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平安中國建設,是提升「中國自信」的有力支撐
具有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這些自信的根本就是人們對平安中國建設的自信。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不僅是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政治基礎。所以,必須做到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防範危險,強化安全保障和確保社會穩定。在全面建設平安中國的基礎上,全力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進步,推進我國經濟文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繁榮發展。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紮緊制度的籠子,剎住公款旅遊的歪風
2016年6月,廖建勇與綿陽市燃氣集團原總經理張某(已另案處理)赴日本商務考察期間,擅自改變行程到東京、京都、大阪等地景區參觀旅遊,相關費用在燃氣集團報銷。此外,廖建勇還存在其他違紀行為。2020年11月,廖建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款已收繳。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韓東林)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民族復興車輪滾滾向前
就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與時俱進地加強和改善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有效實現法治建設的引領作用,真正做到黨科學地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要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有機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 堅持人民至上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錨定核心方向。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讀懂民法典頒布的「三重深意」
我國之所以要編纂一部統一的民法典,是因為從建國至今,我國頒布了大量的民法單行法規,這些法規內容龐雜,分散廣泛,不僅存在一些法規相互之間不夠協調的問題,而且老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民法典彌補體系缺漏、去除體系重複、消解體系衝突。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領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有利於維護交易安全和市場秩序、促進公平正當競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最美公務員」精神燭照新徵程
(文/胡臣臣) 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最美公務員」精神燭照新徵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綱舉目張」
會議指明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未來發展方向,強調「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這是對成渝地區「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的清晰概括,又是順應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客觀經濟規律賦予成渝地區的更高奮鬥目標。一個區域或地區對戰略定位的把握準確與否,直接決定了這個區域或地區的發展成敗。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數字經濟激活中國發展一池春水
以天津為例,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通過對生態城11個專業領域、10億條城市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結合城市信息系統建模,實現了數位化城市鏡像,實時、全域感知城市運行態勢,精細化地治理城市。構建數字生活,滿足美好生活需求。近年來,隨著數位技術的日益完善,對人們的生活領域產生了深刻的變化。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兩度「走紅」的援鄂護士緣何打動我們
當接到援鄂出徵令的時候,周國紅想到的是,「組織信任我,選我出徵,一切都抵不過我出徵的決心」;當遭遇癌魔折磨的時候,周國紅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戰勝病魔,積極活著,回報社會,感恩大家」;4個月馬拉松式的艱苦抗癌期間,周國紅勉勵其他患者樂觀、頑強地與病魔鬥爭,甚至還籤訂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中成就偉大。「武漢之戰打完了,今天開啟我的抗癌之行。」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載入史冊的「五張答卷」,背後是沉甸甸的...
而中國以「五張」載入史冊的優異答卷,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全方位地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始料未及的挑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答卷,奏響了上下同心的「合奏曲」。面對始料未及的挑戰,從黨中央到基層幹部都迅速地行動起來,一場全國性的「暫停鍵」和「抗疫鍵」成為了中國上下共同的行動,不管是在武漢內還是在武漢外,都在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而努力。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不容半點鬆勁
我們要始終保持警惕之心,慎終如始,慎之又慎、嚴之又嚴、實之又實、細之又細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不讓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形勢發生逆轉。 時刻繃緊防控之弦,要堅決做到不鬆勁、不鬆懈。元旦、春節兩大節日臨近,出遊、就餐、購物、回家等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引起的疫情反彈風險依然不小,必須要清醒看到國內外疫情形勢與防控的複雜性和嚴峻性。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強化人才支撐,方能端牢「中國飯碗」
只有讓我們的糧倉量足質高,才能更好地解決14億人的吃飯問題,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國飯碗」,讓糧食成為國家長治久安的「定心丸」。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歷史背景下,我國糧食生產喜獲的「十七連豐」,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產量連續6年站上1.3萬億斤臺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堅持「人民至上」,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堅持「人民至上」,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四川新聞網 作者:方鴻濤 2020-06-06 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始終和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不懈奮鬥,苦幹實
-
太極拳申遺成功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據介紹,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保護傳承弘揚,讓寶貴文化遺產綻放新光彩
走在民族復興偉大徵程上,當好寶貴文化遺產保護者、傳承者、弘揚者,不僅是對歷史負責、對時代負責、對人民負責,也可以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自信心、獲得感,更能夠為續寫中華文明新輝煌作出更大貢獻。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歷史的血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有力推動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取得新成就。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簡化24式太極拳的出臺拓展了太極拳發展空間的深度和廣度,促進了太極拳的廣泛普及,描繪出太極拳無可限量的發展前景,是太極拳運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革新。2007年3月20~21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全國武術、考古、民俗等方面的著名專家組成中國民間文化之鄉評審考察驗收組,對溫縣申報的中國太極拳發源地進行考察論證。6月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溫縣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並在溫縣建立「中國太極拳文化研究基地」。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鄉村振興呼喚更多文化播種人
河南開封鄉鎮流傳的這個順口溜,很直白地道出了鄉村群眾的文化饑渴感,也直觀地說明了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生動地顯示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在推動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場科技電影可以讓鄉親們學會一門致富技術,一場勵志電影可以激發鄉村幹群克服困難、砥礪奮進的熱情和動力,一本好書可以給人們思想啟迪、精神陶冶甚至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基層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既能夠促成人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又可以促進鄉村文明水準的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
在此,誠摯邀請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河南、到焦作做客,體會武術和文化的激情碰撞、感受詩和遠方的神奇交匯;真誠希望媒體界的朋友們多宣傳推介河南的文化和旅遊資源,讓我們以太極拳成功申遺為契機,攜起手來,共同弘揚好「太極拳」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
臺灣拳師:太極拳是兩岸民眾共有的文化符號
「太極拳是最顯著的中華文化符號,無論是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看到太極拳,就會想到那是中華文化。」臺灣太極拳師詹益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詹益長是臺灣實踐大學教授。8月4日至9日,2017年桂臺大學生太極拳夏令營在廣西大學舉行。詹益長作為教學總指導,為桂臺兩地學生提供楊家老架太極拳108式的教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