑜座|王珮瑜戲曲集》「傳統+跨界」雙唱片。

即使上海的兩場演出票早早售罄,王珮瑜還是在演出前的周末給觀眾特地準備了一次導賞講座。她介紹了這一次上演的《老生常談》京劇清音會和《亂彈·三月》京昆演音會的創作歷程,也期待從中遇到更多第一次看京劇的觀眾。

「清音會」:清談+演唱+實時直播+「彈幕」互動

一張茶桌,一塊彈幕,一個小樂隊,這便是王珮瑜自創「清音會」。從2010年開始,她帶著「清音會」,已經在上海、北京、天津、武漢、蘇州、南京等地演出近30場,

「清音會」的概念來源於清末民初的「清音桌」,是當時一些京劇名家名票的獨特演出方式,與大劇場戲曲演出的區別是:清唱、不扮戲、不著戲服、依現場情況定製戲碼。

王珮瑜京劇清音會在「清音桌文化」的影響下,也附有了時代特色,在「清談+演唱」的小型沙龍式演唱會之外,她第一次在京劇演出中引入了實時直播和「彈幕」互動。

經歷了幾年的「升級換代」之後,王珮瑜今年的「清音會」既有《捉放曹》《狀元譜》《賣馬耍鐧》等譚餘一脈的經典唱段,也有她關於京劇常識、歷史淵源的知識講解,甚至新加入了她成長經歷的分享。

至於「彈幕」互動,更是被王珮瑜稱作是「京劇劇場叫好文化的延展」。

此前成都站演出時,演出的彈幕屏極為熱鬧。配合著背景屏幕上後臺演員扮戲的實況直播,「瑜老闆辛苦了」「求合影要抱抱」「想聽《烏盆記》」「歡迎老闆來青島」「瑜老闆迷死個人啦」的字刷滿屏幕……當王珮瑜說「想聽什麼可以自己點」時,舞臺大屏幕上開始一波接一波滾動著《武家坡》《遊龍戲鳳》《張松獻地圖》《斷密澗》等傳統老戲的名字。

「演音會」:把樂隊請到舞臺中央,感受有別傳統的京昆音樂

而相比「清音會」,「演音會」是一個更新的演出概念:它似音樂會又非音樂會,似演唱會又非演唱會,似戲劇又非戲劇,但卻融合了這三種演出形式。

《亂彈·三月》京昆演音會是王珮瑜和她的團隊在2015年完全原創的一臺作品,去年3月首演於上海音樂廳。

這場演音會,把年輕的演奏家們請到舞臺中央,讓音樂和京劇舞臺上的角兒們共同對話。王珮瑜說,「這一臺演音會從無到有,歷時近一年的醞釀和創作,是我和同窗好友林源(作曲、配器)、周毅(大三弦)在一起各種碰撞出來的原創,全部脫胎於京昆音樂,但又有別於傳統京昆音樂的視聽感覺。」

而在這場演出中,很多觀眾發現,原來京劇樂隊還有很多「牛人」,他們能夠自由穿梭於不同的藝術形式,把握傳統和現代音樂的多樣風格。

王珮瑜笑稱,這個演出也挺符合她給自己的標籤:溫和改革、積極保守。

相比去年首演,此次演出的《亂彈·三月》京昆演音會在樂器的配置上進行升級,在原有的板鼓、京胡、二胡、三弦、阮、月琴、小鑼、大鑼、鐃鈸等傳統樂器中加入古典吉他,豐富彈撥樂的整體呈現,並從視覺和聽覺上打破原有的民樂設置,主打融合樂的概念。

「一些觀眾看完《亂彈·三月》後,會感覺內容和形式比較新穎。」王珮瑜說,所以她也希望通過這樣相對年輕、相對實驗性的面貌,為更多還沒有走進劇場看戲的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聽感受,並激發他們踏入京劇劇場,去探尋更豐富的世界。

新專輯:「傳統+跨界」雙唱片

和演出一樣,王珮瑜今年在演出時首發的新專輯是一套雙唱片,體現了「傳統+跨界」 的理念,古老和現代的並行。

在2010年《瑜音繞梁|王珮瑜京劇演唱致敬版》唱片向餘派藝術和恩師王思及先生致敬,2013年《餘脈相傳|王珮瑜京劇傳統骨子老戲唱段集選》收錄骨子老戲展演的唱段之後,王珮瑜介紹說,今年推出的《雙瑜座|王珮瑜戲曲集》唱片是為近年來對京劇藝術的傳承與傳播進行一次回顧和總結。

據悉,唱片之一收錄了十四段經典的京劇傳統老戲唱段,其中《桑園寄子》《御碑亭》《四郎探母》等大部分劇目曾出現於王珮瑜在喜馬拉雅電臺節目的講解中,既是對前輩的致敬,也是傳統藝術的延續。

