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防癌體檢,超聲、核磁、CT、PET-CT,哪種準確率最高?一文讀懂

2020-12-04 小方聊健康

超聲、核磁、CT和PET-CT都是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統稱為影像學檢查。它們的工作原理並不相同,因此臨床應用也不一樣。在實際工作中,超聲、核磁、CT和PET-CT都可以作為篩查癌症的手段,但由於成像原理和價格的不同,因此在檢查順序上也有先後。

幾種檢查方法的異同

1.工作原理

超聲是通過向人體發射超聲波,並利用人體各種組織聲學上的特性差異,對超聲波產生反射、折射、散射、衰減等信號,然後通過接收器接收這些信號來達到顯示各種組織形態的檢查方法。CT則是利用精確的放射線束,在探測器的作用下對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一定層厚的斷層掃描,最後轉變為數位化的圖像。而核磁是將人體置於強磁場內通過脈衝激發人體中的氫原子,產生磁共振現象而獲得電磁信號,最後經計算機處理構成圖像。PET-CT是將PET與CT相結合,PET可獲取病灶的功能代謝情況,CT則可準確描述病灶的形態、大小和位置等解剖學特徵,因此PET-CT在癌症篩查方面也是最具優勢的。

2.價格差異

如果按照價格從低到高排序,應該是超聲、CT、核磁、PET-CT,所以超聲檢查一般作為癌症的初篩檢查。

防癌體檢哪種檢查方法準確率最高?

超聲檢查具有價格便宜、對人體無輻射等優點,常作為內臟組織腫瘤的初篩方法,但由於其不能清晰顯示病灶或器官的整體空間結構,且其準確性受檢查人員技術水平和經驗影響較大,因此檢查的準確率不高,容易導致漏診與誤診。

CT檢查可發現原發腫瘤及轉移病灶,但由於軟組織密度解析度較低,成像參數與方法較少,因此在腫瘤篩查方面獲得的診斷信息也較核磁少,所以準確率方面較核磁低。核磁能發現CT平掃發現不了的細小佔位性病灶,軟組織解析度比高,可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及任意切層面的圖像,成像參數與方法較多,因此檢查準確率較高。

但要說準確率最高的應該還是PET-CT,PET-CT融合圖像能夠探測到極小的亞臨床型腫瘤,還可以通過一次性全身掃描發現癌症是否已經擴散。不僅如此,PET-CT還能對腫瘤放療及介入進行精確定位,對腫瘤治療療效進行評估等,因此除了準確率最高以外,在癌症篩查到治療方面的應用也比較廣。

總之,防癌體檢對於癌症的早防早治意義重大,但值得提醒的是,由於不同部位癌症的形態學差異很大,並不一定CT就比超聲更精確,PET-CT就一定比MRI好,最重要的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檢查,這才是最關鍵的。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焦點

