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嫦娥的信:嫦娥請靜候,我們一定接你回家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嫦娥:

你好!

今時不同古時月,月亮輕了三斤半。今夜仰頭望月的中國人對頭頂一輪白玉盤的認知在變,對你的感覺也發生了微妙變化。

你來自上古神話,后羿之妻,美貌非凡,因食靈藥羽化登仙而成月宮女主,獨居廣寒。一代代文人騷客吟哦歌頌慕你芳姿,將你視為自己孤獨靈魂的知音。

但今天的中國,擁有人數眾多的工程師隊伍,他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對你表達愛慕的方式。

所以,嫦娥探測器出生了,他們決定,要把上九天攬月付諸行動。

一個神話中唯美的你,一個物理的、複雜系統的你,是否有一天合一?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你孤寂了幾千年,你後悔了,想回來,但回不來啊!

中國不少初中生在中考複習時會押一道數學問題,叫做「胡不歸」模型。少年求學在外,回家時候遇到一片砂石地,他應該如何選擇道路、怎麼回?

中國的工程師也如自己的祖先一樣對你有一片深情,但不同是,他們有一種專想攻克難題的習慣,要找出一條道路、一套方法,幫你回到地球。

這真的很難。相信你早就上下求索過了,但凡有點辦法,也不至於空擲光陰獨守空房幾千年。

破解你的「胡不歸」模型,他們先制定了「繞落回」這三步走的方案。

於是,2007年嫦娥一號這個小小的物理嫦娥飛過來找你,圍著你打轉轉,邁出了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步;3年後嫦娥二號又來了,不過它完成環繞探測後扭頭就走,奔向更遠的太空;又是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神話的你和物理的你終於相擁,實現了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還釋放了機械玉兔;後來,嫦娥五號T1作為嫦娥五號的「探路先鋒」,完成了地球軌道以外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層的返回驗證任務;其實我們還想看看你的後花園,2019年年初,嫦娥四號探測器在中繼星「鵲橋」的幫助下成功踏足月球背面,對這塊「處女地」展開了人類的第一次探索和挖掘。

從起步就註定不平凡,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裡,找到了「嫦娥」探月的中國方案。

比如,人類從來沒有進過你的後花園。有西方人傳言:月背住著外星人。美國載人登月的時候,外星人召見了太空人,從此,他們再不敢涉足禁地。

但中國人不信那個邪。你嫦娥是多麼美貌親和,在寂寂太空無聊了那麼久,最傷是鄉愁,怎麼會不歡迎中國人?

嫦娥四號,原來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閒著也是閒著,乾脆將其派往月背。可是問題來了,你後花園在月球另一面,天生接不到地球信號,嫦四怎麼工作?於是,一個天才的想像路徑誕生了,中國在月地軌道的拉格朗日點上放飛了一個中繼星,就像鵲橋一樣,讓信號搭著它傳到月背。如果有一天你的後花園覆蓋了5G,請感謝七仙女和牛郎,是他倆的約會方式給了中國工程師靈感。

世界真的很奇妙,中國工程師讓一個「備胎」煥發了光彩,創造了多個世界紀錄,「首次登上月球背面、首次展開背面中繼通信、首次在月面開展生物科普展示」等,為我國乃至人類探索月球立下大功!

本來平凡的備份星因為工程師的奮鬥而不平凡,本來平凡的人也因為這場長達16年的奮鬥而成長為科學家。

2020年,在新冠病毒的恐嚇中拉開帷幕,人們困守家中,而嫦娥五號見你的日子卻在不斷逼近。

同時,閒言碎語來了。主要兩種說法:一種說,登月有什麼了不起?載人登月人家美國上個世紀60年代都玩過了,花那麼多錢玩人家玩剩的幹什麼?另一種說,美國人都質疑當年阿波羅號登月是假的了,在月球表面旗的狀態不對,應該是攝影棚裡拍的。他們都不行,我們為什麼要做呢?

真真假假又如何?

中國探月工程師按照當年設計的思維導圖,一步步腳踏實地,熬夜拼搏,以嚴謹高效的執行力在無限靠近你。胡不歸胡不歸,歸,是最難的!而在中國人的概念裡,無論走多遠都要歸故裡。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月返回器懷揣著1.7公斤月壤標本,以第二宇宙速度飛回地球母親懷抱,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預定地區降落,這意味著,首次地外天體採用返回任務圓滿完成。草原仙家(萌萌的狐或者兔)在人類到達之前已經派代表前往,表達了對你情況的極度關切。

很多人激動落淚!「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因為對目標的堅定不移,嫦娥回歸的路被探查清楚,中國的探月工程師解開了這道難題,嫦娥胡不歸?終要歸!

