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讓它的「生命」得到延續

2021-01-08 東方網

  原標題:幸福,就是讓它的「生命」得到延續

徐振寧(左一)和他的父親徐達一起將心愛的藏品贈予上海汽車博物館。受訪者供圖

  據《青年報》報導,對於機車愛好者而言,很多人會以買賣的方式「出讓」藏品。眼看著家中收藏多年的一輛1995年產的幸福250摩託車十周年紀念版因無力保養逐漸「衰老」,又不希望這一珍貴的「國產寶貝」流失到海外,近日,80後民間摩託車收藏愛好者徐振寧和他的父親徐達一起將心愛的藏品贈予上海汽車博物館,希望館方能讓「寶貝」重獲新生。

  忍痛割愛

  保養遇到難題,生怕轉讓給個人無法保護愛車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摩託車主要依賴進口,不僅價格高昂,配件供應也十分短缺。1959年,上海自行車二廠決定生產一款中國人自己的摩託車。1960年3月,經過全廠的一致努力,5輛摩託車樣車誕生,並被命名為「幸福250」。在隨後的35年間,幸福250摩託車被銷往全國各地,成為許多人心中共同的「兩輪記憶」。

  1995年,在幸福250摩託車停產前夕,當時的生產方上海易初摩託車有限公司特別推出了999部金色的幸福250,來紀念這款見證了新中國成長歷史的摩託車。摩託車油箱上也被噴塗了帶有「10周年紀念」字樣的圖案。值得一提的是,這999部車中每一部車的發動機編號、車架號和出廠編號都是相同的。

  1982年出生的徐振寧告訴記者,他約莫是2001年、2002年左右在網上看到有一名武漢的教師要轉讓這輛摩託車。此前曾有個收藏家找到這名教師,想出10萬元收購。但交流之後,該教師生怕這位收藏家以後高價將摩託車轉讓到海外,婉拒了。「一開始純屬心血來潮,完全沒想到最後真的能收藏到這輛車。當時,我和父親去洽談的時候,知道他的心理,再三承諾,今後絕對不賣車,會善待這輛車。好不容易說服了那位教師。」

  如獲至寶的徐振寧將摩託車藏在小區的自行車棚裡,當時還是學生族的他空餘時間較多,沒事的時候就會給愛車做保養。「但是後來保養越來越難,摩託車沒牌照加油站不給加油。」由於工作關係,有段時間徐振寧在異地工作,所以重新安置愛車的事一度擱淺。

  父親徐達說,幸福摩託車屬於民族品牌,他年輕時,摩託車有幸福,汽車有紅旗,卡車有解放。「前幾年我們住市區複式房子,因為沒有電梯,無法將摩託車搬上搬下,所以後來只能另外借了房擺放它。摩託車的反光鏡等零配件需要擦拭保養,我們不大可能要求房東那麼做,所以它的保養成了難題,兩三年前我們搬到崇明去了,感覺對它的照顧越來越力不從心。」

  「那麼你們為何沒想到將摩託車轉讓給其他車模愛好者呢?」面對記者的疑問,徐達表示,如果轉讓給其他愛好者,也存在保養難題,這輛車需要收藏者無條件的呵護,要經常做維護。如今,它因為「年事已高」車身上還出現了鏽跡,作為普通個人沒相關技術條件除鏽,轉讓給別人未必比自己更好。此外,如果收藏者僅僅是為了車子的溢價,倘若今後有海外人士出高價,難保不會被再次轉手。

  重獲新生

  保護性修復後將在珍藏館「國家夢想」展區展出

  記者在現場看到,儘管車齡長達23年,但這輛車看上去非常新,仔細看,才能看到車身上有一些鏽斑。「這輛車的『心臟』很好,到現在為止只開了300多公裡。」徐振寧告訴記者。

  3月10日,上海汽車博物館副館長劉濤代表館方接受了這一「幸福」的捐贈,並將捐贈證書以及特別定製的幸福牌摩託車手繪圖回贈給徐氏父子。

  「非常高興。1995幸福250摩託車十周年紀念版捐贈入館,不僅豐富了上海汽車博物館的藏車品類,也是民間汽車文化愛好者與博物館之間的一次積極互動。」上海汽車博物館副館長劉濤告訴記者,此前館方公開向公眾徵集藏品,館內原先就有摩託車收藏門類。去年10月份他們接到徐氏父子的電話,稱要捐贈一輛1995幸福250摩託車,他和工作人員實地考察,進行評估,發現這是幸福摩託車十周年紀念版,之後該車就停產了。「我們將對其進行保護性修復,恢復其行駛功能,阻止車身生鏽,未來將對其做定期保養,並做短程運行。我們還承諾父子倆未來會對該摩託車做很好的保護,定期展出,讓它的生命得到延續。」

  據劉濤透露,今後這輛車將在館內二樓珍藏館「國家夢想」展區展出,配合其他「中國製造」的展車一起,更完整地呈現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幸福250摩託車不止是一輛承載了幾十年新中國時代記憶的藏品,也是一段能說給自己和他人聽的金色故事。」

