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術器械消毒過程 闖過30關手術刀才能用

2020-12-05 半島網官網



    8月6日上午8時許,市立醫院東院產科剖腹產手術中使用過的一個手術刀被去掉刀片後,躺在酶液裡,工作人員將其連同其他器材送到了消毒供應中心。上午11時許,工作人員推著密閉的小推車,又將其重新送回了產科手術室。一個用過的手術刀再上手術臺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8月6日,記者來到了市立醫院東院消毒供應中心進行了探訪。記者了解到,類似手術刀這樣的醫療器械,總共要過約30關才能再次使用。其中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三類監測,每一步都有嚴格而詳細的記錄。

器械回收 核對數量還要做記錄

    8月6日早晨8時許,前一天用過的手術刀,去掉刀片初步清洗後,已經在酶液裡浸泡了一夜。工作人員一上班 ,就將手術刀等從酶液裡取出來,送到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

    在進入消毒供應中心第一道大門時,工作人員要先用消毒液洗手,穿上隔離衣,戴上口罩、帽子、手套和透明的面罩,穿上水靴。

    在交接窗口處,工作人員站在窗口外,將手術刀從綠色的小筐裡拿出來,通過窗口把手術刀交給去汙區的人員 。接到送來的器械後,工作人員先是對照標牌的數量,對數量進行清點,核對無誤後才正式接收,並做好記錄。

分類清洗 手洗後放入自動清洗機

    清洗前,工作人員根據器械物品的材質、精密程度進行分類處理。手術刀被集中放在了一起,而單剪則被放在了一個支架上,呈半分開的狀態,這樣就是為了更大限度進行清洗。

    隨後,手術刀先要人工用清水進行衝洗,然後採用超聲加酶洗滌,通過振動將手術刀上犄角旮旯的汙物全部清理出來。在超聲洗滌後,將器械放到了全自動清洗機裡。在清洗機裡,還需進行衝洗、酶洗、漂洗,之後再用純水進行最後的漂洗。

消毒保養 上礦物質油保養防生鏽

    清洗過程結束後,手術刀就進入了高溫溼熱的消毒程序。這時候,溫度達到了93℃,並持續5分鐘的時間。在經歷溼熱的消毒後手術刀還要上油保養,防止生鏽。「我們用的是水溶性的礦物質油,手術刀在這裡面浸泡上油,最後再烘乾、冷卻,這個過程就結束了。」護士長劉啟華介紹說。

    「在這個區,最重要的就是保護自己。這裡雖然看不到血跡,但器械上可能攜帶病毒、細菌等,如果不小心被刺破,就有可能被傳染。」劉啟華介紹說,她們就把每個器械都看成是有傳染性的,懷著這種心態,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檢查包裝 拿到放大鏡下仔細觀察

    記者注意到,經過漂洗、消毒後的手術刀並沒有從原來的清洗機裡出來,而是直接到了另外一個房間,那就是檢查包裝滅菌區。

    工作人員將手術刀放在了一個放大五到十倍的放大鏡下,透過放大鏡,手術刀各個細小的部分都能看得很清楚,手術刀如果沒有任何殘留物質和鏽斑,沒有損毀,則順利通過檢查。

    接下來便進入包裝的環節,為後面的滅菌等做準備。在包裝完成後,還要用特製的膠帶進行封包。封包完成後,還需要做兩項工作,那就是註明標識並填寫追溯單。劉啟華告訴記者,追溯單包括滅菌器編號、滅菌批次 、滅菌日期和失效日期,這樣做是為了日後追溯的方便。

高溫滅菌 132℃高溫10分鐘殺菌

    填寫好了無菌追溯單後,手術刀在無菌包裡被推到了脈動真空滅菌器裡,雖然在進入滅菌器後,工作人員無法看到裡面的情況,但機器會定時打信息,隨時報告裡面的情況。9時30分,手術刀被送進了滅菌器裡,到9時56分,機器內的溫度達到了滅菌溫度132℃,隨後溫度一直穩定在132℃以上,甚至達到了 134℃,壓力也升至190千帕以上,甚至達到了205千帕。「達到132℃就能達到滅菌的效果,並且要持續10分鐘。」劉啟華說。