在另一張唱片中,則收錄了王珮瑜的一系列創新跨界作品,包括《亂彈·三月》京昆演音會主題曲《牧羊人》、京昆合演原創劇目《春水渡》主題曲《春水誤》、『戲·曲』跨界大戲《文圖會》主題曲《千山行》,以及吉他京劇版《趙氏孤兒》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大棚裡養蝦 唐山頭一份 一茬蝦產量提高三倍(圖)
    「我們也是第一次嘗試這種養殖方法,如今第一茬南美白對蝦已經收完了,效果特別好,8月底我們還可以繼續養殖第二茬。」  鄭宗海介紹,大約20年前,他和李進、鄭素豔、李剛承包了這裡120畝12個蝦池,多年來,他們辛苦勞作,固守著每年5月份投放蝦苗,10月份收穫的傳統養蝦模式。
  • 一個月一桶菜,一茬一茬吃!
    一個月一桶菜,一茬一茬吃!一旦你進入花壇,就不能自拔了,你會越來越想種花。真的都玩出花了,什麼東西都能水培,就不說什麼綠蘿吊蘭蔬菜頭了,現在竟然對一根菜葉下了手,厲害了這些技術大佬,牛逼牛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常見的蔬菜怎麼水培吧!1掐根空心菜,水培很管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空心菜已經遍布中國各地,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 跨界變身電視紅人 王珮瑜:只願分享京劇之美
    人稱「瑜老闆」的京劇老生演員王珮瑜,最近頻繁跨界,出現在了幾檔綜藝節目中。先是在《奇葩大會》教人三級韻,後又登上《朗讀者》的舞臺用韻白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而不久後,她還將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坐鎮《跨界歌王2》。
  • 「茉莉」這麼養,花苞像「蹦豆」,一茬一茬,源源不斷開花!
    「茉莉」這麼養,花苞像「蹦豆」,一茬一茬,源源不斷開花!養茉莉,仨「竅門」,葉子綠的發亮,滿枝都是花骨朵,一下就爆盆。
  • 瑜老闆京劇小灶 | 小哥哥們的戲服盤點,好角兒也要華服襯
    瑜老闆京劇小灶 | 小哥哥們的戲服盤點,好角兒也要華服襯 2021-01-08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6款勤花月季,花量大抗病性強,開花一茬接一茬!
    6款勤花月季,花量大抗病性強,開花一茬接一茬! 月季花是很多花友都喜歡的花卉,品種豐富,每一種都有不一樣的特點,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種性價比高,而且好養又漂亮。適合新手。
  • 它們是生活中的「氮磷鉀鈣」肥,用來養月季,用好開花一茬接一茬
    而要想養好它讓它開出更好看的花也是不難的,只要用上生活中的這些「氮磷鉀肥」,用好了照樣開花一茬接一茬。一、氮肥:黃豆黃豆當中含有非常豐富的植物蛋白,還有很多的胺基酸和維生素,這些養分被分解後,可以形成很好的氮肥,而月季又是很喜肥的,那黃豆來養月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黃豆也不能就這麼直接埋下去使用的,還是得經過一些處理才行。
  • 豆芽不用花錢買,用一個塑膠袋就夠了,一茬接一茬,安全靠譜
    嗨,大家好,大多數人都喜歡吃豆芽,可是買的豆芽好多都是用藥物快速催生的,吃多了吃久了,對我們的身體不好,今天就分享一個簡單的做法,特別適合懶人,幾乎不需要操什麼心,用一個小塑膠袋生豆芽,一茬接著一茬,有吃不完的黃豆芽。
  • 這5種吃剩的「菜頭」別扔,栽到花盆中,可能吃完一茬又長出來了
    這樣就可以利用陽臺的空間帶上一些蔬菜,在添加綠意的同時還可以感受到種菜的樂趣,並且還能夠收穫綠色無公害的蔬菜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當然了,如果想要在陽臺上種菜,除了播種之外,在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吃剩的菜頭也是一種不錯的種子。只要簡單的幾個小步驟,就可能會中出清新養眼的蔬菜盆栽。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5種蔬菜的菜頭,大家就別扔了,再到花盆當中吃完一茬又長一茬。一起來看一下吧。
  • 水養蒜頭長出蒜苗,能吃幾茬?
    能吃幾茬?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水培大蒜長出蒜苗,能吃幾茬?1、大蒜是既可以食用其果實,又可以食用其嫩莖和葉等的蔬菜,完全可以在陽臺進行水培,就算不施肥,只要保證光照,也能吃到1-2茬自己種的綠色蒜苗。因為它的種子中儲存了大量的養分,在光照、溫度和水分合適的時候,就能發芽生長,將果實中的養分轉化為嫩莖、嫩葉供我們食用。
  • 一塘兩茬!畝利潤一萬五
    養殖一塘蝦,等於兩塘蝦的方法!  一瀉千裡的黃河,流經魯北平原,在博興縣喬莊鎮水勢得到控制,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就坐落在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喬莊百姓養殖南美白對蝦提供了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質水源。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如今的喬莊,村村養蝦,養殖戶達3400戶;蝦塘成方連片,綿延數裡。  但在早些年,這裡並不是這個樣子。
