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背青鱂是人工通過對野生青鱂改良培育出來小型淡水觀賞魚,其個體較小,體長約3~4cm,色彩豔麗多變,具多種體型,因此衍生出許多極具觀賞性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斑馬魚等小型熱帶魚最大的優點是錦鱂在沒有過濾打氧加溫設備下也能正常生活,而與金魚、錦鯉等傳統觀賞魚相比較,錦鱂使用小容器就能飼養好。觀背青鱂喜靜水或微流水環境,常群遊吃食,那麼如何飼養和繁育觀背青鱂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飼養和繁殖經驗進行詳細分解,希望能對大家養好觀背青鱂有所幫助。
1、飼養容器的選擇
室內飼養的觀背青鱂可選用玻璃缸或深色容器,玻璃缸切記勿選擇熱彎玻璃缸,筆者就有因熱彎玻璃缸爆裂,缸裂魚亡的經歷。深色容器可以選擇紫砂盆等,室外的話,可以選擇深色周轉箱,陶盆等。儘量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可能會釋放毒素,尤其天熱時,要用的話建議常換水減少毒素的累積。玻璃缸飼養可選擇一些適合側視觀賞的品種 如:長鰭類、光體類、出目類、幹支類。深色容器飼養則可選擇一些錦系、單色系列
2、飼養容器的布置
對於新手而已,強烈建議裸缸飼養,勤抽底換水,延長光照時間,先養水,否則再好的魚也不好養。等到水質穩定了,養殖經驗豐富後,再對養殖容器進行改造升級。
(1)底砂:可適當添加天然深色底砂(勿選擇彩色人工染色底砂),深色底砂能為浮遊生物供庇護,為青鱂提供天然餌料生物,有利於青鱂的發色並給予安全感。同時底砂易積累有害雜質,使水質變壞,建議定期用洗砂工具清理。
(2)氧氣需求:青鱂低耗氧,因此日常飼養可以不用開增氧泵增氧。如果密度大,可以增氧,但儘量不要開大,使水體保持微流水狀態即可,同時建議飼養密度為一升水一條魚。
(3)過濾:建議儘量不使用,青鱂愛靜水,晚上青鱂休息時可能被吸,可選擇在缸中添加一個水妖精進行過濾。換水建議吸底換水,切記勿全換水,部分換水,換水量1/4左右,換水頻度視氣溫而定。
(4)植物:水草和浮萍不僅僅是為了布局飼養環境的美觀,還可以成為青鱂魚的「避難所」,還可以充當產卵介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的還能淨化水質。
(5)光照:養殖期間保持一定光照有利於魚的生長和肥水的養成,但不要太陽光直射。
(6)溫度:觀背青鱂對水溫水質要求不高,可生活0~40℃水溫環境,適宜生長溫度15~30℃。夏季無需加熱,冬季加溫可使其正常發色生長。
3、日常的飼養與管理
(1)餵食:可以餵飼料,一天一兩次,3分鐘內吃完即可,魚食吃不完撈走,防止汙染水質。晚上最好不進行投喂,防止消化不良。在溫度低時可以減少投喂,可以一周餵食一次,低於10度可不喂。亦可以投餵一些水溞,營養均衡。
(2)光照:室外夏季避免陽光直射,散光即可,使用射陽網可防止因日夜溫差過大而導致的水溫波動,其他季節光線儘量多點好,光照不夠的情況使用燈具補光,建議至少保證每天8個小時以上光照,晚上關燈。
(3)水質:建議水深15-25釐米,水勿太淺,接近自然環境最好,水深太淺會導致魚體畸形。容器內鋪設底砂不常清理糞便換水的缸,水質易變壞,應當定時清理換水,換水量在1/3或者1/4。室外可在缸上方搭雨棚,大量雨水進入缸內會造成缸內環境變化,同時水溢出來時,魚兒有跳缸的危險。
(4)植物:水草可適量添加增強觀賞性,同時具有水體淨化功能。應選擇不易枯萎腐爛種類(如蜈蚣草),同時定期撈出多餘水草,之前筆者就有浮萍長滿水面導致魚缺氧死亡的現象。
(5)生物防範:由於觀背青鱂喜於在水面遊動,因此必須要做好貓、老鼠或睡鳥和防蜻蜓幼蟲(豆娘)等的防範措施。
1、親魚的鑑別
2、人工繁殖
一般3個月左右大的觀背青鱂就已性成熟,具備繁殖能力。親魚餵食方面,應做到少量多餐,每天三次。繁殖時雌雄搭配(一雄兩雌,兩雄四雌,或者五雄十雌),按照兩升水一隻青鱂比例放置。在氣溫達到20℃以上和光照充足情況下,青鱂可穩定產卵,每天產卵量2~50左右,可多次產卵。青鱂於野外產卵後會將卵掛在水草上,因此人工養殖時可加入蜈蚣草,金魚草或者收卵器(細孔生化棉)使其卵附著,收集到卵後將附有卵的水草或者收卵器置於新的孵化缸內,把成團塊狀的魚卵分離成單顆狀,避免單個卵汙染整體。一般孵化時間為7~14天,在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孵化速度加快。
觀背青鱂的最適繁殖溫度為26度(25~30),水溫超過18~20度開始產卵,保持光照時長每日10~13小時產卵量最高(儘可能延長光照時間)。若要提高青鱂產卵量,可提高飼料配比中的脂肪含量和維生素E的含量,效果顯著;將親魚置於曬好的綠水中也能提高產量。
3、受精卵孵化
魚卵孵化最主要的是保持水質,用純淨水或者曝氣過自來水孵化,冬季保持水溫26度,3~5天換1/3老水,加入新水。同時要將白色發黴卵(未受精卵)用吸管吸除,以免感染其他受精卵影響孵化。下圖中左為受精卵,右為未受精卵,受精卵為無色透明的,或者黃色透明的,未受精的魚卵一般為非透明,卵內雜質較多,且看起來很渾濁。
4、收卵器的製作(細孔生化棉)
將細孔生化棉,百潔布等剪成條狀,綁成八爪魚狀,消毒後清水衝洗置於水中,等待其產卵。
5、苗種培育和幼魚飼養
(1)苗種培育
受精卵魚卵經過7~15天的孵化會陸續發眼,成型,直到破殼而出。剛孵化的魚苗約2~3mm長,經過一天左右,吸收卵黃後,魚苗開始攝食。魚苗一般開口以蛋黃、綠水、草履蟲、輪蟲等餵食;經過一周左右,便可以用豐年蝦和粉末飼料等正常餵養了。
(2)幼魚飼養
一星期後把規格稍大的魚苗轉移到其他缸餵飼料粉末,大小分開避免大魚攻擊小魚,此階段注意換水吸糞以及處理多餘飼料,不然很容易長油膜,換水頻率最多換一次,儘可能的祛除油膜。餵食建議是少量多餐,建議多點投喂,避免扎堆內鬥和大小差異懸殊,正常養半個月大的應該大概1cm。氣溫波動大時應該增添加熱裝置,同時魚苗時期注意水質變化,隨時保證水質良好,養魚用水皆使用除氯增氧24小時以上的自來水。
觀背青鱂一般不易患病,飼養時保持水質,合理投喂,仔細細心,保持耐心。相信大家一定能像筆者一樣養出並繁殖出漂亮的觀背青鱂魚,最後筆者祝各位魚友養魚越來多,越來越靚。
作者:羅金強,重慶市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白林,內江師範學院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頭條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