    10時18分,手術刀的滅菌、乾燥完成了,工作人員打開機器,將無菌包取了出來,並放在室內冷卻30分鐘。

相關焦點

  • 手術器械詳解——手術刀
    手術器械是外科手術操作的必備物品。正確掌握各種手術器械的結構特點和基本性能並能熟練運用是施行外科手術的基本要求和保證。根據槓桿作用原理,一般手術器械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帶軸節的器械,在尾部用力,軸節作支點,尖端至軸節形成重臂,柄環至軸節形成力臂,活動時形成夾力,如血管鉗、持針鉗和剪刀等;另一類是用力點在器械中間,工作點在前端,如手術刀、手術鑷等。
  • 手術器械咋消毒?一人一天最多清洗四五千件器械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飛奔的護士、快速推進的病床、疾馳的救護車、閃爍的警示燈、快速傳遞的止血鉗和手術刀……一部醫療題材的紀錄片《人間世》,讓更多人對醫院和醫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尤其是手術室緊張的畫面,讓人們對醫生的職業肅然起敬。但是,在醫生每一場手術的背後有一群幕後的英雄,卻很少為人所知,他們就是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的護士們。
  • 女子到醫院手術被要求買手術刀
    一則題為「患者到柳州市工人醫院做手術,被要求買千元手術刀」的消息在網上熱傳。記者昨日從廣西柳州市衛生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屬實,醫院及相關醫務人員行為錯誤,當事醫院骨一科3名責任人已被停職接受進一步調查。  網帖稱,11月18日,柳州市民關先生和家人帶著嶽母孫女士到柳州市工人醫院就診。
  • 揭秘真實的白求恩:是個壞脾氣,常摔手術刀罵人
    戰爭醫院的手術臺是軍隊臨時搭建的土臺,而醫療設備常常是由鐵匠鋪的工人按照風格臨時建造,或用自製的工具製作。來中國後,看著這些簡陋的器械,為了避免這些土製的醫療器械帶來不必要的感染,白求恩制定了嚴格的消毒措施,將手術器械放入大鍋中加水煮沸清毒,將消耗品類紗布、棉花等用品放入蒸籠中進行氣蒸消毒。
  • 患者自買手術刀 還要醫院幹什麼?
    11月22日,廣西省柳州一市民到柳州市工人醫院南院骨科做腕管綜合症微創手術。術前,醫生推薦了一個醫療器械代理商,要求患者向對方購買手術刀。患者家屬感到不可思議。25日,記者調查發現,這款手術刀未經過招投標就進入醫院,而涉事醫生拒絕回應。
  • 讓患者買手術刀,還要買醫院嗎?
    原標題:讓患者買手術刀,還要買醫院嗎?   11月22日,廣西柳州一市民到柳州市工人醫院南院骨科,做腕管綜合症微創手術。然而,交費後,令關先生疑惑不解的一幕出現了。醫生告訴他,手術使用的手術刀醫院沒有了,需要患者自行購買。一把手術刀要800元,他可以推薦銷售手術刀的人員給他們。
  • 患者手術竟要自己買刀? 院方:微創術特殊器械自費
    那種手術刀確實很貴,而且只能用一次。  網友「追夢旅程V」跟帖說:手術刀應是消毒後可以重複利用的工具,為什麼醫院不能自己配置,回收重新使用?  院方答覆:  微創術特殊器械屬自費  昨日下午,記者就此事採訪了柳州市工人醫院南院骨一科的楊主任。
  • RFID:未來手術器械消毒自動化管理技術
    大多數醫療機構都有設立器械消毒服務中心或者供應部門來進行醫療器械消毒,手術器械配包,準備手術需要的設備,管理和租借醫療設備,以及獲取或購買器械、植入物等工作。  但是這些服務部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感染防控。供應科按照嚴格的規範流程保證所有醫療用品在手術前得到徹底的滅菌和消毒。
  • 手術室外來醫療器械的消毒及規範化管理
    採取措施: 第一,科室明確所有外來器械採用清洗-消毒-滅菌的工作流程。對於急診手術在手工清洗後再進行滅菌。延期使用或取消手術的外來器械,工作人員在汙染區拆出包裝,交接清楚後讓廠家人員取走器械。 第二,外來器械包內未放置化學指示卡或不規範,器械包體積過大滅菌出現溼包等問題。
  • RFID手術器械管理方案
    醫院中的手術室是最繁忙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手術器械作為手術的主要工具,在手術的過程中,手術器械如果做到有效監管就是醫院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快速的多標籤識別能力,可以讓手術器械管理更智能。
  • 美醫院消毒器械生鏽手術用具從不消毒,或致數千名患者染愛滋肝炎
