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也曾上過戰場!解放軍的動物部隊還有猴子和獵隼

2021-01-08 喵喵次元
(古代熊貓也曾上過戰場)

從古代開始,古人就訓練各種飛禽、猛獸用於戰爭,甚至相傳5000年前黃帝還將現在的國寶熊貓馴化後投入戰場,當時的熊貓因咬合力強大被稱為「食鐵獸」。到了近代隨著火藥兵器、機械的出現,動物也逐漸消失在戰場,但是在一些特殊場合,軍隊中仍然有動物出現,比如二戰蘇德戰場上,蘇軍就曾訓練軍犬攜帶炸藥對德軍坦克進行自殺式襲擊。

(解放軍軍犬)

而在解放軍的軍營中,目前仍然有幾隻特殊的"動物部隊",它們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在軍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軍犬仍然是解放軍最重要的輔助兵種,1991年開始解放軍大規模恢復了軍犬編制,目前大約有1萬條軍犬在軍隊服役。

軍犬在搜尋、警戒、追蹤方面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甚至解放軍的軍犬也經過專門的爆破訓練,但是與蘇軍的自殺式襲擊不同,解放軍的軍犬是通過潛伏秘密接近敵方坦克等重要目標,然後將炸藥秘密放在目標周圍後返回,由士兵遠程引爆,但是隨著解放軍反坦克武器的普及,已經基本不需要軍犬執行這種危險任務了。

(解放軍猴子部隊)

2014年中國空軍某基地第一次曝光了「猴子部隊」,這隻部隊的士兵是2隻獼猴,它們的任務很簡單:「掏鳥窩」。在軍用機場附近,戰機經常需要超低空通場、低空降落,機場附近的鳥給低空飛行戰機造成了極大威脅,雖然戰機在起飛、降落階段都會提前進行「驅鳥作業」,但是只要鳥在附近樹上築巢,被驅逐的鳥很快就會去而復返。

因此解放軍空軍某部開始訓練獼猴來「掏鳥窩」,獼猴不但尋找鳥窩的效率更高,而且獼猴遺留的氣味能夠有效震懾鳥兒再次來這個位置築巢,保障了戰機飛行安全。

而機場的另一個守護神則是「遊隼」,這隻特殊的「遊隼部隊」,專門用於驅趕闖入機場上空的不速之客。遊隼性情兇猛,不但可以恐嚇小型鳥類,就連金雕這樣的大型猛禽都敢於攻擊。有了遊隼的保駕護航,戰機在降落時撞鳥的風險就大大降低了。

(解放軍遊隼部隊)

而且近年來由於民用無人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無人機擅闖機場,而遊隼無畏的天性讓其非常適合攔阻小型無人機,在馴養戰士發現無人機後,迅速給遊隼下達指放飛遊隼,遊隼會飛到無人機上空然後以高速俯衝的方式用腳爪攻擊無人機,當無人機被確認「擊落」後,馴養戰士一聲哨響,遊隼就馬上飛回馴養戰士身邊,等待下一次任務。