魯迅先生記錄了1924年雷峰塔的倒掉,鎮在下面的白娘子終獲解脫。沒想到我們這一代人竟有可能等來奔月嫦娥你歸家的一天。

在《唐詩三百首》中,詠嘆月亮的詩歌超過一百首,竟然佔了三分之一;《全唐詩》中,僅以賞月為主題的就有111首;而宋詞中中秋詞更為壯觀,《全宋詞》裡記載了詠月贊月的詞共210首!對月、對月宮仙子的崇拜可見一斑。

今天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則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我們的力量——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共有15個分系統,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的重大任務,採集1731克的月球樣本,奔走了40萬公裡返回地球。

嫦娥仙子,我想告訴你,中國人通過100多年的低谷狀態,今已浴火重生,在精神世界中,仍保持著對你哲學意義上的戀慕,而現實中,卻更加格物致知,增加了追求科學的基因。如今的凡間早不是七仙女的時代,好山好水好熱鬧!

當然,我們知道,我們還不夠好。近,距離科技強國美國尚有不小的差距;遠,也沒有達到上古時代追求的人人俱為堯舜的境界。但繞落回三部曲只是序章,載人登月是我們下一個目標,我們會努力的,就像愚公移山一樣,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定能載人登月,讓美麗的、說著你家鄉話的女航天員請你一起回家。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對大家說:2030年之前,中國人將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隨著後期科研站規模的擴大,我們將在月球上進行蓋房子、打磚、3D列印等工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月球上開採礦物,這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此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月球做跳板,前往更遠的深空、更遠的星球……

嫦娥五號帶給你的信可展讀?但我知道,它已經用行動告訴你,中國的探月團隊、中國的科學家、華夏子孫值得信賴:任憑風吹浪打,我們都會穩步達到自己的目標。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嫦娥,你回家的路越來越近了。