    據《每日郵報》12月30日報導,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外科中心由於藥物儲存方法、感染控制計劃和消毒方法不合格,很有可能已經讓3000多名患者感染了愛滋病毒、B型肝炎和C型肝炎。
  • 手術器械未完全消毒或致1182人感染 涉事醫院遭起訴
    近日,美國印第安納州1182人收到醫院來信,他們被告知由於手術器械未完全消毒,可能感染愛滋或者其它病毒。事情發生以後,患者將涉事醫院告上了法庭。綜合外媒11月30日報導,上周,印第安納州Goshen醫院對外宣布,今年4月份到9月份,由於醫護人員未能完全對手術器械消毒,導致近幾個月接受手術的1182名患者可能感染病毒,包括愛滋病、B型肝炎、C型肝炎等等。發現這個問題以後,Goshen醫院給這些患者發了一封信。並表示願意為所有人提供免費的身體檢查。
  • 各類金屬材料在醫療外科手術器械上的應用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析哪些材料更適合用於外科手術器械製作以及合適的原因。 外科手術器械最常用的金屬有:不鏽鋼、鈦、鉭、鉑、鈀。醫療器械由於其使用環境和所需特性的特殊性,對材料的選擇有著嚴苛的標準。讓我們繼續往下研究,了解為什麼會選擇這些金屬。 首先,金屬必須具有相對的延展性,延展性強才易於塑形,但又不能太強,因為手術器械一旦成形,就需要保持其形狀不易變。
  • 「寵物診療」寵物手術器械該如何選?
    話說手術剪、手術鑷、手術鉗,骨科器械、手術刀等不同類別的手術器械上千款,如何在茫茫器械中挑選鍾意叻它?你知道嗎?為例,教大家如何pick手術器械!01.手術刀外科最常用的手術刀柄與手術刀片有:3手術刀片:用於切割淺表組織;10刀片,11刀片,切割淺表精細組織,15刀柄+15#刀片02.帕巾鉗
  • RFID在手術器械管理上的妙用
    在一些醫療事故中,會發生手術器械遺留在病人體內這類匪夷所思的情況。除了醫療人員的過失之外,也暴露了管理過程中的紕漏。醫院在優化相關管理流程中普遍遇見以下難題:對於手術器械的管理,醫院希望留下相關使用記錄,例如:使用時間,使用型號,用於哪臺手術,經手人等信息。但是,傳統的清點、管理工作仍依靠人力方式,不僅耗時耗力,且容易出錯。
  • 行研|一次性醫用耗材的推廣對醫療器械消毒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臨床外科手術中應用的醫療器械,對器械的消毒要求更高。優良的醫療器械消毒和滅菌技術,能夠有效地推動現代外科手術的發展。隨著臨床外科技術的創新發展,對醫療器械的消毒方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對醫療器械進行清洗消毒時,首先需要對醫療器械進行分類,根據器械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消毒方式。
  • 高溫下消毒工每天都在40℃以上高溫、高溼環境下工作
    消毒滅菌的質量最終還是取決於清洗、去汙的質量,他們始終以「每把手術刀後面都有一個鮮活的生命」這一信念來時刻提醒自己,做到每個手術器械都無汙無菌,因此,如果遇到手術器械數量巨大時,他們會分工協作,輪換著休息甚至放棄僅有的休息時間投入到工作中。
  • RFID智慧醫療醫院手術器械管理解決方案
    手術室是醫院最繁忙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每臺手術都牽動著眾多人的心,手術中的每一個紕漏都可能造成無法估量是損失。而手術器械作為手術的主要工具,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是每個醫院的迫切希望,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快速的多標籤閱讀能力,可以讓手術器械管理更智能。
  • 微創醫療器械,讓腦外科手術變得更微創
    腦外科手術無需開5*5釐米創口 「我們研發的是一款神經外科的微創醫療器械,主要應用於腦外科手術。」馬捷說,這款產品將徹底改變整個手術的流程。據介紹,原來的一臺腦外科手術,需要通過開顱的方式進行操作,一道創口長達5*5釐米,不僅創傷大,對於患者的恢復周期、術後併發症都有影響。而如今,通過微創器械,只需要鑽一個直徑一釐米左右的小創口。
  • 500斤胖胖今天拔管,闖過術後第一關!醫生護士:太難了!
    醫生為他設計了手術縮胃減重的方案,8月18日,手術完成。經過一個星期的監測,小唐多次闖過難關,今天順利拔管。「迎接他的,還有更多挑戰,希望他能順利康復!」外科護士長章左豔說。10個護士幫他翻身小唐雖然胖,但並沒有自暴自棄,扎著一個半丸子頭,他的外形有些滑稽,醫生護士都叫他胖胖,他已經在六院住了3個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