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
早上在公司開會的時候,42歲劉先生打開電腦,突然發現自己的眼睛和手不聽使喚,站起來的那一瞬間,頭暈目眩,栽倒在地……幸虧同事們及時將他送到醫院才得以搶救過來。
醫生給劉先生做了心電圖後說:「你患有房顫。」劉先生很疑惑,他從未聽說過房顫這種病,也沒想到中風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醫生告訴他,房顫的全稱是「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之前發生在劉先生身上的狀況是房顫導致的血栓阻塞了腦血管而引起的「中風」。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心內科廖德寧教授表示,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顫,大多是在中風後才被告知患有房顫。事實上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而且房顫導致的缺血性中風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風更加可怕,呈現「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復發率」的「三高」特徵。
廖德寧教授強調:「與腦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卒中不同,預防和減少房顫所致卒中的有效手段是抗凝治療。」
臨床上很多房顫患者忽視了抗凝治療。隨著新型口服抗凝藥的不斷問世,專家建議房顫患者可採取更加積極的抗凝治療策略來預防缺血性卒中。由於中國人食物結構比較複雜,不少患者常同時服用保健品以及某些中草藥等原因,導致傳統抗凝藥物控制更困難,因此,可考慮選擇使用方便、安全性更好的新型口服抗凝藥如達比加群酯,無需頻繁驗血監測,更容易堅持長期治療。另外,專家還提醒,在規範抗凝治療的基礎上,改變生活方式對於房顫患者遠離中風也會有幫助。如戒菸、戒酒,避免飲用有咖啡因的飲料,經常監測自己的血壓和膽固醇水平,遵從低鹽和低脂的飲食習慣等,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鍊,杜絕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攻略】秋老虎,毒如虎,小心熱症留下病根!
【深度報導】「自殺式」減肥後,真的瘦了還是離死不遠了?!
【食療養生】《如懿傳》裡的藥方藥膳,真能養生嗎?
【當令節氣】處暑|補氣血解秋乏,許你一季神清氣爽!
轉播到騰訊微博