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房顫,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2021-01-11 醫脈通心內頻道

當前指南對房顫的治療強調整體管理,包括心室率和節律控制、抗凝治療、射頻消融和生活方式幹預等。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地位如何?臨床中如何應用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豔敏教授做了詳細講解。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地位

抗心律失常藥物維持竇律的有效率低,存在負性肌力、負性頻率和促心律失常作用,不降低甚至增加死亡率,總體地位下降。它在房顫中的應用主要包括:

房顫急性發作期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心室率控制和節律控制;

導管消融術後早期(空白期)藥物維持節律;

相當多的不具備消融治療條件的患者仍需要藥物治療。

心室率控制和節律控制概述

對AFFIRM、PIAF、RACE、AF-CHF、HOT-CAFE等抗心律失常藥物研究的匯總分析發現,心室率控制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法,但不是最初的必須治療,在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卒中發生率方面,節律控制並不優於心室率控制。

但AFFIRM試驗事後分析表明,真正維持竇律患者的死亡率是降低的。目前維持竇律的方法還不夠強大,而且存在不良反應。對藥物維持竇律策略進行再審視,我們仍然缺乏真正安全、有效的節律控制策略。

房顫導管消融治療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一些小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導管消融比傳統藥物治療大幅度減少了房顫復發的可能性。但是導管消融對生存率、卒中、生活質量及醫療花費的影響還缺乏大規模試驗證據。

在2018美國心律學會科學年會上公布的CABANA研究的結果,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比較導管消融和藥物治療房顫的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射頻消融組在降低複合終點方面不優於藥物治療,但ITT分析結果顯示,導管消融優於藥物治療。在維持竇律方面,導管消融比藥物治療更有效。

儘管目前我們仍沒有確鑿證據證實維持竇律降低卒中風險和死亡率,對症狀性房顫仍然可以選擇節律控制策略。正在進行的EAST-AFNET 4研究已經入選2500例患者,旨在評估抗心律失常藥物或導管消融早期、全面節律控制與常規治療相比能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期待這項研究能夠提供更確切的信息。

2018AHA房顫負荷科學聲明強調,應重視房顫負荷,降低房顫負荷有望減少卒中等終點事件。

房顫節律控制的建議

年輕、陣發性房顫、病史較短、無嚴重結構性心臟病者,更傾向於選擇節律控制策略。

目前對房顫節律控制控制的定位是改善症狀。2016ESC房顫指南建議:(1)節律控制有助於改善房顫患者的症狀(I,B);(2)對於有症狀的持續性或長期持續性房顫患者,房顫復律(電復律或藥物復律)應作為節律控制的一部分(I,B);(3)無缺血性或結構性心臟病史的新發房顫患者,建議給予氟卡胺、普羅帕酮或維納卡蘭進行藥物復律(I,A);(4)有缺血性或結構性心臟病史的房顫患者,建議給予胺碘酮藥物復律(I,A);(5)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時需仔細評估,綜合考慮其併發症、心血管風險、嚴重心律失常潛在風險、心外毒副作用以及患者的喜好和症狀負擔(I,A)。

長期維持竇律優先選擇更安全的藥物,而不是更有效的藥物。胺碘酮最有效,但考慮到其不良反應,指南並不推薦它作為首選。2016ESC房顫指南建議:(1)推薦胺碘酮用於預防心衰患者症狀性房顫的復發(I,B);(2)在預防房顫復發方面,胺碘酮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更有效,但其心外毒性作用更常見且隨時間而增加,因此應首先考慮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IIa,C)。

圖1 近期發生房顫的轉律(2016ESC房顫指南)

表1 藥物復律與電復律

表2 不同藥物轉復房顫和維持竇律的有效性

表3 用於藥物復律的抗心律失常藥物

(2016ESC房顫指南)

圖2 有症狀房顫的長期節律控制治療(2016ESC房顫指南)

