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

2020-12-05 鄉村田小園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這話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

在農村人們聊天時,經常會說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都是人們生活中經驗之談,對年輕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的俗語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有的俗語需要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比如農村老人經常掛嘴上的一句話就是「碗邊飯吃不飽人」來教育年輕人,那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在過去,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居家過日子,缺糧斷米沒油鹽的日子是常有的事,有時今天向左鄰借碗米,明天向右舍借碗鹽,或是昨天右鄰向我家借碗油,前天左舍向我家借碗面,周而復始相互串借,是常事。記得有一次跟著奶奶去左鄰送還米,碗裝上尖。到左嬸家,左嬸小心翼翼從奶奶手中接過碗並大聲說,這麼多咋都上尖兒了,奶奶說:「沒啥事兒,碗邊子飯吃不飽人」。當初跟人家借米時,只是平平一碗,後來問奶奶,碗邊子飯吃不飽人這句話是咋回事兒?奶奶說:「當初借的是一平碗,咱們應還人家多一點,多那一點也吃不飽人,人家在咱危難時刻幫助了咱們,咱們得知恩圖報」。

還有一句比較好理解的農村俗語「指望鬍子上沾的那點兒飯,還能吃飽了」。其實這句話就跟「碗邊飯吃不飽人」差不多是一個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個經常愛耍小聰明,投機取巧,總想佔別人小便宜的人,這種人往往總是丟了西瓜撿芝麻,有這種性格的人是不討人喜歡的,你佔了一點兒小便宜,你也發不了財,我吃一點兒小虧,我也敗不了家。總之,就是用來教育年輕人,做人不能沾奸取巧,貪小便宜。

飯碗,又可寓意為工作,也可稱為事業,建國初,人們把有了正式工作崗位之人稱之為有了鐵飯碗,惹得好多人羨慕不已,所以「碗邊飯吃不飽人」又可分為以下幾類:

1、看似有事在做,在奮鬥,可保溫飽,生存無憂,其實,朝不保夕也。這就好比低頭看腳背之人,看似在一步一步拼命往前走,因為沒有抬頭看路,殊不知在一步步往水裡走,傳銷就屬於這類,他們幻想著天天都是晴天,天天都是碧空萬裡,但這可能嗎,天天都是晴天?這種不著實際,在半空中漂浮的燦爛,如海市蜃樓,美妙無比,時時都在眼前,卻永遠也抓不住。

2、全身心投入買彩票的大軍,正常之人把購彩當做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理性消費,無傷大雅,而哪些不正兒八經去幹事之人,整天就無所事事的在彩票店磨磨唧唧想發財,因為長期不去賺錢,從荷包裡也掏不出幾分幾毛的,打個票都不利索的,白天在那痴心妄想,天上掉個餡餅後,還要長腳主動走到他的手上。

3、名副其實的好吃懶做之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這年頭,這歲月,沒有無事可做的,只有不想做事的,哪怕是做個搬運,做個保潔也能免強養家餬口,多少這樣的家庭走出了天之驕子,只要兩手不閒著,就不愁有飯吃,現在的年輕人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也就是吃老本的拚爹一族,這就叫坐吃山空,當敗完了所有的家產後,就會到處的混吃混喝,向親戚朋友伸手借錢,而且借了錢又還不上,這就是典型的吃碗邊飯的人,吃碗邊飯不但吃不飽,還吃不長遠,等碗邊飯吃光吃淨了,人也就餓死了,有道是「兔子還不吃窩邊草」,何況人乎。

