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複查用核磁還是CT?要不要做增強?

2021-01-19 健康界

CT、核磁在腫瘤的診斷和複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美中嘉和腫瘤交流群中,也經常會有群友問到關於CT、核磁的相關問題——「CT和核磁有什麼區別呢?」「我複查要去做CT,需不需要做增強呢?」。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聊聊CT和核磁。


CT、核磁是如何「看到」人體內的狀況的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或者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分層掃描。

具體來說,在對人體某個部位進行分層掃描時CT是這樣工作的:

CT是斷面成像,能夠一層一層顯示人體,就像是把一整塊麵包切成一片一片地看,雖然是斷面成像,但CT能夠顯示人體的正面、背面、側面、斜面,還能還原出一個立體的人呢!

溫馨提示:因為金屬會對成像產生幹擾,因此在進行CT檢查前,必須把身體上的金屬物全部拿掉

核磁共振(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是這樣工作的:

溫馨提示:因為金屬會對外加磁場產生幹擾,有磁性的金屬還會移動和產熱,造成危險。因此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前,必須把身體上的金屬物全部拿掉。

CT對陣核磁,

並不是非你即我,而是各有所長!

了解了CT 、核磁的工作原理之後,什麼情況下選擇CT?什麼情況下選擇核磁?兩者是不是可以相互替代呢?核磁那麼清楚,是不是就比CT「高級」呢?

在醫院裡,會遇到這種情況——有患者摔倒後送來醫院,醫生安排做CT,但家屬卻說:「為什麼不直接做核磁,不是更清楚嗎?沒事我們不怕貴。」這其實可以看出,這位家屬對於CT和核磁的了解還是不夠全面,患者摔倒,有可能會造成顱腦損傷,CT可以快速檢測腦出血、顱骨損傷,所以先做CT。因此,不是說越貴、越清晰的就越好,適合才是最好的選擇

CT:是觀察骨關節及軟組織病變的

一種較理想的檢查方式。

CT的優勢:在於辨別有密度差的組織,如人體骨骼、軟組織、空氣(肺部)、金屬異物等。而且相比於核磁來說,CT更快,因此,在急診鑑別診斷腦卒中時應用廣泛。

CT的局限:CT需要接受一定的射線照射,也就是俗話說的有輻射。不過也不用特別擔心,通常情況下,前往醫院就診並進行必要的影像學檢查時所接受的輻射劑量不足以引起明顯的傷害。放鬆心情,可以多吃一些新鮮蔬菜、鍛鍊身體、注意休息,從而減少輻射帶來的危害。

核磁:關節、神經系統、肝臟等器官

最適於做磁共振成像。

核磁的優勢:有多於CT數倍的成像參數,既能夠更加清楚地成像,也能夠多方面信息結合,綜合判斷;對軟組織的解析度更高,對於其他影像檢查不能分辨的神經、肌腱、韌帶、血管、軟骨等細微之處,核磁有能力勝任。

在安全性上,核磁共振不像CT那樣會產生輻射,相對更安全,但是身體中有磁性物質的一般不能做。

核磁的局限:核磁不擅長對骨骼鈣化顯像。患者自主和非自主的活動都會造成偽影,影響核磁最後的成像診斷結果,所以醫生不讓檢查時亂動,可一定要聽話啊。相比於CT,核磁檢查耗時較長。

CT與核磁是截然不同的檢查方法,他們倆之間並不是非你即我的選擇題,也不存在誰比誰更「高級」。在複查時要做哪些檢查,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來制訂複查方案。

是否一定要選擇增強CT、核磁

有時候,醫生會建議患者使用增強CT或核磁,這與普通的CT 、核磁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通俗來講,增強的作用就是要使CT和核磁的成像的對比度更高一些,這樣能夠讓可疑區域和正常區域之間的對比更加地明顯

在進行增強CT或核磁檢查時,會需要靜脈注射造影劑(有時會有口服的造影劑)。造影劑的顯影高於周圍的組織,形成對比圖像。另外,一些特殊部位,比如在腦組織,造影劑能夠透過不完整的血腦屏障,成像時就會使對比度大大提高,對於腦腫瘤的診斷和鑑別診斷非常有利

有患者擔心造影劑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其實不用驚慌。增強CT如果使用含碘的造影劑的話,主要注意過敏的可能,一般會在注射前詳細詢問過敏史,之後進行皮膚試驗,以了解是否過敏,在檢查後也會注意觀察有無不適。即使出現過敏,醫院也會有應對措施避免發生危險。

