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飼養環境中最好不要放置一些沒有意義的觀賞裝飾,特別是帶尖狀物物體和假花假草,這些對蜘蛛有傷害外還阻礙捕食;
二 新手建議從大苗養起,3L左右的小苗免疫力比較低,難照顧,容易容易「菊花」;
三 食物選擇上,幼體建議選擇小櫻桃紅或去大腿的蟋蟀(蟋蟀有些攻擊力太強,對幼體最好慎選)大麥蟲、麵包蟲有個缺點就是容易跑到土裡,蜘蛛不好捕捉;
四 對於某些不開食個體,有可能是野生個體(當然也有可能是要蛻皮,蛻皮一般是突然就不吃,所以還是可以區分的)。這些個體比較難照顧,要麼出掉,要麼就好好靜養一段時間,要提供水喝。靜養兩個星期後試試活體,扔活的蟋蟀或蟑螂進去嘗試一下;
五 打理的時候以防萬一還是用筷子或長鑷子吧;
六 萬一被咬到的話就趕緊用醫用酒精消毒吃點消炎片。如果是高級品種的話,非要自己處理的話就用酒精燈燒熱備用圖釘,然後燙一下傷口,之後在用醫藥酒精消毒塗藥。小編還是強烈建議去看一下醫生;
七 高級品種捕鳥蛛一般都很難上手,如果非要上手那就選它蛻皮後前幾天,新手千萬別嘗試,不要看到別人發的上手照片就心癢,安全第一;
八 飼養盒必須加蓋,大的捕鳥蛛還必須有仿越獄裝置,不然第二天看到空盒子的心態會是很難過。
- 巴西巨人白間 -
九 如果有準備蛻皮現象(上面提到的,突然不吃東西)那就提高溼度靜養,蛻皮前或蛻皮中不能打擾,卡皮了就麻煩了,死亡率幾乎百分百;
十 蛻皮後的捕鳥蛛要靜養四天左右再餵食,剛剛脫皮的捕鳥蛛很脆弱,牙還沒硬化,吃不了東西還可能給食物返傷害;
十一 飼養盒子必須通風,吃不完的食物要拿出來,不然就會長蟎蟲,搞不好就會直接導致捕鳥蛛死亡;
十二 公母區分最好就是蛻皮後觀察,最靠譜的就是看那皮有沒有卵囊,有的話就是女孩,沒有則反之;
十三 上手時就隨它去吧,想改變它的前進方向就接著它往它前進的地方嫁接一條路讓它走即可。太強勢會吃虧哦…值得注意的是高度,不要那太高,摔下去必死;
十四 混養需要看教程,最基本的要求是同窩蜘蛛,還要食物食物充足,而且是某些品種才可以;
十五 小捕鳥蛛可以餵勤奮點,大的一個星期一餐,小的可以兩餐,讓它長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