  • 「查癌神器」PET-CT檢查費過萬 專家: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做
    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您聽說過「查癌神器」pet/ct嗎?您遇到過高端體檢的項目包含有pet/ct嗎?動輒檢查費上萬的pet/ct是什麼,您知道嗎?時下,pet/ct幾乎和高端體檢完全畫上了等號,兒女們為了表達孝順之意,會斥巨資讓健康的父母去做這項檢查,企業高管們每年的鑽石級體檢套餐裡從來都不會缺少它的身影,更有些三十出頭的小富貴為了保持自己追求財富的資本而定期做一次pet/ct。但專家的意見則是,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地去做。
  • PET/CT檢查能防癌?專家:健康人不要盲目做
    「21世紀最高端的防癌體檢項目」也會漏診PET/CT,中文全稱叫做「正電子發射-X線計算機斷層顯像」。它結合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和X射線斷層掃描(CT)兩種診斷技術,既能提供疾病的分子生物學信息,又能提供疾病的解剖學信息。
  • X光、B超、CT、核磁,究竟有何區別
    核磁共振:搖一搖再看一看核磁共振機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身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此時再賦予相應的頻率可使水分子共振而得到能量,當頻率關停時,共振也消失,核磁共振機器能擷取被釋放的能量來成像。
  • 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此外PET/CT最大優點是一次顯像能獲得患者的全身圖像,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況,使臨床醫生對惡性腫瘤等全身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更加準確。
  • 你需要做PET-CT嗎
    PET-CT檢查對腫瘤的判斷準確率遠遠高於其他影像設備。作為防癌體檢現在一些發達城市很盛行,然而價格昂貴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那麼什麼情況適合做PET-CT呢?腫瘤高危人群的體檢針對腫瘤高危人群的界定是相對的,不同的腫瘤,不同的地區,其高危人群可能有非常大不同。
  • 拍過X光片又讓我做CT 醫院是不是有啥「貓膩」?
    那麼今天,為讓患者弄拎清各項檢查中的「差異」,浙江新聞客戶端通過王伯伯的案例,來幫大家搞清這一就醫困惑,並幫助大家有針對的進行甄別,在身體不適時合理就醫。除了王伯伯做的CT和x光以外,在日常就診中,容易混淆的還有核磁共振和B超這兩項檢查。
  • PET-CT並不是查癌神器 副作用有哪些
    「PET-CT作為高端體檢,已經成為西方國家每年必做的防癌體檢,目前國內也漸漸備受成功人士所青睞。」這是一家PET-CT檢查預約網站對高端體檢做出的解釋。  記者調查得知,所謂PET-CT,就是高端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它結合了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和X射線斷層掃描兩種診斷方式。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受檢者注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顯影劑,目前最常用的顯影劑是「18F-FDG」。
  • 超20家動物醫院配備核磁或CT等高端診斷設備,真的有必要嗎?
    帶寵物去醫院看病,「CT」、「核磁」、「X光」、「B超」等這些醫學檢查名詞對於寵物主人來說並不陌生,目前,在北上廣及部分省會城市,全國已經有超過20家寵物醫院配備了核磁及CT等高端診斷設備。根據病情和掃描部位的複雜程度,不同地域,收費通常在3000-6000人民幣之間。
  • CT、B超檢查,哪個更準確,有什麼區別,今天終於知道了
    很多人為了檢查的效果更加準確一點會選擇價格稍微昂貴的ct,而且還經常會和醫生進行溝通,「醫生我不缺錢,麻煩給我用最貴的檢查儀器」等等。還有些人會問醫生,「明明一開始就可以進行一項檢查就行,你為什麼非得安排兩樣都要做,是不是想賺黑心錢」。通常遇到這種情況讓人真的很難做,其實每項檢查都有它的價值,而且所有的檢查儀器都是有利弊之分的。
  • 赴日體檢:一文告知PET-CT 對體檢是否有幫助?
    近些年來,不少赴日體檢服務機構,都在宣傳一種用 PET-CT 作為高級檢查項目的,所謂精密體檢套餐,那PET-CT 到底是什麼呢?對癌症早期篩查到底有沒有幫助呢? 什麼是 PET-CT?
  • 腫瘤複查用核磁還是CT?要不要做增強?
    CT、核磁在腫瘤的診斷和複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美中嘉和腫瘤交流群中,也經常會有群友問到關於CT、核磁的相關問題——「CT和核磁有什麼區別呢?」「我複查要去做CT,需不需要做增強呢?」。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聊聊CT和核磁。
  • 調查發現,平均每分鐘有7人確診癌症,醫生:3個體檢項目不能省
    雖然現在的醫學也在發展,包括對於癌症的治療,不管是藥物的研發,還是治療方法也都有一定的改進,讓癌症的生存率得到明顯的提高,包括對於中晚期的癌症治療,也有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案,但是中晚期的癌症,依然是存在一些難題,而且對於患者生命安全、家庭經濟都會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癌症的預防,包括癌症的早期篩查,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大家的身體更加健康,今天醫生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關於防癌篩查的一些事情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這些檢查,我們在檢查室就能看到醒目的輻射警告標牌,不僅要體檢的人"提心弔膽",仿佛連醫生們也不願在檢查室裡逗留,都要遠遠地坐在隔壁的小房間裡。這不僅讓人納悶了,照CT和x光對身體的傷害真的很大嗎?這期就讓醫生告訴您真相!第一點真相:CT和x光存在輻射,可能會致癌?
  • 為什麼拍了CT還要拍磁共振?X片、CT、磁共振有什麼區別?
    倫琴射線X射線又叫「倫琴射線」,它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威爾海姆.倫琴發現的可以讓人體骨骼顯影的射線,因為這一發現倫琴獲得了1905年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了紀念發現者,X射線別名「倫琴射線」。日常體檢中X線片主要用來拍胸片,也就是醫生說的看看心肺,用來篩查肺部的疾病。骨科輻射檢查三兄弟分別針對問題大原則X線片、CT、MRI分別在醫療中應該應用在哪些疾病裡呢?
  • 「查癌神器」PET-CT的真面目
    基於這一特性,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葡糖糖作為顯像劑(即18F-FDG)注射到體內可使其在腫瘤等病變組織中濃聚,從而在圖像中呈現出一個明亮的點,而這種濃聚點在PET-CT中用SUV最大值進行量化,它的全稱為標準攝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是PET/CT在腫瘤診斷中常用的半定量指標,在評價療效時的價值較大。
  • 主人帶小倉鼠去看病,獸醫說做CT,走進CT室,主人:太搞笑了!
    而當帶著小倉鼠來到做CT的地方時,直接就被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給嚇著了,這床上躺著的不是一個大獅子嗎?跟自己的小寵物倉鼠比起來,簡直就是雲泥之別啊。獅子可以麻醉,但是這麼小的倉鼠肯定是不能的,所以說只能用膠布把倉鼠貼在CT臺上。主人帶小倉鼠去看病,獸醫說做CT,走進CT室,主人:太搞笑了!
  • 腫瘤檢查「神器」——PET/CT
    實際上,對於PET-CT檢查,一直存在不少爭議和疑問,"我擔心患癌,做個PET-CT可以嗎?"" PET-CT價格那麼貴,有必要做嗎?"聽說PET-CT查腫瘤效果很好,但有輻射,到底做不做,真糾結".輻射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可怕的字眼,大家既想享受PET-CT的高尖技術,又害怕輻射帶來的健康危害.我們該如何選擇?
  • PET-CT不能查出所有腫瘤 哪些人適合做
    是否做了PET-CT就能萬無一失,所有人都能做?   PET-CT是目前最先進最精確的查癌檢查,它既可以對可疑部位的進行解剖學定位,還可以對該部位進行代謝分析,精確度非常高可達90%以上,可以檢查到最低2毫米以上的腫瘤。
  • 7500元的自費項目 PET-CT是「體檢神器」嗎?
    嚴勇傑 繪「我爸前幾天說要去做個PET-CT檢查,查查全身有沒有腫瘤。鄰居說PET-CT是『體檢神器』,查腫瘤很準的。」市民陳先生昨天上午給記者來電。陳先生說,他上網一查,發現這個檢查主要是針對腫瘤病人,而且這項檢查輻射很大。到底應不應該檢查?
  • 心臟超聲和CT有什麼區別
    臨床中經常會碰到患者詢問,醫生給我開了心臟超聲,還建議我做CT檢查,是不是這樣的檢查是重複的,沒有必要的,超聲和CT都是檢查心臟為什麼都需要檢查呢?答案是,這兩種檢查對於患者而言,側重點不同,能夠提供給臨床醫生的心臟信息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