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詠︱失智老人故事:你會是我的依靠嗎?

2021-01-13 凡老成童

2019年,65%的女性死於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形式痴呆症。這組與女性密切相關的最新數據讓我產生講故事的衝動,這次故事主人公,是一對年齡總和超過170歲的老夫妻,這是否會是一個令人產生「驚恐感」的數字呢?當我們尚年輕時,會感覺歲月太漫長,足夠抵擋人生的未來風雨。


初遇骨折老婦:被貼上「失智」標籤

初見老婦,是在L區的醫養融合老年病醫院。這家醫院是一家以福利中心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老年病專科醫院。老年病醫院在醫療服務裡面融入養老服務,實現「醫中有養」。醫院麻雀雖小,卻追求精而極致。入住老人多病共存,失能失智,目標是讓高齡老人們在有限生命旅程中擁有高質量和尊嚴感。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初次相遇,是醫院的Z主任帶領我們參觀醫院的第二層病房,遠遠地看見焦慮的兩位中年男子,正慌忙地與主任交流,「能否給老人用止痛藥?她受不了啦。」順著漸漸升高的叫喚聲「哎喲哎喲」,我們走進三人間病房,遠遠看見一位老婦正痛苦不堪地躺在病床上。Z主任隨口說,「她是認知障礙老人,在家摔跤,髖關節骨折了。」因為心懷顧慮,我們未近距離觀察老人。只聽見Z主任在病房外與護士交流,他的聲音也越來越大,隱藏著些許責備情緒,「為什麼不給老人用上止痛藥呢?」


觀察病房外的環境,是一個類似養老院的公共活動空間,空間中部是一張大桌,數張椅子、鍛鍊設施,另有照護人員工作平臺,她們正忙碌地用攪拌機攪出生薑沫。兩位失智老婦分別坐在輪椅上,目無表情,仿佛木偶,靜靜觀察著公共空間發生的一切動靜。外界氣候變化,這裡的歲月卻獨自靜好。看著這兩位老婦,我心想,她們是誰?她們的過去經歷了什麼?是否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是否不僅只攜帶「失智」標籤?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再遇失智老婦:揭開「失智」標籤

Z主任的穿針引線,護士長為我們引薦一位年過八旬的照顧者。或許是因為緣分,此次訪談對象竟然正是兩周前入院的骨折老婦丈夫。因為疫情繼續升級,我們此次不得不提前完成「核酸檢測」後,才能順利進入醫院。老人身著薄羽絨服,拎著一個小紙袋,緩緩走進病房。當我提議,因為大堂正播放音樂,能否進病房訪談。老人遲疑了一會,「護士長說,她早上一直吵著找爸爸媽媽,她根本不知道爸爸媽媽早已過世。現在她剛睡著,我怕說話會影響她休息。」老人的言語中流露出對老伴的關愛和體貼。


相互交流後,老婦不再是只帶有「失智」標籤的長者。她在我眼中慢慢鮮活了,成為能被記憶的充滿立體感的「人」。老人88歲,老婦84歲,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老牌大學生。夫妻二人早年因為工作原因,四處輾轉。1980年紮根深圳,40年的無情歲月將老人拉入時間隧道。


依賴感:衰老是一系列喪失

老人的思維敏捷,敘述一直都具有條理性。但他依舊感受到了喪失的悲苦,「她原來很聰明的,從最初的農學專業再自學會計,退休以後還能幫人做審計。」「她為什麼變了?讓我難受的是,她突然變了一個人。」超過50年的婚姻生活,讓他們二人早已彼此熟悉對方,共同孕育5個子女,曾經有過私密的、從未停止的對話。但老婦的失智,卻讓清醒的時間急劇降為20%,這意味著他們的交流也將降到20%以下。


或許,專人照顧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解脫,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老人從照顧老婦的生活中找到了目標感,每日的固定探訪時間,是他生活的意義所在。彼此的實際存在給雙方以心理慰藉,彼此的短暫交流成為他們最珍惜的時刻。


當再度走入病房,我看到潸然淚下的一幕。老婦甦醒,護工將病床搖高讓她感覺舒適。老婦滿面皺紋,但一見到老人,仿佛突然變身為年輕女子,滿臉笑容。老人問,「你渴了嗎?」老婦嬌嗔道,「我都渴了好久了,我要喝水」。此時,我和同行者彼此交換眼神,說了一句「撒嬌了」,便默默退出病房。


也許,他們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種種變化——喪失聽力、視力、記憶力、配偶、朋友和固有生活方式。這一切來得太快,容不得老人做充分準備。