核磁的增強藥物出現過敏或者其他不適的機率更低。

造影劑對普通人身體沒有影響,如果有藥物過敏、腎功能、肝功能障礙的人使用的時候要注意


相關焦點

  • 做防癌體檢,超聲、核磁、CT、PET-CT,哪種準確率最高?一文讀懂
    超聲、核磁、CT和PET-CT都是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統稱為影像學檢查。它們的工作原理並不相同,因此臨床應用也不一樣。在實際工作中,超聲、核磁、CT和PET-CT都可以作為篩查癌症的手段,但由於成像原理和價格的不同,因此在檢查順序上也有先後。
  • 已經做了CT檢查,為什麼還要再做一個增強CT,醫生告訴你真相
    小王三年前通過檢查,發現了肺上有個結節,大約6mm左右,在醫生的安排下,定期做隨訪檢查CT。今年小王又來醫院複查,做一個CT檢查。做完CT以後,醫生看了一下CT片子,結果發現肺結節變大了,也變實了,醫生建議小王再做一個增強CT檢查。小王很不理解,我已經做過一個CT了,為什麼還要再做一個?普通的CT和增強CT的有什麼區別?
  • 做CT還是磁共振?這裡幫你整理夠了!
    懷疑顱內動脈瘤者,可首選CTA,巨大動脈瘤並血栓形成者可首選MRI+動態增強MRA。需鑑別顱內動脈單發狹窄是動脈粥樣硬化還是血管炎者,請申請MRI血管壁成像+增強。3.肺小結節或隔期複查者外院CT發現或臨床擬診肺小結節或隔期複查者(≤2cm),請直接選擇HRCT+三維重建。必要時行胸部CT增強。其中需多次複查小結節(1-2cm)又避諱射線者,可選胸部MRI+動態增強。
  • 做CT還是磁共振?這裡幫您整理好了!
    懷疑顱內動脈瘤者,可首選CTA,巨大動脈瘤並血栓形成者可首選MRI+動態增強MRA。需鑑別顱內動脈單發狹窄是動脈粥樣硬化還是血管炎者,請申請MRI血管壁成像+增強。 3 肺小結節或隔期複查者 外院CT發現或臨床擬診肺小結節或隔期複查者(≤2cm),請直接選擇HRCT+三維重建。必要時行胸部CT增強。其中需多次複查小結節(1-2cm)又避諱射線者,可選胸部MRI+動態增強。
  • 超20家動物醫院配備核磁或CT等高端診斷設備,真的有必要嗎?
    為什麼有的時候用「CT」,有時就用「核磁」,是因為病情加重了嗎?其實,它們的工作原理不同,各有分工。如何做到正確、恰當的檢查,不浪費檢查費用是寵物主人們關心的話題。而對於肺部的檢查,選擇X線或是CT要優於MR,對肝臟、胰腺、腎上腺、前列腺的檢查,MR不比CT優越,費用反而高昂。此外,體內有金屬物、懷孕初期以內、帶有心臟起搏器或是危重寵物都不宜做MR檢查。
  • 「查癌神器」PET-CT檢查費過萬 專家: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做
    時下,pet/ct幾乎和高端體檢完全畫上了等號,兒女們為了表達孝順之意,會斥巨資讓健康的父母去做這項檢查,企業高管們每年的鑽石級體檢套餐裡從來都不會缺少它的身影,更有些三十出頭的小富貴為了保持自己追求財富的資本而定期做一次pet/ct。但專家的意見則是,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地去做。
  • X光、B超、CT、核磁,究竟有何區別
    B超:回聲原理成像B超不是用射線,而是用超聲波來觀察身體內部結構。其原理是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不同的組織,特別是組織界面時會產生反射波,超聲探頭一面發出超聲,一面接受反射波,並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樣,邊敲打邊通過反射回來的聲音推測西瓜熟了還是不熟。
  • PET-CT不能查出所有腫瘤 哪些人適合做
    核心提示: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要想有效的防治這種疾病,及時進行檢查是十分的重要。PET-CT是當前最精準的癌症檢查,檢查一次價格近萬,但是準確度可高達90%以上。是否做了PET-CT就能萬無一失,所有人都能做?
  • 低劑量CT、高分辨CT、肺結節分析CT、增強CT和PETCT,如何選擇?
    普通CT平掃一般去醫院看病,如果醫生考慮肺部有病變,會給病人做一個普通CT平掃,也可以發現肺結節,輻射劑量要比低劑量CT高,一般不推薦為體檢使用。增強CT增強CT是指把增強劑打入血管。由於血管中具有增強劑的影像表現,通過這樣的表現,就可以判斷病灶中血管的情況,或者血運的情況,從而判斷病變的性質。如果肺結節比較小時,不需要增強CT檢查。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PET-CT中心主任、影像診斷科CT室...
    提高腫瘤影像診斷水平吳寧父母都是農學家,父親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她成長道路上,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父母言傳身教都有重要影響。她回憶,父母都是誠實、善良、樂於助人的人,他們對科研一直保持嚴謹、求新的態度,即便在「文革」下放、研究條件特別艱苦時也是如此。