相關焦點

  • 千裡眼 順風耳 赤兔馬—解放軍「動物部隊」採風
    千裡眼 順風耳 赤兔馬—解放軍「動物部隊」採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5日 23:49 來源: 來源:新華網中國國防自從人類有了戰爭,動物就被人類馴服後用於戰場。
  • 解放軍今後有了身份牌,戰場上不再是無名英雄
    近日根據《解放軍報》報導,解放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在部隊試驗試用全面展開,這是解放軍加速與國際接軌、加快後勤保障大系統建設的實際舉措。世界上不少國家早就有了軍人身份牌,用來保存識別軍人信息,作為軍人必不可少的制式裝備,軍人保障標識牌到底有什麼用?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 世界上僅存的騎兵部隊
    騎兵,曾經戰場上的主力兵種,在熱武器發展越來越快的時代,騎兵這一兵種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二戰中之所以騎兵還在戰場上有一席之地是因為有些國家無法將自己的軍隊全面機械化,就需要騎兵來提高機動性。坦克和裝甲車會因為沒有或者道路泥濘而不如騎兵。所以二戰上騎兵有必要存在。
  •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13種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動物
    在人類歷史的戰場上,從來都不是只有人類在單打獨鬥。有許多各司其職、訓練有素的軍事動物在輔助著人類,它們有些被當作交通、運輸工具、有些被當作間諜、有些被訓練成特殊的軍事功能等等。本文詳細列舉了在人類戰場中發揮過巨大作用的13種動物。
  • 對越戰爭,解放軍在戰場上都吃什麼,除了這樣東西其他都很難吃
    我在戰場上就更不用說了,大部分戰士都前往前線,我們平常吃的白米飯和好菜是不可能送過去的。有時候打仗一連打好幾天,比如我國開國大將粟裕將軍。曾接連45天和敵軍抗戰沒有休息,在這45天之間,不可能會有源源不斷的新鮮糧食供應,多半是一次送大量的乾食,而這種乾食可以吃好幾天。那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戰士們在戰場上到底吃的什麼東西呢?
  • 長頸鹿、松鼠、猴子、熊貓……咦!街邊樹洞「冒出」好多動物
    ■ 天府早報記者 馮濜 李國東 攝影報導12月19日,在玉沙路附近上班的王女士驚喜地發現,道路旁的樹木上竟然「冒」出了一隻「松鼠」,再往前走,又發現一隻猴子……這些可愛動物的創作者左龍告訴天府早報記者,不止樹木,他還曾經在成都的垃圾桶、水管、地標等都曾做過繪畫。
  • 解放軍加農炮曾立赫赫戰功,為何後來被取締換上了榴彈炮?
    加農炮的使用始於拿破崙戰爭時期,自誕生之初就成為了戰場火力突擊的主力,尤其適用於攻堅戰,對敵軍的裝甲目標可實現毀滅性打擊,尤其在一戰和二戰時期曾取得過輝煌戰績。法國曾大量生產了施耐德M1897式75毫米野戰加農炮,隨後德國也開始仿製,後來美國還研製出一款有「最狠的加農炮」之稱的M107式175毫米自行加農炮,不僅將其用於了越南戰爭,還計劃對蘇聯使用,可見各國對於加農炮的重視。不僅如此,加農炮也曾幫助解放軍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新年度軍事訓練拉開大幕
    1月4日,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展開飛行訓練。付 敢攝  解放軍報北京1月4日電 今天,習主席籤署中央軍委2021年1號命令,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令。全軍各部隊堅決貫徹習主席決策指示,聚焦備戰打仗,掀起新年度訓練熱潮。  雪域高原,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開訓即開戰,飛彈起豎、戰鷹呼嘯,數千名官兵奔赴戰位,展開演練。南國腹地,火箭軍某旅打響一場全流程全要素實戰化演練。
  • 冷兵器時代的王者,現代戰場上的「奇兵」,二戰蘇聯的騎兵部隊
    因為當時反對蘇維埃政權的白衛軍崛起,曾被拋棄的部分沙俄騎兵成為了白衛軍的中堅力量,所到之處橫行無忌,給蘇聯軍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由於得到了外部勢力的支持,白衛軍的騎兵早已不是那種手持砍刀,盲目衝殺的野蠻遊騎。藉助重機槍、輕火炮,輔以輕型坦克和裝甲車的協同,這種騎兵部隊儼然成為了一支半機械化的重裝部隊。
  • 【獵隼--阿聯人財富的象徵】警民合力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獵隼
    7月27日12時,蘇尼特右旗公安局森林公安局值班民警接到額仁淖爾蘇木圖門嘎查牧民奔布格報警,稱自家草場上發現一隻受傷的鳥,請民警前往救助。民警趕到現場後,對該鳥進行了簡單觀察,確認該鳥沒有明顯外傷,但已無法正常飛行,遂將其帶回野生動物救助站。經森林公安民警仔細辨認,確定該鳥為獵隼,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除了猴子、猩猩和狗,還有哪些動物上過太空