相關焦點

  • 天津東麗的失智老人養老
    並且,老人們性格各異,「當他們無法開口說話時,我不知道他們的心理變化是怎樣的。娛樂活動後,很多老人會重新回到用餐公共區域,這是老人們一天中最常待的地方。徐玉剛是個雙耳失聰且有暴力傾向的老人,他飯量一向很大。「我無法知道老人的心理變化」早晨8點,當北京這座大城市的很多上班族還在趕往辦公室的地鐵上或者公交車上時,42歲的蘇超英已經在北京一家中高端養老護理機構裡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 關愛失智老人,許多環節需要精心照顧
    說起失智老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據說他們不只是單純的走失,有時會撒潑哭鬧、黑白顛倒,甚至還會動手打人,為了防止失智老人走失,一些家屬們不得不採取一些極端的方法,或將老人鎖在家中,或找人盯梢,而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據了解,失智症,又叫阿爾茨海默症,它有個不太好聽的叫法是「老年痴呆」。得了失智症的老人是什麼狀態,為何會讓很多家庭崩潰?
  • 的失智老人養老
    的失智老人養老,頤養天年是老人在我們的照護下的生活狀態,溫潤而澤是我們對老人的態度。的失智老人養老, 東南環外的勁松老年家園調研。這家養老院規模不大,共60餘張床位,不少入住老人為失智老人。為了便於老人識別自己的樓層及電梯位置,養老院每一層的居室門帘採用了不同的暖色,有的用橙色,有的用淺綠色。
  • 失智老人不「失愛」困境待破
    她所在的樓裡居民以老年人為主,還有幾位失智失能,需要家人全天候形影不離地看護。「看到那些失智老人,想想也十分可憐,一般的養老院幾乎不收他們。」  「每名失智老人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和一個不堪重負的家庭。失智老人常常走失後不記得回家的路,嚴重者甚至忘記親人。對於失智老人,需要更多的關愛和耐心來陪伴他們的老年生活。」
  • 新站失智老人養老院
    新站失智老人養老院,地面採用防滑綠色環保的PVC地板。新站失智老人養老院, 50m等,本規範參照國內外標準綜合確定了面積指標。其中規定失智老人的床位進行適當分隔,是為了避免相互影響及發生意外損傷。4 為防止介護老年人中失智老年人發生高空墜落等意外發生,本條規定失智老年人養護單元用房的外窗可開啟範圍內設置防護措施。
  • 東麗區失智老人養老價格
    東麗區失智老人養老價格, 「頤澤」是清宸陽光醫養管理服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連鎖機構品牌,總部位於天津,是以失能失智專業醫養照護為主的連鎖養老服務品牌。東麗區失智老人養老價格, 入口門廳的設計,以失智護理為主的養老機構的門廳不同於其他類型機構的設計,因為失智老人不適合經常來來往往的在門廳活動,設計時要把入口和老人活動的區域有所隔離。
  • 「記者手記」家有失智老人,糾心的痛你能理解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找不到回家的路,記不得至親的臉……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腦子裡就像有一塊橡皮擦,一點點擦去生活的記憶。對他們的親人而言,全是糾心的痛。問題是:該如何照顧好他們的晚年?何婆婆的老伴今年82歲,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症。
  • 關愛失智老人,一起來行動
    「醫生,我最近特別健忘,我想查一下有沒有得老年痴呆症。」今早,海曙石碶街道雅渡村的戴奶奶就來到雅渡老年樂園,因為今天有醫生來這裡替老人們免費篩查失智症。到了老年樂園才發現,已經有很多同村老人在排隊等候篩查。 老年失智症,又稱「老年痴呆症」,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 這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癒。該病已成為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據有關部門估算,寧波目前有失智老人7.6萬到10.2萬人。
  • 求解失能失智老人養老困局
    當你老了,如何安享晚年?為破解失能失智老人的養老困局,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失能失智老人照護服務,探索推進康養聯合體建設。隨後,我省在杭州、寧波、溫州、嘉興4地開啟康養體系試點工作。  失能失智老人當前的養老現狀如何?康養體系建設能解決什麼問題?我省各地試點中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又面臨什麼困難?
  • 的失智老人養老費用住的安心
    的失智老人養老費用住的安心, 此外,清宸陽光還據此開發出涵蓋養老服務市場營銷、老年人能力評估、養老社區及機構設計規劃設計及改造、服務與運營管理、人才培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技術、標準、規範和實操能力,為醫養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失智老人養老費用住的安心, 廚房的使用程度會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大而減小。
