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09 譽家裝飾

農村俗語,即農村約定俗成的諺語、老話,經過幾千年來的積累和更迭,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其中很多觀點和現象在現在也隨著時間一一得到了驗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雷打雪,遍地賊」與天氣有關,在北方農村比較常見,一起來看看是啥意思吧!

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

冬天下雪打雷是天氣的一種反常現象,這種反常現象很早在南,北方都出現過,這是強烈的冷暖氣流在短時間相遇就會有種反常現象,這種現象已是見怪不怪,這種反常現象的出現,各地有不同的說法,如北方農村的「雷打雪,遍地賊」。

冬季氣候反常,來年農耕、環境必定受影響。註定多災多難,出現旱災,澇災,蟲災,凍災,瘟疫等等。如果這個時候人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抗不過去,缺吃少穿,挨凍受餓的話,很容易發生偷盜、搶劫等社會動亂現象。

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無淚

冬天是極少出現打雷的,特別是數九寒天出現雷打雪就非常罕見了,民間早有流傳,預示來年莊稼收成不好,人們缺衣少食就會有偷盜行為的普遍發生。還有一種流傳會有冤情,天公發怒了。總之雷打雪不是好兆頭。這看似自然現象,但大的自然災害以是百年難遇,2008年的大範圍疑凍至今想起來都有點後怕。是值得人們警示的,不管真真假假,防範為主。

@流星雨滿天飛

冬天下雪打雷,對於老一輩人來說註定就是多災多難,不光有雷打雪,遍地賊之說,還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更有雪打雷,墳成堆之說。

@默默

這些俗語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經驗,該引起重視就得重視,像今年冬天的暖冬現象,就非常不利於人的健康,冬小麥也容易旺長。

現在的科學技術很發達,大多數自然災害人們可以抵禦,除非像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等大災難來臨,那個人類無法抗拒。

@咔咔卡通包

河南省漯河市今年也是下大雨電閃雷鳴的,很可怕的,今年的天氣特別怪。祝願祖國國泰民安啊,真不希望不好的事情發生。

@玉樹臨風

我是個無神論者,但我非常尊重事實。中國幾千年歷史,老輩傳下來的東西都是經過事實證明所得的經驗。有好多現象都體現了前人的正確,你不接受,但不要否定,我跟你講個我經過親自正實了好多次的現象,貓頭鷹平時很少叫,但它一叫,十有八九附近一定會死人。

@zhangguorun

科學認為,氣候反常,直接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嚴重造成減產或絕收。導致饑荒。從而引發更多的人為災難。常言道,牛馬年廣種田,雞猴餓鼠年。也許事實並非如此。

@北國之春

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備戰,備荒,提高抗遇自然災害的預防意識和措施預案,提高疫情監測監控,積極妥妥做好預防工作的落實,作好疫情防控預案措施。提高全民意識,團結在黨和政府的周圍,維護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抓好農業生產及各項措施工作,什麼困難都難不倒中國人民的意志。

@林海雪原

總的而言,地球上從古至今沒有一天停過災難不發生的,自相殘殺,自然災害,不是東發,就是西有,命不該絕,也死不了,收你老命,也躲不掉。

@玖月晞靈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以平常心對待,不可過於憂心,事在人為,一切都會過去的。願我們都坦然面對。福以禍兮,禍以福存,自然變幻,迎接新年新春新氣象!謝謝!

自然現象,有雷產生,之前必有電存在,存於雲朵中。與地面人類活動情況無關!即便符合先人說法,也是巧合,請唯物論!世上巧合之事有!

@百草箱

九天打雷百日陰,陰陰暗暗到清明,只是今年倒春寒而已,我們這裡除夕也打雷了,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總結:這些俗語都是我國勞動人民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對大自然的摸索和總結得到的結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勞動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願這一寶貴文化,在歷史進程中永放異彩。

儘管世上有很多的世事無法預料,也無法避免,那就讓我們用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對待,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勇敢面對才是戰勝困難法寶。

