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車笛嗚鳴,車輪轉動。
5月19日,三門峽市2020鄉村(民俗體驗)旅遊啟動儀式暨沿黃鐵路觀光火車全線通車首發儀式,在美麗的湖濱區會興街道東坡村舉行。這條承載著三門峽大壩的歷史功績和城市記憶的湖大鐵路全線貫通,正式鳴笛通車!
當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跟著乘客一起,踏上了這條通往三門峽人記憶的火車。
穿梭在山坳綠樹間的車輪,悠悠作響,合著窗外的綠蔭清清,一幅「慢節奏、輕生活」的畫面瞬間勾勒而出。車內,乘客的臉上掛著笑容,手裡的相機咔咔不停。遇到山坳空隙處,站在車內便能望到濤濤黃河。「這條鐵路是1956年為修建三門峽大壩而建的,後來荒廢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再次坐上,以前的記憶也都瞬間想起了。」東坡村村民王師傅回憶說。
火車在山間穿梭,鐵軌曲折延伸,滿載厚重歷史。窗外初夏的陽光斑駁落下,混著山間的青草香,如同穿越了時光。
記者了解到,本次貫通的湖大鐵路經停王官站、馬坡站、東坡站、大安站,最終到站史家灘,駛行區域均在湖濱區內。除了最終到達的三門峽大壩景區外,沿途也是風景不斷,在王官站,這裡是三門峽溼地中一個重要的白天鵝棲息點和觀賞點,每年冬季都有近千隻白天鵝在此棲息落腳。溼地裡影影綽綽的蘆葦蕩和淺水處露出樹根的大樹,都構成了此地獨特宜人的風光。在東坡站,當地的東坡文化和東坡美食享譽周邊,村裡家家戶戶都會做一手地道的東坡肉。宋代歷史名人蘇東坡行經此地留下傳說,當地東坡村也巧借地名,引入東坡文化,打造以蘇東坡詩詞、飲食文化為主題,以休閒採摘、餐飲娛樂、生態養生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遊扶貧項目。
據介紹,該鐵路全線運行路線10餘公裡,在試運營期間全線待定,東坡區間20元,車廂為簡易觀光型和全封閉空調型,最大載客量為200人。貫通後,當地還將利用湖大鐵路閒置的資源,繼續開發建設相關配套服務,打造沿黃鄉村旅遊和中小學研學基地。
「湖大鐵路」承載著三門峽大壩歷史功績,也是這座城市記憶的有機組成部分。近年來,湖濱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將鄉村旅遊發展作為主抓手,結合「湖大鐵路」這一資源,促進了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使鄉村旅遊發展成為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開闢了脫貧增收的新途徑,發揮了鄉村旅遊在精準扶貧方面的重要作用,讓「旅遊+」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賀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