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俗語,這些俗語就像一部百科書,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沒有經過系統有效的整理,目前看來還不是一個科學的體系,但農民在平常的生活中卻離不開它,這些俗語指導的方面有很多,比如種莊稼、種蔬菜、還有農村在建房屋的時候也會進行參考。這些俗語來自於經驗,依靠俗語可以找到很多益處。今天來說一句農村人經常說的:「貓洗臉、狗吃草,不到三天雨來到」,這句話說了些啥?和下雨有關嗎?
在咱們農村,過去由於老人們沒有科學工具預測天氣變化,只好觀測生活在水中的,泥土中的,空中飛翔著的和家中餵養的動物變化來預測近幾天的天氣變化。類似的還有「燕子低飛,蜻蜓點水」,「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就來到」等等,這些都是農民朋友在觀察下雨前,動物的特徵規律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氣諺對下雨的預測準嗎?可以說十拿九穩,不準的能流傳下來嗎?
貓洗臉。就是指家中餵養的貓兒,感覺到空氣潮溼,皮毛髮潤,不舒服,經常坐大地上用前爪不停地抖動著臉部上面的毛髮,好使它趕快通風晾乾,使自己覺得身輕氣爽。古時的氣諺全靠農民朋友日積月累的觀察總結,只知貓洗臉,就要下雨了。到了今天,已經能夠很好的解釋這個現象了,雨是怎麼來的?
潮溼的空氣,不斷的凝結,最終匯聚成雨滴落下來形成雨,空氣的潮溼是下雨前的自然現象。貓洗臉是因為空氣的潮溼,貓臉上的毛髮和眼睛,在潮溼的空氣中很容易溼潤,會讓貓感覺不舒適,所以頻繁的用爪子去撓,酷似洗臉的動作。如果大家家中餵養過貓咪的人也知道,你平時往貓咪身上噴灑一點水時,小貓咪馬上會跑到太陽底下去抖動著自己身上的毛髮,用前爪梳動晾乾身上的水珠。
狗吃草,之所以這樣多半是狗感覺身體不適,才會去吃草,狗吃草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近幾天確實會有天氣降水,第二個意思就是狗狗身上生病了的時候,也會跑到野外草地裡去,尋找自己醫病的草藥,給自己醫治癒疾病,狗狗是很聰明的。古人說這話有一定道理的,農村土狗平日裡無憂無慮,身體不適的現象還是比較少。現在在城市的話就不太適用了,因為你家狗吃草,除了天氣變化外,還有可能是被關得太久沒有同伴等等。
這句話是農村俗語中由指氣諺的,這種俗語關係到農民種地,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的收成好不好,這些農諺俗語可以起到相當大的幫助,如果不準確大家是不會一輩一輩傳承的。大家覺得「貓洗臉、狗吃草,不到三天雨來到」還有其他解釋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