一個你的戀慕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他們在茫茫雪原接「嫦娥」回家
    「親愛的嫦娥五號,為了迎接你回家,我『借』出了爸爸,他每天早出晚歸,雖然疲憊,眼睛卻始終閃爍著光......」這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小朋友依如衡寫給她的「愛豆」嫦娥五號的一封信。依如衡小朋友的信「從小,每次有大事發生,爸爸總會『消失』一段時間。
  • 中國航天科工搬運外骨骼接「嫦娥」回家
    中國航天科工搬運外骨骼接「嫦娥」回家 2020-12-18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號今夜回家!
    嫦娥五號今夜回家!在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後,23天過去了,嫦娥五號歷經艱險,飛往月球,著陸後採集月壤成功後任務終於迎來了尾聲,最後的任務是再入返回地球。嫦娥五號使用的返回技術是「打水漂」,由於返回地球時速度達到了第二宇宙速度,一次再入大氣層會產生大量衝擊和高熱,就必須利用打水漂的方法兩到三次進入大氣層,這對於嫦娥五號進入大氣層的速度和角度要有精確的控制,預計今晚嫦娥五號在阿拉伯海附近首先進入地球大氣,然後彈回宇宙後再入大氣,兩次後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精確著陸。預計著陸時間是17日凌晨1:30-2:10分左右。
  • 「嫦娥」背後的工匠:我們送「嫦娥」入天宮
    巡視器和著陸器對接的整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們並沒有太多語言的交流,非常流暢地遞、接工具。「幹我們這行,一是要精益求精,二是要協作配合。」2018年12月17日,深空探測總裝班組組長劉福全對本報記者說,「凡是跟星本體直接接觸的工作,99%以上都由總裝完成。我們的目標是零缺陷,必須把工作一次做到位。」開弓沒有回頭箭,對航天人來說尤為貼切。
  • 這個版本你一定沒聽過!傳說嫦娥就是玉兔、你信嗎?
    相信大家都聽老人們說過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嫦娥是天上的仙子,而玉兔則是陪伴嫦娥的一隻寵物,與其說是寵物還不如說是知己,因為在空寂寥廖的廣寒宮中只有玉兔陪伴著嫦娥,所以說嫦娥和玉兔的關係非同尋常。可能大家更多的是聽說嫦娥的故事,而很少知道玉兔是怎麼跟嫦娥搭上關係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補充補充玉兔的故事。
  • 嫦娥五號,等你回家!
    攜帶著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大洋中的遠望3號船。
  • 嫦娥五號「回家」之際,「嫦娥之父」有話說
    而這時飛船的速度高達每秒10至12公裡(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如果讓返回器直接砸入大氣層中,過快的速度會讓返回器燒毀。歐陽自遠院士說:「我們之前做過空間試驗,就是它一砸進來,我們能不能讓它再跳出大氣層,然後再自己落下來,這些都要算得很精確。」歐陽自遠院士形容,這一過程就像小孩用一塊石頭在水上打了一個水漂,石頭高速砸進水面後又彈起來,再落下時石頭的速度會明顯下降。「我們就是仿照這種辦法,讓返回器在大氣層打了一個水漂,然後再讓它落下來,」歐陽自遠院士說。
  • 嫦娥姐姐把兔子也帶下來了?嫦娥五號回家,那個搶鏡小動物是誰?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即嫦娥五號探月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  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  今天我們就講講嫦娥奔月史。
  • 叢中傑:「嫦娥」特派員:「新年禮物」請籤收
    歷經23天,馳騁76萬公裡,嫦娥五號帶著從月球「淘」到的1731克「土特產」——月壤回到了祖國,為我們「派送」了一份彌足珍貴的「新年禮物」。作為年輕幹部,我們應從這份禮物的「派送」之旅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在崗位上堅守,在逆境中拼搏,矢志不渝地踐行與傳承探月精神。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在裴照宇看來,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我們「繞、落、回」整體規劃來說,是收官之作;對於未來我國月球探測來說,是奠基之作。  既是收官,又是奠基,可見嫦娥五號承擔的使命有多麼艱巨和光榮。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 嫦娥變形記
    視覺中國供圖這幾天,「嫦娥五號」已經從月球挖完土,正在準備回家的路上。嫦娥奔月,一個深深鐫刻在華夏民族宇宙觀念中的民間傳說,但說出來可能你不信,嫦娥曾是單身男。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戶曉,深深鐫刻在華夏民族的宇宙觀念中,但這一神話的原初面貌與後世傳說存在很大差異。
  • 嫦娥帶了一把土回家,你知道它代表著什麼嗎?
    嫦娥帶了一把土回家,你知道它代表著什麼嗎?步入21世紀的中國,伴隨著改革開放戰略的成功實施,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也漸入佳境。嫦娥奔月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講述了嫦娥飛到月宮的事情。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名叫嫦娥的魅力妻子。
  • 夢幻聊齋仙族--嫦娥
    仙 族--嫦娥姓名:嫦娥性別:女種族:仙身高:166公分武器:【鉞】性格:冷靜,自律,外剛內柔,外冷內熱。
  • 嫦娥本名不叫嫦娥 叫什麼?
    中秋節「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戶曉,嫦是「常」的意思,娥是美好的意思,這麼說,「嫦娥」就是恆常美好的化身。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歷史上到底有多久了?嫦娥到底是誰?現代流傳的「嫦娥奔月」故事中,人們大多傳說是夏朝后羿(馮羿)的妻子。那麼,嫦娥原本就叫嫦娥嗎?
  • 嫦娥什麼來歷?嫦娥和后羿、吳剛、八戒三人到底是什麼關係?
    此後,關於嫦娥的故事就層出不窮,有說她是三皇五帝中帝嚳的女兒,也有說她是天上的仙女,不管嫦娥是什麼身份,最後的歸宿都是在月亮上。 嫦娥為什麼要奔月? 這就不得不牽扯出嫦娥的丈夫后羿和情人吳剛,他們三人之間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嫦娥奔月簡史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就來講一講嫦娥奔月史。商代 就有嫦娥奔月的記錄最早記錄嫦娥奔月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籍《歸藏》。
  • 中秋節視頻: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節: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 吳剛與嫦娥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嫦娥的寵物是玉兔?
    月宮裡怎樣出現了嫦娥?古人為什麼將自己崇拜的月亮跟蟾蜍聯繫在一起呢?玉兔、吳剛又是什麼時候、怎樣出現在月宮中的呢?他們跟嫦娥是什麼關係?民俗學專家黃濤先生為我們一一解答。月亮上有一個長袖善舞的美女嫦娥,這是人們關於月亮的最著名的想像。
  • 追「星」現場——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誕生地航天五院
    返回器凌晨著陸,「接力跑」完成衝刺一棒如果說嫦娥五號的地月之旅是一場接力跑,那降落回收便是最後衝刺一棒。在到達地球5000公裡之外時,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獨自踏上回家路。在降至距離地面約10公裡高度時,嫦娥五號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後減速並保持姿態穩定,隨後平穩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