  現場,徐氏父子表示,幸福250摩託車是上海人自己生產的摩託車,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不僅見證了新中國上海工業的發展,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一個縮影。作為民間摩託車收藏愛好者,他們希望通過本次捐贈,藉助上海汽車博物館的展示教育和文化傳播,讓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國摩託車歷史,為推動摩託車文化的生根發芽出一份力。

  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內首家專業的汽車博物館,上海汽車博物館在不斷完善展覽的同時,也向社會公開徵集展品,那些承載著生活珍貴記憶的老物件,均有機會在博物館內獲得一席展示空間。劉館長透露說,前不久,他們接到一名外地車主的電話,聲稱要將自己開的第一輛車捐給博物館。「現在市民的生活條件日益轉好後,會換車。以這位捐贈者為例,他所開的第一輛車見證了整個家庭的成長歷史,如果不用唯一的結果是報廢。但我們不是任何車都會接收,需要專業人士評判收藏和保護價值,才會考慮接受捐贈。」

相關焦點

  • 這隻癌症末期的拉布拉多,用這樣的方式讓生命得到延續!
    誰也沒有想到,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它做了這樣一件事...正當志工還在考慮怎麼救它時,阿福又跑開了,沒想到它再回來的時候又帶回一隻同樣的喵崽...憑藉阿福的幫助,最後一共發現了4隻生命垂危的幼喵!接著,他兩沒有片刻停留,立即趕往了附近的寵物醫院...
  • 男孩為救狗而不幸去世,家人沒把它當兇手,而是當做生命的延續!
    本文字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我們經常會聽見這樣的事情,忠誠的狗狗為了救主人,有時候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都無所畏懼。但是如果是主人救了狗狗的話,主人因此受了傷或是失去了生命,那麼不少人就會覺得不值得了吧!日前在秘魯就發生了一件讓人很悲傷的事情。
  • 東北農業大學師生齊挽袖 用愛讓生命延續
    這是愛心的傳遞,更是生命的延續。對獻血者來說,獻血可以促進血液代謝循環,有助於身體健康,同時更是社會責任的體現。青春是短暫的,但回憶是永恆的,在自己的青春年華積極參加社會公益,積極獻血,我的青春是無悔的。我也希望我的行動能帶動身邊更多的朋友,以後我會將這件溫暖的事一直堅持下去。」
  • 【蔚藍情感】幸福,它就是一隻寵物!
    以上諸如種種,全都是因為我們的當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到位。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蔚藍在以前寫過不少類似的文章。但在今天這篇文章裡,蔚藍想說的是:幸福,它就是一隻寵物!為什麼這麼說?有如下四個原因:有些人認為,只要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再苦都是幸福。也有些人認為,只有過上優質的生活才叫幸福;有些人認為,自己過好了自己,那就是幸福。但也有些人認為,只有和別人比較才有幸福。所以,對幸福這個寵物來說,是狗是貓,全憑主人的個人喜好。
  • 讓生命延續!鄭州市人體器官捐獻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
    他們能做的就是幫他籌錢看病,等待著結果。一天天的等待,每天都期待著有好消息。可是每次醫生出來說的都是同一句話,「沒有呼吸,沒有脈搏,全靠呼吸機維持」。年猛在ICU住了5天以後,醫生說,「情況不容樂觀,沒有一點好轉的跡象。繼續治療,無疑是往大海裡扔錢。」
  • 她為五人帶去新生 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新華社鄭州12月13日電(記者王爍)「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延續。」日前,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完成了母親的遺願,對其器官進行捐贈。
  • 幸福是什麼,或許就是簡簡單單
    自從2013年,我娶了一個賢惠漂亮的妻子,她很善良,我非常的愛她,直到現在,她比我的命還重要,我的生活裡不能沒有他,他在我的生命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很相愛,2016年6月12號,我們愛的結晶誕生了,我在產房外呆了一兩個鍾,手術室裡面傳來了,老婆痛苦的呼叫聲響,像刀一樣刺痛著我的心,可我卻不能為她分擔一切,終於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加入了我們的家庭!
  • 《幸福的方法》:生活有所期盼,就是幸福的味道
    這些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理解幸福的含義,不知道把握幸福就是把握現在,不知道追求幸福就是追求未來。  來到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存在的意義。讓我們把這份使命感撿起來,也把這份幸福感撿起來。幸福一直在,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只不過需要我們用心體會,用愛體悟。
  • 《Piper(鷸)》:父母放手的背後是愛的表達與生命的延續
    幼鷸即是部分視角,也就是外視角。在幼鷸看來,母親是它的港灣和堅強的後盾。所以才有了一次次衝出「桎梏」的勇氣,去改變自己。就算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母親強大的臂彎,一直為它敞開。母親一次又一次的放手,幼鷸一次又一次的鼓起勇氣勇往直前,終於在遇到意外之友寄居蟹的幫助下,成功學會捕食。學會捕食技能的幼鷸就像贏得了全世界,高興的圍繞海灘飛奔,之後回到了母鷸身邊。