  • 生活中給蟹爪蘭餵點「臭蛋」,半年下來花開不斷一茬接一茬開不停
    生活中給蟹爪蘭餵點「臭蛋」,半年下來花開不斷一茬接一茬開不停在生活中,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僅追求生活上好了同時還追求健康方面了,因此在生活中都會種上自己喜歡的盆栽植物,比如生活中比較受歡迎的植物就是吊蘭;綠蘿;蟹爪蘭;多肉植物等植物。
  • 昌吉市引種巨菌草 首茬產量喜人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 王娜)近日,在昌吉市佃壩鎮土梁村昌吉市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試驗示範推廣基地,巨菌草首茬測產正在進行。昌吉州、市農業部門把南方「巨菌草」引種進昌吉。此舉為新疆草業發展提供了一條新途徑,也為昌吉脫貧攻堅提供了新路子。
  • 浦東今年頭茬草莓和矮腳青上市啦
    浦東今年頭茬草莓搶「鮮」上市,矮腳青也到了好吃的時間啦!怎麼選,怎麼賣?一起來看看↓浦東頭茬草莓搶「鮮」上市這幾日,紅豔水靈的頭茬本地草莓成了滬上各大水果店的「新晉人氣王」,由於目前是銷售早期,由於是頭茬草莓,價格自然不低,目前市場基準線約為25元/500克。待到春節過後草莓大批量上市時,價格會有所下降。除了浦東,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崇明等地的草莓也紛紛搶「鮮」上市,與此同時,客地草莓也已從南通、鹽城等地悄然抵滬,彌補了上海早期草莓市場量少的不足。
  • 大棚三茬蝦養殖模式——對蝦混養大草蝦,賣蝦利潤又高了!
    該農場嘗試利用大棚開啟三茬蝦的養殖模式,避開蝦類銷售高峰期,可賣出高價蝦,增效更為顯著。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大棚三茬蝦主要怎麼養殖的呢?大棚三茬蝦養殖主要利用鋼管大棚控溫技術,縮短蝦類生長時間,延長蝦類銷售時間,從而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養殖期間要注意下面三點:1. 苗种放養苗種是蝦類養殖成敗的關鍵。
  • 過去用來餵牛,田埂上最常見,一年一茬開白花,殊不知價值很高
    今天分享的主題:過去用來餵牛,田埂上最常見,一年一茬開白花,殊不知價值很高。農村雖然沒有城市花園裡那些名貴花草,但農村的野草野花卻很多,不論哪個季節,只要你到鄉間田野走一走,總會見到不同的野草野花,尤其在春夏兩季。野草野花對於農民來說習以為常,不過農村有一些愛學習愛鑽研的農民,他們喜歡研究野草野花,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 頭茬韭菜和頭刀韭菜有什麼區別?不懂早了解,避免被人笑話
    另外,大家應該也都聽說過,韭菜有頭刀韭菜和頭茬韭菜。那麼,頭刀韭菜和頭茬韭菜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可是大了!不懂早了解,下次別再買錯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認為春天這個季節就應該吃的就是韭菜了。因為這個時候的韭菜是最新鮮的,所以,很多人便會搶著買頭刀韭菜。一般情況下,頭刀韭菜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頭刀韭菜是不能吃的。
  • 把《霸王別姬》當作勵志片,她為京劇代言
    至於如何讓後者知曉自己喜歡京劇,這便是擺在當代京劇人面前的一大課題,每個京劇人都有義務去完成它,這種探索無關成敗,只要嘗試就是成功。如今四十出頭的「瑜老闆」,成功「出圈」,依然在為京劇奔走代言。她身上看似偶然的爆紅,其實是近三十年沉澱的爆發。
  • 京劇名家王珮瑜攜親子互動京劇《坐井觀天》首次在深圳上演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陳錫明通訊員 葉宇星11月14日,親子互動京劇《坐井觀天》首次在深圳寶安青少年宮夢劇場上演,並且京劇名家王珮瑜進行現場講解,讓全市青少年欣賞了這部集演出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的劇目。《坐井觀天》由上海瑜音社出品。瑜音社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為著名京劇演員、上海市第十二屆青聯副主席、文化部優秀專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白玉蘭戲劇主角獎得主王珮瑜。一直以來,王珮瑜堅持對傳統劇目的傳承。《坐井觀天》這部劇主打親子與京劇零距離接觸,演出效果喜人。此前,該劇目曾在上海大劇院為上海中小學的校長、師生們演出,實現了藝術普及教育與欣賞劇目的融合。
  • 陽臺種菜有新花樣!花盆竄出蘑菇才可愛,一個月收兩茬
    陽臺種菜有新花樣!花盆竄出蘑菇才可愛,一個月收兩茬眼看在自家陽臺上種植蔬菜的朋友越來越多,琳琅滿目的蔬菜簡直讓人目不暇接。隨之,陽臺栽培蔬菜的好處也體現了出來:一方面,大家可以食用到天然健康無汙染的新鮮蔬菜;另一方面,如此大規模的綠植也可以有效起到淨化空氣、裝點家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