迷走神經相關房顫

迷走神經相關房顫的診斷標準尚不統一,病因也未確定。通常指運動員、年輕患者心臟結構正常或輕度異常者發生的房顫,發作與迷走神經觸發相關,如進食、飲酒、夜間易發作,心動過緩或傳導阻滯可誘發。與運動、應激等交感神經興奮無關。

儘管治療迷走神經相關房顫的的獲益尚未達成共識,但早期消融或節律控制可防止進展為永久性房顫。

表4 迷走神經相關房顫的藥物治療

預激伴房顫

2014AHA/ACC/HRS房顫指南指出,對於房顫的WPW患者不建議給予胺碘酮(III有害,B)。

口服胺碘酮及大多數靜脈胺碘酮治療是安全的,但是靜脈胺碘酮治療的急性期其電生理作用是多樣的,可能導致心室率加快,引發室顫,應慎用。回顧25年文獻,有3篇心室率加快的報導。

預激症候群伴房顫的治療首選電復律,可採用藥物治療,而射頻消融是根本的治療方法。若考慮藥物治療時,可選普羅帕酮、伊布利特等。由於可造成旁路傳導進一步加速,故禁用洋地黃和鈣通道阻滯劑(維拉帕米、地爾硫)。

心室率控制

圖3 房顫的長期心室率控制

在地高辛的安全性未明確之前,建議選擇其他控制心室率的藥物。

結語

抗心律失常藥物總體地位不高,但仍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治療,一些新作用靶點的藥物值得期待;房顫節律控制和心室率控制仍需個體化處理;減少房顫負荷從而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已初見端倪。