由此可見,「碗邊飯吃不飽人」,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富有滿滿的正能量,就是教育人們要自力更生,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努力,想靠別人幫助,佔別人的一點便宜來生活,是永遠填不飽肚子的,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六人莫坐烏龜席」,到底啥意思,來了解一下
    農村老人說:「六人莫坐烏龜席」,到底啥意思,來了解一下。對於大家小時候在家裡面吃飯的話,那麼家裡面也都是會存在著一些規矩,即便是到了現在農村的一些飯桌上也是有著很多的講究,就比如家裡面的一些輩分最大的人,如果不動筷子的話,那麼大家也都是不能開放的,所以這也是對長輩的一些尊敬了,還有一些也就是在吃飯用的桌子上大小寬長之中,一定要帶有一個九字,所以這樣一來也就寓意著有飯有酒,對客人也是一種尊重,那對於在農村生活過的一些人,也是肯定聽說過六人不做烏龜席這樣的一句話吧
  • 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因為如果按照老話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管是井裡的蛤蟆還是醬裡的蛆,又或者是飯裡的沙子,這些都是老規矩了,挺正常的,意思是必然要有的。但是,這句話中的四個關鍵詞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沙子、老規矩,說的是四個單獨的東西,後面這個老規矩並不是為了總結前面這三樣東西。所以,這句當成歇後語來理解比較合理,也就是後面的半句:都不差。這裡的這個差,得理解成錯,都不差,就是都不錯。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老人常說的「六人不坐烏龜席」,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吃飯的時候,家裡有沒有什麼規矩。即使是在現在,農村的飯桌上還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家裡輩分最大的不動第一筷子的話,大家都不能吃飯,這是對長輩的尊敬。還有吃飯用的桌子大小,長寬之中,一定要帶有一個「九」,寓意是有飯有酒,對客人也是一種尊重。
  • 農村老人常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啥意思?
    在農村流行著許多民諺俗語,關係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關天氣的,有關農事活動的,有待人接物的,這些都是根據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活經驗,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的結晶,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甚至屬於糟粕。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透出人老了的無奈
    此俗語的關鍵中心是講民間人類的歲數與病患關係,走親訪友應該謹慎,小心,和自家招致麻煩和災禍的對口關係:即意想不到的病禍時間關係,如古稀之人,已行動遲緩,疾患上身,雖能自由,但不宜出門走親拜客了,無論走到哪裡,主人應知此客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已經不擔裡病了,尚若留客過夜,說不定就會在這一夜之中出現意外,若病尚好,快速送院治療,但至少你得付出精力和財力了,但也少不了對方家人的致怨和臉色,那叫自找苦吃不落好
  • 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人們吃完飯只能在一起坐著聊聊天,講一些村裡發生的趣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說起一些老話,有些老人還會用這些老話去教育自己的晚輩。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和老人坐在一起,聽她們說一些農村老話。那個時候只要沒事的時候,就會湊到她們身邊,聽老人說起一些古時候的故事。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
  • 農村老人常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很多人還能時不時的說出來幾句,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所以今天小編議案和大夥說的是,農村老人常說, 虎到中堂, 家敗人亡,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人常說:「七十瓦上霜,八十不稀奇」,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七十瓦上霜,八十不稀奇」,啥意思?農村出現的老話,其實多多少少都是實用的,所以大家在研究一句俗話的時候,就應該理解透徹。那麼經常聽到農村老人講的那些話都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 農村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經典俗語,這些經典俗語蘊含著老一輩人對生活的理解及看法,這裡談談農村這句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按照字面意思進行解釋:「七十不留宿」是指家裡來了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做客,不要勉強讓老人在家裡留宿過夜;如果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裡做客,就不要勉強留著一起吃飯,如果是九十歲的老人家,就不要勉強留著在家裡多坐一會兒。乍一看,這好像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違背了,顯得好像非常沒有待客之道,難道人老了以後,大家就要遠離他們嗎?
  • 農村7旬大叔吃飯的大缽碗,網友說是「元青花」,看看啥樣
    2020年11月份的一個周六中午,我們就見識了大叔的飯量,確實是名不虛傳,同時得到大叔有關飲食的另一個信息,他說肉裡有細菌,幾十年不吃肉了!文章發表後,引發大家熱議,然,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卻有一些網友看上了大叔的大缽碗,給攝影師發私信留言:大叔的那個大飯碗看上去是個古董,應該是個元青花什麼的,有時間去問問他賣不賣?更多的網友對大叔幾十年不吃肉表示懷疑,覺得另有隱情。
  • 在農村,老人說「老狗上房,家敗又亡」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小黑和其他狗一樣,都是拴在門口的樹上,雖然有點不捨得,但是以防出現咬傷他人只好如此,而我每天都會等到早上和天黑帶上它去山邊溜達溜達。對於我來說小黑的不止是看家護院的作用,還有著驅趕人的作用,一些借錢,尋仇的來家,狗便會狂叫,我便會裝著沒聽見,狗汪汪汪的一聲高過一聲,來人朝著家裡吆喝幾聲,自知聲音沒狗聲高便會悻悻離開。
  • 農村老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兩種都屬於景天科多肉植物。瓦松,景天科多肉植物,別名瓦塔,塔松,向天草,耐旱耐寒,在北方的巖石山坡上和老瓦房上比較多見,生命力頑強。
  • 老人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在農村,懶人常常被比作豬,所以老人經常說「豬只會窩裡橫,狗只會咬外人」這句話說得有啥道理嗎?為什麼豬只會在自己的窩裡橫。1、豬只會窩裡橫我們都知道在農村,家裡的房子,院子都很大,就連蓋的豬棚都非常寬敞。因為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豬,而且都是三頭豬以上。
  • 農村老人常說「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在農村養了貓跟狗,一些農村老人就會告訴你一些農村老話,那就是中不餵狗,晚不餵貓,很多人一聽好像不太懂,但是一解釋可能就會覺得非常有道理了。農村老話「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那麼為什麼農村老人會說「中不餵狗,晚不餵貓」呢?其實那是農民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要說中午為什麼不能夠餵狗,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可能現在很多人養狗都是一日三餐,但是在以前的農村物質匱乏的年代,連人都吃不飽的,自然就沒有多餘的糧食拿來餵狗了,中午能夠省那麼一餐不餵就省點糧食。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隨著臘月的臨近,今年的庚子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農村老話叫做進入臘月就是年。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鬱了起來,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漸地開始踏上返鄉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