  • 走近失智老人 了解其謎一樣的精神世界(圖)
    剛吃完飯馬上就嚷著餓了,把別人當做自己的兒女……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老人,因記憶衰退甚至失去記憶而困在時間的長河裡,他們就是阿爾茨海默症病人,俗稱老年痴呆症患者,又叫失智者。  昨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我們走近一群失智老人,發現智力如同孩子的他們,有著一個沒有過去、也不知未來,謎一樣的精神世界。
  • 失智老人養老院入住流程_光明老年護理院
    失智老人養老院入住流程,光明老年護理院,本著「為政府分憂、幫子女盡孝」的服務宗旨;以「你把老人託給我,我把放心送給你」的服務理念;針對社會上有病的、子女無暇照顧的老年人,提供「愛心、耐心、熱心」等全方位關懷服務。失智老人養老院入住流程, 居住單元中的門可以做成分體門。
  • 如何跟失智老人有效溝通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我國失智症人數也呈上升趨勢,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失智人群數量已位居世界前幾位,日益龐大的失智老人在給家庭帶來種種不便的同時,也給眾多養老機構的護理員帶來新的挑戰,雖然失智老人的認知功能逐漸退化,但語言交流依然是他們與外界環境溝通的主要形式,所以養老院護理員跟失智老人如何有效溝通成為了良好照護的基礎
  • 椿萱茂憶路同行,用愛守護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記憶關愛失智老人健康...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你的第一塊手錶?那是爸爸畫在你手腕上的,他仔仔細細地畫上長一點的分針和短一點的時針,並告訴你,這些指針動一下,你就長大一點啦!你慢慢地長大,他也在慢慢變老,慢慢地開始遺忘,再也沒法畫上一個完整的手錶。最初,他只是出門忘了戴上帽子,忘了拿上鑰匙,忘了上一秒是否鎖了門。
  • 媒體呼籲關註失智老人 消除歧視為老年痴呆正名
    活動主辦方供圖   消除社會歧視 為「老年痴呆」正名    昨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央視聯合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共同呼籲關註失智老人  阿爾茨海默症  是嚴重的腦神經系統疾病之一,也是一種殘酷的疾病,患者會逐漸出現記憶能力、語言能力和感覺能力的下降,多數患者發病後幾年內還會因腦衰竭而死亡。
  • 失智老人進專區 子女心裡踏實
    本報訊 濰坊鶴祥安養中心失智老人照護專區建成後,不僅讓失智老人有了好去處,還讓子女安心了。連日來,不少市民看到本報之前關於失智老人的報導後,紛紛詢問失智老人照護專區環境如何,老人在此如何生活。記者探訪發現,濰坊鶴祥安養中心失智老人照護專區建有多功能活動大廳,寬敞明亮、顏色鮮豔,滿足老人做各種活動,改善認知能力,延緩記憶衰退,保持身體健康。同時,為使失智老人找回熟悉的記憶,專區長廊打造了懷舊背景牆,老人們經常在畫作前駐足欣賞。專區的房間寬敞明亮,裝飾舒適,鋪有防滑地板,內有獨立衛生間、冷暖空調等;床與床之間有拉簾,保證老人私密性。
  • 德清:關愛失能失智老人
    近日,德清阜溪街道郭肇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工看望村裡的高齡老人並普查失能失智老人。實施90歲以上失能失智老人生命體徵監護設備免費安裝是2020年該縣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社工在看望的同時摸底登記,詢問了解高齡老人的身體狀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原標題《關愛失能失智老人》,原作者白羽、呂怡來。
  • 美麗農莊:失智老人樂園
    居住在這裡的都是那些已經無法在家裡生活的失智老人,曾經喜愛園藝、農耕、或是曾在農場中工作。「日常生活的點滴快樂」綠色的農田草場是他們曾經熟悉的顏色,馬廄、豬圈、滿地跑的公雞母雞是他們曾經熟悉的環境,這些都能讓已經漸漸失去過往記憶的老人感到安心。
  • 杭州一個老小區7000人中有26個失智老人!
    整個社區超過7000人的總人口中,超過1/5是老年人,而在這些老年人裡,失智老人(失智程度輕重不等)有26人。 即使是健康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種大大小小的疾病隨之而來,對生活會造成一定影響。若是失智老人,他們的老年生活又會是怎樣的呢?
  • 為失智老人打造遮陰「大樹」 六年多長出三大「枝丫」
    近年來,寧波市江北區推岀失智老人關愛服務,成立一支失智老人關懷義工大隊,建成一個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喘息站,啟動一個降低失智症患者走失率專項活動,成為了一棵能為轄區內失智症患者遮陽庇蔭的「活力大樹」。免費發放黃手環。寧波市江北區慈善總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