  • 十二月下旬,桃花蕩漾,月色入懷,念想橫生,舊愛延續,勾勒幸福
    原來,生命,就是一場虛妄。經年過往,誰又何嘗不是在這場虛妄裡跋涉?;風從林中吹過,不經意,林很幸福;你從人群走過,不經意,人群很幸福。何謂幸福?這個問題,似乎永遠無答案,永遠無盡頭。愛一個人是幸福的,被一個人愛著也是幸福的享受愛與被愛的時候也就觸摸到了真正的幸福該忘記的就忘記吧,該擁抱的一定不要放棄對於幸福要保持期待,打開那扇窗,幸福的微風會拂面而來不經意間,你將會遇到自己所愛的那個人,共同相守一生的幸福約定今日主題十二月下旬,桃花蕩漾,月色入懷,念想橫生,舊愛延續,勾勒幸福
  • 一窩烏鶇雛鳥,看出鳥類們繁殖不易,春來冬往,為的就是生命延續
    一窩烏鶇雛鳥,看出鳥類們繁殖不易,春來冬往,為的就是生命延續;在北京的公園裡,我們隨時都能看到各種野生鳥類;尤其春季,鳥類的繁殖季節,也是牠們南北遷徙的忙碌時期;觀察鳥類習性,記錄野生鳥類們的生存概況,學鳥,懂鳥,護鳥。
  • 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康橋街道4位居民集體籤訂遺體捐贈志願書
    20多年前,嚴師傅曾有兒有女,也曾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因為一次過錯,從此妻離子散,走上了另一條人生軌道。「過去的事情怪我自己,現在知道他們都過得不錯,我已經很滿足了。選擇捐出遺體,也是為了不給子女們添麻煩。」往事難回首,現在的嚴師傅雖有病在身,高齡獨居,但他仍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來到嚴師傅的家,面積不大的一室一廳小居室內,桌椅書籍擺放井然有序,簡單的綠植增添了屋裡的生氣。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生命延續"有何意義?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
  •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選擇延續生命的代價,並不是消失
    如果,你可以延長自己的生命的一天,代價就是每增加一天,與自己有關聯的東西就會消失,你會怎麼做?《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改編自川村元氣的原創小說《如果世上不再有貓》,看似是一部充滿獵奇的故事,實則,它既溫暖又治癒。
  • 公益課程丨連接生命源頭 擁抱幸福成功(附3月公益講座)
    本月開設的課程有《探索生命源泉,擁抱幸福成功》《孩子,我該如何愛你?》《別急著催促孩子獨立》《為什麼總是看自家孩子「不順眼」?》這四門,家長們注意收聽。如果不能及時收聽也沒關係,隨時打開我們的微信,有音頻哦!
  • 我眼裡的幸福時光,就是陪他一起玩耍
    媽媽Voice 欄目 分享母親的快樂 感受世界的幸福以前看到別人陪孩子玩這玩那的,感覺很有愛,也很有趣。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我的兒子也四歲多了。從每日清晨的一聲聲「媽媽、媽媽」呼喚中開始,看著兒子像一隻小鹿一樣健康強壯、活潑開朗,一天天走向他新的人生,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和兒子的幸福生活。還記得兒子三歲時剛上幼兒園,從來沒做過手工活的孩子爸爸,親手將兒子的名字繡在小被子上,雖然字體不盡如意,但也是爸爸的心意。在入園的那一天早上,我們經歷了不起床、不穿衣服、不刷牙、不洗臉、不抹香香等一系列的雞飛狗跳,軟磨硬泡地送他去學校。
  • 《走向天堂》:人間有大愛,一段延續生命的傳奇
    所以,他才會不惜一切地去挽救學生的生命。都說有錢就能續命,可當沒錢的時候就只有默默的等死。可當他陷入絕境的時候,那個普通的姑娘主動獻出自己健康的腎來挽救生命,這叫以命換命。劉遠山和那位普通的姑娘完成了一段延續生命的傳奇!
  • 「群眾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群眾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萊陽市穴坊中心衛生院扶貧辦主任王倩這樣說。她是貧困群眾的健康幸福熱線  無論是因為生活困難還是健康問題,貧困群眾只要有需要都會直接呼叫存好的「王倩熱線」,她總是有求必應。在穴坊鎮的大街小巷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炫耀:「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開通『王倩熱線』,什麼也不愁了!24小時在線的『王倩熱線』為我們解決了很多急難事。『王倩熱線』簡直就是幸福熱線!」
  • 活著真好,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幸福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有人說幸福是擁有許多金錢,腰纏萬貫;有人說幸福是擁有權力,朝權傾野;有人說幸福是擁有一個快樂美滿的家庭,天天像吃蜜糖;有人說幸福是住豪宅,開豪車,提名包,過人上人的生活……而我卻認為:活著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 《活出生命的意義》: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就是喜劇了
    《活出生命的意義》主要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描寫弗蘭克爾在集中營的生活回憶,第二部分寫的是他的心理學研究成果——意義療法。意義療法指的是著重於意義的心理療法,它著眼於未來,目的就是幫助患者找到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