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08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有不少老話、俗話,還有不少的歇後語。不管是俗話還是老話,又或者是歇後語,有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俗易懂。

但是,這個通俗易懂並不代表就是粗俗,事實上,這是無數人對於生活的總結,有著一定的道理。雖然有些話中的道理會隨著時代的時步而過時,甚至是淘汰,但大多數還是具有警示意義的。

在這些話中,有一種佔著大類,那就是體現生活的,關於生活的俗話、老話、歇後語實在太多太多,幾乎每個農村老人張嘴就能說出幾個來。

比如這句: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沙子老規矩,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會認為這是一句俗話或者是老話,但假如單純從俗話或老話去理解,就會理解岔劈,因為這句話它是個歇後語,後面還有半句呢。

當然了,各地的說法可能不一樣,在我們這邊,完整的是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都不差。

這句話該怎麼理解?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上面說了這句話是句歇後語,完整的是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了老規矩——都不差。

如果按照老話來理解,這句話最容易理解錯的地方是後面三個字,也就是老規矩。因為如果按照老話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管是井裡的蛤蟆還是醬裡的蛆,又或者是飯裡的沙子,這些都是老規矩了,挺正常的,意思是必然要有的。

但是,這句話中的四個關鍵詞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沙子、老規矩,說的是四個單獨的東西,後面這個老規矩並不是為了總結前面這三樣東西。所以,這句當成歇後語來理解比較合理,也就是後面的半句:都不差。

這裡的這個差,得理解成錯,都不差,就是都不錯。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咱們說這個井裡的蛤蟆,相信農村的老人對於平時吃水這件事深有記憶,因為那時候都是去村裡的大旱井裡打水,然後挑回家,這也是為什麼農村老一輩時,家家戶戶都有水缸的原因。

而這個井裡會時不時打出蛤蟆來,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這蛤蟆都是存在於水坑裡,井裡怎麼會呢?事實上,這種事很正常,有可能是掉進去的,也有可能是跳進去的,反正不影響它們生存。

醬裡蛆這個有點重口味,但這是個事實,以前農村人喜歡自己做醬,最多的就是黃豆醬,需要粉碎、發酵等等工序,在這些過程中,容易招到蒼蠅,特別是放入缸裡發酵成醬時,最容易招來蒼蠅,如果是沒有蓋好,後面生蛆是肯定的。

黑嫂小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從來不吃醬,自己心裡不舒服。其實不止是醬,以前農村醃鹹菜也會生蛆,凡是這種需要放置發酵的,都容易生蛆。

飯裡的沙子這個容易理解,以前人吃飯,會說墊牙啥的,其實就是吃到沙子了,不局限於是吃米飯,吃粉條啥的,也會經常這樣,說的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老規矩是個啥?就是存在於農村裡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規矩,每個地方的農村都有,而且這些老規矩極有權威性,不是寫在紙上的,但是村裡每個人都在遵過,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農村白事時找人幫忙,不找就不說了,找了就必須去,因為誰家都會有這樣的事。再比如紅事端盤子,管你在外面是老闆還是打工的,讓你端你就得端,別廢話,也不能拒絕。

這就是這句話完整的意思,這是句歇後語,按照這句話中的意思,這是不錯的。那麼,這句話有道理嗎?

Ⅱ:這句話有道理嗎?

如果放在以前,這句話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說的都是事實,以前人吃水全靠旱井裡的水,水裡出現蛤蟆太正常了。而醬裡生蛆這種事,別說老一輩子的人了,就算是黑嫂小時候也經常見。飯裡沙子這件事的確讓人膈應,但誰沒有吃過呢?相信很多農村孩子都吃過這樣的飯。

老規矩這個到現在仍然存在,現在的農村,不管辦紅事還是白事,還被眾多老規矩支配著。

所以,我們說這句話放以前是有道理的。

但放到現在,一些道理已經過時。

首先這個井裡蛤蟆,現在農村旱井已經很少了,的確有些山村還要靠旱井吃水,但是大多數都成了自來水,村裡沒井,就算是地裡澆地的井也都封住了井口,主要是怕發生什麼危險。所以,井裡蛤蟆這種事已經很少見了。

醬裡蛆這件事,別說城裡人,就算是現在的農村孩子也很少見了,一來現在人不太自己做醬了,二來現在人就算做醬也特別注意,講究衛生,防護措施做好後,這些是可以避免的。

飯裡沙子這種事現在也很少見了,以前動不動喊咯牙的飯,現在很少見甚至是見不到了。

唯獨這個老規矩仍然存在,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道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農村生活的特殊性,需要這些老規矩來發揮作用。比如說蓋房子留滴水這種事,沒有什麼明文規定要留多少,都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老規矩在發揮作用。比如一層後牆留七寸,後牆留三寸這些,如果沒有老規矩,誰都亂留或不留,那樣就會起糾紛。

還有眾多的紅事和白事,都需要一些規矩來發揮作用。

Ⅲ: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有時候我們理解農村這些話時, 容易理解岔劈,因為沒明白這句話真正在說什麼,雖然說通俗易懂,但也要真正理解。