  • 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此外PET/CT最大優點是一次顯像能獲得患者的全身圖像,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況,使臨床醫生對惡性腫瘤等全身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更加準確。
  • 腫瘤標誌物異常=患癌?聽完專家的解讀我放心了
    另外,還要結合影像學和生化檢測結果,如胸片、核磁、痰檢、尿檢等確診。臨床診斷的金標準仍舊是病理結果,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來幫助確診癌症。 腫瘤標誌物不適用普通人癌症篩查 健康人群做腫瘤標誌物檢測,利弊參半。
  • PET-CT能查出全身的腫瘤嗎?會不會有輻射?
    那麼這種設備(PET-CT)能否查出全身的腫瘤嗎?首先,我們來看看PET-CT的作用:1.PET-CT確實能夠為患者精確地找出人體患病的各個情況,基於CT和核磁兩種優勢,能夠將整個人體無死角的逐一分析人體的癌細胞的活躍度。
  • 毓璜頂醫院引進國內首臺Discovery 710 Clarity型號PET-CT:引領...
    正因如此,它可以在腫瘤未形成結構變化之前提前發現病灶,可比CT或MRI(核磁共振)提前3~6個月發現惡性腫瘤,為實現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了可能。不僅如此,李善春還說:「PET-CT在早期診斷腫瘤的良惡性、有無轉移和復發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對肺癌、乳腺癌、頭頸部腫瘤、結腸癌、卵巢癌、淋巴癌和黑色素瘤的診斷準確性在90%以上。」
  •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丨學會這3招,讓癌細胞無路可逃!
    飲食上,原則上要注意均衡飲食、合理搭配。宜進食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食用油炸燻燒、醃製食品、動物的脂肪。含激素的食品要謹慎。運動上,注重功能康復鍛鍊,養成每天鍛鍊半小時的好習慣,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增強體能水平,改善生活質量,重拾健康的感覺。
  • 通過乳腺B超單,如何區分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如邊界、血流信號
    一般情況下囊腫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可以定期複查隨訪。  (4)弱回聲結節:在B超成像中是介於低回聲與無回聲之間的一種結節,通常是由無回聲結節轉變而來的。還有一種介於良性與惡性的交界性腫瘤,又叫做分葉狀腫瘤,顧名思義,這類腫塊的形態是分葉狀的。  4、乳腺B超單的血流(在可顯示都卜勒效應的超聲檢查中)  良性腫塊一般未見明顯彩色血流,或者少量點狀或條狀血流。
  • PET/CT檢查能防癌?專家:健康人不要盲目做
    對於健康人使用PET/ CT體檢,真正的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學核醫學科主任兼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章英劍從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地去做,「把PET/CT純粹作為體檢工具肯定是不正確的,因為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作為腫瘤篩查項目還是要配合其他檢查,同時它也只適合特殊人群。」
  • 孩子胸前腫了個包,不是劍突,那是腫瘤嗎?
    圖片來自:https://med.stanford.edu/ 但是如果這個部位之前沒發現,突然出現包塊,還會進行性的增大,長的很快,那就很嚇人了,會不會是腫瘤呢?
  • 腫瘤檢查「神器」——PET/CT
    實際上,對於PET-CT檢查,一直存在不少爭議和疑問,"我擔心患癌,做個PET-CT可以嗎?"" PET-CT價格那麼貴,有必要做嗎?"聽說PET-CT查腫瘤效果很好,但有輻射,到底做不做,真糾結".輻射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可怕的字眼,大家既想享受PET-CT的高尖技術,又害怕輻射帶來的健康危害.我們該如何選擇?
  • 為什麼拍了CT還要拍磁共振?X片、CT、磁共振有什麼區別?
    CT,具體病變選核磁這個問題可以解答「為什麼照了CT還要照磁共振?」再就是噪聲大,建議做聽力保護。運動偽影嚴重,國內嬰幼兒這種無自控能力的患者多要使用鎮定劑。成像原理上,磁共振是氫原子成像。簡單的可以理解為水成像。主要用於腦血管,腦組織,腫瘤,軟組織,乳腺及肝臟診斷。腫瘤及腦組織成像多要配合使用造影劑。簡單地說,MRI和CT一樣,也是把人切成好多好多好多的薄片,取一片出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