祝願2021年風調雨順,天下平安,蒼生安康幸福。

相關焦點

  • 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今天終於進臘月了,這一年也要快結束了,新春佳節也要快到了。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特別期待臘月,因為到了臘月,家裡就開始準備新年好吃的,還有就是可以買衣服,買新鞋子,新年穿新著實讓我的童年生活很高興。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常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常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道理嗎?農村發展了幾千年,留下了數不清的民間隗寶,有實物,有經驗,同時也有一些口口相傳的富含人生哲理的俗語。這些民間俗語能夠充分體現當時農村發展的情況,刻盡一切人間百態。
  • 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些話中,有一種佔著大類,那就是體現生活的,關於生活的俗話、老話、歇後語實在太多太多,幾乎每個農村老人張嘴就能說出幾個來。比如這句: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沙子老規矩,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會認為這是一句俗話或者是老話,但假如單純從俗話或老話去理解,就會理解岔劈,因為這句話它是個歇後語,後面還有半句呢。
  • 農村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長知識了
    農村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長知識了對於農村來說,蓋房子是一件大事,人們會比較重視,有的時候全村人都會來幫忙,關於農村人的房子,還流傳很多諺語。農村老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常說「褲帶長壽命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勞動人民們通過日常生活、節氣等方方面面的經驗,總結出了不少通俗易懂的俗語,而在農村裡也一直流傳這這些俗語,讀起來可能有些粗俗,但是撇開這些字面得意思,深究裡邊的含義還是非常有道理。俗語涵蓋的面很廣,各個方面都有 。
  •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你就發現農村的生活是很豐富的,不僅能見到很多你在城市裡沒見到的東西,連一些話語你也是覺得比較新鮮的,有時候可能就幾個字,可是想想還是很有意思。
  • 老人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在農村,懶人常常被比作豬,所以老人經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為什麼豬只會在自己的窩裡橫。1、豬只會窩裡橫我們都知道在農村,家裡的房子,院子都很大,就連蓋的豬棚都非常寬敞。因為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豬,而且都是三頭豬以上。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農村俗語:「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像是這句「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原本不是俗話,是從古代一種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教材中傳下來的,它有著自己的含義在其中,但後來傳到民間成為俗話,跟原本的含義有了根本性不同。那究竟都是什麼意思呢?兩者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俗話「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諺是存在於農村、流傳於農村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這類俗話有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等優點,目的是為了指導或者預測莊稼長勢和收成。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我國農民在長期的農業勞動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導致這些俗話產生的理由很多,有相應道理的也不少,但也有很多具有時代色彩。比如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僅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知識。有一些還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有很多覺得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根本說不出什麼大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記得那個時候,沒有手機看,沒有電視看,每天白天都是和泥土做伴,天一黑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就會喊著回家吃飯。吃完飯,洗完澡,早早的上床睡覺。
  • 農村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這句話有道理嗎?
    馬上又要端午節了,農村老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啥意思,是不是封建迷信?今天是4月14日,距離端午節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在農村裡,農民們端午節也是非常重視的,在端午節的那一天,民間就有插艾草,掛香包的習俗,以盼望著在今年能夠健健康康,病災消除。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說的是啥?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說的是啥?在農村中很多動物的到來人們都覺得是好事要來到,比如眾所周知的大早上喜鵲在枝頭上喳喳叫,人們都會覺得好事要到來。除了喜鵲之外,還有一種動物的到來人們也覺得是有好事要來到,那就是蜘蛛。這裡的蜘蛛也做「喜蛛」。喜蛛的出現,是能帶來喜事的兆頭。人們認為喜蛛如果從上方落到自己身上,就要有喜事發生。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很多俗語都來源於生活,並且很貼切生活,再加上它簡單易懂的語言,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愛。這句「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小編的老媽從小就在耳旁叨叨的一句話,但凡跟著老媽幹活時偷懶或者做出一些在老媽看來不合規矩的事兒,老媽便要搬出這句俗語來教導一番。
  • 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以前,有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是靠打山上的野味為生,有一些地方是靠打魚為生。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多打農藥的東西,很多都是天然食品。記得小時候,經常看到人們在山上挖一些野味,或者是在水裡打魚。但是,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很多人就會說這是因為上輩人把聰明才智給用完了,洩露天機太多,所以後輩人來償還了。其實,這麼理解這句俗話是錯誤的,這句俗話說的其實是人情世故,並不是什麼玄奇迷信。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