    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上,到太空中遨遊甚至失去生命的不止太空人,還有成百上千的各種動物,除了人們熟悉的猩猩、猴子和狗之外,還有多種其他種類的物種,他們都為人類太空事業做出了貢獻。之所以果蠅會受到如此重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人類在基因科技上認識更深之後,發現他的遺傳密碼有四分之三和人類的疾病基因相似,甚至是連生活作息時間都和人類差不多,天黑後也需要睡覺休息。
  • 上古傳說中的蚩尤其實並不是騎著萌萌的熊貓上戰場,而是這個傢伙
    我們都知道蜀中是一個美麗的城市,這裡不僅有美味、美女,還有萌寶大熊貓,都說這個傢伙愛吃素,其實在上古的時候它可是兇猛異常,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國的民族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古人也流傳下來很多神話傳說,在現在看來是不可盡信的,而熊貓是不是上古兇獸這一說法也受到了人們的質疑,畢竟這麼可愛的外表下怎麼可以擁有那麼殘暴的心呢!《山海經》中曾有記載關於當時的年代有很多的獸類來到人間製造禍端,當時人間有兩方勢力為了保護百姓的安定就勇敢的進行反抗,這兩個人就是黃帝和蚩尤。
  • 解放軍兩棲部隊配新攻擊武器 炸碉堡輕而易舉
    近日,央視軍事頻道播出解放軍兩棲作戰部隊使用新型攻擊武器(網友稱該武器為「側甲雷」)演練攻擊堅固堡壘畫面。這是該型武器首次在官方媒體上亮相。主要打擊目標為戰場上的堅固目標,如鋼筋混凝土碉堡、混凝土路障、沙堆、磚牆、輕型裝甲車輛等。
  • 臺軍專家謀劃和解放軍「打巷戰」
    比如軍事評論人王臻明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原來臺軍還真想過「拿高架橋當『大西洋長城』的『戰術』」,「以前聽到的時候還以為在開玩笑」,不過「這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而臺灣媒體人唐湘龍則表示,大陸釋放的軍事鬥爭信息越來越多,而且針對性越來越明顯,動作也越來越大,巷戰演習就是在回應臺灣所稱的「反登陸」。他擔心2021年會成為大陸武統聲音,和臺灣反武統聲音對決的一年。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測序完成
    我國的所有隼形目鳥類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作為頂級食肉動物,隼形目具有獨特的形態、生理和行為適應性,使得它們能夠成為成功的捕食者。例如遊隼(peregrine)就被譽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動物。 為了探討捕食生物適應的進化基礎,來自卡迪夫大學和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對遊隼和獵隼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並獲得了關於進化和捕食方式選擇性的全基因組證據。
  • 解放軍現在還有騎兵嗎?
    >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軍旗獵獵、戰馬嘶鳴這場儀式上老兵們不舍地向朝夕相伴的「戰友」告別……有網友問:解放軍現在還有騎兵嗎解放戰爭後期,我軍騎兵部隊人數最多時達到12個騎兵師、近10萬人。開國大典閱兵式上,騎兵第三師2000餘匹戰馬組成了白馬連、紅馬連、黑馬連,威武雄壯,格外引人注目。
  • 武警8740部隊開展首長機關實戰化演練提升戰場意識
    事先毫無徵兆,警報突響,機關幹部被全員緊急拉動至作戰陣地……4月中旬,剛從川藏高原駐訓歸建的武警8740部隊組織首長機關實戰化演練,曾參加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的4名黨委成員「聽炮」授課,為近百名機關幹部講解戰場細節與生存法則,提升官兵的戰場意識。
  • 獵隼奇緣
    【獵隼】乃兄弟沙漠金雕金玉臣先生在大連首屆觀賞石寶玉石文化旅遊博覽會上斬獲金獎的作品。石頭除與獵隼神肖酷似之外更有天工極具藝術表現的神至之筆,玩石之人皆能體會其不落以往鳥類造型窠臼的絕倫之處,是以其妙無需贅言。必要集中筆墨書寫的倒是這方【獵隼】背後的傳奇故事。話說那日,風也輕盈沙也悠然。
  • 中國猛禽「獵隼」,在這個國家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隼形目下分燕隼、遊隼、獵隼等科,本文主要談到的是獵隼。它們處於鳥類食物鏈的頂端,被視為阿拉伯民族的熊貓。每天的飲食和水都是特供的,以保證良好的戰鬥力和精神狀態。在隼專科醫院裡,它們定期接受全身體檢。阿提哈德航空的官方網站上寫道:我們允許隼被帶到主機艙裡,前提是各項必備證書齊全,我們也接納隼這種託運行李。隼可以像普通乘客一樣搭乘飛機,它們也必須過安檢、持有特製護照。最近十年已經頒發了2.8萬個隼護照。每年最熱的時候,王室和富商會帶它們去打獵避暑,每隻機票價格從115美元到630美元不等,是不是覺得自己過得不如一隻鳥,不用覺得,就是真的……
  • 臺灣青年才不想上戰場玩命
    二戰之後,除了仁川登陸,就再也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傳統意義上的登陸、登島作戰。如果純從技術角度來看,聯合登島作戰確實是所有地面為主戰場的作戰行動中最複雜、最艱難的作戰樣式之一,組織協調、火力運用和後勤保障都很複雜。特別是後勤保障,現代化地面部隊對後勤保障需求非常高,登島部隊後續的油料、彈藥保障更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