同時,我們在說一句話有沒有道理時,一定要明白,有些道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哪裡有絕對的道理呢?比如我們上面說的,這些事情雖然在現在的農村不再成為常態,也就是說現在已經過時,但並不能說過時的就沒有道理。

就比如這個農村老規矩,雖然不是明文規定的,但不能說沒有道理,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這句「去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就是講這個的,這裡面突出一個後娘不好當,也想暗地裡說明後娘的心是毒的,因為有前面的排比句。那麼,這句農村老話究竟是想說個什麼道理呢?我們得先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然後再說其中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井深槐樹粗,街闊人義疏」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是農村裡的一部分,俗語也是農民的一種文化,對於說在農村裡,很多的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可見俗語在農民心裡也是根深蒂固的位置了,農村的俗語有的是反映天氣的問題,有的俗語是教人做事,還有的俗語就是反映了當前的人情世故,畢竟在農村裡大家都是講人情的地方,就比如這句俗語「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人們吃完飯只能在一起坐著聊聊天,講一些村裡發生的趣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說起一些老話,有些老人還會用這些老話去教育自己的晚輩。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和老人坐在一起,聽她們說一些農村老話。那個時候只要沒事的時候,就會湊到她們身邊,聽老人說起一些古時候的故事。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老人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在農村生活,我們家裡都會養一些牲畜或者是動物。很多人家裡都會養豬,養狗,因為把豬養大我們可以把它宰了吃,狗還可以幫我們看家護院,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會養。在農村,懶人常常被比作豬,所以老人經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為什麼豬只會在自己的窩裡橫。
  •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這話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在農村人們聊天時,經常會說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都是人們生活中經驗之談,對年輕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的俗語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有的俗語需要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老人常說「井裡的磚,貓鼻子尖,光棍的被窩,三九天」是啥意思
    農村人常說的四大涼:井裡的磚,貓鼻子尖,光棍的被窩,三九天,簡簡單單的十幾個字交代的清清楚楚,讓人忍俊不禁。 通常,在農村窮的時候,一般家家戶戶都有水井,而圈井的時候會用到磚塊,磚塊長常年在冰涼的水井中浸泡,所以也變得很涼。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很多人就會說這是因為上輩人把聰明才智給用完了,洩露天機太多,所以後輩人來償還了。其實,這麼理解這句俗話是錯誤的,這句俗話說的其實是人情世故,並不是什麼玄奇迷信。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有幾個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這些朋友我們都叫「發小」,意思就是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一起變大。小時候玩耍的朋友都很單純,每天想著,兄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等將來兄弟發財了,一起帶你們一起致富。但是,小時候就是小時候,小時候的天真無邪,長大以後就慢慢變得成熟。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在農村雖然有很多的老人並沒有讀什麼書,但是農村人天性純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說話也直白沒什麼套路。而跟人說起道理的時候,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能引用很多簡單像是打油詩詞一樣的短語。
  • 農村人講「豬是窩裡橫,狗只咬外人」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經歷過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流傳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這些俗語聽起來很土,那是因為它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這些俗語簡單易懂,但又富含道理,有些話至今看來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來看這一句:「豬是窩裡橫,狗只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道理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僅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知識。有一些還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有很多覺得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根本說不出什麼大道理。
  • 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衣食住行是人的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尤其是在過去那種非常貧窮的偏僻農村裡,人們世世代代更是渴望能夠過上溫飽不愁,衣食無憂的日子。為此,千百年來在農村中就會流傳著一些關於人的長相,和生活狀況相關聯的老話俗語什麼的。那麼,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記得那個時候,沒有手機看,沒有電視看,每天白天都是和泥土做伴,天一黑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就會喊著回家吃飯。吃完飯,洗完澡,早早的上床睡覺。
  • 農村人常說「一對牙三歲口,兩對牙四歲有」,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前的農村沒有如今的機器化作業,像耕地、拉磨等體力活都是依靠牛、驢、馬等牲畜的幫助。如今的農村基本上很少能再見到這些動物了,因為時代的發展,機器成為了主角,不過農村人把如何分辨好壞牲畜的方法流傳了下來。
  •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陽叔敘說家鄉事」,了解更多農家事。你的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留言都是我前進的動力!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都可以評論下來,小編都會參考回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此文章為本人原創,維權必究。今年小寒節氣時間為2019年1月5日,由於小寒節氣是今年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一般過了小寒節氣,也就標誌著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到來了,因為今年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還有三天就進入了三九冰上走的日子,可謂是寒冷至極!
  •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
    俗語是老一輩人一輩子的生活經驗所積累得來的,有的仔細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很多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社會,但對我們的為人處事還是很有啟迪的。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遠行,現在條件便利,可古代就不一樣了。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因為農村的生態環境有著城市不可複製的優勢,而農村人的生活可以說是離大自然最近的。古人對動物方面也有著很多的俗語,比如:燕子、鳥、蛇之類都有相關的俗語。有些動物對人類來說是代表吉祥如意、而有些動物卻代表不吉祥甚至災禍。今天要說的這個動物就是有著雙重代表性,那就是「貓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