相關焦點

  • 全面、實用,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使用攻略
    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通常比較複雜,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不盡相同。如何正確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獲取最大效益而規避風險,是治療心律失常的永恆主題。在選擇藥物時需全面考慮,並講究用藥的劑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預期效果。本文參考《心律失常合理用藥指南》和藥品說明書,總結了5大類20餘種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適應證、用法和使用注意事項。
  • 主任提問:抗心律失常藥物分幾類?答 4 類你就錯了!
    抗心律失常藥物(ADD)種類繁多,且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臨床常按藥物對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影響及其與心律失常相關的作用機制,把抗心律失常藥物分為 4 大類:
  • 心臟房顫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好?
    比如臨床上有一些心臟不適被醫生確診為房顫,那麼心臟房顫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種疾病屬於心律失常的一種,所以病人會覺得非常不舒服。那麼心臟房顫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為大家仔細介紹一番,並且告訴大家怎麼治療好,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房顫全稱叫心房顫動。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呈持續性。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 治療心律失常的參松養心膠囊和穩心顆粒臨床應用有何不同?
    參松養心膠囊參松養心膠囊和穩心顆粒是臨床治療心律失常的兩個常用中成藥,第2版《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提到兩藥均能夠改善心肌缺血對於室性早搏有較好的療效。但兩藥在臨床應用上有何不同呢?2功能性早搏or器質性早搏循證醫學研究證實,參松養心膠囊不僅有效治療功能性早搏,而且治療器質性早搏療效優於美西律,穩心顆粒只是功能性早搏的循證研究。3減慢or加快心率多中心隨機雙盲臨床研究證實,參松養心膠囊有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 療效確切,提高緩慢心率7.15次/分。
  • 手把手教學系列:如何使用心臟彩超診斷心律失常
    心電圖一直被認為是診斷心律失常的主要工具然而心律失常也可以有一些特殊的超聲表現
  • 中風以後才知道,原來房顫是「真兇」
    [摘要]事實上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醫生給劉先生做了心電圖後說:「你患有房顫。」劉先生很疑惑,他從未聽說過房顫這種病,也沒想到中風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醫生告訴他,房顫的全稱是「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之前發生在劉先生身上的狀況是房顫導致的血栓阻塞了腦血管而引起的「中風」。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心內科廖德寧教授表示,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顫,大多是在中風後才被告知患有房顫。
  • 脈搏忽快忽慢警惕房顫
    在6月6日第四個「中國房顫日」到來之際,深圳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董少紅提醒市民:留心自己的脈搏是否忽快忽慢,發現房顫應堅持服藥治療防止中風等併發症。 房顫發病率 隨年齡增長升高 「迄今為止心臟疾病有兩大『堡壘』尚未被攻克,一是心衰,第二個就是房顫。房顫的病因到現在還未弄清楚,治療比起一般心臟病要困難,發病起來也比較重。」
  • 服用心腦血管藥物需要注意哪些不良藥物相互作用呢?
    服用心腦血管藥物需要注意哪些不良藥物相互作用呢?那麼,心腦血管慢病患者在服用一些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時,需要注意哪些可能發生的藥物不良相互作用呢?(1)他汀類藥物是目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一類重要調脂藥,阿託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主要由CYP3A4酶代謝,易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相互作用。伊曲康唑是臨床常用抗真菌藥物,伊曲康唑及其主要代謝產物均為CYP3A4抑制劑。
  • 胸悶氣短心律失常吃什麼食物,這些你有了解嗎
    胸悶氣短通常會導致呼吸困難,胸腔憋悶感,也是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等的好發症狀,當身體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氣短,需謹慎,可能是肺部或心臟出現了問題。出現了胸悶氣短我們是可以通過飲食進行治療的。那麼今天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胸悶氣短心律失常吃什麼食物,這些你有了解嗎?
  • 脈搏跳跳停停,會不會是心律失常?
    仔細一想,就知道問題所在,坐著拉了一個心電圖,結果就「抓住了」停搏(有些人就是那麼「奇怪」,躺下和坐下做心電圖是不一樣的),後來再做了個Holter檢查,提示最大停搏有5秒,安裝了起搏器後就再也沒有暈厥的情況了。
  • 抗非藥與某些藥物相衝 同服將危及生命(附藥名)
    同時服用會產生致命副作用   香港藥劑師組織提醒患者記下所服藥物名稱提醒醫生  香港消息 抗愛滋病藥物蛋白酶抑制劑KALETRA有可能與利巴韋林混合使用,作為治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一線藥物。
  • 房顫患者要注意,小心腦中風
    起初家屬以為是暫時性的口腔問題導致,在社區醫院就診,給予口服止痛藥治療,但症狀無緩解。症狀持續半個月後為求進一步診治而來我院。患者自發病以來,患者食慾差,無發熱,咳嗽,咳痰。家屬稱患者5年前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入住當地市醫院治療好轉出院。腦中風病史3年,留有左下肢活動不靈後遺症。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史。
  • 早搏、房顫、睡眠呼吸暫停、血氧不足?華為WATCH GT 2幫您科學監測
    疑似早搏、房顫篩查,守護心臟健康目前,我國心律失常患者約有2000萬人,其中房顫患者約1000萬人。但是由於心律失常整體知曉率低,且多數發作無規律、臨床症狀不突出(約1/3的房顫患者並沒有症狀)、發作時間短,導致心率失常的篩查、確診困難,患者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 體檢查出「竇性心律」是啥意思?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總算明白了
    竇性心律之間的節奏是相對勻齊煩人,而所謂心律不齊,就是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不完全勻齊,即案例中華子的竇性心律失常。根據心臟跳動的頻率,竇性心律失常也可以分為:竇性心動過緩:每分鐘竇性心率頻率小於60次。竇性靜止:心率在規律狀態下,可能會因為迷走神經張力增大或者竇房結出現障礙。竇性心動過速:每分鐘竇性心律超過了100次。
  • 石藥集團午後倒升近4%暫冠藍籌 抗心律失常藥獲批
    石藥公布,其附屬公司石藥集團歐意藥業開發的抗心律失常藥品「鹽酸決奈達隆片(400mg)」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藥品註冊批件,為內地同品種首家獲批的公司。現時,恒生指數報26693,跌93點或跌0.35%,主板成交470.20億元.國企指數報10490,跌56點或跌0.53%。上證綜合指數報2941,跌12點或跌0.42%,成交1403.76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